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2015征求意见稿).doc_第1页
《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2015征求意见稿).doc_第2页
《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2015征求意见稿).doc_第3页
《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2015征求意见稿).doc_第4页
《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2015征求意见稿).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J/T 2007-09-15实施2007-09-01发布用于混凝土(砂浆)中的火山灰微粉Q/LJT龙陵县江腾火山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ICS备案号:龙陵Q0032007JG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20-实施20-发布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Compound mineral admixtures for concrete(征求意见稿)JG/T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ICS 2JG/T 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结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的术语和定义、原材料、分类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与标识、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GB/T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750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GB/T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筛析法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粉煤灰GB/T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 2847 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9774 水泥包装袋GB 12573 水泥取样方法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804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20491 钢渣粉GB/T 26748 水泥助磨剂GB/T 27690 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GB/T 30190 石灰石粉混凝土JG/T 315 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用天然火山灰质材料JG./T 317 混凝土用粒化电炉磷渣粉JG/T 3048 混凝土和砂浆用天然沸石粉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矿物掺合料 mineral admixture以硅、铝、钙等一种或多种氧化物为主要成分,具有规定细度,掺入混凝土中能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粉体材料,可分为活性矿物掺合料和惰性矿物掺合料。3.2 复合掺合料 compound mineral admixtures由单独粉磨至规定细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掺合料按一定比例复合混匀的粉体材料;或者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再粉磨至规定细度的粉体材料。4 原材料复合掺合料可由以下矿物掺合料复合而成,必要时可在单独粉磨或混合粉磨过程中掺加少量助磨剂和石膏。4.1 粉煤灰粉煤灰应符合GB/T 1596的规定。可采用通过分选或磨细工艺、或工厂中直接排放的比表面积达到500m2/kg以上的超细粉煤灰。4.2 粒化高炉矿渣粉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GB/T 18046的规定。可采用比表面积达到500m2/kg以上的超细粒化高炉矿渣粉。4.3 硅灰硅灰应符合GB/T 27690的规定。4.4 天然火山灰质材料天然火山灰质材料应符合JG/T 315的规定。4.5 石灰石粉石灰石粉应符合GB/T 30190的规定。可采用比表面积达到500m2/kg以上的超细石灰石粉。4.6 粒化电炉磷渣粉粒化电炉磷渣粉应符合JG/T 317的规定。4.7 钢渣粉钢渣粉应符合GB/T 20491的规定。4.8 天然沸石粉天然沸石粉应符合JG/T 3048的规定。4.9 助磨剂助磨剂应符合GB/T 26748的规定。5 分类与标记5.1 分类复合掺合料可分为普通型、早强型和改善流动型。5.2 标记5.2.1 标记方法复合掺合料的标记由复合掺合料代号、分类代号和本标准编号三部分组成。表示如下:本标准编号 分类代号,普通型I级、级、级分别为OI、O和O,早强型为E、流动型为F复合掺合料代号CMAC5.2.1 标记示例a)普通级的复合掺合料表示为:CMAC-O-JG/T -2015b)早强型复合掺合料表示为:CMAC-E-JG/T -20156 要求6.1 复合掺合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中的要求。表1 复合掺合料的技术要求序号试验项目普通型a早强型b改善流动型a级级级1细度(45m筛余)(质量百分数,%)12254512122流动度比(%)105100951001103活性指数(%)1d/125/7d807065/6528d90756511065490d与28d胶砂抗压强度比(%)1205含水量(质量百分数,%)1.06氯离子含量(质量百分数,%)0.027三氧化硫含量(质量百分数,%)3.08游离氧化钙含量(质量百分数,%)1.09安定性合格10放射性合格a 在流动度比、活性指数试验中,胶砂配比中复合掺合料占胶凝材料总质量的30%;b 在流动度比、活性指数试验中,胶砂配比中复合掺合料占胶凝材料总质量的10%。 6.2 碱含量复合掺合料中的碱含量按Na2O+0.658K2O计算值表示。当复合掺合料用于活性骨料混凝土或有其他性能要求时,可限制掺合料的碱含量,限制值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7 试验方法7.1 细度按GB/T 1345进行测试。7.2 流动度比、活性指数按附录A进行测试。普通型和改善流动型复合掺合料,掺量应为胶凝材料的30%,早强型复合掺合料,其掺量应为胶凝材料的10% 。7.3 三氧化硫、氯离子含量、游离氧化钙含量按GB/T 176进行测试。7.4 含水量按附录B进行测试。7.5 安定性将复合掺合料与符合GB 175要求的硅酸盐水泥按质量比3:7混合均匀,并按GB/T 750进行压蒸安定性试验。7.6 放射性将复合掺合料与符合GB 175要求的硅酸盐水泥按质量比1:1混合均匀,并按GB 6566方法检测放射性。8 检验规则8.1 组批规则年产量超过1105 t的,以200 t为一检验批;年产量在1105 t以下的,以100 t为一检验批。不足一个检验批的按一个检验批计。8.2 取样每一检验批为一取样单位。取样方法按GB 12573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同一检验批应从1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样。袋装复合掺合料应从10个以上包装袋内等量抽取;散装复合掺合料应从至少三个散装集装箱(罐)内抽取,每个集装箱(罐)应从不同深度等量抽取。抽取的样品总质量不应少于10kg。样品混合均匀后,按四分法取出比试验需要量大一倍的试样。检验样品应留样封存,并保留至少3个月。当有争议时,对留样进行复检或仲裁检验。8.3 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包括表1中的细度、流动度比、活性指数、90d与28d抗压强度比、三氧化硫、氯离子含量、游离氧化钙含量和含水量。8.4 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对表1的所有要求进行型式检验:原材料来源、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正常生产时12个月进行一次;停产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和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8.5 判定规则8.5.1 出厂检验符合本标准出厂检验要求时,判为出厂检验合格。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时,允许在同一批次中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试验复检。复检结果均合格时,判为出厂检验合格;当仍有一组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判为出厂检验不合格。8.5.2 型式检验符合本标准型式检验要求时,判为型式检验合格。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时,允许在同一批次中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试验复检。复检结果均合格时,判为型式检验合格;当仍有一组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判为型式检验不合格。9 包装与标识9.1 包装复合掺合料可以散装或袋装。袋装每袋净质量为50 kg或25 kg,且不应少于标识质量的98%。复合掺合料包装袋应符合GB 9774的规定。其他包装规格可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9.2 标识袋装复合掺合料的包装袋上应清楚标明产品名称、分类与标记、原材料种类、批号、执行标准号、生产厂名称和地址、净质量、包装日期和出厂编号。散装时应提交与袋装标识相同内容的卡片。10 运输与贮存复合掺合料在运输和贮存时不应受潮、混入杂物,同时应防止污染环境。附录A (规范性附录)复合掺合料流动度比、活性指数、90d与28d胶砂抗压强度比试验方法A.1 范围本附录规定了复合掺合料的流动度比与活性指数以及90d与28d胶砂抗压强度比的测试方法。A.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A.2.1 试验用仪器应采用GB/T 17671中所规定的试验用仪器。A.2.2 试验用水泥应采用基准水泥或符合GB 175规定的硅酸盐水泥。当有争议或仲裁检验时,应采用基准水泥。A.2.3 试验用砂应符合GB/T 17671规定的标准砂。A.2.4 试验用水应采用自来水或蒸馏水。A.2.5 复合掺合料应采用受检的复合掺合料。A.3 试验条件及方法A.3.1 试验室应符合GB/T 17671的规定。A.3.2 确定流动度比、活性指数及90d与28d胶砂抗压强度比时的胶砂配合比应符合表A.1的规定。表A.1 胶砂配合比复合掺合料种类胶砂种类水泥(g)复合掺合料(g)标准砂(g)加水量(ml)普通型、改善流动型对比胶砂4502135052251试验胶砂31511351135052251早强型对比胶砂4502135052251试验胶砂4051451135052251A.3.3 按照GB/T 17671的规定进行胶砂的搅拌。A.3.4 复合掺合料的流动度比试验与计算A.3.4.1 按照表A.1的胶砂配合比和GB/T 2419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分别测定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的流动度。A.3.4.2 复合掺合料的流动度比按式(A.1)计算,结果保留至整数。(附录A.1)式中:F复合掺合料的流动度比(%);L试验胶砂的流动度(mm);L0对比胶砂的流动度(mm)。A.3.5 复合掺合料的活性指数试验与计算A.3.5.1 按照GB/T 17671的规定分别测试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28d的抗压强度。A.3.5.2 复合掺合料28d活性指数按式(附录A.2)计算,结果保留至整数。(附录A.2)式中:A28复合掺合料28d活性指数(%);R28试验胶砂28d的抗压强度(MPa);R028对比胶砂28d的抗压强度(MPa)。A.3.6 90d与28d胶砂抗压强度比试验与计算A.3.6.1 按照GB/T 17671的规定分别测试试验胶砂28d和90d的抗压强度。A.3.6.2 复合掺合料90d与28d胶砂抗压强度比按式(附录A.3)计算,结果保留至整数。(附录A.3)式中:A90/28复合掺合料90d与28d胶砂抗压强度比(%);R90试验胶砂90d的抗压强度(MPa);R28试验胶砂28d的抗压强度(MPa)。附录B (规范性附录)复合掺合料含水量试验方法B.1 范围本附录规定了复合掺合料的含水量测试方法。B.2 仪器设备B.2.1 烘干箱:可控温度不低于110,最小分度值不大于2。B.2.2 天平:量程不小于50g,准确至0.01g。B.3 试验步骤B.3.1 称取复合掺合料试样约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