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1页
1999年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2页
1999年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3页
1999年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4页
1999年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ews/tjgb/2009/8/098241620419908.html1999年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9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紧紧围绕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千方百计扩大投资、消费和出口,努力缓解有效需求不足、资金总量少等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各项事业继续进步。一、综合国民经济运行平稳,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95.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9%,基本实现预期经济增长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98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90.46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增加值57.43亿元,增长10.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94亿元,增长8.5%。产业结构继续得到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7:45.5:28.8调整为24.5:46.2:29.3,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5个百分点。宏观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44元,按可比价格算,比上年增长9.1%;按增加值计算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3772元,增长9.6%。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县属工业增长质量低,新的工业增长点不多;工业投资规模小,工业发展后劲偏弱;资金投入总量少;就业压力大;农产品总体价格水平下降,农民增收难度大。二、农业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市场为导向,加大了农业向优质、高效、外销方向的调整力度,加强农产品流通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全年农业总产值72.97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种植业增长6.9%,林业增长1.7%,牧业增长5.6%,渔业增长6.4%。农业增加值47.98亿元,增长5.6%,直接拉动全年经济增长1.33%。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1999年 比上年增长(%)粮食112.52万吨0.8其中:稻谷100.56万吨-0.4其中:优质稻24.43万吨37.6蔬菜155.57万吨14.0甘蔗24.04万吨-17.5花生9.81万吨6.2烟叶2.67万吨-9.5水果12.26万吨16.0茶叶2668吨-3.0蚕茧1614吨58.2加快了毛竹、松香为重点的山地综合开发。年末有林地面积124.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0.2%,活立木总蓄积量5702万立方米。畜牧业、渔业稳步发展,三元杂交猪、优质肉牛饲养量明显增加。年末生猪存栏量117.55万头,比上年增长5.0%;牛年末存栏31.32万头,增长2.7%;三鸟饲养量2053万只,增长5.4%。肉类总产量13.01万吨,增长5.7%。其中:猪肉产量10.59万吨,增长2.8%;牛肉产量0.24万吨,增长70.1%。禽蛋产量9825吨,增长6.7%。水产品产量7.34万吨,增长4.7%。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59.5万千瓦,增长13.0%;化肥施用量(实物量)28.6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有效灌溉面积9.01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比重67.1%,比上年扩大1.7个百分点;农村用电量1.88亿千瓦小时,增长6.5%。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全市中小企业改革面76.6%。继续抓好优化资本结构,核销银行呆坏帐3.3亿元;继续支持优势企业发展壮大和帮助列入考核的23户困难企业脱困减亏。一批中小国有企业改革后重现活力。三资工业企业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年工业总产值220.06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下简称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137.47亿元,增长8.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工业增长5.1%,集体工业下降0.2%,股份制工业增长10.2%,“三资”工业增长17.1%。轻重工业均增长8.4%。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15.47亿元,增长13.7%。产销衔接较好,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9.2%,工业产成品存货增加5.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规模以上企业):1999年 比上年增长(%)纱2.70万吨10.3布2506万米20.5糖2.09万吨15.3卷烟27.05万箱3.6啤酒6.40万吨-11.4合成洗涤剂2.28万吨-37.3彩色电视机60.02万台4.3原煤115.59万吨-20.9发电量50.79亿千瓦时7.6其中:水电12.08亿千瓦时-26.1成品钢材115.84万吨14.4水泥276.96万吨12.0木材5.26万立方米-16.4人造板2.84万立方米-22.6十种有色金属22.92万吨11.8化肥(折纯100%)2.29万吨-20.2小型拖拉机0.88万台5.3工业增长质量提高。规模以上工业盈利企业盈利额10.96亿元,比上年增长33.5%;亏损企业亏损额5.35亿元,减亏13.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5.6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实际增长1.79倍。税收总额13.59亿元,增长19.6%。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89.5%,提高13.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06.09%,上升2.3个百分点。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4.16亿元,增长9.0%,工业直接拉动全年经济增长3.59%。工业增长速度偏低,发展不平衡,工业增长质量提高主要靠少数大中型中省工业拉动,近五成的企业依然亏损,国企脱困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结构调整难度大。在投资规模明显扩大的拉动下,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6.3亿元,比上年增长25.4%,直接拉动全年经济增长2.02%。四、固定资产投资积极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明显扩大。以公路、电力、城镇防洪堤、城镇住房、农村奔康房等为投资重点,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相关专项资金,加强内引外联,积极引进外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0.4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固定资产投资率达35.9%,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在完成的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22.78亿元,增长47.1%;城乡私人投资15.95亿元,增长23.0%。其中农村奔康房投资14亿元,增长22%。基本建设投资29.09亿元,增长34.5%(其中:京珠高速公路13.93亿元,增长57.9%);更新改造15.43亿元,增长28.1%;房地产开发3.24亿元,增长46.6%。全年新增固定资产46.62亿元,下降11.35%。主要新增生产(服务)能力和效益有:发电机组7.63万千瓦(其中火电2.58万千瓦)、市内电话交换机0.81万门、改建公路344.2公里。五、市区建设和环境保护市区建设和治理取得新成效。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加大了韶关市区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大力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完成了工业西路、风度路步行街、风采广场、武江北路和浈江北路的扩建改造,市容市貌进一步改善。全年市政建设投入4700万元,改造道路1.6公里,改造和疏通下水道170多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47.5平方公里,供水总量5220万立方米,城市公共交通标准营运车辆75标台,出租汽车508辆,城市公共绿地面积616公顷。环境保护事业稳步发展。到1999年止全市已下达了五批限期治理项目,对86个污染源提出了限期治理要求。工业污染防治步伐加快,总量控制的十二种污染物的排放量除个别指标外基本控制在省下达的2000年控制指标范围内。全市工业废水处理率95.9%,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68.9%,工业废气处理率89.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37.4%,政府环保目标任期责任制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工作迈上新台阶。市区建成了面积为45.9平方公里的烟尘控制区和面积为26.5平方公里的环境噪声达标区。全市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3238平方公里。酸雨污染防治和碧水工程计划等项工作开始启动。六、交通和邮电业以公路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全市新改建国省道和县乡公路515.9公里,京珠高速公路韶关段建设加快,完成投资13.93亿元。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1122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708.8公里,比上年增加7.7%。高级次高级路面公路2456.5公里,增加3.3%。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60.5公里。全年货物周转量增长7.6%,客运周转量增长19.9%。移动电话、互联网络、数据通信等邮电通讯业务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82亿元,增长20.7%。年末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6.16万门,增长14.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5.15万户,增长17.2%。其中:市话24.59万户,增长16.2%;农话10.56万户,增长19.6%。移动电话用户9.64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32万户,增长81.2%。无线寻呼用户20.49万户,减少3.3%。互联网用户7368户,比上年末增加3658户。每百人拥有电话由上年末的12.58部增加到14.68部。七、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消费平稳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8亿元,增长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1%。其中:城镇零售额57.9亿元、农村零售额20.1亿元,基本实现同步增长。按行业分,餐饮业增长12.1%,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10.4%,制造业增长8.9%。物价在1998年出现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下滑。各类物价指数如下(以上年为100%):零售物价指数(%)97.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8.3其中:食品类96.1衣着类97.3家庭设备用品类97.7医疗保健类99.7交通和通讯设备类94.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99.3居住类103.7服务项目类104.9八、对外经济和旅游业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增加。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4.55亿美元。其中:进口1.1亿美元,增长50.9%;出口3.45亿美元,增长9.4%。在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1.21亿美元,下降9.6%;加工贸易出口1.02亿美元,增长42.4%;三资企业出口1.22亿美元,增长11.1%。全年新批利用外资合同30项,合同外资金额7797万美元,增长44.1%。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增长9.5%。内联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0.93亿元,增长1.94倍。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继续加大对旅游设施的投入力度,旅游的软、硬环境明显改善。全年接待旅游者人数260.8万人次,增长15.9%;旅游收入4.04亿元,增长28.3%。九、金融和保险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取得初步成效。精心组织实施了对13家城市信用社的停业整顿工作,保持了金融秩序的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1.7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7.56亿元,增长6.1%,与上一年的增长幅度比回落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162.97亿元,增长4.9%,新增贷款运行质量较高。在短期贷款中:工业贷款40.58亿元,增长5.7%;商业贷款35.66亿元,下降2.7%。全年银行现金收支轧差货币净投放24.45亿元,增长37.9%。保险事业平稳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66亿元,增长24.5%。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27亿元,增长3.8%;人寿保险保费收入2.39亿元,增长44.0%。支付各类赔款6322万元,增长8.7%。其中:财产险支付赔款4982万元,增长5.6%;人寿险给付赔款1340万元,增长27.5%。全市参加各种人寿保险65.2万人。十、科学技术和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全年有40项科研成果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3项获省科技进步奖。全年实施“星火计划”11项,“火炬计划”3项。科技工作以工业、农业为主战场,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开展了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活动,农业科技成果得到广泛推广、民营科技企业出现良好发展势头,科技进步对工业、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继续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经费投入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倍。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各类教育发展如下:学校数(所) 新招学生数(人) 在校学生数(人) 比上年增长(%)高等学校 1 2170 6032 5.6中等专业学校(含中师)7 2298 7699 -8.1市属技工学校 7 3378 8317 3.4职业中学 24 3873 10680 -9.3普通中学 216 65036 184018 1.7其中:初中 177 55352 156000 1.6小学 1375 52439 350630 -2.9学龄儿童入学率99.55%,小学毕业升学率96.1%,初中毕业升学率66%,高中毕业升学率53.2%。成人再教育规模明显扩大。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5714人,增长58.4%;成人中等教育在校学生2886人,下降19%。全年参加高等、中等教育自学考试8.9万人科次,增长13.8%;其中高等教育8.67万人科次。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文化事业继续发展。文化部门积极实施“文化艺术上山下乡活动”。全市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54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9个,韶关新博物馆已完成主体工程;档案馆9个;广播电台9座10套节目,广播人口覆盖率92.48%;电视台5座5套节目,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2座,乡镇广播电视站135个,电视人口覆盖率92.48%;全年韶关日报出版印数2002万份。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全市有卫生机构60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97个,医院床位数7896张。卫生技术人员11255人,其中:医生4281人,护士4537人。全市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25.9张,拥有医生14人。全年全市参加无偿献血1.9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8.6倍,献血量384.4万亳升。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全年共组织了乒乓球、游泳、手球、击剑、举重、羽毛球、体操、射击、棋类、摔跤、柔道11个项目参加省锦标赛和击剑、棋类2个项目参加全国少年锦标赛,取得了金牌38枚、银牌17枚、铜牌24枚的佳绩。市龙舟代表队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获金牌4枚、银牌2枚。全年共有1367所学校全面施行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99.8%,优秀率为25.5%。十二、人口、就业与人民生活人口出生继续得到控制。1999年人口出生率为15.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