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1页
北师大版五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2页
北师大版五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3页
北师大版五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4页
北师大版五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五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绯红(fi) 隐曜(yo) 解剖(fu) 抑扬顿挫(y)B . 横柯(k) 不逊(xn) 发愣(lng) 深恶痛疾()C . 禁锢(g) 犀利(x) 衔觞(shng) 广袤无垠(mo)D . 彷徨(fng) 鞭挞(t) 胆怯(qu) 长吁短叹(x)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 A .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B . 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有缺点的同学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C . 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画蛇添足。D . 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塞翁失马 , 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3. (2分)(2017龙东)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B . “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明互鉴的“ 软”助力。C .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D . 新一代迎宾展示机器人是一款工作于室内环境,用于迎宾、讲解、接待、引领工作的智能型服务机器人。4. (2分)下列对句中加线词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博识:知识渊博,学识丰富)B . 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弥漫:充满,布满)C . 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灼灼:形容火热)D . 在凛冽的天宇下。(凛冽:刺骨地寒冷)5.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言文中称谓语非常丰富: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B . 爱莲说的作者是南宋哲学家周敦颐,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C .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是作家杨绛在老王中的感慨。D .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6. (4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文化是民族的根,积din(_)着久远的岁月旅痕,她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p(_)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飘散在书法chn(_)美的墨香中,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中我们在文化的xn(_)陶中变得厚重而雅致。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7. (8分)根据提示默写诗词名句。(1)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_。(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艾青我爱这土地)(3)余光中的乡愁中,由“乡愁”升华为“国愁”的一句是_。(4)古诗词中抒发爱国、思乡情怀的名句很多,请各举一例。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8. (10分)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期间,你所在的学校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为“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班级举行“亲子共读”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共读一部经典,可你的家长借口工作忙迟迟未读。一天,看到他(她)正在刷微信,请你写几句话劝说。(60字左右) (2)活动结束后,有同学写下两句读书感悟。请你以此为例,仿写一个句子,表达你的读书体会。读书就是到智者家中串门儿,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读书就是进行生命的化妆,可以充实自我,改变气质;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古诗饮酒,回答相关问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全诗融叙事、议论 、 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2)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中的“见”字持不同见解。有人认为“悠然见南山”好,也有人认为“悠然望南山”好。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10. (22分)阅读文言文徐文长传(节选)。徐文长传(节选)明袁宏道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其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大试辄不利( )胡公皆许之( ) 介胄之士膝语蛇行 ( ) 了无忌惮( )(2)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总督胡梅林公知之A . 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B .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陈涉世家)C . 公与之乘(曹刿论战)D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3)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划两处)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4)翻译下列句子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5)结合具体内容,请简析徐文长的性格特点。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11. (12分)阅读付秀宏的扇子的起源和功用,回答下列各题晋代古今注记载,扇子发端于殷代,以鸟羽制成,作仪卫之美。三国孔明之羽扇,非为自用,而是仪令之物。汉代之后,湖南竹扇、山东纨扇问世,才用之除热取凉。及宋时,折扇由朝鲜传入神州,张合自如,风行一时,苏东坡曾有“高丽白折扇,展之广尺余”的妙语。但是,中国人对扇子的使用发展到后来却是艺术功用大于实际功能。一般来说,扇面之书画创作,以美态愉悦于人;而制作裱糊之时,却以精妙工艺潜化自身。苏州檀香扇、杭州绫绢扇、新会火画扇、自贡竹丝扇、江苏麦秆扇,声名遐迩。书画家在扇面写字取景,不求形似,但求神韵。飘逸造清凉,执扇祛暑气。明代大书画家祝枝山曾喻书扇为美女舞于瓦砾,乃盆景之象。其实,书扇环肥燕瘦,气候虽小,却能做到风云际会。吴子深、张大千等人的行书扇,文字如神龙升腾,达数十万港元之高价,令世人刮目。任伯年和赵之谦联袂的扇面,墨笔与金石同在,更价值不菲。喜好收藏明清闺秀折扇小楷的张中行,最爱其“形娟秀而神柔婉”。明清的书法扇面,最出众的是女性手迹,有薛素素、黄媛介、叶小鸾、周淑禧、李陀那、董小宛和马守真,或闺阁气韵,或工笔娟秀,或运风挟雷。作为艺术品,扇面之画讲究气韵迷人。鸟兽虫鱼、人物山水,无不能画,贵在品位。有时仅画菊一枝、白菜一棵,也要清风雅意。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寅扇面画秋江垂钓,清幽深邃,令人冥思。北京故宫博物馆珍藏的纵长59.5厘米、横宽152厘米的明代大折扇,一面画的是柳阴赏花,气息飘动,闲情如梦;一面画的是松下读书,主仆对语,儒风拂面。此画出自明宣德帝朱瞻基之手,为中国之最大折扇,乃罕见传世宝物。对于工笔书画家,定是意象在心中涌现,心迹在扇上流注。对于收藏使用者,必是悠然处见有意趣,挚爱间涌出性情。一朋友购得一把雪白鹅毛扇,折起像白鸽回巢,展开似白鹤亮翅,遂赞曰:“美,此处无墨胜有墨。”另一同事的客厅壁上,挂一把竹扇,白扇面只写四字隶书“宁静致远”,此时无声胜有声。(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第段按_顺序,说明了_。 (2)说说第段画直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3)第一段画浪线的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12. (2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一把寂寞的锄头范宇这是一把寂寞的锄头,静静地倚靠在斑驳的墙壁上。木质的柄上布满腐朽的暗灰色,金属的头也长满黄色的锈迹,在皎洁如水的月光里,没有半点光泽。它像极一位深闺里常年等待归人的怨妇,头发蓬乱,一脸憔悴。几声从远处秋草间传来的虫鸣,如泣如诉,把一把锄头内心的全部忧伤与寂寞呈现得淋漓尽致。月光被无情的岁月割伤,父亲与这把锄头的那些逝去的遥远影像在我的心头慢慢变得清晰可及。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飘进晨雾里,又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从黄昏里归来,这几乎成为父亲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晨雾与黄昏比我更懂父亲,它们能够感受父亲脸上的每一点苍老与沧桑,以及内心掠过的每一抹喜悦与忧伤,所以它们总是以最美丽的姿态迎送父亲。在晨雾与黄昏的更替中,也交织着父亲充沛的精力与疲惫的身躯,见证着父亲永不弯曲的脊梁。我常常坐在门前那棵不知年龄的香樟树下等待父亲从黄昏里归来;走到树下,父亲也偶尔会坐下来抽一根烟。青烟一圈圈漫过父亲的头顶,漫过高大的香樟树,飘向比天边更远的天边。青烟散了,黄昏却紧锁住父亲的眉头,年少的我一点也不懂父亲眉心间的惆怅。我八九岁时,父亲去铁匠铺给我打了一把小锄头。我永远无法忘记那天父亲给我讲的一句话,“吃果子,拜树头;吃米饭,敬锄头。”在父亲心里,锄头就是一切,能够创出生活里所有的希望。他也希望,我拾起这样的希望并把它延续下去。父亲的话就是箴言,我年少的心始终坚信着。可后来,父亲却先背叛了。父亲离家的前一夜,我听见了他的叹息与母亲的啜泣。那夜,月光也像今夜这样皎洁,父亲那把锄头被泥土打磨得锃光瓦亮。锄头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躲在墙角,望着天上闪闪烁烁的星星发呆,一声不吭。“难道就没有其它办法了么?”母亲哽咽着说。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要是有法子,谁愿意背井离乡呢?”整个漫长的夜里都充斥着这样沉重而无奈的对话,少不更事的我,也从中体会到了一点辛酸,虽然我并不明白父亲为何不得不逃离村庄。次日清晨,深秋的薄雾把通往城市的路遮盖得严严实实,像是有意要留住父亲远行的脚步。墙脚的锄头上,也沾满了露珠,晶莹剔透,与母亲的眼泪一样,没有半点杂质。父亲背上大大的帆布包,摸了摸锄头,便一头扎进了迷雾中。这年,我十二岁,念小学六年级;妹妹六岁,刚念小学一年级。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十年时光转瞬间就溜走了。十年前,父亲怎就狠下心来扔下这把锄头,毅然决然地从村庄逃往城市?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像一团凌乱的绒线交织在父亲心里,他不得不忍着巨大的悲痛逃离。在父亲心里,这把握了十多年的锄头早已成为他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怎能说背叛就背叛呢?上有祖父、祖母要赡养,下有我和妹妹要供养,父亲似乎感到了这是一把锄头再也不能承受的重担。乡村与城市的巨大落差,不得不让始终坚信一把锄头可以在土地上开垦出无限希望的父亲的心头产生动摇。不仅父亲动摇了,村庄里一个又一个农人都动摇了,纷纷逃离他们热爱的土地,眷恋的锄头。锄头寂寞了,村庄也开始变得荒芜。但父亲终究没有逃离与背叛,在他的心里,始终有一把锄头挽就的心结,这里面栓着的全是爱,从未改变。我坚信,终有一天,父亲以及那些离开村庄的农人们都将全部回来,重新握起那把锈迹斑斑的锄头,书写村庄的富饶和秀美。因为有爱,村庄与锄头也是宽容的,可以原谅农人一切不得已而为之的“逃离”与“背叛”。父亲这把寂寞的锄头,仿佛在月光中轻声对我说,我愿意继续等下去。或许,远在他乡的父亲也听见了。一把寂寞的锄头,是村庄的忧伤,也是村庄的温度。(选自2013 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1月版有删改)(1)请你谈谈对题目“一把寂寞的锄头”的理解。 (2)父亲对锄头的感情是复杂的。请结合全文内容,梳理出父亲对锄头的情感变化历程。 (3)第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4)请从写作技巧的角度赏析第段。 (5)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所说的“村庄的忧伤”和“村庄的温度”?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作文:请以“就这样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结合自我经历或感受,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字迹清楚,书写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