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赞皇县赞皇镇曲江小学 郭晓静第1 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2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段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3以人物为线索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重点】能理解伽利略实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教学难点】针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理解伽利略推出的两个结论的含义。【教学准备】 幻灯片【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1导入谈话:17世纪意大利有个伟大的利学家叫伽利略,他曾经以很大的勇气,冲破人们对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迷信,大胆地研究物体从高处落地的规律。这篇课文就是介绍当时伽利略研究这一问题的经过,课文的题目就是他研究的结果。下面我们来看着他的这一结果是怎样得来的? 2着zhao地,是落在地上的意思。(二)初读课文,了解自学情况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跟着默读,边读边思考:伽利略是谁?他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最后试验结果怎样? 2根据学生的朗读,纠正字音。注意提醒着(zhao)地更(gng)改的读音。3根据提出的思考题,检查学生读后是否能初步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了一次公开试验,把一个重10磅的铁球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从斜塔顶上落下,结果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同时着地) 4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信奉:相信,并照着去做。 相称:事物配合起来显得合适。结论:从前提推出来的结果。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寻常:平常。5根据课文内容,课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人们称伽利略为“辩论家”。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讲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真理,不容许更改”。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讲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而伽利略却表示了怀疑。第四部分(第46自然段):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将四段的段意串起来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三)讲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1读第自然段,思考:(1)这一段讲什么?(讲人们称伽利略为辩论家) (2)什么样的人叫“辩论家”?人们为什么称伽利略为辩论家?(辩论家指有一定辩论口才和辩论能力的人。因为伽利略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提出的问题,有的连老师也无法解答,可见伽利略当学生时候就善于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3)根据老师刚才的叙述,想想“不寻常”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不平常,不简单。伽利略平时肯动脑,善思考,能发现疑问,与其他同学不一样) 2读第二自然段,思考:(1)“信奉”是什么意思?人们信奉亚里土多德表现在哪里?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相信,并照着去做。“人们把他的话当作真理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2)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对业里士多德的信奉已达到了什么程度?(盲目的程度)(3)这段话中,“不容许、更改、责备、违背”这些词语怎么理解? 不容许:不许。 更改:改换、改变的意思。责备:批评的意思。 违背:在这里是不遵守、不服从的意思。(4)小结:这些词集中表现了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是绝对相信的,达到一种盲日相信的程度,这是一种迷信。这种迷信和伽利略的敢于怀疑的科学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表现伽利略敢于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话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和勇气作了很好的反衬。(四)梳理总结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五)评价反馈,能力提高1.学生自评、互评自己和同伴的表现。2.教师总结评价,表扬优秀和进步,提出今后要求。板书设计: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信 奉 质疑 胆大妄为 固 执 第2 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2、理解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的意思及伽利略根据这句话推出的两个结论的旨义。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活是靠不住的。3、学习伽利略独立思考,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研究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理解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的意思及伽利略根据这句话推出的两个结论的旨义。【教学难点】学习伽利略独立思考,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研究的科学态度。【教学准备】 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 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1.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亚里士多德讲过什么话?伽利略对这话是怎么看的?(亚里士多德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伽利略对这话产生了怀疑) 2.伽利略为什么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他是怎么想的?(“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这怎么解释呢?”) 3.伽利略的分析,是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两种假设,推出两个结论。这两个结论是什么? 4这两个结果一样吗?是什么样的结果?(不样,是相互矛盾的) 5根据同一句话,会推出两个相互矛盾的结果,所以伽利略认为这句话是靠不住的,值得怀疑。6他打算怎么做?(用试验来证明不同重量铁球落地的情况) (二)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1读后思考:伽利略是怎样用事实来证明的?(经过多次试验来证明) 2 为什么要进行多次试验?(一次试验,没有说服力,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说明问题。伽利略进行了许多次试验) 请找出能反映试验多次的个词语,说说它的意思。(总是同时着地的“总是”一词。它的意思是每一次都这样) 3伽利略多次试验的结果怎样?(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4齐读这段话,加深印象。(三)朗读第五、六自然段1齐读后思考: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前,人们是怎样想的?(人们都不相信伽利略的试验会成功,认为他糊涂、固执,事实会让他丢脸。“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的意思。是贬义的) 2人们为什么会这样想?(因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大哲学家,人们都迷信他,而伽利略只是个25岁的年轻人) 3当看到试验结果时,人们的态度有什么改变?(人们忍不住地惊讶地呼喊起来) 4这说明什么?(说明伽利略试验成功了,这事实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人们为这位年轻人的大胆和聪明感到高兴) (四)小结:伽利略从怀疑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开始,先是作了分析,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同一句话推出两个互相矛盾的结果,接着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土多德的这句话是靠不住的。最后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公开试验,证明了自己的分析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飞机高级铆工考试题及答案
- 井下采煤工技能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解答2025年附答案
- 2025年税务师考试《涉税服务实务》试题及解答附答案
- 2025年人民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人工智能算法测试员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制药发酵液提取精制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创新专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A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模拟考试题库试卷及答案
- 机械木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九年级英语第1-3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充电桩工程-资料目录
- 血透病人远期并发症
- 有限空间作业气体检测记录表
- 锁骨骨折的护理查房
- 武夷山国家公园文旅景区 LOGOVI设计方案
- 《仓储与配送实务》教案-17物流高技
- 快递转让合同
- JBT 7946.2-2017 铸造铝合金金相 第2部分:铸造铝硅合金过烧
- 新12123交管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及答案
- DB32T3728-2020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