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天净沙秋思孙祎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代诗歌的有关知识。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准确朗读并默写。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5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反复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受到诗歌的熏陶和感染。学情分析 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在七九年级阶段,恐怕是要以使学生受到诗的熏陶为主要目标。这种熏陶,跟一六年级阶段的古代诗歌教学不同,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而要循此继进,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这就有必要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读古代诗歌而能有所感悟即使是对个别诗句的感悟,美感也就随着产生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诵读诗歌。2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了解诗歌常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2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代诗歌的有关知识。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4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受到诗歌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重点1 .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了解诗歌常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2体会诗人的情感。学时难点领会诗歌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手法。教学活动【导入】 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诗歌的殿堂,共同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首先,我们先来一起了解一下古代诗歌的分类: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2、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3、按内容分(题材) :叙事诗 、写景诗 、友情送别诗 、爱国怀乡诗、咏物诗 、咏史怀古诗 、边塞征战诗 、山水田园诗 、宫怨诗和闺怨诗 、爱情诗 。【讲授】 整体感知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本课的第一首诗观沧海一、人物简介:曹操(魏武帝),字孟德,沛国谯(qio)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二、背景延伸: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得胜而归的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雄心勃勃,一心想着统一天下的宏伟事业。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三、把握诗意: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活动】 诵读诗歌1 . 学生个人朗读。2 . 学生跟读。3 . 学生齐读。活动4【活动】 合作与探究一、教师提问:观沧海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学生回答:观。二、学生 小组合作探究:1、曹操“观”到了什么景象?2、诗中哪几句写了他观到的景象?【讲授】 整体感知接下来我们来看下一首诗歌天净沙秋思(可能有同学会有疑问了,为什么老师要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学习?别着急,我们先留个悬念,等都学完相信你们自会找到答案。)一、人物简介: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杂剧汉宫秋。因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被称为“秋思之祖”。二、背景延伸: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元朝由蒙古族统治,汉人受到压抑),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充满悲恨的元曲天净沙秋思。三、把握诗意:黄昏时,乌鸦飞回到长满枯藤的老树上河水在静静地流淌,小桥的旁边坐落着一户人家我迎着瑟瑟西风,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走在古老的驿道上太阳落山了,此时此刻,想起家乡,让我这个漂泊天涯的游子不禁伤心断肠四、问题探究:1、第一句中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作用是?2、第二句有哪些景物?给人一种什么感受?3、第三句又有哪些景物?写出了什么感受?4、最后两句流露出了作者什么情感?【活动】 课堂小结之前我们留下一个悬念,是关于为什么将这两首诗放在一起学的,现在我们一起来找寻一下答案,探求一下这两首诗的异同点:1、两首诗描写的景象相同吗?2、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样吗?3、两首诗同样都有写景中抒情,所以写作手法一样吗?4、两首诗所描写的季节?这两首诗虽然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并不相同,但是同样都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都跟秋天有关。这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活动7【练习】 随堂测验1、表现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壮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曹操东临碣石的目的是什么?观沧海。3、“水何澹澹”和“洪波涌起”都是写海水,是否重复?“水何澹澹”写风平浪静时;“洪波涌起”写大风大浪时。4、曹操“观沧海” 是在什么季节?根据什么判断?秋天。 秋风萧瑟。【作业】 课后作业1、请背诵观沧海、天净沙.秋思这两首古诗。2、请搜集关于秋天的古诗词。活动9【活动】 板书设计 水:澹澹 山岛:竦峙(壮丽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房地产估价师之房地产案例与分析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
-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19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 2025年全员高温中暑考试试题及答案
- 第五节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争取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斗争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2010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北师大版2010
- 舞蹈家协会年度培训安排工作计划
-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总复习-综合与实践 第1课时 综合与实践(一)教案
- 包装机械厂档案借阅制度
-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阅读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 化学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教案
- 某包装机械厂涂装设备操作管理细则
- 2025年消防月主题培训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
- 2025年VTE护理防治小组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成都农商银行社会招聘(综合柜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JJF(石化)063-2023汽油辛烷值机(研究法)校准规范
- UHPC裂缝控制技术-洞察及研究
- 思政课爱国主义课件
- 人工智能通识- 课件 第四章 AI赋能工作
- 2025年安全员c证试题库及答案
- 香蕉病虫害防治技术
- 2025年重特大事故一览
- (高清版)DB11∕T 2455-2025 微型消防站建设与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