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郁顿挫的杜甫诗.doc_第1页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doc_第2页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doc_第3页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doc_第4页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杜甫生平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杜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世称老杜,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有时候也称为“大李杜”,以区别于“小李杜”),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何谓“沉郁顿挫”?“沉郁”指思想内容。“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顿挫”则指艺术形式,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形成了“顿挫”这种动人心魄的音乐美。杜诗思想内容的 “沉郁”通过“顿挫”这一艺术体现出来,二者互为依存不可分离。兵车行从几个别具特色的场面叙述了一出“开边”悲剧:有“牵衣顿足拦道哭”的惨痛的分别场面,有“边庭流血成海水”的血战而死、死尸接踵的场面,有“千村万落生荆杞”的荒凉场面,有“古来白骨无人收”的惨烈场面。兵车行是一首古体诗歌行体:长于叙事,多含感叹意。那么它叙了一件什么事?(提示:要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就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1. “爷娘妻子走相送”中的“走”能否改为“来”?简要评析明确: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走”字入木三分地写出了男子突然被抓,又急促押送出征,亲人追奔呼号去作一刹那的生离死别。是何等仓促,何等悲愤!而如用“来”字显得太从容,不能揭示这场突至的塌天大祸。2.逼真地再现生离死别景象的是哪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之上干云霄”)它历来被人们所称道,你们怎样理解这一句,其中蕴含了怎样复杂的情感。明确:连用四个动作,哭字是四个动作的核心,把送行者那种留恋、悲怆、愤恨、绝望,呼天抢地的动作神态,表现得那样细致入微。这样的描写,给读者以视觉听觉上的强烈感受。这是一个成千上万妻离子散的家庭悲剧的集中描绘,使人触目惊心!3.只有亲眼见过这生离死别场景的诗人才能写出这样的逼人的诗,如果你就是阅尽沧桑的诗人杜甫(道旁过者),你在咸阳桥边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画面)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点行频)明确:兵车隆隆,战马悲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送往前线,浩浩荡荡,不见首尾。征夫们的爹娘妻子儿女追奔着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各自寻着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痛心疾首,边叮咛边哭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淹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4.这出人间悲剧的制造者-封建社会的统治者的罪恶有哪些?明确: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服役时间之长,老百姓得不到休息。天宝年间,战事不断,士兵一批批的去送死,真是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这里诗句中的“汉家”,实际上也是影射唐朝。男丁都上了战场,家里没了劳动力。华山以东的原田沃野千村万落,变得人烟萧条,田园荒废,荆棘横生,满目凋残。诗人从眼前的闻见,联想到全国的景象,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已经民生凋敝了,“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这是说人民连生计都无法维持,而朝廷依旧逼索租税。“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三句描述了一个悲惨世界:白骨露于野,千里有鬼哭。5.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硝烟弥漫、刀光剑影,更有的是心灵上的创伤。由于战乱,居然能改变平时无法改变的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找出诗中反常态的句子并简要评析。P21 明确:“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由来已久,由于连年战争,男丁的大量死亡,这一残酷的社会条件下,百姓走投无路,使传统的心理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是异常的苦难造成了“正常”观念的被扭曲,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变。所以说诗人这种翻案之笔,反常之语,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百姓内心的愤激和控诉。6.结尾处“君不见”之后描写战争景象,作者是怎样使之具有更广阔的内涵的?导学案P227.请同学总结一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明确:表现了杜甫的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情怀。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揭露与谴责。诵读文本,想想“行人”分别叙说了那些事情?诗人塑造“行人”和“道旁过者”的形象有什么作用?前人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兵车行中的“警策”应是哪两句?并说说理由。明确:“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两句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概括了本诗的主旨,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的勇气,是诗中警策。旅夜书怀1. 初读诗歌,首联和颔联中有哪些意象? 明确:细草 微风 岸危樯 孤舟 星 平野 月 大江2.放飞你想象的翅膀,请用自己的语言呈现图画。明确:潮湿的岸边没有来路也没有去路,只有瘦弱的草孤零零地在无边的风中摇摆不定,水边的草注定纤细单薄。那只破旧的小船还有那根高傲的桅杆静寂地躺在月色中,守候着漫漫长夜。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原野,在天与地相接的地方,几颗星辰垂挂着,皎洁的月光投影在大江中,江水在流动,月光也在流动,一江的波光粼粼铺向远方,江天一色。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中用得好的字是“垂”“涌”,历来被称世人称道。好在哪里呢?明确:这个“垂”字让人觉得星辰好像垂挂在天地相接的地方,眼前的平野辽阔无边,这个“涌”字可见月光投影在大江中,江水在流动,月光也在流动,江面上波光粼粼,一直伸向远方,江天一色,天地相接,这样的画面呈现 雄浑开阔 的意境。4.在这样的一个夜晚,诗人怎样抒发心中怎样的感情?明确:首联和颔联,借景抒情。从首联的“独夜舟”可以直接感受到今夜诗人内心的孤寂凄苦之情。杜甫在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呈现出画面是雄浑开阔了,而这里的雄浑开阔正好反衬危樯孤舟的孤寂和渺小。而陪伴自己的恰是这只破旧的小船,杜甫心中充满孤寂凄苦之感。结尾“天地一沙鸥”借沙鸥来自况,抒发自己心中那种渺小,孤寂,迷惘之情。诗人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是“天地一沙鸥”呢?最直接的原因是“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我的名气哪里是文章写得好啊,而诗人恰恰因为文章写得好才出名的,可见这句话其实是反话,这在修辞角度上叫反语。但是诗人这次辞官,离开成都并不是因为自己老了病了,而是被挤出严武幕府的,可以推测杜甫内心的不甘和孤寂迷惘,凄苦无助,愤激不平,渺小无奈,这样的感情给人一种悲凉深沉之感。说说诗人是如何将壮阔的景色与凄冷的情怀结合起来的?1.初读诗歌,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词语。明确:诗人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怨恨)明确: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 写什么?(写景) 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目的: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这大概是因为诗人首先想到,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殊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2.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1.“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明确:“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 “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 “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3. 王昭君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前人评论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1首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明确:寂寞孤独。【但(只)】人迹罕至,整日与鸟为伴。 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2.“不曾缘客扫”是说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是说没人光顾。本联用的是互文的手法。例如:(1)主人下马客在船(2)秦时明月汉时关(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此联应为“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今始为君开。”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客人来访,手忙脚乱,欣喜不已。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3颈联的正常语序应该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市远盘飧无兼味,家贫樽酒只旧醅.表达诗人的歉疚。 这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