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三顾茅庐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九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3初步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4. 理论联系实际,揭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2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特点。 难点:1.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2.理论联系实际,揭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三、教学准备教师: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图片和简介,桃园三结义、空城计等故事的课件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学生:略读三国演义,了解刘备、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及人物特点。了解三国演义里的其他英雄好汉和历史故事。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拿出“诸葛亮、张飞、关羽、曹操、孙权、刘备”这些人物的图片,通过实物投影放大,让学生根据人物的特征猜猜他是谁,并作简单介绍。2.转入课题:“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于是历史上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个故事。”【设计说明:通过影视资源材料,聚焦于本课的主人公,把学生自然地领入本课的学习。】3出示课题,朗读课题(1)提问:“顾”是什么意思?(板书:拜访。)“茅庐”是什么意思?出示茅屋图片。文中的茅庐是谁住的地方?(诸葛亮)从字面上看,“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三次去茅庐拜访)通过预习,你已经知道是谁三次去草堂拜访谁?(板书:刘备、诸葛亮)(2)过渡:刘备为什么要三次拜访诸葛亮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齐读课文。(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刘备为什么要三次拜访诸葛亮呢?2检查预习(1)借助拼音学习生字,给下列生字注音。 顾 茅 诸 葛 宜 堂 恭 晌 讨(2)读读下列词语。辅助 捆来 尊重 卧龙 潺潺 诸葛亮 疏疏朗朗吩咐 半晌 时辰 策略 同塌讨论 茅塞顿开 恭恭敬敬 (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设计意图: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指名读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以学定教。】(三)找出“三顾茅庐”的背景1学生默读课文。2.刘备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志向,已经两次拜访了诸葛亮,每一次他都是怎么拜访的?(板书:诚心诚意)3引导:你们想,刘备为什么偏要找诸葛亮呢?换个人不行吗?(诸葛亮是个人才)4出示诸葛亮的介绍。指名读。5启发:诸葛亮果然是个人才,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诸葛亮吗?根据学生所答(板书:雄才大略)6谈话:难怪刘备两次没见着也没有放弃,第三次又诚心诚意地去拜访。那么从哪里可以看出刘备此次前去是诚心诚意的呢?7提出要求:请三位同学分别读2-4小节,其余同学画一画描写刘备的句子,想想能体会到什么?【设计说明:抓住关键性的词语,借助诸葛亮的简单介绍,引导学生弄明白,刘备之所以要诚心诚意三顾茅庐,是因为诸葛亮是个人才,可以辅助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而初步感受到刘备的胸怀大志与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8.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简单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刘备、诸葛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提出要求:画出能够说明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原因的相关语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刘备为何要三次拜访诸葛亮?(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统一中国,前两次没见着)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精读感悟、体会诚意 过渡:刘备的心有多诚,意有多真呢?大家去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上路前他的态度吧! 1.认识张飞人物形象感悟刘备访求贤才的确诚心诚意 出示: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1)比较读,说说张飞、刘备是怎样的人?(分别读,然后自由发言。) (板书:尊重人才) (2)对比朗读体会。张飞一番好意不想让刘备再白跑一趟,刘备为什么还要斥责张飞? (这是衬托的手法,作者用张飞与刘备的语言进行对比,更能突出刘备的诚心诚意。 )谁来再现一下那个情景,让我们大家体会体会刘备当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红花还需绿叶衬”,此时的鲁莽的张飞就是一片绿叶,衬托出诚心诚意的刘备。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刘备、张飞和关羽“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教师的追问自然而然地就让学生理解了刘备为了诸葛亮而斥责自己拜把子的兄弟,更能说明他访求贤才的虔诚。】过渡:是啊,在上路前,刘备是如此的诚心诚意。那么来到隆中后的刘备又是怎样诚心诚意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能反映刘备诚心诚意的词语。 (3)在四人小组中互相读一读,说说理由,谈谈感受。 2.探究刘备言行品味诚心诚意 (1)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刘备的深深诚意? 出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响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指导生扣住关键词说体会) “半里”是多长的路?“半里多路”:刘备是骑马一路奔去的吗?“下马步行”说明什么呢? 刘备准备步行半里路到诸葛亮的住处。说明他把诸葛亮当自己的老师,像对待老师一样尊重他。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学生自由读。)“轻轻敲门”、“轻轻地走进去”,这时的刘备在想什么呢? “恭恭敬敬地”: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恭恭敬敬的刘备可能会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呢?你示范一下(生弯腰低头,双手拢于胸前。),这样的动作说明了什么?我们看着恭恭敬敬的诸葛亮,(出示图)读读这段话。 “半晌工夫” :半晌是多长时间?一个时辰呢? 要知道,当时的刘备是一位年近五十的叱咤风云的首领,但他却在仅仅是个27岁的毛头小伙子诸葛亮的草房子外面,站了半晌又一个时辰,一个站着一个躺着。真是(手指“尊重人才”) “快步”:从中看出什么?(急) 师故意引:我觉得他不急,他不是等了半晌又一个时辰吗? 是啊,刘备像口渴想要喝水那样渴望能得到贤能之士,这就是成语:求贤若渴(板书) 【设计意图:在教学这段话时,紧扣“诚心诚意”这个中心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自主探索,让学生读读、想想、说说,深入分析人物的特点。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不过,朗读尤其感情朗读必须建立在对课文内容尤其人物思想感情的准确理解之上。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教师用语言渲染,指导学生用适当的感情表达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2)读书贵有疑,读完这段话,老师有了一个疑问: 深化理解: 诸葛亮到底是真睡还是假装睡觉?再读课文后然后联系人物特点在小组内讨论。 交流讨论。(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情况下,给出意见:假睡说明这是诸葛亮在考验刘备,看刘备到底有没有诚意,值不值得自己去帮助他。如果是真睡刘备能等半晌又一个时辰,也能说明他有诚意。) 师总结。刘备的诚心诚意感动了诸葛亮,也感动了我们。揭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性,让我们把这段细致的描写记到自己的心里吧。 【设计意图:提问的时机很重要,时机选择得好,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提问,引发学生个性化的争议。争议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打开思维之门。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得认知,得到启迪。】 3.品读诸葛亮妙语体会雄才大略 过渡:诸葛亮醒来后刘备迫不及待地要见他,见面后诸葛亮有何高见? 出示: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出示图片)当时曹操在北,孙权在南,诸葛亮要刘备先拿下荆州为家,再夺取益州建立基业,和曹操、孙权形成三分天下之势,最后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策略,打了许多胜仗,如:草船借箭、空城计、火烧赤壁等等诸葛亮真有才啊!哪些词语能说明诸葛亮有才呢? (板书:才华横溢 料事如神)刘备听到诸葛亮的一番分析后,他有什么样的感觉?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出示句子:(1)“茅塞顿开”是什么意思? 近义词: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 (2)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3)这句话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茅塞顿开的感觉比做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的感觉。课文中还有两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 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把什么比作什么呢?(本体、喻体)这个比喻句让我想到了一个成语,你知道是那个吗?板书:如鱼得水这说明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关系密切的成语?能从课文的哪里知道他们的关系密切呢? 刘备那么有地位的人,能把诸葛亮当做亲友、老师一般对待,说明他手指:尊重人才,说明他对刘备手指:诚心诚意 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把什么比作什么呢?谁是本体?谁是喻体?【设计意图:本课共有三个精妙的比喻句,比喻句的结构大体相似。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反复朗读,由扶到放,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明白比喻句中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并从中体会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以及刘备对人才的尊重和渴求,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4.欣赏隆中景色学会迁移运用 这只是诸葛亮生活的地方的一处景色,隆中的景色秀丽宜人,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动画欣赏 出示: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象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1)、“宜”就是“适宜”的意思,谁能说说“秀丽宜人”的意思? (2)作者写了哪几个景物?它们各有哪些特点呢? 师小结:山冈蜿蜒起伏、松林疏疏朗朗,溪流清澈见底、竹林青翠欲滴(理解),这景色多美啊!谁愿意读读: 一切景语皆有情,这些景象与隐居其中的诸葛亮的品格多么协调啊!因为诸葛亮为人刚毅,执法严明,敢于抗争,正直无私,正好与山冈、松柏、清流、翠竹相媲美;尤其是将山冈的蜿蜒起伏比喻为宛如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又和“卧龙先生”扣合,暗示了诸葛亮的非凡才略。这在写作上叫(环境烘托)让我们把这美景牢牢记在心中吧。(齐读) (3)出示桃园、公园、田野春景图。 重点指导观察一幅图:这一处景色有哪几个重点景物?它们各有那些特点?你有什么感受?用“来到,只见”的句式练习说话。 读书后第5题,学生练笔,师巡视指导。 交流点评。 环节三、回归整体升华情感,拓展应用(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拓展应用1.总结课文,延伸拓展。(1)诸葛亮出山以后又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智降姜维、取荆州(三气周瑜)、空城计、舌战群儒。(2)展示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如鱼得水、拨云见日、形影不离(刘、诸葛)、空城计(诸葛亮)、七步之才(曹植)、一身是胆(赵云)、乐不思蜀(刘禅)等(3)想进一步了解刘备和诸葛亮,请同学们课外阅读小说三国演义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2.总结课文,升华情感回顾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把一个“诚心诚意、尊重人才”的刘备的形象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环境描写、比喻描写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学完了三顾茅庐,两个已经随着历史的长河滚滚而去的英雄人物形象又鲜活在我们眼前,一个是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651.3-2025知识管理实施指南第3部分:电力
- GB/T 46071-2025数据安全技术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任指南
- 化工化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养护员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别夔州官吏赏析课件
- 初识财务报表课件
- 初级中学安全培训课件
- 内部食堂厨房安全培训课件
- 初中教师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创新安全培训考核课件
- GB/T 44988-2024过程工业安全仪表系统在线监视要求
- 《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纺织)》知识培训
- 安徽省离婚协议书格式
- 重症医学科降低抗生素使用率PDCA循环
- 专升本-英语高频词汇
-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 2024年辽宁省抚顺市五十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1章-物质的聚集状态
- 母婴保健技术考试题
- 中国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