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校招生模拟测试(9).doc_第1页
外校招生模拟测试(9).doc_第2页
外校招生模拟测试(9).doc_第3页
外校招生模拟测试(9).doc_第4页
外校招生模拟测试(9).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校招生模拟测试(9)1、 填一填:(每题3分,共24分)1、房间里有12个人,其中有些人总说假话,其余的人说真话其中一个人说:“这里没有一个老实人”第二个人说:“这里至多有一个老实人”第三个人说:“这里至多有两个老实人”如此往下,至第十二个人说:“这里至多有11个老实人”问房间里究竟有多少个老实人? 【分析与解】方法一:假设这房间里没有老实人,那么第1个人的话正确,说正确话的人应该是老实人,矛盾; 假设这房间里只有1个老实人,那么第212个人的话都正确,那么应该有11个老实人,矛盾; 假设这房间里只有2个老实人,那么第312个人的话都正确,那么应该有lO个老实人,矛盾; 假设这房间里只有3个老实人,那么第412个人的话都正确,那么应该有9个老实人,矛盾; 假设这房间里只有4个老实人,那么第512个人的话都正确,那么应该有8个老实人,矛盾; 假设这房间里只有5个老实人,那么第612个人的话都正确,那么应该有7个老实人,矛盾;假设这房间里只有6个老实人,那么第712个人的话都正确,那么应该有6个老实人,满足; 以下假设有712个老实人,均矛盾,所以这个房间里只有6个老实人 方法二:如果一共有n个老实人,则说“至多0个老实人”、“至多1个老实人”“至多n一1老实人”的都是骗子; 说“至多n个老实人”、“至多n+1个老实人”“至多11个老实人”的都是老实人,共有n个老实人、n骗子,而一共12个人,所以n=6 综上所述,一共6个老实人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是整数厘米,它的体积是1998立方厘米,那么它的长、宽、高的和的最小可能值是多少厘米?【分析与解】 我们知道任意个已确定个数的数的乘积一定时,它们相互越接近,和越小如3个数的积为18,则三个数为2、3、3时和最小,为81998=233337,37是质数,不能再分解,所以2333对应的两个数应越接近越好有2333=69时,即1998=6937时,这三个自然数最接近它们的和为6+9+37=52(厘米)3、有甲、乙两个同样的杯子,甲杯中有半杯清水,乙杯中盛满含50%酒精的液体,先将乙杯中液体的一半倒入甲杯,搅匀,再将甲杯中液体的一半倒入乙杯。问这时乙杯中的洒精是溶液的几分之几?分析: 对这类关于浓度计算的问题,只要能搞清楚溶质(这里是酒精)含量和溶液总量的变化,便很容易解决。解: 列出每一次变化时两杯中溶液总量和酒精含量的数值:甲杯乙杯总量(杯)含酒精总量(杯)含酒精(杯)开始时01第一次1=第二次=1+=最后,乙杯酒精量是溶液总量的1=。答:乙杯的酒精是溶液的。4、如图,四边形ABCD中,A=C=45, ABC=105,AB=CD=15厘米,连接对角线BD。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分析和解:考察图形结构可以看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都很分散,为了使分散的条件相对集中,在不改变求解目标的前提下对图形结构作适当调整,看能否“优化”图形结构,使松散的条件变得紧凑。注意到A=B=45,AB=CD=15,把DBC切下来,让C与A相邻,这样可以构成直角,考虑到DC=AB,我们让DC处于AB关于AD的对称位置AE处放置,这样CB就与AD重合,处于AF的位置,DB处于EF的位置(如图(1)所示)。通过上面的交换,点E与点B关于AD对称,所以连接EB,此时构成了等腰直角ABE,且关于线段AF对称,如图(2)所示。所以:AOE=AOB=EOF=90,EO=OB根据上面AEF的构造得:EF=DB所以:EOF绕点O旋转180后与BOD重合!换一句话讲:原来EOF这块面积真补到了ODB的位置上了。这样,原来四边形ABCD经过上述交换,在保持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变形成为直角ABE。即:S四边形ABCD=S直角ABE=1515=112.5(2)。5、甲、乙两个油桶各装了15千克油,售货员卖出了14千克后从剩下较多油的甲桶倒一部分给乙桶,使得乙桶油增加1倍;然后从乙桶倒一部分油分给甲桶,使甲桶油也增加1倍;这时甲桶油恰好是乙桶油的3倍,问售货员从两个桶里各卖出了多少公斤油?解: 卖前共有油30千克,卖出14千克后还有16千克,最后甲桶油是乙桶油的3倍,因此甲桶有油16=12(千克),乙桶有油16-12=4(千克)。下面列表依题意倒推回去:甲桶乙桶乙桶倒给甲桶后124甲桶倒给乙桶后610甲桶倒给乙桶前115所以甲桶卖出15-11=4(千克),乙桶卖出15-5=10(千克)6、一支解放军部队从驻地乘车赶往某地抗洪抢险,如果将车速比原来提高。就可以比预定时间提前20分钟赶到;如果先按原速度行驶72千米,再将车速比原来提高,就可比预定时间提前30分钟赶到。这支解放军部队的行程是多少千米?分析:根据“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如果将车速提高,则提高后的速度与原速的比为10:9,所用时间与预定时间的比为9:10,所以预定时间是20(10-9)10=200分。同理,先按原速行驶72千米后,车速提高,所用时间与原定时间的比是3:4,由提前30分钟,可求出车速提高后行的路程,若以原速行驶需30(4-3)4=120(分),这样就可以知道按原速行驶72千米需要200-120=80分,求出原来的速度后,就可以求出总路程。解:(1+):1=10:920(10-9)10=200(分)(1+):1=4:330(4-3)4=120(分)72(200-120)=0.9(千米/分)0.9200=180(千米)答:这支部队的行驶是180千米。7、新世纪学校的学生总数是一个三位数,平均每个班36个。统计员提供的学生总数却比实际总人数少180人。原来,他在记录时粗心地将这个三位数的百位、十位上的数字对调了。这个学校学生总数最多是多少人?分析:假设这个学校总人数是abc,那么abc- bac=180,化简ab=2,根据这个不定方程,结合数的整除性,就可以确定这个学校学生的总人数。解:设这个学校学生总人数是abc,则abc-bac=180即(100a+10b+c)(100b+10a+c)=180化简得 a-b=2这个学校的总人数只能是:20,31,42,53,64,75,86,97。又知道总人数是36的倍数,直接除以36,可知:总人数只能是648、756、864或972。答:这所学校的学生总人数最多是972人。8、分母是1001的最简真分数共有多少个?(福州市1999年小学生“迎春杯”数学竞赛试题)分析:分母是1001的真分数有、,共1000个,为了计算的方便,我们增加一个分数,在1001个分数中考虑问题的答案。由于1001=71113,所以11001的分子里只要含有7、11、13的倍数的就一定能同分母约分,即不是最简真分数,应该排除掉。因此,首先应考虑11001中,有多少个7、11或13的倍数的数。解:因为1001=71113,所以在11001的自然数中,7的倍数共有(1113)个,11的倍数共有(713)个,13的倍数共有(711)个;7、11的公倍数有13个,7、13的公倍数有11个,11、13的公倍数有7个;7、11和13的公倍数有1个(即1001)。根据容斥原理二可知,在11001中,7、11或13的倍数的数共有:1113+713-13-11-7+1=281(个)有11001中,不是7、11或13的倍数的数共有:1001-281=720(个)答:分母是1001的最简真分数共有720个。2、 算一算:(共11分)9、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共3分)41.28.1+111.25+53.71.9=解:41.28.1+111.25+53.71.9=41.28.1+111.25+(41.2+12.5)1.9=(41.28.1+41.21.9)+(111.25+12.51.9)=41.2(8.1+1.9)+1.25(11+19)=412+37.5=449.51.1440.954.09=分析:将分子变为2,运用裂项=.解:原式=() =() =() =10、计算:(每小题4分,共8分,要求写出主要计算过程)(1)(1)(1)(1)(1)(1)(2)(1+733)+(2+7332)+(3+7333)+(10+73310)+(11+73311)三、做一做:(共20分)11、甲、乙两个服装厂每个工人和设备都能合力生产同一规格的西服。甲厂每月用的进间生产上衣,的时间生产裤子,全月恰好生产900套西服;乙厂每月用的时间生产上衣,的时间生产裤子,全月恰好生产1200套西服。现在两厂联合生产,尽量发挥各自特长多生产西服,那么现在每月比过去多生产西服多少套?分析:根据条件,甲厂生产一条裤子与一件上衣的时间比为:=2:3,国在线在单位进间内甲厂生产的上衣与裤子的数量之比应是2:3(注意:在一事实上时间内,数量与每件所用时间成反比);同理可知,在单位时间内乙厂生产上衣与裤子的数量之比是3:4。由于,所以甲厂善于生产裤子,乙厂善于生产上衣。解:两厂联合生产,尽量发挥各自特长,安排乙厂全力生产上衣,由于乙厂用月生产1200件上衣,那么乙厂全月可生产上衣:1200=2100(件)同时,安排甲厂全力生产裤子,则甲厂全月可生产裤子:900=2250(条)为了配套生产,甲厂先全力生产2100条裤子,需要21002250=(月)然后甲厂再用月单独生产西服:900=60(套)于是,现在联合生产,每月比过去多生产西:(2100+60)(900+1200)=60(套)答:现在每月比过去多生产西服60套。12、某服装厂生产一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144元,售价是200元。一位服装经销商定购了120件这种服装,并提出:“如果每件的售价每降低2元,我就多定购6件。”按经销商的要求,这个服装厂售出多少件时可以获得最大利润?这个最大利润是多少元?(1997年武汉市小学数学竞赛试题)分析:这道题可以从“如果每件的售价每降低2元,我就多定购6件”入手,采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解:设每件降价x价。原来每件利润为200144=56(元),降价后多售出(6)件,每件利润为(56x)元。降价后多获得利润为:(120+6)(56-x)12056=(120+3x)(56-x)12056=12056+168x120x3x212056=48x3x2=3x(16x)注意到x+(16x)=16是固定值。因为两个数的和一定,则这两个数的差越小,乘积越大,所以当x=16x,即x=8时,x(16x)最大,从而3x(16x) 最大。当每件降价8元时,利润最大。此时售出:120+6=144(件)利润为144(56-8)=6912(元)答:按经销商的要求,这个服装厂售出144件进可以获得最大利润,这个最大利润是6912元。13、甲、乙、丙三人合修一堵围墙,甲、乙合修6天完成了13,乙、丙合修2天完成余下工程的14,剩下的再由甲、乙、丙三人合修5天完成。现在领工资360元,依工作量分配,甲、乙、丙应各得多少元?分析:本题的关键是求出甲、乙、丙各自的工作效率。由已知甲、乙合修6天完成了13,可求出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之和。同理可求出乙、丙各自的工作效率之和,以用甲、乙、丙三人的工作效率之和,然 后可分别求出甲、乙、丙各自的工作效率,再由他们各自的工作天数求出工作量,最后求得他们应得到的工资。解:甲、乙的工作效率之和为:136=118乙、丙的工作效率之和为:(1-13)142=112甲、乙、丙三人的工作效率之和为:(1-13)(1-14)5=110甲的工作效率为:110-112=160乙的工作效率为:118-160=7180丙的工作效率为:110-118=245甲完成的工作量为:160(6+5)=1160乙完成的工作量为:7180(6+5+2)=91180丙完成的工作量为:245(2+5)=1445甲应得的工资为:3601160=66(元)乙应得的工资为:36091180=182(元)丙应得的工资为:3601445=112(元)答:甲、乙、丙分别领到工资为66元、182元、112元。14、小张和小李都要从A地到B地,A、B两地相距54千米。他们只有一辆自行车,两人约定分别各骑车行一段路,步行一段路,先骑车的人骑了一段路后将车放下留给后面步行的人,最后二人以最短的时间同进到达B地。已知二人骑车的速度都是每小时15千米,小张步行的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小李步行的速度为每小时4千米。求二人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分析:要求二人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关键要求出每个人骑车和步行分别行了多少千米。本题中并未指明谁先骑车,谁先步行。我们不妨假设小张先步行,小李先骑车,小李骑车从A点到C点,放下车,再从C点步行到B点;小张从A点步行到C点,骑上车后,从C点骑车到B点。这个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C为小李放下车的地点)。由于自行车速度是小张步行速度的(153=)5倍,我们可以把A、C这一段路平均分成5份,当小李骑车到C点时,小张步行了其中的1份。小张继续步行剩余的4份到达C点骑上车时,由于小李步行速度是小张步行速度的倍,所以小李又向前步行了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