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第二单元 课题:负荆请罪 第1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思考与调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学会生字新词。3了解剧本的特点,知道两幕戏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了解剧本的特点,知道两幕戏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课前准备:1.挂图。2.先学提纲:教学过程: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同学们,四年级时,我们曾经学过一篇历史小话剧,还记得课题吗?(公仪休拒收礼物)2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则历史小话剧,请同学打开课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的结构,看看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公仪休拒收礼物有什么不一样? 交流总结:公仪休拒收礼物是独幕剧,而文章是多幕剧。有两幕。 3这个历史小话剧的题目是(出示课题):负荆请罪(指名读,齐读,理解“负荆请罪” 这个词语)再读课题,学生质疑。4. 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这则故事负荆请罪二、出示学习目标,学有方向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文中的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剧本的特点,知道两幕戏之间的关系。三、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 出示词语:廉颇 蔺相如 府邸将军 上 卿 门客针锋相对 深明大义唇枪舌剑 宽容大度2同学们课前已经进行了充分预习,老师把这一课中含有的生词罗列了出来自己选择,说说这些字在音形义方面有哪些注意点,其他的同学可作补充。思考与调整:3学生自主选择,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老师相机讲解。(1)音:“唇”读翘舌音;“廉”、“蔺”读前鼻音;“卿”是后鼻音。(2)形:“唇”是半包围结构的字。(3)义:针锋相对: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在观点、言论、行动上尖锐对立。唇枪舌剑:嘴唇像枪,舌头似剑。形容辩论时言辞锋利,争辩激烈。宽容大度:形容心胸开阔,度量大,能容人,能容事。(结合上下文进一步理解)4.当堂练习:(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打府邸(di shi) 筵席(yan yan) 蔺相如(lin nin)上卿(qin qing) 侮辱(wu wu) 廉颇(bo po)(2)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秦国不敢侵犯。蔺相如避让廉颇的车子( )怕他,( )为了赵国的利益。( )廉颇怎么侮辱蔺相如,蔺相如( )采取忍让的态度。( )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好,赵国( )立于不败之地。小结:我们掌握了课文的生字词,读通了课文,理解了词语,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课文的层次。四、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剧本的阅读有讲究的。开头交代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方括号里介绍的舞台布景、人物活动等,应以浏览与默读为主,不能出声朗读。而小括号里的语气、神情、动作等是帮助有感情地读出人物语言服务的,也不能读出声来。请同学们按这样的方法快速阅读剧本。想一想,这两幕分别讲了什么?2. 学生交流。 (1)第一幕剧中有两个人,分别是谁?讲了怎样的故事?按照事情的起因的发展顺序把第一幕剧分成三个部分。(2)第二幕剧的内容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负荆请罪”理解“负荆请罪”。a“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b谁向谁请罪?c为什么要请罪?d结果怎样?按照这样的顺序给第二幕剧分成三个部分。思考与调整:练习:本篇课文是个( ),剧本通过人物( ),讲述了( )的故事。感受到了( )的精神品质。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初步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五、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1当这一历史小话剧的帷幕徐徐拉开时,同学们看到了舞台上怎样的情景?(蔺相如聚精会神地读书,韩勃气呼呼地站立一旁。)2大家想一想,韩勃为什么会如此气愤呢?谁想上前来表演廉颇挡道样子?(归纳廉颇“斗”字当头,板书:斗)3此时此刻,蔺相如采取的是什么方法?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4. 提示任务:蔺相如既然不怕廉颇,那他为什么对廉颇不是避让就是躲开呢?蔺相如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自主阅读:自由读读课文,能从文中找出蔺相如说的一句话来回答吗?展示交流:(1)思考、讨论:你是怎样理解“和为贵”中的“和”字的?(2)联系故事将相和,故事中什么地方向我们展示了“将相和”的重要。出示:将相和(3)文中蔺相如是怎样说服韩勃的?(4)韩勃听了蔺相如的话,究竟想通了没有?从哪个提示语可以看出?(若有所悟)(5)同桌交流,说说你认为韩勃究竟悟出了什么?(6)从话剧的第一幕中,你了解到了怎样的蔺相如和怎样的廉颇?指名回答。5. 总结:廉颇既然这么盛气凌人、居功自傲,那最后怎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去了解故事的始末。六、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1. 抄写生字词。2. 见补充习题一、二。板书设计:负荆请罪蔺相如 韩 勃 廉 颇和 斗一心为国、顾全大局 盛气凌人、居功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第二单元 课题:负荆请罪 第2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思考与调整:1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第一幕话剧。2抓住有关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语句来体会人物性格。教学重点:抓住蔺相如语言、动作体会人物个性,为表演做准备。教学难点:练习排演第一幕话剧。课前准备:1.ppt课件。2.先学提纲: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剧本负荆请罪,初读了剧本,我们知道这个剧本主要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学习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随机板书:一心为国。 2. 这里有一幅对联,说的就是他们的事情,读:廉颇扬威盛气凌人,相如忍辱顾全大局,将相不和。 3. 小结过渡:廉颇和蔺相如是水火不容、誓不两立,那么后来他们又是怎样成为志同道合、同心协力、合力卫国的亲密朋友的呢?这堂课我们就来读读剧本的第二幕,说好剧本第二幕的台词。二、出示目标1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第一幕话剧。2抓住有关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语句来体会人物性格。三、品读感悟提示任务:“负荆请罪”这个故事是怎样发生、发展的呢?自主阅读:学习第一幕时,我们体会到了读好剧本说好台词的两个要求:一是要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一是要注意方括号背景的提示,小括号动作、神情的提示,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现在请大家运用这样的方法读好剧本的第二幕,说好第二幕的台词。展示交流:1指导朗读第一个片断 (1)出示文本,这是第二幕剧本开始的一个片断,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韩勃和蔺相如的内心先后是怎样变化的?试着用朗读表现出这种变化。 (2)请两位同学说一说这个片断的台词。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你能不能听出韩勃和蔺相如的内心的变化。 思考与调整:要求:人物的姓名、方括号和小括号里的内容都不读,直接说台词。(下同) (3)品读韩勃的台词,你觉得韩勃的内心先后是怎样变化的? 从哪些台词中感受到?点拨要点: 大人!大人! 第一层:韩勃看到廉颇上门了,心里会怎样想?(上门寻事,点:读书如果能注意前后联系起来看,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想到了这些,韩勃能不紧张吗?谁再来说说这句话? 第二层:联系方括号中“韩勃匆匆”,老师描述:韩勃说这句话时,是急匆匆地,也可能是一路小跑了,他一边跑一边喊,那是一声比一声近,一声比一声高,谁会喊? 廉将军来了! 还在紧张之中。 廉将军他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呢。 紧张之中还有什么? 是! (韩勃这句话怎么读呢?我们等说好了蔺相如的话再来看) 韩勃能领会蔺相如的意图吗?(联系第一幕,多元解读,肯定学生联系上下文的读书方法)根据学生的理解,给这句话加提示语。 (4)品读蔺相如的台词,你觉得蔺相如的内心先后是怎样变化的? 点拨要点: 什么事? 其一:联系蔺相如的身份说:蔺相如是文人,慢条斯理。 其二:联系蔺相如的经历说:想当年,完璧归赵、渑池相会,面对凶残的秦王,蔺相如生死不顾,勇斗秦王,那是何等的壮烈,现如今,一个门客的紧张他会放在心上吗? (奇怪地)什么,廉将军来找我? 看脸上有没有奇怪的表情,同座位互读互看脸上有没有奇怪的表情。 快请廉将军进来! 蔺相如知道廉颇来干什么吗?态度怎样?为什么要热情主动? 设难:我有点想不通,在这之前,廉颇是三番五次地挡道,还侮辱蔺相如,蔺相如这么做不是太没有骨气了吗?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好好羞辱廉颇一番呢? 从这句台词可以体会到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不计前嫌,宽容大度,一心为国,心胸宽广)随机板书:宽容大度,点蔺相如宽容大度是为了什么?为国而宽容大度,为国家而热情迎接廉颇。 思考与调整:(5)总结读书要领。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应该能体会到,要读好剧本说好台词,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不仅要注意小括号、方括号里面背景、动作、神情的提示,还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注意说话人的经历,体会说话人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感受,如果没有动作、神情的提示,你还可以补充出动作、神情的提示。 (6)自由练读。 (7)男女生分角色读。 2. 运用学法品学剧本后面内容 (1)运用读法,自主试读, 读好了这个片断,读好剧本后面的内容就容易了。下面请大家运用读好剧本说好台词的方法,读读剧本后面的内容,说说后面的台词,请大家一边读一边动笔给没有小括号和提示语的地方添上小括号和提示语。即使有小括号和提示语的地方,你也可以写出你自己的理解、感受。 (2)交流品评,随机点拨,练读句子。 刚才你写了些什么呢?能告诉我们吗?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想法,也可以和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点拨要点: 哎呀,廉将军,您这是 破折号表示语气的延长,表现吃惊。 蔺大人,请你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 一是体会自责、悔恨的心理,强调“狠狠”、“抽”。 二是介绍荆条是古代刑具,体会真诚:廉颇说这句话的动作是怎样的?(提示看背景介绍)跪。还有接下来蔺相如一再地请他起来他都不肯起来。 机动:从这句台词中,你能想到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知错能改、爽直磊落)板书:知错能改,点廉颇知错能改是为了什么?为国改错,为国向蔺相如请罪。 廉颇的这种真诚的认错行为不仅使他名垂千古,而且还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成语:负荆请罪。 蔺大人,请你宽恕我这个老迈昏庸的人吧!我常常在别人面前侮辱你。现在,我知道,那完全是我的过错。 一是自责、悔恨;二是骂人,哪些词是在骂自己 (机动:由此,你体会到廉颇是个怎样的人) ;三是动作低头。 廉颇对蔺相如说这句话,实际上是在向蔺相如表白,他以后要怎样做? 思考与调整:(痛改前非、弃旧图新、洗心革面、浪子回头、迷途知返、改头换面、改过自新) 哈哈哈,廉将军,您能明白我的心思,我实在太高兴了!韩 勃,快叫人准备筵席,我要跟廉将军痛痛快快地饮几杯! 讨论蔺相如的笑法。(机动)(文人身份:蔺相如用您,廉颇用你) 蔺相如此时的心情如何?高兴什么?(提示联系后面方括号背景的提示想) 蔺相如的心思是什么?你想到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含有“国”字的成语有哪些?(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大公无私、赤胆忠心、精忠报国、以身许国、忧国忧民)蔺相如为自己有了知心朋友而高兴,为廉颇知错能改而高兴,更多的是为了国家而感到高兴。 另外随机点拨:迎笑,扔急切,别提原谅,明白由衷赞美等。 3三人小组分角色朗读第二幕。 要读好剧本说好台词,使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表现得更加鲜明,剧本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词语都值得细细地推敲。课堂上,我们没有时间对每一句台词来进行讨论,但是我相信,有了刚才的学习,大家再来读剧本,一定能读得更好,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现在请前后座位的同学三人一组,分角色完整地说一说第二幕的台词。 4推荐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幕。(或者男女生分别做廉颇和蔺相如,老师做韩勃,或者根据学生的愿望,自定角色参与朗读。) 5. 练习:(1)读了剧本的第二幕,说了剧本第二幕的台词,相信同学们心里一定会有很多的话要说?能不能请你选用下面的关联词语来说说你的感受、你的理解?也可以选用其他的关联词语。 不仅还,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如果就,无论都,宁可也不 (2)廉颇和蔺相如是两个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可以用这样一组成语来形容他们,一起读读。 廉颇:知错能改,迷途知返;负荆请罪,痛改前非。 蔺相如:顾全大局,宽容大度;深明大义,一心为国。 (3)自从廉颇负荆请罪后,两个人就团结合作,共同保卫赵国。赵国也因为有了他们两个人,国势大增,成为当时非常强大的诸侯国。像他们的这种亲密合作的情形,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读:亲密无间,志同道合;同心协力,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三、检测完善:1编写对联 思考与调整:这是邯郸市回车巷的碑亭,碑亭高4.4米,宽2.3米。碑文记载就是蔺相如回车避让廉颇的历史故事。邯郸市市政府想重新整修这个碑亭,还想在碑亭的两个高高的石柱上写上一幅对联。现在上联已经有了,下联还没想好。如果请你来对下联,你准备对什么样的下联? 上联:廉颇知错负荆请罪 下联:( ) 对联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语文活动,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比试,一定要分出个高低。 2自由组合,合作制作道具,表演课本剧负荆请罪3. 完成补充习题三、四。板书设计:廉 颇 知错能改5、负荆请罪 一心为国 蔺相如 宽容大度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第二单元 课题:最后的姿势 第1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黄燕 思考与调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用“生死攸关”造句。3初步感受谭千秋老师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初步感受谭千秋老师的人物形象。课前准备:1、ppt课件。2、先学提纲:教学过程: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播放一段“5.12”地震视频。2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大地震,将四川西北地区一个个美丽的城镇乡村瞬间变成废墟,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面对死亡,我们可能无法作出更多的选择,可是谭千秋老师却义无返顾地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生命姿势最后的姿势(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学有方向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文中的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剧本的特点,初步感受谭千秋老师的人物形象。三、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这是一个怎样的姿势?读了这篇课文,我们脑海中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自由朗读课文。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初步了解大意。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词语:坍塌 废墟 凹下去 震撼 生死攸(yu)关 诠释(sh) 妙语连珠 洗漱(sh)(1)读准字音。(2)结合语境说说意思。a. “生死攸关”是什么意思?b. 找出“生死攸关”这个词语所在的句子。思考与调整:c. 在课文中,“生死攸关”是指怎么样的一个关键时刻?d. 你能用上“生死攸关”说上一个句子吗?(3)生字书写教学:凹:共5笔,笔顺指导;第二笔横折折,第四笔横折。(4)练习:把下列汉字换个偏旁,再分别组词。漱( ) 撼( ) 释( ) 诠( )_ ( ) _( ) _ ( ) _ ( )四、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1. 在出示的词语中选择几个词语连在一起,说说课文讲述的内容。2. 抓住文章中表现时间的词语和几处描写环境和场景的句子,揣摩作者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5月12日,谭千秋老师和平常一样,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第二段(27)谭老师在地震来临时,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感人经过。第三段(81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第四段(1112)人们对谭老师的深情赞颂。五、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1提出任务:谭老师留给世人德是怎样的印象。2自主阅读:轻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子的?请用“”画出相应的语句。3展示交流。(1)“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子的?(2)这一幕深深地刻入了人们的脑海,“定格的姿势”源于他一贯的做法,谭千秋老师平日留给学生的是怎么样的印象?(3)面对着这“最后的姿势”,人们给予了谭千秋老师最高的礼赞(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指导感情朗读。六、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1. 抄写词语。2. 见补充习题一、二。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第二单元 课题:最后的姿势 第2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黄燕 思考与调整: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真朗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最后的姿势”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3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最后的姿势”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教学难点:为什么以“最后的姿势”为题。课前准备:1、ppt课件。2、先学提纲: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地震来临的一刻,用书上的一个词语也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一刻。2. 让我们一起透过文字,再次亲临那一个难忘的日子,那一个难忘的场景,那一个永恒的瞬间。指名配乐朗读课文。二出示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真朗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最后的姿势”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3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三、品读感悟(一)精读课文第二部分1. 提示任务:在你眼里,谭千秋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呢?你是从哪里读到的?2. 自主阅读:读读二七自然段,试着从人物的动作言行和环境描写等细节中去思考、解答。3. 交流展示预设:(1)当学生从“谭老师立即将它们拉到桌子地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四个孩子”的“拉”“撑”“护”中体会到谭老师是个不顾自己安慰,一心想着学生的老师时。思考与调整:(2)联系上文谭老师讲课的内容,去体会他是个言行一致的人。(3)找出些地震情况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情况的紧急和危险,谭老师的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等,从而让学生体会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谭老师选择了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第五自然段“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意味着许多房屋倒塌了,谭老师他们的楼房也即将垮塌“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下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换个意思表达。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在最后生死攸关的时刻谭老师是怎么做的呢?(抓住动词)他完全可以自己也躲到课桌下,但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最后生死攸关的时刻谭老师又一次作出了最后的抉择,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学生!“地动山摇”体会到什么?连读。读第七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什么心情?朗读表现出来。4. 小结:真爱无痕,大爱无私,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在求生的本能面前,谭千秋老师把生的希望让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三精读课文学习第三部分1. 提示任务:遇到自然灾害躲避,是人的本能,是什么让这一个普通的老师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超越了本能,选择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举动呢?2. 自主阅读:自读8-10自然段,谁的话语最让你感动?为什么?带着感情读一读。3. 展示交流:(1)(出示)救援人员、获救学生、一位老师的话指名学生朗读,并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2)总结与提升,教给写作方法。读着这三段文字,老师仿佛看到了三幅最感动,最美丽的画面:展开双臂,护住孩子的画面;紧急时刻飞扑向孩子的画面;指挥学生们逃离现场的画面。三个不同的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再一次烘托出了谭老师那高大的形象。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做“侧面烘托”。3.练习:回忆自己认真阅读过的地震中发生的感人的事情,学习这一写作方法,也来写上一小段。举例:辉兵,用交警放行的姿势,舍生忘死地指出了逃生的方向。思考与调整:汤鸿,两个胳膊下各抓了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个孩子。袁文婷,压在水泥板下,身体下面藏着她的学生。5. 总结:谭千秋老师走了,可他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永远感动着人们,其实,在我们周围有许多人怀抱着爱与责任无私地关爱我们,在我们享受着老师、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与责任的同时,让我们也感念他们,用我们的爱与责任回报他们。四、检测完善1. 见补充习题三、四、五。板书设计:6最后的姿势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爱与责任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第二单元 课题:船长 第1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黄燕 思考与调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段落大意,说出主要内容。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脉络。课前准备:1、ppt课件。2、先学提纲:教学过程: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 同学们,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灵魂。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篇短篇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的灵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船长。2通过课前预习,大家一定初步认识了这位船长,说说他留给你的印象。二、出示学习目标,学有方向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文中的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给文章进行分段,并学习课文的一至三自然段。三、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 出示词语薄雾 阴森森 阴森可怖 哭泣 呼号 嘈杂 秩序(混乱)巍然屹立 忠于职守 履行做人之道“诺曼底”号 “玛丽”号 南安普敦 格恩西岛 洛克机械师 奥克勒大副 克莱芒(1)指名读(2)读着读着,大家发现了什么?你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3)正音薄(b)露 呼号( ho) 机械 (xi)师 秩(zh)序补充:肇(zho)祸思考与调整:练习:选择正确的读音。坍(dn tn)塌着(zho zhu)想散(sn sn)步2. 如果我们把这些词语带进课文中去读一读,大家会有更深刻的理解。3. 这篇课文写得特别感人,一定有一些句子和段落打动了你的心,想再读一读吗?(1)检查学生朗读,并在点评中适时指导。(2)刚才大家读的句子的确都很感人,这些句子都是描写哈尔威船长的。4. 作家雨果在叙述这件事的过程中恰当地融入了议论,这几处深刻地议论,发人深省,请大家再读读看。四、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1.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按照“遇险自救牺牲”为提纲把课文分为三部分。2. 把段意连起来,加以整理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五、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提示任务:“诺曼底”号遇上了一场可怕的灾难。是怎样的可怕灾难呢?自主阅读:自由轻声读读1、2自然段,并画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展示交流:1. “诺曼底”号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被撞的?2. 这么紧急的情况可用哪些词来形容?3. 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把睡梦中的人们都给惊醒了,你们看(1)这样的场面,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片段,感受灾难的可怕和人们在大难临头前的恐惧。(2)你看,这短短的四十二个字,却字字让人惊心。让我们把目光再次停留在这段文字,发现没有?这里面的句子都写得特别的短。知道为什么吗?(3)练习:像这样可怕.慌乱.紧张的场面就适合用这样短促的句子来表达。因为短,读起来有一种急促的感觉,容易敲击读者的心,也变得紧张起来!谁能把这种慌乱急促的感觉读出来!4. 小结:面对如此糟糕的情况,哈尔威船长是怎样排除险情的呢?下课堂继续学习!六、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1. 抄写生字词。2. 见补充习题一、二、三。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第二单元 课题:船长 第2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黄燕 思考与调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5至30自然段。2.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后练习4中的两个句子。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3. 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教学难点:在朗读中感受人物的高大形象,领悟英雄魅力。课前准备:1、ppt课件。2、先学提纲: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的短篇小说船长。在这篇小说里,雨果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哈尔威船长(板书)。2. 作家这样评价他笔下的人物(出示)3. 这是一个多么高的赞誉啊!可以想象当雨果写下这一段文字的时候,内心该是多么澎湃和感动!谁再来读?二、出示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5至30自然段。2.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后练习4中的两个句子。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3. 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三、品读感悟(一)“两道命令”掷地有声提示任务:对于一个让自己感动的人物,我们有理由相信,雨果完全可以用一本书数万字来抒写这位英雄的传奇人生。但是,雨果没有!他只写了哈尔威船长的最后一次经历。雨果只写了哈尔威船长人生中这短短的20分钟!在这二十分钟里,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小说写的最精彩的是他在生命的最后发出的命令。自主阅读:请同学们把书打开,默默的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船长的哪些命令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然后联系上下文反复的揣摩这些命令的语言,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或发现,留下思考的痕迹。展示交流:思考与调整:品读船长的第一道命令1. 谁先来读一读,说一说,船长的哪一道命令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在船在遇到危险,大家都很恐慌的时候,船长发出的命令。船长为什么要大声吼道?3这样的慌乱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谁来大声读这道命令?(教师示范读)4我们再来看这道命令,命令人们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里面有次序吗?那次序能不能乱?是呀,你看,只有大家先安静下来,才能够听的清(命令)只有先把救生艇放下去,乘客才能(知道怎么逃生)。这说明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几乎所有人都慌乱的时候,船长却表现得非常5是呀,这时候,船长的镇定,沉着,临危不惧,让这一声吼更具有了振聋发聩的力量!一齐读读出这文字背后的力量与威严!品读船长的第二道命令:1看来这一声吼, 这一道命令,确实让人印象深刻!还有哪道命令也留给你很深的印象?2. 这是一道无情的命令,肯定都给大家都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命令,再来看看船长在什么情况下下达的?3. 这一道命令下达之后,船上又发生了怎样的情况?(二)“一段对话”彰显个性提示任务:救援工作由一开始乱得不可开交,到现在变得井然有序,难道只是因为奥克勒手中的那把手枪吗?自主阅读:我们来看在这第二道命令之前我们还听到了一段对话,自己先好好读一读。展示交流:1. 如果老师把这段对话改一改,可以吗?读一读有什么感觉?2. 哦,人物的对话也要符合当时的情景,这个时候情景已经万分的危急!时间也万分紧迫!那老师再这样改一下,急吗?是否更节省时间了?3. 练习:那让我们再来看这段特殊的对话,默默的读,读进文字里去,想象当时的情景,从这段简短有力的对话中,你还能读出什么?感受到什么?4. 老师想问作为船长,当他了解到炉子已经被海水(淹了)火也(灭了)机器(停了)。作为一位船长当他了解这些情况以后,难道他真的不知道船能坚持多少分钟?5. 既然知道,那为什么还要问奥克勒大副?思考与调整:同学们领悟到了船长的智慧和勇气。更重要的是,在这段对话里,船长.机械师.大副,表现的都是那么勇敢,镇定,都在坚守岗位。可见这是一支怎样的船队?(勇敢.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船队。)6. 如果这时候你就是船上的一名乘客,听到了这段对话,你还会像刚才那样慌乱吗?还会不顾一切的挤上小艇吗?现在看来,后来救援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不仅仅是因为奥克勒大副手中的那把手枪,还有这段给人信心与力量的对话!谁来读这段对话7. 小结:现在你如何理解“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这句话?(三)“以身殉职”精神永存提示任务:你看,一段对话,两次命令,船长就将一场可能船毁人亡的大灾难控制住了。那么,他自己的安危又是怎样的呢?自主阅读:自由、深情朗读。展示交流:1是啊,他把每一个把事和每一个人都考虑到了。二十分钟很快过去了,所有的人都得救了,人们却看到了这样的一幕(1)让我们也凝视着这尊雕像,一起轻轻地读(音乐)(2)再默默地读,读进心里去。(3)此时你想说些什么?(4)这是一段让人感动的文字,读着读着,可能还有些疑惑?你们有什么疑惑?2. 是呀,船长为什么不想办法逃生?这确实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也许当时的时间真的来不及了,也许在古老的航海规则中,船长的职责就是与船一起共存亡。老师倒想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船长没有死,最后也想办法脱险了,你认为他还是不是英雄?3. 如果真是这样的结尾,哈尔威船长最后没有死,他最后一个离开诺曼底号轮船,和大家一样都得救了。与课文中的结尾比一比,哪一个更加震撼你的心?4. 在文学作品中,悲剧往往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雨果很多小说的结尾都是这样的,像巴黎圣母院像悲惨世界,常常用这种悲剧式的艺术手法去震撼读者的心,就像哈尔威船长之死让我们心头沉重,但更加让我们崇敬英雄,永远的怀念英雄!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让人震撼的文字。练习:哈尔威船长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茫茫的大海,十年后,克莱芒捧着一束鲜花,来到哈尔威船长的墓前,试想一下,克莱芒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思考与调整:5现在谁来说说看,课文明明写的是船长最后的二十分钟,为什么雨果的评价却是一生的?6. 小结:是呀,这二十分钟正是船长一生的写照,一件事写尽一生,这就是大师文笔的魅力!四、检测完善1. 背诵2530自然段。2. 补充习题四、五。板书设计: 7.船 长哈尔威 一生忠于职守 爱岗 履行做人之道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第二单元 课题:爱之恋 第1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黄燕 教学目标:思考与调整:1学会8个生字,会认读“凄凉”、“瘪”、“脚腕”、“蹭破”、“粗糙”、“潸然泪下”、“脸颊”等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清课文脉络,学会分段,能说出故事的大概。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理清课文脉络,学会分段,能说出故事的大概。课前准备:1、ppt课件。2、先学提纲:教学过程: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爱之链教师板书课题。 师边写边讲:这里的“之”可以解释成“的”,“链”即“珠链”,注意,这里的“链”不是用珠宝、玉石串起来的,而是用“爱”连接成的。2. 大家都读过课文了吧?告诉老师,你大约读了几遍?那你说,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位人物?(师板书:乔依 老妇人 女店主)3. 乔依、老妇人、女店主分别用自己的行动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请你告诉大家,这篇课文里讲了哪几个爱的故事呢?二、出示学习目标,学有方向1学会8个生字,会认读“凄凉”、“瘪”、“脚腕”、“蹭破”、“粗糙”、“潸然泪下”、“脸颊”等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清课文脉络,学会分段,能说出故事的大概。三、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 这些词语你都会读了吗?(PPT出示)颠簸 凄凉 矮小 蹭破 瘪 脚腕车胎 油污 餐馆 天经地义 潸然泪下 粗糙 脸颊 亲吻 流出了血(1)“餐、蹭、糙”是平舌音;“餐、吻、腕”是前鼻音;“蹭”是后鼻音。思考与调整:(2)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师范写“餐”2. 课前同学们已读了多遍课文了,初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老师想了解一下,在初读课文时,你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3. 哪一小节让你读来回味无穷,想向大家展示?老师也愿意给你表现的机会。练习: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绝望()昏暗()粗糙()舒服() 2加标点。 (1)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 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 (2)餐桌上还留有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 在我困难的时候 有人帮助了我 现在我也想帮帮你 女店主不禁潸然泪下 四、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1默读课文,抓住关键人物来理清脉络,初步搞清楚“乔依”、“老妇人”、“女店主”之间的关系。 2结合交流板书: 乔依 老妇人 女店主3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4给文章分段。五、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提示任务:找出具体写乔依帮助老妇人的段落。读了这一段,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自主阅读:静心默读这一段,你觉得哪个字、哪个词、哪个句子让你感受非常深刻,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来解读这个词,这句话。展示交流:1. 生活贫困(1)追问:乔依是贫穷的,前文也有几处交代了他的贫穷,你能找到吗?你从哪里体会到他生活艰辛?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引导学生:当时老妇人是什么样的处境呢?你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3)在风雪交加的乡间公路上,乔依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心中十分凄凉。看到在寒风中又冷又怕的老妇人,他毅然这样做思考与调整:2. 乔依为什么这么做呢?找出有关段落,将第六自然段改成第一人称。指名读,纠正;“天经地义”是什么意思?你从这个词语中感受到什么?3. 这就是乔依,当他自己身处困境的时候,却还想着别人,再读第四自然段。4.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乔依的高大形象一定已定格在我们的脑海,爱的种子也一定根根植于我们每个人的心田。如果你恰好看到这样感人的场景,你想对谁说些什么呢?可以用上你课外积累的名言警句或古诗。5. 小结: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路;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是春日的雨,夏日的风,是秋日的果,是冬日的阳。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不仅要感受爱,更要用自己的行动缔造爱,共同串起爱的珠链。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品尝爱的故事。六、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1. 抄写词语2补充习题一、二、三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第二单元 课题:爱之恋 第2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黄燕 思考与调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3让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反复朗读,交流体会,激发共鸣,从而体会乔依纯真无私的爱心,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应给予无私的帮助。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课前准备:1、ppt课件。2、先学提纲: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听写词语。2. 出示这段话:一段美妙的文字,一幅美丽的画面,请学生美美地读一读。3. 这段文字告诉了我们爱的内涵,而爱的内涵很深也很广,不仅仅是这些。就像我们的课文爱之链,讲述了爱的故事,也揭示了爱的内涵,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细细品味爱之链这篇课文里爱的内涵。 4. 谁还记得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谁能概括地说说? 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 (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二、出示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3让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反复朗读,交流体会,激发共鸣,从而体会乔依纯真无私的爱心,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应给予无私的帮助。思考与调整:三、品读感悟(一)学习9-11小节提示任务:这爱之链的第二个故事,在这里你看到了哪些让人感动地细节呢?就请同学们自己学习。自主阅读:自读911节,圈圈画画,做上批注。展示交流:1. 填空:到小餐馆,老妇人看到( ),突然想起了( ),于是( )。2. 她还看到了什么?还会想起什么?你可以结合前文,也可以展开想象,自己先练习说一说。3. 小结:女店主虽然身体不便,虽然疲惫不堪,但她依然奉上了自己最为周到的服务,使老妇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心生感动,产生了要帮助她的念头。4. 老妇人是怎么帮助女店主的呢?5. 老妇人为什么不直接把钱给女店主,还要留个条这么麻烦?6. 小结:是啊,一个细微的举动,却包含着善良的老妇人无尽的好意,她既献上了自己的爱心,又保全了女店主的尊严。7. 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9-11小节。(二)学习12小节提示任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奇迹就在不经意之间创造,让我们拭目以待。自主阅读:展示交流:1. 引读:关上店门,女店主走进里屋 2(出示句子)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电商平台销售欠款还款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二建实务招标合同管理要点及实施细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产业干股分红及知识产权共享协议书
- 2025版股权债权转让协议书:跨境投资版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粉刷合同(含外墙保温、隔热)
- 2025房地产企业绿色建筑项目劳动合同书
- 2025版新能源车辆租赁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商用车辆入股合作合同范本
- 2025版排洪系统防渗漏处理施工合同
- 2025版家庭财产分割与离婚后共同财产分割及子女教育金协议
- 经皮肾术后护理试题及答案
- DB51T2681-2020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废浆回收利用技术规程
- 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共同担保合同模板
- 大疆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
- 2024年内科护理学(第七版)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DG-TJ08-2170-2015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监护测量规范
- 2025过敏性休克抢救指南
- 2025年度签约主播与短视频平台合作协议
- 数据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设备润滑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