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论文让“探究”充盈语文课堂单位:始兴县实验小学姓名:吴 吉 群时间:2006年10月让“探究”充盈语文课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因此,语文教学要讲究自主探究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而把他们心灵深处被压抑的个性释放出来。“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改革,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教育观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阅读,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以提高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那么如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探究”充盈我们的语文课堂呢?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发现是探究的开始。由于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促使学生作进一步的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而且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问题,还是一种教育质量观的问题,是学生观的一种反映。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学生发现问题的沃土,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会被大大激发。因为学生提问题总是以自身积极思考为前提的。正因为是这样,我们说老师给学生十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才能体现自主探究性发现。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教师必须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与学习过程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使所提问题提到点子上,才能促进自主合作探究,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如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师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现黄河的变化:过去的黄河和今天的黄河。置于这样的情境,学生自然就会提出:“黄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黄河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呢?”这样一系列问题。在读懂课文之后,教师又提供一些黄河还在受破坏,我国还有些地区受沙尘暴袭击的有关新闻资料,学生又提出:“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治理黄河呢?”“如何保护地球?”等环境问题。学生投入到“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究,身心就会处于最佳状态,探究的欲望就会更强。二、模仿探究,学会质疑有人说,质疑就是发现,发现是成功的一半。爱因斯坦说:“发现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与思维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常常发现学生:一是提不出问题缺乏思维的探索性;二是提出的问题比较单一缺乏思维的广阔性;三是提出的问题杂乱无章缺乏思维的条理性;四是提出的问题比较肤浅缺乏思维的深刻性。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要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让他们知道在何处问,如何问,从而悟出质疑的方法。1、问在文题处。文章的题目犹如一个人的眼睛,蕴涵、透射着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以课文的题目为探究点可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如学习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让学生仔细研读课题,抓住题眼“舍身”进行探究活动,他们会提出许多问题:为什么要舍身炸暗堡?怎样舍身炸暗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问在空白处。课文是例子,更是艺术品,有许多“留白”之处。引导学生捕捉这些启人深思、促人挖掘的空白点,尽情发挥想象,是寻找探究之路的最好切入点。小英雄雨来中的雨来被鬼子拉走后,是怎么脱险的,课文只作了简单的交代: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游到远处去了。鬼子为什么会不防备?是怎么不防备的?雨来跳水后是怎样躲过敌人的射击的?他有时怎样避开敌人的搜索的?把这些情节设想出来,既能使雨来机智勇敢的性格更为丰满,又能有效地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创造想象的能力。3、问在模糊处。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课文中往往具有表面模糊不清,实质清楚明白的知识点,而学生对此理解易出现模糊,可引导由此设问。如倔强的小红军可由“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红军啊”质疑:陈赓对得起小红军吗?通过探究,学生不仅能正确的解决疑难,而且能深刻理解小红军的“宁可牺牲自己,决不拖累别人”和陈赓“关心他人,严于律己”的高尚品质。4、问在标点处。一篇文章中有许多标点符号,由于它形状小,位置不明显,常常被忽视。标点符号和文字一样起着表情达意的作用,同样可作为探究点。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描写指导员护书的那一部分,用了多处省略号,探究点可设在这几处省略号上,让学生解读这几个省略号的作用。5、问在矛盾处。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发现矛盾,提出问题,再引导探究矛盾,解决问题,可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在词语与词语间的矛盾处质疑。如草原中的“大方”与“羞涩”,鄂温克的姑娘为什么既大方又有点羞涩呢?通过矛盾的发现探究,学生能具体感受到鄂温克姑娘对客人的一片温情,感悟到作者写事的真实,用词的准确。可在内容与内容的矛盾处质疑。如养花中,为什么“忧”和“泪”也是乐趣?十里长街送总理中的“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有矛盾吗?三、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不可想象的,而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合作交流,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具有关键作用。教师站在学生的对面是一位欣赏者,在学生后面是一位推动者,在学生的旁边是帮助者,站在学生的中间是是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课文为载体,自读自悟,整体感知,乐学善思,明理悟情,谈体会说见解,不人云亦云,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让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充分体现自主性,探究性。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课题是“草船借箭”,而课文中没有一处地方写到是“借箭”,有的学生说,这分明是骗箭。究竟是“借”箭还是“骗”箭?把它作为一个辩题,借此机会在课堂上组织一场辩论赛。这是一个极好的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和理解课文的契机,学生跃跃欲试,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探究中闪烁、碰撞、升腾。充盈探究的语文课堂,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充满兴趣地读,大胆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废物管理培训试题(附答案)
- 2024年职业技能《针灸推拿》专业技术知识考试题题库与答案
- 管理系毕业论文
- 2025年度生物科技股权转让及代持研发合作协议
- 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
- 父亲节演讲稿十-多篇
- 2025年2个清单28个问题查摆整改措施
- 2024年江西社区《网格员》典型题题库及答案
- 物流管理 毕业论文
- 数控机械毕业论文
- 大学生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JT-GQB-015-1998公路桥涵标准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洞
- 新质生产力-讲解课件
- 2024年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4年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75%)
- 垃圾分类巡检督导方案
- 乳制品配送服务应急处理方案
- 法院结案书样本合集3篇
- 游标卡尺使用培训课件
- 公司收款授权委托书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