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以为常范文 习以为常为读者立起了一面镜子,映照美丑良善,激励勇者前行。 老王“轰”地一下推开门,气冲冲地一屁股坐到凳子上,巨大的动静让同事们都抬起头来,有些吃惊地看着他。见他一脸怒容都不敢吭声,唯有老万不紧不慢地问道:“怎么,又让学生惹着了?”老王没有说话,双手抱在胸前,“呼呼”地直喘气,胸口的手也跟着一起一伏。“都几十年的老师了,还生这么大气,还没习以为常?” 习以为常,这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一项本领,每到一个新环境,刚开始往往不太习惯。不习惯一些人,不习惯一些事,甚至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南方人到北方不适应其干燥寒冷的天气,而北方人到南方却受不了那里的湿热,出guo了甚至还有时差的问题。但人都有相应的生理调节机制,很快就能适应下来,平静地开始生活,“久入幽兰之室而不觉其香,久处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生理上的习以为常,确实是人类生存的一项基本技能,否则老不适应新环境,在这个流动越来越频繁的时代,将会面对诸多的困难。 除了生理上的调节机制,心理上也会慢慢“习以为常”。刚开始看见什么都稀奇,都要去仔细观察琢磨,一探究竟。一朵花,甚至少见的小草、树叶都会引来一阵惊叹。一声不熟悉的方言俚语,听来也极为有意思,仿佛像是在听歌般。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好奇是引领我们探索新世界的巨大动力。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就充满了好奇,一个洞,一条缝,一眼孔,他都要去试试,一探究竟。所以就常常出现了孩子被卡住,出不来,也动不了的事故。或者手指卡在孔里了,掉进水井里了等等,防不胜防。这是大人们早已习以为常了,根本没想到好奇的孩子们会这么去做,但孩子们却并没有习以为常的缘由。 所以,我们有时将是否“习以为常”作为判别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对那些老是惊叹连连、咋咋呼呼的人,我们往往给出“幼稚”的评价,而对那些泰山崩于面前都面不改色的人,则推崇其为“老成”。随着对环境的越来越熟悉,有很多东西因为天天见,习惯了,变得极为平常,平常到我们甚至都视而不见了。就像无形的过滤器,将周围人和事的细节都自动地滤除掉,只留下一个大致的轮廓,模糊的身影。 所以总会出现有人到我们习以为常的环境里,大加赞赏时,我们往往觉得奇怪,这人怎么像没见过世面一样,这些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当然,我们到了别处,也是一样的,反倒奇怪于他们怎么就发现不了美。住在村庄里的人羡慕城里的便捷热闹,城里人则向往着农村的安静清新。于是人们总希望去远方,一到假期,人们就背上行囊,这边的人就朝那边涌,那边的人就朝这边挤,都争着去一睹对方都习以为常的东西。 对周围的人也是这样,儿女对父母的爱习以为常了,不仅难以感受到,反而觉得不如别人家的父母那般慈爱。父母也看不见儿女的优点了,总觉得这也不行,那也差。夫妻之间习以为常了,在眼中尽是对方的缺点和不足,日子过得磕磕绊绊。和邻里之间习以为常了,不再有太多的关心和问候,和同事习以为常了,也没了当初的热情和互助。甚至对陌生人也习以为常了,见到对方有困难,也懒得伸出热情的双手。这种习以为常,慢慢地就形成了定势和成见:见到太多贪官就认为当官的总是贪赃枉法;受过太多欺骗就认为街头求助的总是骗子把戏;听过太多的诬陷耍赖就认为路边跌倒的总在讹人碰瓷;见识过太多的朝言暮改就认为专家总是在信口开河 不仅对别人,慢慢的对自己也习以为常了。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觉得愧疚,工作“当天和尚撞天钟”也不觉得惭愧。人的惰性,在渐渐的习以为常中,使得自己越来越放松,越来越懈怠。要求越来越低,热情越来越少,如渐渐加热的水里的青蛙般,悠然自得,却完全觉察不到危险的来临。太阳升起再落下,一天就过去了,太阳落下再升起,一夜就过去,在不断的日出日落中,一生就过去了。 对待工作也越来越习以为常。老师对学生的管理越来越松散了,学生对老师的课也越来越提不起兴趣。医生对病人的诉求越来越不当回事,病人对医生也越来越不信任。窗口行业懒得去考虑来者的感受,来者也总是战战兢兢,太顺利反而不习惯。每天按部就班的去,准时准点地回。来个新任务,能推就推,能拖则拖,实在没办法了,就匆匆地做完,草草地交差了事。这种习以为常,像一堵墙,隔开了人和人,隔开了人和事,你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你。 在这习以为常的环境中,不习以为常的人必然会引起众人的侧目。哪怕一点小小的改变,打破了习以为常,也将导致众多人的不适应。这时,“习以为常”就成了阻力,阻碍着那些改变。原来车子可随意停放,现在要求必须停到车位中,那人们不干了,觉得不方便了。原来垃圾可以随手扔进垃圾桶,现在要求必须分类,人们就觉得太麻烦了。原来污水可随便排放,现在要求必须净化处理,企业就觉得增加成本了。原来可以用公款大吃大喝,现在要求必须收敛,获益者就觉得难受了。有人就会想出各种招数办法,或瞒天过海,或暗度陈仓,来维持原状。 在习以为常中能够不习以为常者,就成了难能可贵之人。他们似乎有一双“慧眼”,在一般人都习以为常时,却能从中看见不寻常的东西。能发现美的人就成了诗人,能发现丑的人就成了改革家,能发现商机者就成了企业家,能激励自己奋发向上者就成了成功人士。每个人的时间其实都差不多,环境也差别不大,最后到达的终点却截然不同,是否“习以为常”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那些不习以为常者,总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 因此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中,应该挤出一点时间,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在习以为常的环境中,应该不时地停下来看看,找找我们身边的美与丑。在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里,应该偶尔扪心自问想想,反思反思自己的不足与缺点。自己应主动去打破这种习以为常,跳出这个牢笼,从外面再重新认识自己和生活的环境。也许那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能给予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而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实跟人一样,同样也要跳出这“习以为常”的怪圈,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所以就要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开放,去打破习以为常,闭关锁国只能是自取灭亡。要敢于找到不足和污点,不断地去弥补不足,洗去污点,这就是改革,才能健康地前进。要勇于跳出圈外,回头审视,引进新的作法,新的思维方式,找到新的路,这就是开放,才有向前的动力。当然过程中,会有各种“习以为常”的阻力,有千种理由、万种方法去阻碍前行的脚步。如果半途而废,甚至退缩回来,阻力是没了,可也就没法前进。就像河里的船,或者路上的车,正是有了阻力才得以前行。其实阻力有时也就是动力,其大小是前行速度高低的指标,阻力越大,表示前行的速度也就越快。 习以为常,使我们有了很强的适应能力,习以为常,也常常拖住我们前行的脚步。我们是否应该偶尔也“少见多怪”一下,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氟谷之光-企业管理出版社
- 大型桥梁岛隧道施工方案解析
- 基坑支护系统施工技术方案
- 2026年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
- 电力线路敷设技术难点攻克方案
- 储能集装箱系统运行维护保障方案
- 2026年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重庆市内江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 DB37-T5321-2025 居住建筑装配式内装修技术标准
- 营销策划 -贝壳网品牌VI手册-贝壳品牌视觉识别规范
- 2025年工地监护员考试题及答案
- 肯德基店面试试题及答案
- 2025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校园招聘148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康复项目运营方案
- DBJ52-45-2018 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2025年度互联网医疗合作协议(标准范本)
- 2025年黑龙江鹤岗市“黑龙江人才周”企事业单位人才引进36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软组织贴扎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