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屯字中学九年级语文(上)讲学稿课题:23 隆中对 课型:新授课 主备:张晓卷 审核:张东锋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2、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3、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字词及句子的理解。2、有关历史人名及故事。【积累欣赏】蜀相唐杜甫七律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翻译】丞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寻找?在锦官城外柏树繁茂的地方。映着石阶的绿草自成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有好听的声音。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两朝的开创与辅佐老臣竭尽忠心。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赏析】诗人游览武侯祠,描写了武侯祠周围的景色,抒发了对诸葛亮崇敬的心情及深切的缅怀。而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更让诗人倍感惋惜。全诗内涵深刻,感人至深。【知识链接】1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陈寿,字 , 朝人, 家。诸葛亮,字 ,曾隐居隆中,后做 丞相。【知识链接】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一、【感知】1、给加点字注音 好为梁父吟( ) 遂诣亮 ( ) 屏人( ) 倾颓( ) 度德量力( ) 信大义 ( ) 猖獗 ( ) 吴会( ) 殆 ( ) 存恤( ) 民殷国富( ) 帝室之胄( ) 戎( ) 箪食壶浆 ( ) 乐毅 ( ) 汉沔( )2、词语解释、第1段词语解释。躬 陇亩 好 每 时 莫之许 友善 信然、第2段词语解释。屯 器 谓曰 与俱来 就见 屈致 枉驾 顾、第3段词语解释。由是 遂 诣 凡 乃见 因 屏 汉室 倾颓窃命 孤 度德量力 信 用 猖獗 已 计 安、第4段到完词语解释。已来 不可胜数 众寡 非唯,抑亦 谋挟令 诸侯 争锋 国险而民附 援囹 利 尽 此用武之国 殆资 险塞天府之土 因 暗弱 殷存恤 胃 信义 著 总揽 岩阻戎 夷越 修政理 身 箪食壶浆 诚如是 日3、通假字的音、形、义。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 ”意思是 ) 自董卓已来已,(已,通“ ”)4、翻译下列句子.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翻译: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翻译: .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 翻译: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翻译: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翻译: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 翻译: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翻译: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翻译: 二、【发现】 三、【互动】1、一词多义:谓 谓为信然( ) 谓先主日( )君谓计将安出( )已 然志犹未已( ) 自董卓已来( ) 已历三世( )信 谓为信然( ) 信义著于四海( )欲信大义于天下( )然 谓为信然( ) 然志犹未已( ) 用 遂用猖獗( ) 贤能为之用( ) 此用武之国( )因 因屏人曰(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为 贤能为之用( )谓为信然( )好为梁父吟此可以为援( )遂 遂用猖獗( )然操遂能克绍( )之 时人莫之许也( )先主器之( )此用武之国( )孤之有孔明( )而 则名微而众寡( )挟天子而令诸侯(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 ) 2、词性活用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箪: 壶: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外: 内: )3、句式 (翻译出来)(1)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翻译: (2)省略句。君与俱来。 翻译: (3)倒装句。时人莫之许也 翻译: (4)被动句。贤能为之用 翻译: 4、诸葛亮怎样分析当时形势?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曹操: 孙权: 刘表: 刘璋:张鲁: 曹:不可争 明察天下形势,提出策略 孙:刘表、刘璋、张鲁(荆益二州)5、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6、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 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 最后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 7、诸葛亮隐居山林的原因是 (用原文答)他“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了什么? 。这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8、“凡三往,乃见。”即是成语 的故事。表现了刘备的 9、开头的几段及结尾的两段对诸葛亮的刻画,主要采用了 描写的方法,突出了他的 四、【训练】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1、下面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此诚不可与争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国险而民附 益州险塞C、利尽南海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将军岂有意乎 将军岂愿见之乎2、下面语句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完全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接您呢?3、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C、作为人物传记,选文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4、“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 5、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6、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五、【拓展练习】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注】虞:意料,预料。造次:鲁莽,轻率。拊(f):抚摩。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数讨山越 (屡次) 君宜顾之 (拜访)遂往诣蒙 (到) 肃于是越席就之 (接近,靠近)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不探寻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吕将军功名一天天显扬,不可以用原来的态度对待他。3细读节选的文字回答,鲁肃对吕蒙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原先轻视,后来吕蒙出了五个计谋之后,转为尊重和亲近。4根据节选文字,联系下面材料,你认为吕蒙是个怎样的人?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鲁肃过蒙言议,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节选自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有改动)勇而有谋,文武双全,勤奋好学,学而有成。5、拓展习题凡三往,乃见。即是三顾茅庐的故事。对对联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对文中涉及的人物进行了解。五、【反思】课题: 出师表 课型:阅读 主备:张晓卷 审核:张东锋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意义。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掌握重点词句。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积累欣赏书愤南宋陆游七律诗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翻译】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抗金名将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载以来谁又能与诸葛亮相比呢。【赏析】该诗是陆游1186年春居山阴时所作。诗中追述壮年心情,自伤迟暮,致慨世事多艰,小人误国,恢复中原的时机,一去不可复得。结尾提到诸葛亮的出师表(出师表中有“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语),正道出了陆游生平的心事,故引以言志。【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简介:本文作者诸葛亮 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是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年轻时躬耕陇亩,隐居隆中,刻苦攻读史书,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为其真情所动,出山辅助刘备,联吴抗曹,败曹操于赤壁,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死后,他受遗诏辅助后主刘禅。【知识链接】2关于“表”: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p27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猇亭(现在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 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一、【感知】1、生字注音忠谏( ) 裨补( ) 遗( )陛下 攸( ) 咨( ) 阕( ) 陟( )罚 臧( )否( ) 行( )阵 倾颓( ) 苟( )全 猥( )自 夙( )夜 驽( )钝 攘( )除 崩殂( ) 诹( ) 斟( )酌( ) 妄( )自菲( )薄2、释词崩殂: 疲敝: 秋: 殊遇: 开张圣听:光: 恢弘: 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陟罚臧否: 异同: 作奸犯科:刑赏: 平明之理: 良实: 志虑忠纯:简拔: 遗: 咨: 裨补阙漏:淑均: 优劣得所: 猥自枉屈: 驱驰: 后值倾覆: 尔来: 夙夜忧叹:不毛: 庶竭驽钝: 攘除: 斟酌损益:慢: 彰其咎: 谘诹善道: 察纳雅言:3、古今异义词:(1)开张:今义是 ,古义是 。(2)痛恨:今义是 ,古义是 。(3)卑鄙:今义是 ,古义是 。 (4)感激:今义是 ,古义是 。(5)谨慎:今义是 ,古义是 。 (6)涕:今义是 ,古义是 。4、理解文言虚词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之 欲报之于陛下也( ) 而 可计日而待也( )先帝称之曰能( ) 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以光先帝遗德( )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以塞忠谏之路( ) 欲报之于陛下( ) 是以先帝简拔( ) 于 叹息痛恨于桓、灵( )以 愚以为宫中之事(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悉以咨之( ) 受任于败军之际(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还于旧都( ) 以伤先帝之明( ) 二、【发现】 三、【互动】1、第一自然段问题探究:(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 (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2、第二自然段问题探究(1)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 (2)如何具体执行? (3)提出怎样的劝诫? (4)“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3、第三、四自然段问题探究(1) 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 (2)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 (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4)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 4、第五自然段问题探究(1)本段的中心句是哪句? (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正面): (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反面): (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 (5)“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6)3-5段提出了什么建议?为什么要把这条重点写? 5、第六自然段问题探究(1) 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 (2) 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 (3) “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4) 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本指什么? (5) 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6、第七段问题探究(1)亮夙夜忧叹的原因? (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3)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 7、第八段问题探究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 哪一句话表现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四、【训练】阅读下列两个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而忠陛下之职份也。1、这段文字选自的出师表,“表”是_。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由是感激( ) 遂许先帝以驱驰( )故五月渡沪( ) 先帝不以臣卑鄙( )深入不毛( ) 臣本布衣(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 夙夜优叹(早晚) B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 D 至于斟酌损益(革除)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希望您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取得成效,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过。5、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B)A 恐托付不效 B 深追先帝遗诏C 臣/不胜受恩感激 D 进尽/ 忠言6、“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7、第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_。8、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 ,临危委重任和_。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9、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示例三顾:三顾茅庐:六出:_东和:_收二川:_七擒:_北拒:_排人阵:_10、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以伤先帝之明 C、悉以咨之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11、用一个成语概括: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划线语句的内容:_。12、“由是感激”中的“是”指代什么?_(用原文作答)。13、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中的此指代什么?_(用原文作答)。14、概括这两段的文字的内容。第一段:_ 。第二段:_ _ 。15、作者强调自己本来的志向的作用是什么?_ _。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_ _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_ _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_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 分)先帝不以臣卑鄙 ( ) 以光先帝遗德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 悉以咨之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_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译:_19、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答:_20、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答:_ 21、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答: 【知识链接】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歇后语、诗词对联:成语(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注解: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2)运筹帷幄 注解: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出处:汉书高帝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3)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注解: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歇后语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中盘算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当军师足智多谋;名副其实诸葛亮的丑妻家中宝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金蝉脱壳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诸葛亮斩马谡执法如山;不念旧情有关诸葛亮的诗词对联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补充1)诸葛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解析
- 健康真相馆养生知识培训课件
- 供销社企业知识培训课件
- 重点人入库管理办法
- 铁屑撕碎机管理办法
- 银联卡收单管理办法
- 2025年退役军人职业适应测试题及答案
- 中学科研奖励管理办法
- 企业用电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企业暑期安全培训课件
- 儿内科内分泌疾病诊疗规范2023版
- 心脏查体完整版本
- 十大医药代表成功经验分享
- 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6月线下高考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和听力音频与听力稿)
- 人脸识别系统软件使用手册
- 竣工验收证书(样本)
- 婴幼儿大便问题全解析
-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阅读测试题
- 沉降观测记录表(标准版)
- PCB流程介绍-VCP和龙门电镀简介
-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