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理重组,有效整合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上)部分课文重组与整合的探究重组,即重新组合。整合,就是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就是摒弃传统的单篇教学做法,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教者根据教学大纲、根据教学目的和需要,把联系紧密或者有相同之处的课文合理重组,有机整合,进行有效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基于高年级学生整体认知的心理特征,教者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上)部分课文进行了“合理重组,有效整合”的探究。一、寻隐者不遇与推敲的重组世人称唐代诗人贾岛的诗过分陷于字句的“推敲”,往往有佳句而无佳篇,无佳句而有佳篇。教材中有两篇关于贾岛的课文,一篇是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属于“无佳句而有佳篇”;一篇是关于他推敲诗句的故事,文中提到的诗及诗句属于“有佳句而无佳篇”。教师不妨把这两篇课文放在一起教。古诗寻隐者不遇简洁明了,故事推敲简单易懂。寻隐者不遇从题目入手,理解“隐者”这个词的意思,说说他居住在一个怎样的地方?图诗结合,训练语言的表达,并感悟隐者的品性。理解“不遇”,弄明白贾岛不遇隐者的原因,想象隐者的生活,再次感悟隐者的品性。最后点出“问答诗”的特点,想象问答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绪变化。“贾岛还会再来寻访这位隐者吗?”出示他的另外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借理解诗中“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的意思解答以上的问题,并补充贾岛的“隐者情结”,再引出他的推敲故事。第一个“推敲”的故事,是关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划出文中具体描写贾岛推敲字词的句子,请学生谈谈对贾岛的印象。句子很容易找到,对贾岛的印象基本就是:推敲字词入迷,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钻研的精神。文中还出现了另一位大诗人韩愈,读韩愈的话,谈谈对他的印象:爱诗,爱推敲,对同是诗人的贾岛惺惺相惜。“不闯不相识”,补充贾岛与韩愈的交情。第二个“推敲”的故事,是关于“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一次骑驴过街,没注意行人。当时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便信口吟出落叶满长安之句。寻思上联,忽以秋风吹渭水作对,喜不自胜。正在他得意忘形之时,京兆尹(京城的实际行政长官)刘栖楚驾到,贾岛闪避不及,结果撞上京兆尹的仪仗队,被抓去关了一夜。”请学生谈谈想法:贾岛痴迷于,执着于诗句的推敲。 贾岛对诗句如此煞费苦心地推敲,有一首诗就是很好的证明。“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题诗后)这里提到的“二句”是哪二句呢?也是相当有名的佳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真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颈须。”由此,贾岛被后人称为“苦吟诗人”。最后,可以让学生也来推敲一下:1春风又(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入、过、满、绿)2红杏枝头春意( )。(旺、闹、浓)3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动、皱、起、翻)4身轻一鸟( ),枪急万人呼。(落、起、飞、过)两篇课文学下来,学生记住了贾岛的“隐者情结”,了解了贾岛被称为“苦吟诗人”的原因,还学会了在写诗和作文时要“推敲”文字。重组,让人物形象更丰满。二、所见与清平乐 村居的重组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代流传下来数以万计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其中,有一类是描写儿童生活的。诵读着这些诗词作品,我们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古代儿童生活的画卷。教材中有两篇与儿童生活相关的诗词作品,分别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五言绝句所见和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这两篇古诗词的重组与拓展,效果是令人惊喜的。所见,由课题导入,诗人见到了哪些人、物?这是一个怎样的牧童?(点出动静结合的写法)展开想象,这位牧童捕到蝉了吗?(学生浮想联翩,各抒己见)最后图诗结合,请学生给这幅画起个名字。 所见 【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牧童捕蝉图在古时,儿童除了捕蝉外,还会玩些什么呢?(先出示其它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图,再让学生背出相应的古诗,最后让他们分别给这些图起名。)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娃偷莲图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垂钓图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儿童放纸鸢图 宿新市徐公店【清】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儿童追蝶图长干行【唐】李白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儿童骑竹马图 晚村【唐】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童吹笛图 古时,儿童在生活中除了玩耍、游戏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做些什么呢?(先出示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图,再让学生背出相应的古诗,最后让他们分别给这些图起名。)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童孙种瓜图 古时的农村,劳动人民是勤劳的,儿童虽年幼,也会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因而,他们的生活虽清贫,但其乐融融。一些诗人就对这样的田园生活非常向往。如南宋词人辛弃疾。 学习清平乐 村居,初读时音准,有节奏,解决诗与词的不同。再读,词中的三个儿子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读,词中还提到了谁?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四读,整首词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提示:可从一家人的生活和农村的环境等角度谈。)五读,图词结合,给图起个名字。 清平乐 村居 【南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其乐融融图通过这九首古诗词的学习,学生大概了解了古时儿童生活的多姿多彩。他们快乐嬉戏,也会主动劳作。他们天真烂漫,他们无忧无虑,他们勤劳懂事。“同学们,你们正值童年时代,你们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可否谈谈?”交流后,就以“童年生活”为主题,让学生习作一篇。重组,让教学内容更厚实。三、两组课文的整合第一组课文:变色龙与金蝉脱壳这两篇课文同属于第二单元,主题是“大自然中的动物”。先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分析这两个题目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都提到了大自然中的动物名字:变色龙、蝉;读了课题,知道了这两种动物的特点:变色龙会变色,蝉会脱壳。不同之处是变色龙直接以动物名字命题,课文主要介绍了变色龙的一些特点;金蝉脱壳是以事件命题,“脱”是关键词,课文重点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接下来,就按照两课的不同之处展开教学。最后,老师又引出“其实这两个课题还有一个相同之处,那就是变色龙和金蝉脱壳这两个词都有比喻义。”变色龙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于是,拓展了一些用动物名称比喻某种特殊的人,如:铁公鸡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老黄牛默不作声、踏实工作的人;孺子牛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金蝉脱壳:字面意思是指蝉脱去外壳的蜕变。比喻制造或利用假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为“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或比喻事物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于是,又请学生说了“三十六计”中的一些计策,交流了几个“金蝉脱壳”的故事。第二组课文:黄山奇松与黄果树瀑布这两篇课文同属于第五单元,主题是“大自然中的美景”。先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分析这两个题目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都是自然美景,旅游胜地,以美景命题。不同之处是黄山奇松的“奇”字点出了松的特点,课文的重点就是介绍“奇”松;而黄果树瀑布只是普通的以景的名称命题,课文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一些特点。接下来,就按照两课的不同之处展开教学,还会得出两课整体上内容的不同:黄山奇松只介绍了美景,而黄果树瀑布不但介绍了美景,还写了作者的感受。最后,两课的共同点就聚焦到一个人身上徐霞客。师生交流徐霞客的资料后,先出示徐霞客对黄山的高度评价“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再出示黄果树瀑布徐霞客的雕像,了解衬托的写作手法。这四篇整合重组后的课文学完后,请学生简单谈谈“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同时也是我们学习探究各类奥秘的大学堂。人类应该尊重、保护大自然,与自然界里的一切和谐相处!整合,不仅关注到了写作方法,还提升了课文的内涵。四、第三单元的“故事”整合故事,一般指年代久远的历史事件或者流传很久的传说。因其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学生尤其爱听故事,在听故事时,他们仅仅是一名被动的听众。但从学习方式的角度来说,学生更应该成为课堂的主角,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应具备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教材的第三单元主题是“故事集锦”。除了推敲已与寻隐者不遇重组教完和读书莫放“拦路虎”是略读课文外,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嫦娥奔月、伊索寓言三篇课文里的故事学生早已熟悉。翻到后面的练习四,“诵读与积累”的8个成语(“刻舟求剑”、“守株待兔”、“螳臂当车”、“滥竽充数”、“掩耳盗铃”、“买椟还珠”、“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均属于寓言成语(其中的“滥竽充数”与成语故事里的一则重复)。面对学生熟悉而又简短的故事,教者想做一个尝试:根据该单元故事的分类,开四个故事会,分别是“中国寓言成语故事会”、“中国历史成语故事会”、“中国神话成语(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会”、“伊索寓言故事会”。班内共53人,4大组,一组一个故事会,全班参与。等故事讲完了,第三单元和练习四的“诵读与积累”也就上完了。最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53名学生都可以走上讲台,成为课堂这个舞台的主角,教者就可以暂时“退居二线”。这是师生角色互换,共同开发、运用教材,让学生经历一个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过程。 于是,教者做了4个签,分别写着“中国寓言成语故事会”、“中国历史成语故事会”、“中国神话成语(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会”、“伊索寓言故事会”。请每一大组推荐一名同学来抽签,他(她)将作为该类故事会的主持人组织故事会。被推荐的4名小主持人分别代表本组抽了签,回到本组开始分配任务:第一大组14人:“中国寓言成语故事会”内容:教材里的成语故事三则,练习4寓言成语七则。10人讲课内寓言成语故事,4人讲课外寓言成语故事。要求:讲清故事名,内容生动,结束时点出该寓言成语的寓意。第三大组12人:“中国历史成语故事会”内容:课外历史成语故事。12人每人一个。要求:讲清故事名,内容生动,结束时点出该历史成语的寓意。 第二大组14人:“中国神话成语(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会”内容:教材里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课外9则神话故事,课外中国四大民间故事。要求:讲清故事名,内容生动,能简单地分析故事中主人公的形象。是神话成语的,还要点出该成语的寓意。 第四大组13人:“伊索寓言故事会”内容:教材里的伊索寓言三则,课外10则伊索寓言故事。要求:讲清故事名,内容生动,结束时点出该寓言的寓意。后来的四天,一天一节语文课开一个故事会,小主持人像模像样地报幕,所有的组员依次上讲台按要求讲准备好的故事。(是声情并茂地讲,而不是读,有的还要分析人物形象。)讲故事者声音响亮,绘声绘色,听故事者聚精会神,每次都给予热烈的掌声。事后,同学们对第三单元以“故事会”方式整合学习内容的做法进行了点评:“教学方法很新颖,真有创意!” “学第三单元真是一种享受,因为我听到了53个故事。”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Revision 4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英语二年级上册牛津上海版(深圳用)
- 《夸张的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 2025家具销售及安装合同
- 2025房产销售合同
- (正式版)DB1501∕T 0036-2023 《园林植物林荫千里光栽培技术规程》
- 2025违反合同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 2《走月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资管部面试题库及答案
- DB65T 3558-2013 多浪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 汽车抵押借款合同协议
- 《酶切连接与转化》课件
- 超市整体装修升级方案
- 《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考试复习题库(带答案)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与指导课件(第二课时)
- DZ∕T 0283-2015 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正式版)
- 人事专员简历模板
- 软硬结合板的设计制作与品质要求
- 禁毒教育知识宣传毒品知识 64
- MOOC 理解马克思-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全科医疗教学查房
- 保护牙齿少吃糖公开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