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阶段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对比研究.doc_第1页
不同阶段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对比研究.doc_第2页
不同阶段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对比研究.doc_第3页
不同阶段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对比研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阶段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对比研究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研究了东北农业大学450名三个学习阶段(本科一年级、二年级及研究生一年级)的学习者英语学习动机、观念以及策略的基本情况,结果发现不同阶段的英语学习者表现出较强的阶段性特征,且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学习者个体差异的背后呈现出有规律的不规则性。关键词:观念;策略;动机;学习阶段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614(2003)02-0145-03前言近二十多年来,第二语言学习(SLL)的研究重点已从专门寻求最佳教学法转移到对多变量的研究上。在对多变量的研究中有两个方向:一是探讨学习过程中的普遍特征,如外语学习心理,另一种则研究学习者的个体差异(ID)。学习策略研究是现有的第二语言学习模式中学习者因素的必要研究部分,对第二语言学习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为了确切了解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措施,笔者于2001年11月2002年5月实施了一项调查研究,其目的在于弄清:一、高校不同阶段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动机、观念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者因素方面表现出怎样的特征;二、动机、观念和策略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有何影响。近些年来,国内外语言学者对学习策略研究给予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外学习策略理论的定义和分类并不统一(Stern 1983,Wenstein mayer 1986,Chanmot 1987,Rubin 1987,Oxford1989)。南京大学的文秋芳老师在该领域的成就为国内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她将策略分为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管理策略与语言学习过程有关,语言学习策略与语言学习材料有关。管理策略高于语言学习策略,制约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文1996),管理策略既管理认知过程又管理情感过程。本调查建立在文秋芳的学习策略理论系统的框架上,并同时吸取Oxford和Bialystok等人的模式进行的。一、研究方案本项研究是对各变量现状进行的调查研究,在调查之前各变量没有受到任何控制。收集数据的方法以测试和问卷为主,附带进行了一些采访、讨论和观察。尽最大努力来保证材料的客观性,调查工具都有预测。收集的材料用SAS软件加以处理。一切结论以数据为准。1预设问题:比较三个阶段大学一年级、二年级、研究生一年级)学习者在动机、观念、策略等学习者因素上的异同,以寻找个体差异后面学习者因素有规律的不规则性。2调查对象东北农业大学450名大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年级跨度为一年级、二年级、研究生。(本科三年级没有被调查,是考虑其学习ESP的特殊性;四年级忙于毕业,无兴趣参加)。其中18名学生没完全按要求答/卷,无法进行数据处理,因此,最终参加数据处理的学生人数为432名。他们分别来自农学院、工程学院、动物医学院、动物科学院、食品科学院、经贸学院、生命科学院、园艺学院、资源环境与管理学院。这432名样本人数虽不多,但他们分别代表东北农大的医、工、农、经、文等5类学生,笔者认为可以从中得到某些启示,表1列出了这些学生的基本情况。表1432名问卷调查对象的整体情况(人数及百分比)学习阶段性别专业男女工程农学食品动科动医生科经贸园艺资环研究生(%)94 47 17 25 11 23 27 14 15 9 067 33 12 18 8 16 19 10 11 6 0二年级(%)97 49 22 21 14 18 17 15 13 16 1067 34 15 14 10 12 12 10 9 11 7一年级(%)106 40 19 19 15 21 21 17 11 15 873 27 13 13 10 14 14 12 8 10 53调查工具本项调查工具有两个:英语学习策略问卷和国家四级考试统测卷(1999年12月)。使用四级考试真题,首先是考虑其试题信度,保证测试的科学性;其次,测试比较容易实施。本项研究需要调查的人数多、范围广,在不打乱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搞测试确实会遇到许多困难。学生对待该考试的态度认真,整个考试进行得顺利无误,成绩批阅严谨,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学生成绩的高低状况。笔者调用了该成绩,按不同学院、不同专业,成绩按高、中、低三组分层抽样,获得样本150名。笔者又分别按高考英语入学成绩,研究生英语入学成绩,运用同样分层抽样的方法,成绩按高、中、低三组又分别获得本科一年级样本150名、研究生样本150名。英语学习策略问卷,为笔者自行设计。问卷题目来源一是有关文献,二是笔者教学体会以及访谈(本研究在设计问卷前,先制定了详细的面谈提纲,挑选部分典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面谈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及使用学习策略的基本情况。所得资料帮助问卷题目的形成)。问卷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英语学习动机问卷,分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第二部分为英语学习观念问卷,即学生对如何学好英语的认识或看法。笔者根据以往对学生的了解及面谈资料设计6个题目,二是参考有关文献。依据Oxford和Bialystok对学习策略的分类、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系统”理论,以及笔者对14名学生的访谈记录形成问卷的。第三部分是英语学习策略问卷,目的是了解英语学习过程中策略的使用情况,即实际做法。第四部分为个人简况,对个人背景的了解,只是便于分析问卷,为个案研究提供信息。除第四部分以填空形式完成外,其余三部分均采用五级选项,如A=“这种情况完全或几乎完全不适合我”,E=“这种情况完全或几乎完全适合我”。表2对13个变量的简要描述变量名题目数关于变量的简单描述语言程度/研究生入学成绩/四级模拟成绩/高考成绩努力程度/每星期课外花在学习英语上的时间(小时)表层动机5为了通过考试、拿毕业证及找工作而学英语深层动机5为掌握运用英语而学习,如阅读文献、和外国人交流管理观念5对“计划、评估、选择材料在外语学习中作用”的看法形式操练观念3对学习语法、发音等语言规则的看法功能操练观念3对“为提高交际能力而增加语言接触”看法母语观念4对英语学习过程中依赖母语的看法情感管理策略3调动积极情感因素,课上主动回答问题认知管理策略6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有效学习材料形式操练策略6为获得语言知识而采取的做法功能操练策略6为提高交际能力而增加语言接触机会的做法母语策略5学习过程中母语的依赖程度该项研究共涉及13个变量,其中除成绩、努力程度,其余变量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问卷题目组成,内部统一性都达到了统计要求。表2描述了这些变量的名称、所包含的问卷题目数及变量的基本含义。4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收回的数据按如下四步进行分析:(1)将答卷上的ABCDE转换成1/2/3/4/5的数字;(2)用描述统计列出/jinronglw/各变量的频率,对学生未做答的个别题目用该题目的平均数代替;(3)用内部一直性的方法检验各种变量是否达到统计上的要求,为此,其中有些问卷题被删除;(4)在分析中,得出下列描写性统计值: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标准差、有效被试人数及总和。表3三个学习阶段学习动机的整体比较学习动机努力程度均值标准差研究生1511 49647二年级837 46568一年级883 47947表层动机均值标准差研究生4374 24753二年级5297 32422一年级4840 41561深层动机均值标准差研究生7303 30565二年级6788 31143一年级6440 32191表4三个学习阶段学习观念的整体比较学习观念管理观念均值标准差研究生5695 20174二年级5692 16457一年级5642 10907形式操练观念均值标准差研究生5103 20301二年级5119 17319一年级5327 29815功能操练观念均值标准差研究生5332 14786二年级5139 14286一年级5022 11998母语观念均值标准差研究生2944 19926二年级3414 19907一年级3625 23189二、结果与讨论表35是对三个阶段学习者在动机、观念、策略上的146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No.2 2003表5三个学习阶段学习策略的整体比较学习观念情感管理策略均值标准差研究生6419 24309二年级6351 25628一年级6233 17643认知管理策略均值标准差研究生6081 33715二年级5946 37028一年级5683 35391形式操练策略均值标准差研究生6121 39065二年级6199 38847一年级5844 37119功能操练策略均值标准差研究生5866 29633二年级5579 30142一年级5356 35457母语观念均值标准差研究生5662 35625二年级5872 36764一年级5973 33095平均分进行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由于各自变量的单位不同,无法用同一的尺度来衡量、比较,所以需要将原始数据转换成标准分数。表中所给数据是经过平均分转换成的标准分,转换公式为:原始平均分各自变量的满分100把三个阶段学习者进行整体比较,结果显示出不同阶段英语学习者在动机、观念、策略方面的异同。1学习动机在学习动机这三个变量中,研究生课外用于学习英语的时间最多,其深层动机也最强、表层动机最弱。总体上,学习者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其学习动机逐步加深,即深层动机越来越强,表层动机越来越弱,这表明,深层动机是学生能够持久学习的动力来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者基本上是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按着深层动机逐步加深而表层动机随之变弱的趋势推理,二年级学生的深层动机居中,其表层动机也应该居中才合理,但实际数据告诉我们,二年级学生的表层动机却是三个阶段中最强的,这与本调查进行的时间有关。笔者进行正式调查的时间恰是二年级的下学期,学生面临四级考试,不得不调整学习计划,以首要完成近期目标过级,尽管学习者本人未必完全赞同一些做法,却不得已而为之。与研究生和二年级学生相比,一年级学生处于大学里的最低学习阶段,其深层动机相对最弱,但表层动机居中。他们刚刚适应大学的英语学习,还没有面临四级考试的压力,学习生活比较有序,在统一教学管理下,课外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也相差不大,而且比较合理。2观念与策略从整体上看,三个阶段的学习者在管理观念上基本一致,即表明他们都比较同意科学管理对英语学习的指导作用;功能操练观念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而逐步加强,这表明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越来越重视交际能力;在形式操练观念这个变量上,一年级学生的平均分最高,这说明,一年级学生更相信形式操练对英语学习所起的积极作用,这或许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及语言程度有关;母语观念呈现的规律最明显也最容易理解,三个学习阶段母语观念的均值(3625、3414、29、44)都很小,且平均分逐渐递减,体现出学生普遍不赞同学习外语时过多地依赖母语,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这种看法越来越明确。策略是指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实际做法/chengben/,它不同于观念,它对英语学习的作用是直接的。从三个阶段学习策略的对比中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结论:(1)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学习者的无论情感管理还是认知管理都逐渐变强,经过几年的学习,学生逐渐成熟,比以往懂得科学管理学习,而且能有意识地调整自己、适应环境。(2)学生越来越重视交际能力,同时在行动上,在课外进行的功能操练也随阶段的提高而增强。(3)学生虽不赞同依赖母语,但在学习中却要不同程度地依赖它,这与语言水平有关。(4)一年级到研究生,依赖的程度逐步变弱,一年级学生虽然形式操练观念最强,但其策略却相对最弱,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学习任务的紧迫程度同样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结束语对不同阶段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及策略的研究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掌握各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