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文言虚词 安/而/尔/夫/盖/故/何/乎/或/即/既/莫/乃/其/且/然/若/虽/所/为/ 惟/焉/也/以/矣/已/因/于/哉/则/者/之 安 怎么,哪里。 例尔安敢轻吾射! (2)哪里,什么。 沛公安在? 而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朝而往,暮而归。 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余闻而愈悲。 灭滑而还。 (6)通“尔”,你,你的。例: 而翁归。 尔 同“耳”,罢了。例: 无他,但手熟尔。 你,你的;你们,你们的。例: 尔安敢轻吾射! 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与尔三矢。 那。例: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尔来:从那时以来。) 作助词。例: 始尔未为久 呼尔而与之 子路率尔而对曰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如此,这样。例: 君尔妾亦然。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夫 (1)作语助,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议论。 例: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 夫战,勇气也。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这,那。 例: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3)作语助,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盖 (1) 连接上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例: 盖以诱敌。(这里有“原来”的意思。) 盖借寨墙为蔽也。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 盖追先帝这殊遇。盖音谬也。(盖:这里含“大概是由于”的意思。)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2) 大概,大约。例: 斯二者盖皆有之。(盖:这里有“想来是”的意思。) 盖五六百人也。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3) 发语词。 :例: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4) 胜过,超过。 例:英才盖世。 (5) 通“盍”,何。 例:技盖至此乎?(盖:这里可译作“怎么”。) (6) 通“盍”,何不。 例:盖亦反其本矣。(亦:这里是用以加强反问语气的助词。) 故 原因,缘故。 例:马无故亡而入故。 本来,原来。 例:两狼并驱如故。 此物故非西产。 旧的。 例:温故而知新。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这里指旧交情。) 暮去朝去颜色故。(故:这里有衰老的意思。) 故垒西边。(故:这时有古老的意思。) 故国神游。(故国:旧地,这里指赤壁古战场。)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故业:这里指原有的先人的基业。) 特意。 例: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所以,因此。 例:故尝与过宋将军。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故意。 例:广故数言欲亡。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仍然。 例: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故人) 指前夫 例外:知是故人来。 (故事)先例,前例。 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何 什么。 例:子恃何而往? 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怎么样。 例:如太行、王屋何? 其如土石何? 哪里。 例: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 却看妻子愁何在? 豫州今欲何至? 多么。例: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为什么。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怎么。 例: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 何如怎么样,怎样。 例:吾欲之南海,何如? 今日之事何如? 君谓皇上何如人也?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求,尔何如? 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 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乎 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孰为汝多知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例:忽乎吾将行兮 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例:日食饮得无衰乎?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同“于”。 例: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吾尝疑乎是。(乎:对。)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或 有的人,有人。 例:或以钱币乞之。 或说处杀虎斩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有时。 例: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的.,有的.。 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或得日或否。 或许,也许。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朱易量。 (5)相当于现代汉语“或者”,表示选择。 例: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 (7) 如果。 例: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 即 立即。 例: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即从巴峡穿巫峡。始缢即气绝。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双不即出见。(即: 就是。 例:几自疑身外即战场。 靠近,接近。 例: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则,就。 例: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当,当下。 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即:当天) 即夕行步如平常。(即夕:当晚) 即使。 例: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假如,如果。 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既 已经:.以后。 例:既同寝,夜半,客曰 既克,公问其故。 与“又”、“亦”、“且”、比字连用,表示并列关系。 例:三军既惑且疑。 既然。 例: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既:这里有“既然是”的意思。) 既而 不多会。 例:既而儿醒,大 莫 不。 例: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 宋莫能守。 莫我肯顾。 没有什么。 例:尤莫逾油画。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没有谁。 例: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莫敢违。 时人莫之许也。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不要。 例: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5)同“暮”。 例:至莫夜朋明。(莫夜:晚上。) 莫春者,春服既成。 乃 于是,就。 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才,这才。 例: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却。 例: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是,就是,原来是。 例:视之,乃庞德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竟然。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6)可是。 例: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 (8) 你,你的。 (9) 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 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例: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其:他的。) 恐前后受其敌。(其:它们的。) 其夫呓语。(其:她的。) 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其:它的)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他们的) 其中,其中的。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我们(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 既其出。(其:我们)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其:我的)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亦各言其志也! 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念悲其远也。(其:她) 成以其小,劣之。(其:它)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其:它们)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又能拿这些泥士石头怎么样。) 其孰能讥之乎? 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 例:其不设色者:曰水墨。(其:那。) 怀其璧。(其:那块)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其往:其后,将来) 未必有其实。(其:那样。)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 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其:这种) 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其:还是)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可,一定。这里有命令的意味。) 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其若是,孰能御之? 且 暂且,姑且。 例:存者且偷生。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将,将要。 例:以为且噬己也。 久居,祸且及汝 若属皆且为所虏。 而且,并且。 例:且人之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且以一譬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况且,再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且相如素贱人。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尚且,还。 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 例:三军既惑且疑。 磐石方且厚。 同“夫”,句首助词。例: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 例: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还有,那末。 例: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 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 且如就像。 例: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然 用在词后,作词尾表示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 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康肃忿然曰。 然而,但是。 例: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是的,对的。例:然之。命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然之:以之为然)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成然之。早出暮归。 如此,这样。 例: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与“若”在一起,用在句末,“像.一样”。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然则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例: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若 如果,假如。 例:若止印三二本,则未为简易。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像,好像。 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你(的),你们(的)。 例:若所市于人者。 若毒之乎?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 予我千金,吾生若。(若:你们) 此,如此,这样。 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例: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虽 即使,纵然。 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虽然。 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所 处所,地方。 例:此何所也? 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 例: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此疾之所由生也。(所由生:产生的缘由。) 所以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谓所说的。例: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所在 到处。 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所在之处,处所。 例: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为 成为,变成。 例:此何遽不为福乎? 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做。 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作为,当作。 例:何以为计?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是。 例: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以为,认为。 例:孰为汝多知乎! 窃为大王不取也! 被。 例: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哉? 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例:何辞为?。 指心理活动。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将。 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11)治理。 例: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12)装作。 例:为除不洁者,引入。 (13)为了。 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4)给,替。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指前一个“为”) (15)对,向。 例: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之奈何? 如姬为公子泣,。 (16)因为。 例: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17)在,当。 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为人做人处世的态度。例: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 惟 只。 例: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表示希望的口气,“希望”。 例:惟大王与群臣孰思之。 焉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 不复出焉。(焉:从这里。)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焉:从别人那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从这里。) 哪里,怎么 例: 且焉置土石? 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今其室十无一焉。 虽鸡狗不得宁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悲予志焉。 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例: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相当于“之”,作代词。 例: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 非曰能之,愿学焉。(焉:它,指作小相的事。) 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也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例: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3)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例:余闻之也久。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是说也,人常疑之。 (4)用在句末,语气助词。 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疑问语气) 苟政猛于虎也!(感叹语气)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反诘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祈使语气) 以 (1) 由于: 例: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2)而。 例: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卷石底以出。 (3)把,拿,用。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以钱覆其口。 屠惧,投以骨。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国胡以相恤? (4)以为,认为。 例: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皆以美于徐公。 (5)凭,靠。 例:以我酌油知之。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以勇气闻于诸侯。 (6)按照,依照。 例: 策之不以其道。 以次进。 (7)根据。 例: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以:一说“拿”。) (8)通“已”,已经。 例: 固以怪之矣。 (9)在 例: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10)为。 例: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 (11)通“已”,止。 例:无以,则王乎? (12)任用。 例: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为 (1) .当作 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 为。 例: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以为妙绝。 人人自以为必死。 (3)把.制成。 例: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铸以为金人十二。 矣 用于陈述句末,相当于“了”。 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用于感叹句末。例:甚矣,汝之不惠! 吾村亡无日矣! (3) 用于句中,多在分句末,表示停顿。 例: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 用于祈使句末,相当于“吧”。 例:公子勉之矣! 已 停止。 例: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 语气词,同“矣”。 例:诸君无意则已。(则已:就罢了。) 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3) 同“以”。 例:已后典籍皆以板本。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4) 治愈。 例:可以已大风 (5) 太。 例:死而湮没不足道者,蛮已众矣。 (6)完成。 例:又三月而后已。 (6) 却。 例:此中有真情,欲辨已忘言。 已矣 完了。 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老夫已矣。 罢了。 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已而不久以后;过些时候。 例:已而夕阳在山。 已而相如出。 因 于是,就。 例:因取刃杀之。 依照,根据。 例:罔不因势象形。(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 变法者因时而化。(因:这里有随着的意思。)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 依靠,凭借。 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因河为池。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趁着,趁此。 例:不如因而厚遇之。 不如因善遇之。 因击沛公于坐。 通过,经由。 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缘由,机缘。 例:于今无会因。 (7)沿袭。例:因遗策。 (7) 继续。 (8) 例: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于 对,对于。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在。例: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乃设九宾礼于庭。 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燕王欲结于君。 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从,自。 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 比。 (6) 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而蓝。(本义项是指后一个“于”。) (7) 被。 例:而君幸于赵王。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8) 受。 例:不拘于时,学于余。(本义项指前一个“于”。) (9) 向。 例:不拘于时,学于余。(本义项指后一个“于”。) 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于是 (1) 在这时。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2)在这件事上。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3)在这种情况下。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 (4)对此。例:于是余有叹焉。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专业技术岗)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东航一二三航空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中铁广州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中韩石化校园招聘测试人选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期中八上数学试卷
- 2025年智能充电桩建设与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幼儿课后看护及多元化兴趣开发服务协议
- 2025年总部子公司总经理任期目标管理与约束协议
- 2025年老年人健康体检与营养膳食指导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大型足球赛事举办场地租赁与赛事赞助合作协议
- GB/T 26520-2011工业氯化钙
- GB/T 18983-2017淬火-回火弹簧钢丝
- GB/T 15972.1-1998光纤总规范第1部分:总则
- GB/T 14691-1993技术制图字体
- 《夯实法治基石》设计 省赛一等奖
- 食材配送服务及应急保障方案
- 常见婚姻家庭纠纷及调解技巧课件
- 中国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共识解读专家版
- 2023年8月17日云南省临沧市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解析
- 飞机火灾教案课件
- ISO37000-2021组织治理-指南(雷泽佳译202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