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学专业使用)一、前言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中医(中医骨伤方向)等本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为经络、腧穴、刺灸法与治疗四个方面。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装在学习巩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有关针灸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达到能够运用针灸防治常见疾病的目的。本课程的教学范围以教材为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并根据章节内容,分别以实物、模型、图表、实验操作,以及录象、幻灯等教具和设备辅助进行,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由于本门课不仅是一门理论课,也是一门涉及临床多学科的实践课,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十分注重实践操作和临床见习、实习,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熟练掌握针灸基本技能。 本课程共72学时,主要采取课堂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言(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针灸学的定义,明确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及掌握此学科的重要意义。2、熟悉针灸发展简史,特别是当代国内外学习、应用的研究针灸的进展情况。3、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目的、要求和学习方法。(二)、教学内容1、针灸学的定义。2、针灸学的主要内容,学习目的要求和方法。3、针灸的起源、发展及历代重要针灸史实。4、当代国内外针灸发展概况。(三)、教学形式与方法课堂讲授。上篇 经络腧穴 经络总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2、|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掌握十二经脉的循环、分面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3、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掌握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4、熟悉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及特点,了解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分布特点、作用及意义。5、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6、了解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的部位及意义。7、了解经络实质的研究进展。(二)、教学内容1、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2、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3、经络系统的组分、分布特点、作用及意义。4、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经络学说在祖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5、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重点从诊断疾病的治疗疾病方面论述。6、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7、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三)、教学形式与方法课堂讲授,并根据需要选用图表。第二章 腧穴总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腧穴的定义、发展概况及分类方法。2、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3、熟悉腧穴的主要治疗作用和主汉规律。4、熟悉各类特定穴的意义的内容。5、了解腧穴的现代研究概况。(二)、教学内容1、腧穴的定义、腧穴的发展。2、腧穴的分类及分类的原则。3、腧穴的命名及命名原则。4、腧穴的定位方法,重点介绍骨度分寸和自然标志取穴法。5、腧穴的作用与主治规律。6、特定穴的定义与内容。7、腧穴的现代研究概况。(三)、教学形式与方法课堂讲授,并根据需要选用图表。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十四经脉的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的组织器官的联系。2、熟悉十四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3、全面了解十四经腧穴,并重点掌握其中150个左右常用的经穴、奇穴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操作要求。(二)、教学内容1、十四经脉搏的循环。2、十四经的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3、十四经穴和常用经外奇穴的定位、主治和操作。手太阴肺经(11穴):中府*、云门、天符、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手阳明大肠经(20穴):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下廉、手三里*、曲池*、肘、手五里、臂*、肩、巨骨、天鼎、扶突、口禾、迎香。足阳明胃经(45穴):承泣*、四白*、巨、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关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脾关、伏兔*、阻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足太阴脾经(21穴):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手少阴心经(9穴):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手太阳小肠经(19穴):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腧俞、天宗*、秉风、曲垣、户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听宫*。足太阳膀胱经(67穴):晴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中膂俞、白环俞、上、次*、中、下、会阴、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足少阴肾经(27穴):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海、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中、俞府。手厥阴心包经(9穴):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手少阴三焦经(23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会、肩*、天、天牖、翳风、瘛脉、颅息、角孙、耳门*、和、丝竹空*。足少阳胆经(44穴):瞳子、听会*、上关、颌厌、悬颅、悬厘、曲鬃、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足厥阴肝经(14穴):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督脉(28穴):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耳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水沟*、兑端、龈交。任脉(24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厥*、水分、下脘*、建里、中院*、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常用经外奇穴(总36穴)头颈部(12穴):四神聪*、印堂*、鱼腰、上明、太阳*、球后*、鼻通、金津、玉液、夹承浆、牵正*、翳明*、安眠*。躯干部(8穴):三角灸、提托、子宫穴、定喘穴*、夹脊*|痞根、腰眼*。四肢部(16穴):十宣*、四缝*、中魁、八邪*、落枕穴*、腰痛穴*、中泉、二白、肘尖、环中、百虫窝、鹤顶、膝眼*、胆囊穴*、阑尾穴*、八风*。(划*者为重点穴位,其余为一般穴位)(三)、教学形式与方法1、课堂讲授,并充分利用图表、幻灯。2、实验室示教,学生装分小组分复划经点穴。3、在本章讲授过程,可分段的放映经穴的电视片或电影片。中篇 刺灸法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刺法,灸法的定义。2、了解刺灸法的起源与发展。3、了解刺灸法的现代研究概况。(二)、教学内容1、刺法、灸法的定义。2、刺灸法的特点、作用及意义。2、刺灸法的起源与发展。3、刺灸法的现代研究概况。(三)、教学形式与方法课堂讲授,辅以图表。第五章 刺灸法的各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毫针的基本知识,掌握毫针刺法的全部操作,并重点掌握捻转、提插、疾徐等补泻手法。2、了解得气的意义,掌握候气、催气、行我等操作方法。3、掌握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4、掌握灸法的种类、操作、适应证和注意事项。5、掌握拔罐的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6、掌握耳穴的定位、主治及耳针的操作方法。7、掌握标准头穴线的定位、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8、熟悉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电针、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二)、教学内容1、毫针刺法的基本知识。2、毫针的进针、留针、行针、出针等操作过程,针刺得气与行针手法、补泻手法。3、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及处理。4、灸法的意义、种类和作用;灸法的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5、拔罐的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6、耳穴的定位、主治配穴原则及耳针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7、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作用,头针的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8、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电针、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三)、教学形式与方法课堂讲授,充分利用图表、电视、电影。下篇 针灸治疗第六章 治疗总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八纲、脏腑、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上的运用。2、掌握针灸治疗原则、治疗作用和配穴处方。3、熟悉各类特定穴的临床应用。4、了解影响针灸治疗效果的因素。5、了解针灸作用的现代研究。(二)、教学内容1、八纲、脏腑、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上的运用。2、针灸的治疗原则和治疗作用。3、针灸配穴处方。4、特定穴的应用。5、影响针灸治疗效果的因素。6、针灸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概况。(三)、教学形式与方法课堂讲授,辅以图表。第七章 治疗各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重点病让的概念、病因病机,掌握其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2、了解一般病证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熟悉其针灸治疗。(二)、教学内容各科病证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针灸治法、处方配穴及方义。内科病证:中风*、眩晕(附高血压)*、头痛(附三叉神经痛)*、面瘫*、腰痛*、胁痛*、痹症*、小儿麻痹后遗症、痿证、痫证*、癫狂、不寐*、脏躁、惊悸怔仲*、感冒*、咳嗽、哮喘*、肺痨*、疟疾、呕吐*、胃痛*、腹痛*、黄疸、泄泻*、痢疾*、便秘、脱肛、癃闭、水肿、遗精(附阳萎)*。妇儿科病证: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胎位不正*、滞产、缺乳、阴挺、小儿惊风*、遗尿*、疳积*、小儿脑瘫、食积。皮外科症证:风疹*、疔疮*、痄腮*、乳痛*、乳癖、肠痈、痔疮、疝气、扭伤*(附:落枕)、肘劳、腱鞘囊肿*、丹毒、蛇丹*、扁平疣、神经性皮炎、痤疮、斑秃。五宫科病证:目赤肿痛*、麦粒肿*、耳聋耳鸣*、鼻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安全教育-绘画作品
- 诺华制药2025年新药研发效率与专利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xx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项目施工方案
- 土建工程古树保护施工方案
- 雨水管网巡检方案
- 污水收集管网提升项目技术方案
- 校园安全教育黑板手绘
- 孝感幼儿园施工方案
- 湖南省离婚协议书中关于共同投资亏损承担的详细范本
- 高端离婚协议书:股权、知识产权分割及子女抚养协议
- 反对自由主义-全文-原文
- 2025年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WP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试题与参考答案
- 卧式椭圆封头储罐液位体积对照表
- 医院视频监控系统维保方案
- 身体素养评价指南 第2部分:儿童青少年
- 2024装修施工安全合同样本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前后上下左右专项练习题(试题)
- 合资投资谅解备忘录书
- 粮油作物种植与管理作业指导书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课件(图文)
- IT项目经理招聘笔试题及解答2025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