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新技术产业】 2008年,陕西省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20亿元,增长22%,继续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8年,四大开发区实现总收入4171亿元,增长33.95%,已经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西安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已聚集软件企业700余家,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227亿元,软件产品登记与著作权登记数量累计达1380个,CMMI认证企业累计达15家,已发展成为中西部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软件产业集聚地。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聚集航空类企业160余家,为大飞机项目配套的大批产业项目正陆续注册、开工和建成,产业投资150多亿元,形成了航空高技术研发、整机制造、零部件生产、国际转包生产和人才培养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一基地五园区”功能互补、业态丰富的新型航空产业发展格局初具规模,成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发展航空产业的重要平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的卫星应用、航天信息技术、新型材料、先进能源等产业已初具规模,产业投资200多亿元。在商用卫星和航天技术应用方面,以航天时代电子771所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航天五院分院卫星应用、神舟软件产业化基地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宝鸡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稀贵金属新材料冶炼、压延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2008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70亿元,同比增长44.63%;出口创汇4.5亿美元,同比增长23.97%。以中国钛谷钛专业孵化器、宝鸡中国钛谷钛材交易中心、高精度钛及钛合金管材为代表的一批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2008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西部地区惟一一个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为加快陕西高技术产业聚集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对推进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起到带动作用。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实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结合本省优势,全年共有31个重大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涵盖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西部超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低温超导线材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承担的下一代网络安全接入技术的基础架构研究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由于圆满完成国家任务,对行业发展起到了显著的示范效应,获得“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十年成就奖”。通过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全省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008年,全省共登记科技成果602项,有37个项目荣获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全年知识产权申请量突破1万件,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超过46亿元,增长45;组建了省高性能碳纤维制造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省力学量传感器及系统集成工程研究中心、省营养与食品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省集成电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省煤化工工程研究中心等五个省级创新平台,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林果业】 2008年,陕西省林业向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业效益、壮大林业产业方向转变,林业生产方式发生转变,经济林快速发展,林业总产值达到169.46亿元,较上年增长5.5%。全省干杂果经济林面积已达到2280余万亩,年产值60多亿元,其中红枣、核桃、花椒、柿子、板栗五大干杂果经济林面积1302万亩,产值达到35.9亿元。造林绿化稳步推进,累计完成造林440.96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46.9%,其中,人工造林269.19万亩,飞播造林60.2万亩,封山育林111.57万亩。以村庄绿化、庭院绿化、路渠绿化、一村一片林为主要内容的“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317个试点村共完成造林绿化7.15万亩,栽植各类绿化苗木702万株,试点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全省各地共有1300万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植树9300万株。森林经营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各地按照建设“绿色陕西、生态陕西”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实施区域性的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大力开展群众性的造林绿化活动,如“绿色宝鸡”、“西安大绿”、“咸阳绿色家园”、“安康瀛湖治理”、“我为延安种棵树”等。森林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以秦岭为主体、体现不同区域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网络基本形成。种苗花卉及中药材生产基地初具规模。种苗花卉生产经营面积260多万亩,累计育苗160万亩,年产苗木26亿株,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年产值3亿多元。以银杏、杜仲、厚朴等为主的木本中药材年产量达到1.57万吨,年产值8.8亿元。商品林建设步伐加快,林产工业结构得到初步调整。新增速生丰产用材林40万亩,累计达到120万亩,林产加工企业发展到200多家,人造板产量达到26万立方米。 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全省水果面积达到1426万亩,总产量1067万吨,分别增长7.4%和13.6%,全省新增水果面积105万亩,其中新发展苹果80万亩。陕西渭北地区建成世界上集中连片最大的苹果种植区域,陕西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面积796万亩,总产量745.5万吨,分别增长9.5%和6.3%。积极推广苹果生产“四项”(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关键技术,以省级示范园为龙头,带动了全省果园标准化生产水平的提高。培训技术骨干800多名,启动建设生态果园示范村100个、生态果园示范乡2个,实施果实套袋329亿只,推广中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5.2万亩,建设欧盟认证的有机果品基地1.52万亩,建设出口注册果园累计达到72万亩,果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全省苹果优果率达到73%,陕西苹果的质量优势得到进一步增强。据统计,2008年全省果品出口40.88万吨,创汇6.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减少35%和11.2%。其中,鲜果出口4.2万吨,创汇2411.8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6%和15.8%;浓缩苹果汁出口34.99万吨,创汇5.8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38.7%和13.1%。果农收益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全省果业增加值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1%。苹果基地县人均苹果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0%,洛川、旬邑、印台、宝塔、宜川等县区果农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畜牧业】 2008年,陕西省突出生猪、奶牛两大产业,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推广科学养殖模式,以百万头生猪大县和千头奶牛场建设为重点,落实国家扶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畜牧业在受到畜产品价格下跌和生鲜奶三聚氰胺事件影响的冲击下,仍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年末全省存栏猪998.96万头、牛182.06万头(奶牛53.39万头)、羊756.61万只、家禽5502.13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7.3%、9.7%(11.3%)、13%、8.6%;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11.52万吨、47.92万吨、197.6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8.1%、10.7%和9.6%。全省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181元,增加14元,增长8.5%。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健全。突出生猪、奶牛两大产业,加大投资力度,扶持建设了4个区域性原种猪场,引进国外原种猪500头;在14个养猪大县各扶持建设1个存栏1000头以上的种猪扩繁场和2个存栏基础母猪600头以上的商品代种猪场,生猪良种供应能力不断提高。以高产奶牛核心群建设为重点,实施良种奶牛引进项目,2万头宝鸡蒙牛奶牛场已经开工建设。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转变。推广陕西正大标准化养猪、杨凌本香自繁自育养殖模式和渭北果区果畜结合模式,以建设万头生猪示范村为重点,在澄城、洛川、旬邑启动了百万头生猪大县示范县建设,全力建设本省生猪产业带。以千头奶牛场和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奶牛规模养殖,全省新建千头奶牛示范场3个,发展300头规模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20个。认真实施国家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小区)和奶牛场(小区)建设项目,规模化养殖程度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加强。以奶站整治为重点,强化监督检查、推行监督员驻场监管管制度,奶站经营逐步规范,全省919个机械挤奶站和1041个流动奶站全部纳入监管范围,生鲜奶质量明显好转;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切实加强以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为重点,严格落实防疫责任制,强化免疫力度,全省动物疫情稳定。【旅游业】 2008年, 克服自然灾害及国际金融危机等带来的负面影响,陕西省旅游业仍保持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125.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和8.2%;接待国内旅游者9056万人次,旅游收入561亿元人民币,分别比去年增长13%和22.5%;全省旅游业总收入607亿元,同比增长20.4%,相当于全省生产总值的8.9%。陕西省旅游发展规划(20062026年)、韩城古城旅游规划、秦岭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安康市、铜川市、商洛市旅游发展规划完成评审工作,咸阳市旅游发展规划进行了中期评审,全省旅游规划体系框架已逐步形成。法门寺文化景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秦始皇陵遗址公园、韩城古城、大唐不夜城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步伐加快,生态旅游项目华山、太白山、金丝峡、南宫山、长青华阳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成效显著,一批温泉沐浴度假新产品建成。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达到29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9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6%和22%。红色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全省旅游业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源化工业】 2008年,全省能源化工产业按照立足于大,着眼于强,落脚于好的要求,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能源化工基地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以煤化工产业为主攻方向,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为途径,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发展方式,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一次能源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全年一次能源总产量2.27亿吨标煤,其中原煤2.42亿吨,原油2463.6万吨,天然气143.8亿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23.5%、9.8%和7.6%。转化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发电量840万千瓦时,甲醇产能224万吨,分别增长20.3%和96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能源化工项目完成投资760亿元,新开工项目20个,建成项目18个,新增煤炭产能3000万吨,新增发电装机600万千瓦,新增甲醇产能110万吨,神华陶氏煤化工项目已确定产品方案和管理公司,兖矿煤液化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核准,延安100万吨乙烯项目列入中石油发展规划。榆林“两区六园”和延安“两基地两新区”不断取得新进展,能源化工产业园区化承载、集约化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新建重点煤矿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100%,新建电厂主要采用单机容量60万千瓦以上机组,新建煤制甲醇单套装置均在60万吨/年以上;万元GDP能耗较上年下降5.92,超额完成了全年降低4%的目标任务;全年关停小火电机组38.5万千瓦,关闭小煤矿88处,淘汰落后产能260万吨/年以上;制定实施了兰炭产业结构调整意见,兰炭产业发展正式列入国家产业目录。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王圪堵、南沟门和亭口等水库项目获得国家批准建设,引汉济渭和黄河引水工程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太中银、包西、西平铁路和榆神、神府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建成了陕北至河北南网第三回500KV输电线路和绥德、府谷等330KV变电工程,陕北百万伏特高压输电线路前期工作加紧进行。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先后编制完成了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和11个专项规划以及陕西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吴堡煤焦化园区产业发展规划;配合神华、华电等国家大型企业集团,编制完成了在陕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专门在京召开陕北大型煤炭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并成立了国家层面上的推进领导小组。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大区块、多园区、封闭式管理,榆林“两区”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按副市级配备,基地管理体制逐步理顺。2008年,全省能源化工产业实现产值3564亿元,占到了工业产值的50%左右,对GDP增长15.6%的贡献率达到4个百分点。【国防科技工业】 2008年,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按照“四个坚持”的基本方针和“军品为本,民品兴业”的发展思路,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在确保全面完成军品任务的同时,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截至2008年底,全省33户军工企业全面完成改革脱困工作,为科研及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省国防科技企事业单位(不含军工电子)全年实现总收入554亿元,同比增长1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76亿元、工业增加值101.5亿元、利润总额19亿元、出口交货值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14.6%、14%、26.9。紧抓国家实施大飞机项目和航空工业整合的历史机遇,编制并下发了陕西航空产业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三中高中课件
-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讲解
- 《英语口译》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 统编版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修辞手法(有解析)
- 特是如何运作
-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梳理与整合【学生版】
- 荔枝吃法有哪些
- 老年人地震教育知识培训课件
- 赏析小说形象(知识清单)-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语文复习古诗文专项讲义(原卷版)
- 2025-2030年再生铝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Unit 3 Same or Different?Section A 课件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智能仓储物流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 2025上海戏剧学院辅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
- 眼科患者的体位管理
- 物流中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大白菜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小学一年级10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3000道
- 木制棺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高考生物试卷(福建)(答案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