国内外矿物岩石矿床学教材对比研究报告.doc_第1页
国内外矿物岩石矿床学教材对比研究报告.doc_第2页
国内外矿物岩石矿床学教材对比研究报告.doc_第3页
国内外矿物岩石矿床学教材对比研究报告.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内外矿物、岩石、矿床学教材对比研究报告邱检生 赵 明 陆建军岩石是构成固体地球(特别是岩石圈)的基本物质组成,绝大多数岩石均是由一种或数种造岩矿物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矿床可以认为是岩石中某种有用元素达到可被工业利用、或岩石本身的工艺物理性能可被工业所利用的地质体。因此,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课程是高校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相关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开展国内外该课相关教材的对比研究无疑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将促进“双语化”教学课程的建设,为此,依托设置在南京大学的教育部地学类外国教材中心,我们系统开展了国内外矿物、岩石和矿床学教材的综合对比。1、国内高校矿物、岩石、矿床学当前使用教材简况对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开设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相关课程目前的教材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矿物学(含结晶学)使用较多的教材有:(1) 赵珊茸等. 2005.结晶学及矿物学(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 潘兆橹等. 1994. 结晶学及矿物学(三版), 地质出版社.(3) 秦 善. 2004. 晶体学基础. 北京大学出版社.(4) 王永华等. 1985. 矿物学. 地质出版社. (5) 薛君治等. 1990.成因矿物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6) 罗谷风. 1993. 基础结晶学与矿物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岩石学使用较多的教材有:(1) 路凤香等. 2002.岩石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 赵澄林等 . 2001.沉积岩石学. 石油工业出版社.(3) 邱家骧 主编. 1985.岩浆岩岩石学. 地质出版社. (4) 王仁民 编. 1989. 变质岩石学. 地质出版社.(5) 贺同兴等. 1987.变质岩石学. 地质出版社.(6) 孙鼐、彭亚鸣主编. 1985. 火成岩岩石学. 地质出版社.(7)方邺森、任磊夫主编. 1987. 沉积岩石学教程.地质出版社.矿床学使用较多的教材有:(1) 袁见齐主编. 1985.矿床学,地质出版社.(2) 姚凤良、孙凤月主编. 2006. 矿床学教程. 地质出版社.(3) 郑明华编著. 1988. 现代成矿学导论.重庆大学出版社.(4) 徐国凤. 1980.矿相学教程. 地质出版社.(5) 任启江等编. 1993. 矿床学概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从上面教材使用情况调研可看出,我国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课程目前使用教材偏老,新出版的教材数量少,除路凤香等编的岩石学(2002,高等教育出版社)使用的高校较多外(包括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2000年以后出版的少量新教材目前尚未被广泛使用,因此,加快教材的更新出版应成为当前国内相关课程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2、国外矿物、岩石、矿床学主要教材简况国外大学授课很少有指定的教材,他们教师的授课一般是根据教学内容指定若干本教材供学生参考,而老师主要根据自己的教案讲授,每一年讲课的内容均会根据学科的发展或自己的研究心得进行调整和补充。经对国外主要大学相关课程使用参考教材情况进行调研表明,“矿物学方向”课程的主要参考教材有:(1) Perkins. 2002. Mineralogy ( 2nd ed.), Prentice Hall. (2) Nesse, William D. 2000. Introduction to Minera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3) Battey, M. H. 1981. Mineralogy forStudents(2nd ed.). Longman. (4) Ehlers, Ernest G. 1987. Optical Mineralogy.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5) Putnis, A. 1992. Introduction to Mineral Scienc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Whittaker, E. J. W. 1981. Crystallography : An Introduction for Earth Science and Other Solid State Students. Pergamon Press. (7) Hans-Rudolf Wenk. 2004. Minerals: Their Constitution and Orig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岩石学方向”课程的主要参考教材有: (1) Hughes, Charles James. 1982. Igneous Petrology. Elsevier Scientific Pub. Co. (2) Hall, Anthony. 1987. Igneous Petrology. Longman Scientific & Technical.(3) Tucker, Maurice E. 1981. Sedimentary Petrology : An Introduction. Wiley.(4) Best, Myron G. 2003.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Petrology(2nd ed.). Blackwell Pub.(5) Blatt H, Tracy R J. 2001. Petrology Igneous, Sedimentary, and Metamorphic. W. H. Freeman and Company.(6) Raymond L A. 1995. Petrology: The Study of Igneous, Sedimentary and Metamorphic Rocks. Wm. C. Brown Communications, Inc.(7) McBirney A. R. 2007. Igneous Petrology (3rd edition).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8) Best M G & Christiansen E H. 2001. Igneous Petrology. Blackwell Science, Inc.(9) Winter J D.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Petrology. Prentice-Hall Inc.“矿床学方向”课程的主要参考教材有:(1) Harris, DeVerle P. 1984. Mineral Resources Appraisal : Mineral Endowment, Resources, and Potential Supply : Concepts, Metho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McDonald I et al. 2005. Mineral Deposits and Earth Evolution. Geological Society.(3) Putnis, A . 1992. Introduction to Mineral Scienc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4) Mitchell, A. H. G. 1981. Mineral Deposits and Global Tectonic Settings. Academic Press.(5) Evans, Anthony M. 1997. An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 Geology and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 Blackwell Science.(6) Franco Pirajno. 1992. Hydrothermal Mineral Deposits. Springer-Verlag (7) Kula C. Misra. 2000. Understanding Mineral Deposi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8) Laurence Robb. 2005. Introduction to Ore-forming Processes. Blackwell Publishing从上面授课参考教材使用情况调研可看出,国外近年来出版的新教材较多,特别是岩石学方向。这些新教材的出版可以为目前我国高校授课所倡导的双语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素材,同时也可以为更新我国相关课程教材所借鉴和参考。3、国内外矿物、岩石、矿床学主要教材对比分析选择国内外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典型教材,通过对它们的编写思路和编写内容,以及编排体系的综合对比,表明国内和国外在教材编撰中存在各自的特点,现概述如下:3.1 教材编排内容矿物学(含结晶学)教材国内主要强调结晶学的经典内容,即几何结晶学和晶体结构的几何理论,对晶体化学、晶体生长学的内容描述不多。相反,国外教材中则详细描述了晶体场理论、化学键、热力学原理、晶体生长学等方面内容。国外教材中光性矿物学的内容一直占有很多篇幅,同时对开展矿物学研究的原理与方法,以及矿物研究的具体步骤一般都会作较详细地叙述,而国内多将这部分内容归到其它相关课程的教材中,如光性矿物学、X射线结晶学等。在矿物各论中,国外的教材中通常将矿物放到岩石和矿床中进行讨论,增加了理论矿物学内容,但国内教材这部分内容一般都还停留在描述矿物学阶段。此外,国外近年来出版的教材中重视应用矿物学内容,而国内这方面还较欠缺。岩石学教材国内侧重于单纯的描述岩石学,主要介绍岩石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矿物成分、化学组成、结构、构造、产状、岩相、分类,以及各大类岩石的一些描述特征,较少将各类岩石置身于一个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中加以叙述。国外教材则相反,对岩石基本特征的叙述所占篇幅较少,而侧重于将各大类岩石置身于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中加以讲述,如以火成岩为例,按板块学说,将火成岩按大洋火成岩组合、岛弧及大陆边缘火成岩组合、大陆内部火成岩组合加以叙述。在讲述岩石组合特征时,还将岩石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特征融会到各类岩石的内容中去,从而对各类岩石的成因给予较全面的诠释。总体而言,国外教材既包括岩类学内容,但更侧重于岩理学知识,而目前国内教材内容相对简单,很多内容在普通地质学中即已介绍,这是在教材更新过程中需更多加以注意的方面。矿床学教材国内主要以矿床成因类型为主线编写,教材通常的内容安排是首先详细划分矿床成因类型,然后对各成因类型矿床的基本概念、成矿特征、成矿作用过程、矿床成因、成矿模式、矿床类型进行详细叙述;而国外教材则一般以矿床成矿作用和成矿原理为主线,论述不同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类型及其成矿地质特征、成矿过程和成因,或以成矿热液系统为主线,论述不同成矿热液系统形成矿床的成矿作用特征等。国内教材对有关矿床学的基本概念阐述得比较清楚,对矿床类型的划分比较系统,对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成矿作用论述得比较全面。在成矿作用与板块构造背景研究方面,国内教材侧重于论述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的时空分布。国外教材注重运用元素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岩石学、同位素及以及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理论与知识,来阐述成矿理论和成矿作用过程,同时较强调典型矿床研究。在论述成矿作用与板块构造背景的关系时,国外教材力求把成矿过程与大陆演化联系起来,以阐述大陆裂解和拼合过程与矿床时空演化的关系。3.2 教材编排结构在教材编排结构上,国内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教材基本均是二重结构模式,即分总论和各论,总论中介绍基本原理,各论中介绍各大类矿物、岩石、矿床的基本特征。国外教材在编排结构上也有类似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差别,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内容上的细化和归并方面。以矿物学方向的教材为例,国外教材通常将矿物研究方法和原理的内容放在矿物各论之前,而国内教材有的则放在矿物各论的后面。国外有的教材将晶体化学和晶体格子构造内容放在晶体对称之前讲解,国内部分教材则放在晶体对称之后,部分只将晶体化学内容放到晶体对称之后。国外教材的上述编排可能与编者希望强调和突出矿物学内容有关,由矿物的基本特点引申出后面内容的讨论,符合编排紧凑的要求。而国内将结晶学内容与矿物学内容基本并列,在编排上需要有另一种组织顺序,以突出教材内容的层次,应该说,国内和国外教材的编排结构各有特点,在我国新一轮教材的更新过程中,编著者应尽可能吸收国内外教材的优势所在。3.3 教材装帧印刷国外和国内的教材都有图文并茂的特点,但图和照片的质量二者相差甚远,国外教材中的插图和照片一般较清晰,富有启发性,补充了文字描述所不能表达的内容,便于理解和记忆。而国内教材中的插图,特别是照片清晰度较差。在装帧上,国外教材有的封面和书中照片都采用彩色印刷,显得十分逼真、醒目,印刷纸张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