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群落的结构第4节群落的演替 知识梳理 一 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1 群落 1 概念 2 特征 同一时间同一区域各种 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 生物种群 空间结构 群落演替 2 物种组成 1 意义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 衡量指标 概念 群落中 的多少 常用统计法 记名计算法和 物种丰富度 物种数目 目测估计法 二 种间关系及实例 连线 三 群落的空间结构 1 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 a图 b图 2 根据上图 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a图 植物分层 动物分层 b图 地形的变化 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 的不同 的不同 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阳光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光照强度 生物自身生长特点 四 群落的演替1 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 的过程 2 过程 以裸岩上的演替为例 地衣阶段 灌木阶段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 3 类型和实例 连线 小题快练 1 考题诊断 1 2014 江苏高考t5d 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 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分析 由于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 土壤湿度 盐碱度的差异 光照强度的不同 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 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 造成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 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2 2014 江苏高考t5c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 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分析 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 群落内物种的组成仍处于动态变化中 3 2011 安徽高考t6a 某岛屿上植被茂盛 风景优美 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分析 群落的水平结构表现在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 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 2 易错诊断 1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是动物分层分布的原因 分析 群落中动物分层分布的原因是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2 不同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不同 一般来说 越靠近热带地区 物种丰富度越高 分析 一般来说 越靠近热带地区 环境条件越适宜 越有利于生物生存 则物种丰富度越高 3 群落演替过程中 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分析 群落演替过程中 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 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显著变化 4 火灾后的森林中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分析 火灾后的森林中原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 但是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3 教材研习 1 必修3p72资料分析改编 生态学家高斯为研究三种草履虫的种间关系完成如下实验 其中尾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好氧细菌 大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酵母菌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a显示双小核草履虫和尾草履虫混合培养后呈现捕食关系b 图a显示双小核草履虫和尾草履虫混合培养的结果对双方都有利c 图b中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后在试管上部和下部的草履虫分别是尾草履虫 大草履虫d 图b中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后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解析 选c 从图a看出 双小核草履虫和尾草履虫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 竞争的结果是对双小核草履虫有利 对尾草履虫不利 图b中尾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好氧细菌 大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酵母菌 所以分布在试管上部和下部的草履虫分别是尾草履虫 大草履虫 这种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2 必修3p82基础题t4改编 一个湖泊生物群落经一系列演替后 可以变成森林生物群落 在演替过程中先有哪个阶段 a 沼泽b 湿地c 草原d 森林 解析 选a 湖泊长期经泥沙淤积后 湖水变浅 在光照 温度条件适宜的缓岸开始出现带状丛生植物 植物死亡沉于湖底 使湖底变浅 最后整个湖底被填满 湖泊便被丛生植物的沼泽代替 4 下列有关动物丰富度的研究方法 正确的是 a 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b 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 高倍显微镜观察c 统计土壤小动物丰富度 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 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生态缸进行培养 解析 选c 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使用放大镜 统计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应采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取样调查法 5 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竹子有高有矮 属于群落垂直分层b 在火山岩 沙丘上进行的是初生演替 在冰川泥 弃耕农田进行的是次生演替c 谚语 苗多欺草 草多欺苗 体现的是竞争关系d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和全部动物属于一个群落 解析 选c 竹子有高有矮 属于种群内部的分层 不属于群落垂直结构 在冰川泥上进行的是初生演替 苗多欺草 草多欺苗 体现的是竞争关系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和全部动物不属于一个群落 还应有分解者 6 下列有关池塘群落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池塘中优势种群是哪种生物 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b 池塘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 池塘群落中物种组成是区别其他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 人类的活动会影响该池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解析 选a 池塘中优势种群是哪种生物 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a错误 池塘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正确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c正确 人类的活动会影响该池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正确 7 下列关于 探究水族箱 或鱼缸 中群落的演替 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水族箱或鱼缸中加入适量的池塘水 形成一个小型环境b 将上述装置放在没有干扰 阳光直射的地方c 本实验需要统计池塘水中生物种类和每个物种个体数量d 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解析 选b 在水族箱或鱼缸中加入适量的池塘水 目的是形成生物原始的生存环境 不能将上述装置放在没有干扰 阳光直射的地方 否则会因温度升高 对生物的生存造成影响 本实验需要统计池塘水中生物种类和每个物种个体数量 以确定生物的演替方向 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速记卡片 1 群落中的4种种间关系 1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 2 竞争 大多数的情况是一方占优势 另一方被淘汰 3 寄生 大都为一方受益 另一方受害 4 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共居一起 双方有利 一旦分离 双方都不能正常地生活 2 群落的2种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3 群落演替的2种类型 1 初生演替 发生在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植被被彻底消灭的地方 2 次生演替 发生在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甚至保留植物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考点一群落的结构1 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 群落结构与环境中生态因素有关 群落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2 垂直结构 1 植物的垂直结构 具体表现 植物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层 影响因素 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 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 如图所示 2 动物的垂直结构 主要原因是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3 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 地形 盐碱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4 意义 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配置关系 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5 区分 高山植被分布 与 群落垂直结构 1 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高度升高 温度下降明显 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分布不同 从低到高依次为阔叶林 针叶林 高原草甸 苔原 2 高山植被分布不属于群落垂直结构 因为在每一个自然区域地段 均具有自然群落 而每一个群落都有各自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 如图所示 高考警示 形成群落空间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1 要有多个种群构成群落 如竹林中竹子只是一个种群 就不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2 各个种群间要形成不同的种间关系 如捕食 竞争等 通过各种不同的种间关系 使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 形成群落的空间结构 3 要存在形成分层现象的环境条件 如光照 温度 食物 栖息场所等 考题回访 1 2014 海南高考 某池塘中 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 取食多种底栖动物 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 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 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 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c 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 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解题指南 1 关键知识 群落的种间关系 群落的空间结构 2 隐含知识 该池塘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 选d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相关知识 该种鱼的幼体滤食浮游动物为捕食关系 该种鱼的幼体和浮游动物都以浮游藻类为食 二者又构成了竞争关系 据题干可知 鱼的不同发育阶段在池塘中分布不同 其取食也不一样 所处的营养级有可能不同 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是两个不同的种群 由于食物关系生活在池塘的底层和上层 该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该种成年鱼和幼体属于同一个物种 在水中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空间结构 仅仅是该物种的分布范围 2 2015 通化模拟 关于群落的结构 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 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 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 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 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 不同地段生物种群有差别 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 解题指南 解答本题需明确 1 群落的垂直分布是指不同种群的分布 2 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解析 选a a项错误 垂直分层现象是群落的特征 竹林中的竹子是一个种群 b c项正确 群落中的动物以植物为食 所以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d项正确 种群的分布受到水源 温度 气候等的影响 所以呈镶嵌分布 延伸探究 1 a项所述竹林这个生物群落中有没有垂直结构 并说明理由 提示 有 竹林中有小灌木 草本层等 占据不同空间层次 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2 c项中淡水鱼的分层现象是不是只与食性有关 为什么 提示 不是 还与水温 水的含氧量 淡水鱼的栖息场所等有关 3 2015 沈阳模拟 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 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 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d 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 解析 选d 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 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 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温度和水分 加固训练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理解 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环境越优越 组成群落的物种种类数量就越多b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 群落内的生物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d 任何群落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包括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 解析 选b 生物群落处于一定的生态环境中 生态环境越优越 对生物生长越有利 生物种类数量就越多 结构就越复杂 群落中的生物个体间有捕食 竞争 互助等关系 一个池塘中除了有鱼之外 还有许多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 所有生活在池塘中的生物才构成池塘的生物群落 考点二群落的演替1 群落演替的五大原因 1 环境不断变化 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 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2 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 迁徙 3 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 4 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5 人类活动的干扰 2 群落演替的三个阶段 1 侵入定居阶段 先锋群落阶段 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 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 2 竞争平衡阶段 通过种内斗争或种间竞争 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 劣势物种被排斥 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 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 3 相对稳定阶段 物种通过捕食 竞争等 共同进化 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 群落结构更加完善 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群落结构复杂 层次多 3 群落演替的四项特征 1 演替方向 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 具有一定规律 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 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 一般都可以演替到森林这一最高阶段 2 能量 总生产量增加 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3 结构 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4 稳定性 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 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 稳定性越来越强 4 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 提分技法 判断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方法 1 从起点上判断 起点为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的环境是初生演替 起点为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的是次生演替 2 从时间 速度上判断 经历的时间长 速度缓慢的是初生演替 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较快的是次生演替 考题回访 1 2013 福建高考 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 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 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b 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 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d 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解题指南 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1 分析题干信息得出 自然恢复林明显比人工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高 稳定性强 2 理清植物种群密度取样调查的方法 3 原先未曾有过植被的环境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原有群落环境失去原有植被后再度恢复是次生演替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及相关知识 a项 样方法是植物种群密度取样调查的方法 故正确 b项 森林恢复后增大了光合作用面积 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故正确 c项 从题干中看出 人工恢复林植物丰富度明显低于自然恢复林 故正确 d项 退化林地失去原有植被后再度恢复属于次生演替 故错误 延伸探究 1 上述实例中森林 人工恢复 与 自然恢复 的结果不同 可表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有何特点 提示 该实例表明人类活动可使群落演替沿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2 倘若上述两类恢复林再次受到相同程度的干扰 则哪种森林抵抗力稳定性更强 为什么 提示 自然恢复林 由于自然演替形成的恢复林物种丰富度高 群落结构复杂 再次受到相同程度干扰时 其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2 2015 石家庄模拟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 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 下图甲 乙 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不同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阶段开始时甲植物种群数量为零 所以此演替为初生演替b 2阶段的优势植物种群最可能是灌木 3阶段的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 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 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 该过程中 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解析 选b 1阶段开始时甲植物种群数量为零 并不代表没有其他生物 所以此演替为次生演替 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发生的演替过程一般为草本 灌木 乔木 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会造成与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竞争 处于竞争劣势的并不一定在短时间内消亡 该过程中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3 2014 新课标全国卷 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 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 哪个属于初生演替 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2 一般来说 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 分析其主要原因 3 据调查 近5万年以来 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 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 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近50年来 由于人类过度开垦 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 该现象表明 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 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 填 未发生改变 变慢 或 变快 演替的方向 填 发生改变 或 未发生改变 解题指南 1 隐含信息 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 主要是演替起始条件不同 2 关键知识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判断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类型判断及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 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 而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 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2 次生演替有土壤条件及保留的种子 有利于植物的繁殖 演替速度快 而初生演替植物生活条件贫瘠 不利于繁殖 演替速度较慢 3 由于人类过度开垦 破坏了土壤表土层及耕作层的结构 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 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 群落演替的方向也与自然演替的方向不同了 答案 1 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2 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 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 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3 变快发生改变 易错提醒 1 演替并不是 取而代之 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 是一种 优势取代 而非 取而代之 如形成森林后 乔木占据优势地位 但森林中仍有灌木 草本植物 苔藓等 2 演替是 不可逆 的 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 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 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加固训练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b 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 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 能获得更多阳光c 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火灾后的草原 过量砍伐的森林 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d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解析 选c 群落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基因库的改变 即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 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 能获得更多阳光 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火灾后的草原 过量砍伐的森林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而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则属于初生演替 群落内部的植物体改变了生态环境 从而引起了群落演替 因此说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考点三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 实验原理 1 土壤条件 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 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 2 取样方法 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 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 调查 3 统计方法 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2 实验流程 高考警示 做好该实验的五个注意事项 1 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2 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 收集小动物时 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3 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 多组进行统计比较 4 识别命名要准确 并进行分类 5 远离危险地带 不要破坏当地环境 考题回访 1 2014 广东高考 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 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 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 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 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b 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c 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d 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解题指南 1 隐含信息 灰线小卷蛾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落叶松最大松针长度也呈周期性波动 但两者呈现出 先增加者先减少 后增加者后减少 的不同步变化 即灰线小卷蛾幼虫与落叶松松针之间为捕食关系 2 关键知识 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其营养结构的知识 解析 选b 本题以坐标曲线图为依托 主要考查种群密度调查结果及物种丰富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由曲线分析知 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丰富度是指该生态系统的物种种类数 而捕食关系不能使被捕食者的数量降低为0 因此没有改变落叶松的丰富度 样方法一般适用于植物 也可以用于昆虫卵及一些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 如植株上的蚜虫 跳蝻等密度的调查 由于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 活动能力弱 活动范围小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根据题干可知 幼虫摄食可影响松树的代谢活动 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 即幼虫摄食能影响松针长度 且有滞后性 2 2015 河北五校联考 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 林地 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 结果见下表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注 第1层为距地表0 5cm 第2层为距地表5 10cm 第3层为距地表10 15cm a 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b 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有明显的差异c 各样地不同土层土壤中各动物类群密度没有明显的差异d 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存在影响 解题指南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 明确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不宜采用标志重捕法 2 比较表格获取信息 横向比较各样地不同土层的动物类群数 明确丰富度的差异 综合比较 明确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存在影响 解析 选d 本题通过对土壤动物类群的调查考查丰富度 种群密度概念及标志重捕法的使用条件 土壤动物群落调查不适合采用标志重捕法 所以a项错误 由表格可知人工广场绿地 农用地和某植物园动物类群丰富度差别不大 b项错误 人工广场绿地 某植物园第1层个体数与农用地个体数存在明显的差异 所以c项错误 同时说明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存在影响 所以d项正确 延伸探究 各动物类群密度 个体数 能代表群落丰富度吗 为什么 提示 不能 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或体积的个体数 而群落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 2012 广东高考 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b 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c 土壤盐碱度不同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d 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 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解题指南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 1 明确群落中各种生物间的种间关系 2 群落结构是任何一个群落都具有的特征 主要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解析 选c 由于不同的土壤层面为不同的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土壤中的群落也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并且随土壤条件的不同 群落结构也有所不同 土壤中动物的种间关系 除了互利共生之外 还有捕食 寄生 竞争 这些无主次之分 土壤表层只有一部分小动物分布 应该选择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小动物的丰富度 加固训练 1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 甲 乙 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 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 网口内径50cm 网身长145cm 网目孔径0 169mm 各随机取样3次 调查结果如下表 单位 个 下列关于甲 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 正确的是 a 甲类群的丰富度大 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b 甲类群的丰富度小 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c 乙类群的丰富度大 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d 乙类群的丰富度小 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 解析 选c 由表中信息可知 甲类群中物种种类比乙类群中物种种类少 因而可确定甲类群的丰富度小 乙类群的丰富度大 通过表中数据分析比较可知 乙类群中物种7的种群密度较甲类群中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 而物种4在甲类群的种群密度较乙类群的小 2 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a 草甸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高于其他两个草原b 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表中数据c 表中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d 草甸草原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典型草原 解析 选c 表格中数据不能说明草甸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高于其他两个草原 对于植物种类 产量等不能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不能说明草甸草原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典型草原 但是能看出 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考点四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1 竞争 1 特点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如图a a和b生存能力不同 结果表现为a占优势 b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如图b a和b生存能力相同 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 2 举例 大草履虫与小草履虫 牛与羊 2 捕食 1 特点 如图c b为捕食者 a为被捕食者 数量上呈现出 先增加者先减少 后增加者后减少 的不同步性变化 2 举例 兔与狼 昆虫与青蛙 草与羊 3 寄生 1 特点 如图d a为寄主 b为寄生者 对寄主有害 对寄生者有利 如果分开 则寄生者难以单独生存 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 2 举例 蛔虫与人 菟丝子与大豆 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 4 互利共生 1 特点 如图e a和b相互依赖 彼此有利 如果彼此分开 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 同时减少 呈现出 同生共死 的同步性变化 2 举例 大豆与根瘤菌 提分技法 巧辨三种种间关系曲线 1 互利共生曲线 同步性变化 同增同减 2 捕食曲线 不同步性变化的此消彼长 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 捕食者随着被捕食者的变化而变化 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 b随后才达到最多 即曲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 故b捕食a 依最大个体数 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者 故由图中a的最大个体数多于b的 也可推出b捕食a 3 竞争曲线 看最终结果 一种数量增加 另一种下降甚至降为0 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 则必为竞争 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 食物的重叠范围 考题回访 1 2014 新课标全国卷 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 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 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 水稻和病毒v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性化定制离婚协议书模板
- 物流运输合同签订与仓储管理流程图
- 离异父母子女抚养费增加及支付金额调整协议
- 物业分公司7月物业费收缴及使用专项合同
- 离婚协议签订时双方子女国际交流及留学协议
- 煤炭运输合同范本:煤炭行业运输安全标准
- 房地产销售团队核心信息保密及竞业限制合同样本
- 讲师礼仪培训纲要
- 生字记得快课件
- 乳房标本解剖课件
- 2025混凝土建材购销合同范本
- 支教考试笔试试题真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餐饮公司中标协议书
-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解读
- 入股瑜伽店协议书
- 旅游团队境外医疗援助补充协议
- 汽车报废委托协议书
- 光伏支架生产工艺流程
- 钢结构雨棚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女性私密项目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