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XXXXXX 国际标准分类号 可选 XXX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备案号 XXXX 2003 可选 Q 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GDW 104 2003 750kV 系统用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 报批稿 2003 04 xx 发布 2003 04 x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网公司 发布 Q GDW 104 2003 I 目目 录录 前言前言 IIII 1 1 范围范围 1 1 2 2 引用标准引用标准 1 1 3 3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 1 1 4 4 系统概况系统概况 2 2 5 5 基本技术参数基本技术参数 2 2 6 6 技术性能要求技术性能要求 6 6 7 7 试验试验 8 8 Q GDW 104 2003 II 前前 言言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 750kV 系统用油浸式并联电抗器 它提出了并联电抗器的本体及附属设备的功 能设计 结构 性能 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由于现行国标 行标和企业标准等一般未涉及 750kV 电压等级设备的内容 为使 750kV 变电所工 程设备选择工作有所遵循 特此编制本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技术性能参数基于有关 750kV 电 压等级的科研结论及参考国内外超高压设备的现有设计运行经验 本规范的技术要求针对西北电网 750kV 官亭和兰州东变电所实际条件提出 其他工程应根据所址 环境条件和系统条件分析研究这些技术要求的适用性 本技术规范是同时编制的七个 750kV 设备技术规范之一 这七个技术规范分别是 1 750kV 系统用主变压器技术规范 2 750kV 系统用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 3 750kV 系统用高压交流断路器技术规范 4 750kV 系统用高压交流隔离开关技术规范 5 750kV 系统用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 6 750kV 系统用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 7 750kV 系统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 各单位在使用本技术规范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资料 及时总结经验 如发现不妥和需要补充之处请 随时函告编制单位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西安交通大学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钟西岳 鱼振民 杨攀峰 李志刚 姚成开 丁新良 方静 胡明 李勇伟 曹永振 吕世荣 衣立东 本规定解释权属国家电网公司 Q GDW 104 2003 1 1 范范围围 1 1 1 1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适用于 750kV 系统用的油浸式并联电抗器 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 结 构 性能 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 21 2 本设备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 也未充分引述有 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卖方应提供符合工业标准和本规范的优质产品 1 31 3 本设备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当与制造厂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 按较高标准执行 1 41 4 750kV 系统用的油浸式并联电抗器 除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的规定外 同 时还应执行本规范 2 引引用用标标准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规定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GB156 标准电压 GB311 1 高压输变电设备绝缘配合 GB1094 1 1094 3 电力变压器 GB2900 电工名词术语 GB5273 变压器 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 GB5582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GB T6451 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7252 变压器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GB7328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 GB7449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 GB10229 电抗器 GB10237 电力变压器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外绝缘的空气间隙 GB 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3 环环境境条条件件 3 13 1 周围空气温度 最高温度 40 最低温度 25 最大日温差 32 K 日照强度 0 1 W cm2 风速 0 5m s Q GDW 104 2003 2 3 23 2 海拔高度 2000 m 3 33 3 50 年一遇 10 米高 10 分钟平均风速 34 m s 3 43 4 环境相对湿度 在 25 时 最大月平均值 90 日平均湿度 95 3 53 5 地震设防烈度 地面水平加速度 0 2 g 地面垂直加速度 0 13 g 3 63 6 污秽等级 外绝缘爬电比距 25mm kV 海拔 2000m 时 3 73 7 覆冰厚度 10 mm 风速不大于 15m s 时 4系系统统概概况况 4 14 1 系统标称电压 750kV 4 24 2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 800kV 4 34 3 系统额定频率 50Hz 4 44 4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直接接地 4 54 5 安装地点 户外 5 5 基基本本技技术术参参数数 5 15 1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GB156 标准电压 GB311 1 高压输变电设备绝缘配合 GB1094 1 1094 3 电力变压器 GB2900 电工名词术语 GB5273 变压器 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 GB5582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GB T6451 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7252 变压器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GB7328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 GB7449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 GB10229 电抗器 GB10237 电力变压器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外绝缘的空气间隙 GB 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5 25 2 电抗器基本技术参数电抗器基本技术参数 Q GDW 104 2003 3 5 2 15 2 1 750kV750kV 并联电抗器的基本技术参数并联电抗器的基本技术参数 5 2 1 15 2 1 1 型 式 单相油浸 并联 间隙铁芯 户外 5 2 1 25 2 1 2 冷却方式 ONAN 5 2 1 35 2 1 3 额定电压 800 kV3 5 2 1 45 2 1 4 最高运行电压 800 kV3 5 2 1 55 2 1 5 额定频率 50 Hz 5 2 1 65 2 1 6 相 数 单相 5 2 1 75 2 1 7 额定容量 100 MVar 5 2 1 85 2 1 8 额定电流 216 5 A 5 2 1 95 2 1 9 额定电抗 2133 5 2 1 105 2 1 10 连接方式 星形 5 2 1 115 2 1 11 中性点接地方式 经小电抗接地 5 2 1 125 2 1 12 磁化特性 在 1 5 800 3kV 电压下磁化特性应为线性 在 1 4 至 1 7 倍额定电压下磁化 特性连线斜率不应低于原斜率地 2 3 5 2 1 135 2 1 13 谐波电流幅值 在额定电压下 每相三次谐波电流的幅值不超过基波电流幅值的 3 5 2 1 145 2 1 14 额定总损耗 75 230 kW 5 2 1 155 2 1 15 电抗器在额定频率下的过电压能力见表 1 表表 1 1 电抗器额定频率下的过电压允许时间电抗器额定频率下的过电压允许时间 过电压倍数 1 151 21 251 31 41 5 额定运行下允许时间 20 min3 min1 min20s8s1s 5 2 1 165 2 1 16 电抗器在 1 05 倍额定电压下温升限值 周围环境温度 40 见表 2 对于本工程需考虑海拔 2000 米的修正 表表 2 2电电 抗抗 器器 温温 升升 限限 值值 名 称温升限值 K 绕 组 65 油顶层 55 铁 芯 80 油箱中结构件 80 5 2 1 175 2 1 17电抗器套管式附加电流互感器的配置及规范见表 3 Q GDW 104 2003 4 表表 3 3 电抗器套管附加电流互感器的配置及规范电抗器套管附加电流互感器的配置及规范 装设位置电流比 A 准确级额定输出 VA 组数 400 1A0 530VA1 400 1A5P2030VA2 高压侧 400 1A5P2030VA1 400 1A5P2030VA2 中性点 400 1A5P2030VA1 注 套管附加电流互感器的电流比 额定输出 VA 等要求 将在具体工程中确定 5 2 1 185 2 1 18 电抗器额定绝缘水平见表 4 表表 4 4电抗器额定绝缘水平电抗器额定绝缘水平 kV kV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峰值 操作冲击耐受电压 峰值 设备最高电压 有效值 内绝缘外绝缘截波内绝缘外绝缘 短时工频 耐受电压 有效值 高压侧 80021002100225015501550860 中性点 126480200 安装在海拔 2000m 处的电抗器 其电抗器套管试验电压值应按照表 5 进行 表表 5 5 电抗器套管外绝缘试验电压电抗器套管外绝缘试验电压 kV kV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操作冲击耐受电压 峰值 短时工频耐受电压 有效值 高压侧 23501675956 中性点 510230 5 2 1 195 2 1 19 套管最小爬电距离 爬电比距 25mm kV 系统最高工作电压 高压侧 20000 mm 大小伞结构 中性点 3150 mm 套管最小爬电距离是对应于海拔 2000m 系统最高工作电压时的外绝缘爬电距离 电瓷绝缘的瓷 件平均直径大于或等于 300mm 时 瓷套对地爬电距离还应按照 DL T 620 1997 修正 5 2 1 205 2 1 20 局部放电量 在 1 5 倍的最高运行相电压下 放电量 300pC 套 管 10pC 5 2 1 215 2 1 21 噪声水平 额定电压下 80dB 距电抗器边缘 2 米处 5 2 1 225 2 1 22 振动 在额定电压下运行时 油箱振动的最大振幅不应大于 0 1mm 5 2 1 235 2 1 23 电抗器套管端子承受拉力见表 6 Q GDW 104 2003 5 表表 6 6电抗器套管端子承受拉力电抗器套管端子承受拉力 N N 水平拉力 纵向横向 垂直拉力 高压侧 400015002000 中性点 12507501000 静态安全系数不小于 2 5 事故状态下安全系数不小于 1 67 电抗器套管端子型式和尺寸应满 足 GB5273 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5 2 1 245 2 1 24 电抗器绝缘油应选 25 油 和变压器一致 绝缘油应满足以下要求 凝点 25 闪点 闭口 不低于 140 击穿电压不小于 70kV 介质损耗因数 90 不大于 0 5 含水量小于 10 ppm 5 2 25 2 2 中性点油浸电抗器的技术参数中性点油浸电抗器的技术参数 5 2 2 15 2 2 1 型 式 单相 油浸 自冷 户外 5 2 2 25 2 2 2 冷却方式 ONAN 5 2 2 35 2 2 3 额定持续电流 30 A 5 2 2 45 2 2 4 10s 最大电流 300 A 5 2 2 55 2 2 5 额定电抗 530 抽头电抗 583 抽头电抗 530 抽头电抗 477 5 2 2 65 2 2 6 相数 单相 5 2 2 75 2 2 7 励磁特性 所有电抗值在 300A 以下为线性 5 2 2 85 2 2 8 额定持续电流下的总损耗 14 kW 总损耗 容量的 3 5 2 2 95 2 2 9 中性点电抗器温升限值 周围环境温度 40 见表 7 对于本工程还需考虑海拔 2000 米的修 正 表表 7 7中性点电抗器温升限值中性点电抗器温升限值 极限温升 K 绕组油顶层 额定持续电流下的温升 7065 Q GDW 104 2003 6 10s 300A 时的温升 9070 5 2 2 105 2 2 10 中性点电抗器套管式附加电流互感器的配置及规范将在具体工程中确定 5 2 2 115 2 2 11 额定绝缘水平见表 8 表表 8 8 中性点电抗器额定绝缘水平中性点电抗器额定绝缘水平 kV kV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峰值 短时工频耐受电压 有效值 中性点侧 480200 接地侧 18585 安装在海拔 2000m 处的中性点电抗器 其套管外绝缘试验电压值应按照表 9 进行 表表 9 9 中性点电抗器套管的外绝缘试验电压中性点电抗器套管的外绝缘试验电压 kV kV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短时工频耐受电压 有效值 中性点侧 510230 接地侧 21095 5 2 2 125 2 2 12 套管最小爬电距离 爬电比距 25mm kV 系统最高工作电压 首端 3150 mm 末端 1260 mm 套管最小爬电距离是对应于海拔 2000m 系统最高工作电压时的外绝缘爬电距离 电瓷绝缘的瓷 件平均直径大于或等于 300mm 时 瓷套对地爬电距离还应按照 DL T 620 1997 修正 5 2 2 135 2 2 13 噪声水平 额定持续电流 80dB 距电抗器边缘 2 米处 5 2 2 145 2 2 14 振动 在额定持续电流下 箱壳最大振幅 0 06mm 5 2 2 155 2 2 15 电抗器套管端子承受拉力 纵向拉力 1000 N 横向拉力 750 N 垂直拉力 750 N 5 2 2 165 2 2 16 电抗器绝缘油应选 25 油 和变压器一致 6 技技术术性性能能要要求求 6 16 1 对于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 并联电抗器每相电抗容许偏差 5 单相并联电抗器组成的 三相 若连接到具有对称电压的系统上 当三个相的电抗偏差都是在 5 容许范围内时 每相电抗与 三相电抗平均值间的偏差不应超过 2 6 26 2 中性点接地电抗器额定持续电流的电抗容许偏差为 20 0 6 36 3 并联电抗器的总损耗容许偏差不应超过保证值的 15 Q GDW 104 2003 7 6 46 4 可见电晕和无线电干扰水平 在 1 1 倍最大相电压下 户外晴天夜晚应无可见电晕 无线电干扰 水平应不大于 500 V 6 56 5 并联电抗器应装有气体继电器 其触点断开容量不小于 66VA 交流电压 220V 或 110V 直流有感 负载时 不小于 15W 积聚在气体继电器内的气体数量达到 250 300ml 或油流速度在整定值时 应分别接通相应的触 点 气体继电器的安装位置及其结构应能观察到分解气体的数量和颜色 且应便于取气样 为使气体易于汇集在气体继电器内 要求升高座的联管 储油柜的联管和水平面有约 1 5 的升 高坡度 电抗器内不得有存气现象 6 66 6 电抗器应装有压力释放装置 当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值时 应可靠释放压力 6 76 7 带有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电抗器应供给信号测量和保护装置辅助线路用的钢质端子盒 其防护等 级为 IP54 端子应用铜合金制成 并有可靠的防锈层 端子板防火 防潮性能良好 6 86 8 油保护装置 a 电抗器的储油柜的结构应便于清理内部 它的一端应装有油位计 储油柜的容积应保证在 最高环境温度和所允许的过载状态下油不溢出 在最低环境温度未投入运行时 能观察到油位指示 b 储油柜应有注油 放油 放气和排污装置 c 储油柜应带有吸湿器 d 电抗器应采取防油老化措施 以保证变压器油不与大气接触 如在储油柜内部加装胶囊或 隔膜等 或采用其它防油老化措施 6 96 9 油温测量装置 a 电抗器应装有供玻璃温度计用的管座 所有设置在油箱顶盖的管座应伸入油内 120 10mm b 电抗器需装设户外式信号温度计 信号触点容量在交流电压 220V 时 不低于 50VA 直流 有感负载时 不低于 15W 温度计引线应用支架固定 信号温度计的安装位置应便于观察 c 电抗器应装有远距离测温用的测温元件 尚应有送出该信号的功能 中性点小电抗不设 6 106 10 电抗器套管的安装位置要便于接线 而且带电部分之空气间隙 应满足 GB10237 的要求 6 116 11 电抗器的油箱底应留有供安装使用的固定孔 应有顶起电抗器的千斤顶位置 油箱应能满足滚 杠运输 6 126 12 电抗器油箱的下部箱壁上应装有油样阀门 油箱底部应装有排油装置 油箱上部装滤油阀门 下部装有事故防油阀 6 136 13 电抗器油箱的机械强度 对 800kV 的电抗器的整体应承受真空压力为 133Pa 的能力 电抗器本体及储油柜应能承受在最高油面 上施加 30kPa 静压力 其试验时间持续 24h 不得有渗漏及损伤 6 146 14 安装平面至油箱顶的高度在 3m 及以上时 应在油箱上焊有固定梯子 其位置应便于观察气体继 Q GDW 104 2003 8 电器 6 156 15 电抗器的铁芯应通过油箱或套管引出可靠接地 油箱接地处应有明显的接地符号或 接地 字 样 接地极板应满足接地热稳定电流要求 并配有与接地线连接用的接地螺钉 螺钉的直径不小于 12mm 6 166 16 电抗器出厂前应进行预组装 吊芯时用户应参加 各结构件应便于拆卸和更换套管和瓷件 6 176 17 电抗器本体使用寿命不低于 30 年 6 186 18 应有符合国标的铭牌 铭牌用耐腐蚀材料制成 字样 符号应清晰耐久 铭牌在正常运行和安 装位置应明显可见 7 7 试试验验 7 17 1 出厂试验出厂试验 每台电抗器均应在工厂内进行整台组装并进行出厂试验 试验时应有买方的代表在场 应提供 每种试验报告 出厂试验项目 a 绕组直流电阻测定 b 电抗测定 c 损耗测定 d 绝缘试验 与末端绝缘水平相应的耐压试验 首端雷电全波冲击试验 操作冲击试验 工频耐压试验 局部放电试验 e 油箱密封试验和机械强度试验 f 绝缘油试验 g 测定绕组绝缘电阻及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介质损耗角 tan 的测量 h 磁化特性试验 i 负载电流的谐波分量测定 j 套管试验 tan 测量 工频耐压试验 局部放电测量 抽头绝缘试验 压力试验 Q GDW 104 2003 9 电流互感器试验 k 冷却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l 温度计 保护和监测装置的试验和校正 m 铁心绝缘电阻测量 n 辅助接线绝缘试验 o 保护和监测装置功能试验 p 声级测量 q 振动测量 7 1 17 1 1 绕组电阻的测定 GB1094 1 1996 中 10 2 条适用 绕组的直流电阻测量应在整个绕组上进行 在测量时要使用直流电流而且必须等到直流电流稳 定后才能测量 绕组电阻与每相并联电抗器之间的差不应大于三个单相电抗器电阻平均值的 2 7 1 27 1 2 电抗的测定 GB T10229 1988 中 10 6 条适用 电抗为额定相电压和实测相电流的比值 对于具有带间隙铁心或者磁屏蔽的电抗器 测量在额 定电压下进行 对于超大功率和超高系统电压电抗器允许近似地外推 10 即在任何情况下试验电压 必须大于 0 9 Um 三个单相电抗器联成的三相电抗器 各单相绕组电抗与三个单相电抗器电抗平均值相差在 2 阻抗值允许偏差不大于 5 7 1 37 1 3 损耗测量 GB T10229 1988 中 10 7 条适用 电抗器应在额定电压 额定频率下测定损耗 应采用电桥法 总损耗偏差 15 标准温度 75 7 1 47 1 4 绝缘试验 GB1094 3 适用 a 与末端绝缘水平相应的耐压试验 1 分钟工频耐压试验 230kV 有效值 b 首端雷电全波冲击试验 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在高压接线端进行 试验电压 高压接线端 2350kV 峰值 试验顺序 一个衰减的全波 一个全波 Q GDW 104 2003 10 一个全波 c 操作冲击试验 操作冲击电压试验在高压接线端进行 试验电压 1675kV 峰值 电压波形形状要求 实际前端时间 最少 20 s 上升到 90 的时间 最少 200 s 从实际出现到第一个过零点的持续时间 最少 500 s 试验顺序 一个 50 衰减电压 一个 100 试验电压 d 局部放电测量 按 GB1094 3 规定 试验电源频率 100Hz 施加 1 5Um 电压 60 分钟 Um 800kV 放电量 3 不大于 300pC 7 1 57 1 5 油箱密封试验和机械强度试验 JB T8751 1998 中 4 8 条适用 7 1 67 1 6 绝缘油试验 GB1094 1 1996 中 10 9 适用 7 1 77 1 7 测定绕组绝缘电阻及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介质损耗角 tan 的测量 测量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 用 5000V M 表测量 从第一分钟到第十分钟 以一分钟为一阶段 在每一阶段第十五秒钟测量电阻 20 第一分钟电阻值应不低于 3000M 测量线圈介质损耗角应在油面温度 10 40 之间进行 20 时每线圈对地介质损耗角 tan 应不超 过 0 5 7 1 87 1 8 磁化特性试验 GB T10229 1988 中 10 12 条适用 测量磁化特性在工频电压和电流下进行 由零电压逐渐加到 1 5 倍额定电压 1 5 800 kV 测出其伏 安特性 应遵守技术要求 在 1 4 至 1 7 倍额定电压下磁化特性连线斜率不应低3 于原斜率地 2 3 7 1 97 1 9 负载电流的谐波分量测量 GB T10229 1988 中 10 8 适用 电流中的谐波分量测量必须在系统最高电压下进行 800kV 用谐波分析仪测量 各次相3 应谐波的幅值均以基波分量的百分数表示 同时还应测量施加电压的谐波 施加电压的畸变系数小于 2 Q GDW 104 2003 11 7 1 107 1 10 套管试验 a tan 测量 按 IEC137 有关规定 在常温 20 25 和额定电压下 tan 0 5 从 0 5Um 增到 1 05Um 时 tan 最大允许变化值 0 1 33 b 1 分钟工频耐压试验 试验电压 962kV 有效值 c 局部放电测量 IEC270 局部放电测量 和 IEC76 3 在 1 5Um 电压下局部放电量不大于 10pC 3 d 抽头绝缘试验 e 压力试验 f 电流互感器试验 按电流互感器有关标准进行 7 27 2 型式试验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包括出厂试验的全部内容 并应增加下列试验项目 a 温升试验 b 绝缘试验 首端雷电截波冲击试验 末端雷电全波冲击试验 c 套管试验 d 可见电晕和无线电干扰水平测量 e 各继电器型式试验 7 2 17 2 1 温升试验 GB1094 2 适用 对于高海拔地区 海拔高于 1000m 试验场地低于 1000m 时 自冷电抗器绕组平均温升限值应按 海拔每增加 400m 降低 1K 来计算 风冷电抗器应按海拔每增加 250m 降低 1K 来计算 7 2 27 2 2 绝缘试验 GB1094 3 适用 7 2 2 17 2 2 1 首端雷电截波冲击试验 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在高压接线端进行 试验电压 高压接线端 2250kV 如果绕组电容较大则电压波形的前端会比指定的波形较长 试验顺序 a 一个衰减的全波 Q GDW 104 2003 12 b 一个全波 c 一个衰减的截波 d 二个截波 e 一个全波 7 2 2 27 2 2 2 末端雷电全波冲击试验 将耐受电压 510kV 直接加于中性点 此时所有线端均接地 允许波前时间不得大于 13 s 7 2 37 2 3 声级测量 GB T10229 1988 中 10 13 适用 声级测量必须在系统最高电压和额定频率 电抗器完全装配好的情况下进行 对于大容量的电抗器 可以在安装现场进行 按 IEC551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声测量 规定 在距离油箱 2m 处测量噪音水平不应大于 80dB 7 2 47 2 4 振动测量 GB T10229 1988 中 10 14 适用 箱壁震动 峰到峰的位移 须在系统最高电压的情况下测量 测量的结果用振动波的波峰主波 峰的高度来表示 最大值不超过 100 m 7 2 57 2 5 套管试验 a 雷电冲击全波试验 试验方法见 IEC137 波形 1 2 50 m 先正极性后负极性各进行 15 次 b 密封试验 试验方法见 IEC137 套管应在表压力为 0 2MPa 内油压下维持 1h c 热稳定试验 将套管下部浸入 90 2 的变压器油中 向套管长期施加 0 7 Um 电压 套管的 tan 应稳定 当介质损失角对于环境空气温度连续 5h 无显著上升趋势时 即认为套管已达到热稳定 d 抗弯负荷耐受试验 试验方法按 IEC137 规定 7 2 67 2 6 可见电晕和无线电干扰水平的测量 在最大工作相电压下 户外晴天夜晚应无可见电晕 无线电干扰水平应不大于 500 V 7 2 77 2 7 各继电器型式试验按有关继电器试验标准进行 7 37 3 现场交接验收试验现场交接验收试验 现场交接验收试验在电抗器安装完毕后进行 试验时供方应派代表参加 所有试验结果均应符 合产品的技术规范 油浸式并联电抗器的现场交接验收试验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Q GDW 104 2003 13 a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b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 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c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tan d 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的绝缘电阻 e 绝缘油的试验 f 套管试验 g 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h 额定电压下冲击合闸试验 i 谐波电流测量 j 测定噪音 k 测量箱壳的振动 l 箱壳表面温度分布测量 m 所有测量 保护和监测装置的校验 7 3 17 3 1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按 GB1094 1 第 10 2 条规定执行 可用电桥法或电流电压法 绕组的直流电阻测量应在整个绕组上进行 测量时要用直流 必须在直流电流稳定后才能测量 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实测值与出厂值的变化规律应一致 b 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 2 c 绕组电阻与每相并联电抗器之间的差不应大于三个单相电抗器绕组电阻平均值 2 7 3 27 3 2 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 吸收比或极化指数测量 参照 GB50150 1991 标准规定进行 a 测定前被测绕组应充分放电 b 绕组对地绝缘电阻用 5000V 兆欧表测量 从第一分钟到第十分钟 以一分钟为一阶段 记录 第一阶段第十五秒钟和以后每一分钟绝缘电阻 c 测量温度以顶层油温为准 尽量使每次测量温度相近 d 尽量在油温低于 50 时测量 应符合下列规定 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出厂试验值的 70 当测量温度与出厂试验时温度不符合时 按 GB50150 1991 表 6 0 5 换算到同一温度时的数值 进行比较 吸收比与出厂试验时相比无明显差别 吸收比不应小于 1 3 或极化指数不小于 1 5 Q GDW 104 2003 14 7 3 37 3 3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tan 根据 GB50150 1991 6 0 6 规定进行 测量绕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应在油面温度 10 40 之间进行 用电桥测量 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绕组的 tan值不应大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 130 b 当测量时的温度与产品出厂试验温度不符合时 按 GB50150 1991 表 6 0 6 换算到同一温度 时的数值进行比较 7 3 47 3 4 与铁心绝缘的各紧固件的绝缘电阻测量 进行器身检查的电抗器 应测量可接触到的螺栓 铁轭夹件对铁轭 铁芯 油箱的绝缘电阻 对不做器身检查的电抗器 应通过接地端分别测量夹件对铁心 夹件和铁心对油箱的绝缘电阻 采用 2500V 或 5000V 兆欧表测量 持续时间为 1min 应无闪络及击穿现象 7 3 57 3 5 绝缘油试验 按 GB1094 1 1996 和 GB50150 1991 标准进行 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绝缘油试验类别应符合 GB50150 1991 中表 19 0 2 的规定 试验项目及标准应符合 GB50150 1991 中表 19 0 1 的规定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毯设计师技能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重冶固体原料输送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固体树脂版制版员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建筑模型制作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疫苗制品工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水土保持宣传教育保障措施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二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建筑工程组织管理技术措施
- 船舶制造起重吊装施工管理措施
- 公共安全项目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安全培训
- 战场急救知识
- T∕CITS 146-2024 尿液有形成分名称与结果报告规范化指南
- 资助业务工作培训
-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培训精品课件
- 《足球运动发展史》PPT课件
- 四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全册教案
- 金属封闭母线
- 道路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贵州省评标专家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