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校联考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检测试卷D卷.doc_第1页
人教版五校联考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检测试卷D卷.doc_第2页
人教版五校联考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检测试卷D卷.doc_第3页
人教版五校联考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检测试卷D卷.doc_第4页
人教版五校联考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检测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校联考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检测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知识积累 (共5题;共35分)1. (8分)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悠悠岁月已抹去了绝大多数历史的痕迹,历代古人的悲欢离合早已烟硝云散,些许残存的断垣颓璧,才能为那漫长的过去作出无言的旁证。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璜富于艺术魅力。宫内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璧辉煌,豪华非凡。错别字_改 正_2. (15分)请根据要求或提示补写下列诗文名句(1) 读书让我学会做人。读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我明白了做人就要做一个像白求恩同志一样有点精神的人,因为那样就会成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_,一个有道德的人,_,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孔子说“ _,_。”让我明白了“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的道理。梁启超引用孔子的话“其为人也,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告诉我什么才是人类理想的生活。林则徐说:“海纳百川,_; _,无欲则刚。”告诉我做人要宽容。(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3)崔颢的黄鹤楼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_,_。(4)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以比喻写愁的名句是_,_。(5)_,欲上青天揽明月。3. (2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线“之”字在文中的意思。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_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_4. (5分)以下语段均选自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阅读推荐的名著,请根据平时的阅读体验,选择其中一个语段,猜测其出处,并说明理由。 “你是七班的大房,我想起来,你娘家是四班。两头都是地主,你的东西不会是自己劳动来的。你们,从小老妈子抱着,丫环搀扶着,你们娶聘,骑马坐轿,绫罗绸缎,跟房跟班,你们享过福。怎么说是你的东西?穷人的东西,血汗换来,才是自己的。你们都是吃闲饭的人”“请允许我给您指出,”他最后尖声说,“你们所有青年人,未加思索就判断和解释各种事情;你们对自己的祖国了解不多;先生,你们不熟悉,就是这么回事!你们都只读书。瞧,比如现在您给我一会儿说这个,一会儿说那个,得啦,就说关于那些家仆吧”这日到了跂踵国,有几个国人在海边取鱼,一个个身长八尺,身宽也是八尺,竟是一个方人。赤发蓬头,两只大脚有一尺厚,二尺长,行动时以脚指行走,脚跟并不着地,一步三摇,斯斯文文,竟有宁可湿衣,不可乱步的光景。他在南赡部洲,不觉八九年馀,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着海外必有神仙,独自个依前做筏,又飘过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登岸遍访多时,忽见一座高山秀丽,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虫虎豹,直登山顶。5. (5分)根据下面初三(2)师生间的对话,代班长拟写一则留言条。(只写正文,不超过50字)老师:请问什么东西“嘎吱”“ 嘎吱”响?小明:老师,电风扇啊!真是烦人。老师:那么,就先关掉吧。哪个坏了呢?班长:老师,是靠前门的第一个坏了。老师:哦。那麻烦你去请总务室的王师傅来修一下。班长:好的,我现在就去。班长:哎呀,老师,王师傅不在啊。怎么办?老师(一笑):哦!那你说呢?班长(恍然大悟):哈哈,写留言条!老师:对啦,那写留言条的事就归你了。别忘了怎么写哦。班长:放心啦,老师。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6分)6. (4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如水的月光王月鹏那时我住在一个叫作西村的居民小区。“西村”原本是一个村子,在上个世纪90年代被城市化了,农宅改建成为楼房。后来单位分房子,因为论资排辈,我分到的是别人腾出来的一套旧房。因为是旧房,而且又位于西村,我于是有些失落感。乡下的父母却格外高兴,觉得儿子刚参加工作就分到属于自己的房子,总算在城里扎下了根。在我眼里,西村不过是一个被挪移到了城里的大农村,居民大多是以前的农民,仍然延续着过去的生活习惯,我对他们有一种本能的疏远和排斥感。那时我好不容易才离开农村,正在拼力追逐一份城里人的生活,既要承受外在的矛盾,又要抵御内心的冲突,整日在自信与自卑之间徘徊。常常是在深夜,我把赵传那支喊向黑色的天空放到最大音量,整栋楼房似乎在颤动,心如止水。陌生的夜风窜进屋里,有些凉。很凉。这个难眠的人在写作,在走一段很长很长的夜路。不管遭遇怎样的阻遏,不管内心掀起怎样的风暴,他一直在努力地融入人群,试着与生活和解。“不要奢望熟识的人都关心和理解写作,也不要苛求每一个写作的人都要怀着爱、真诚和责任。”睡梦中,我被这样的一句话击醒,凌晨3点。梦中出现的这句话,就像旷野的一棵树,没有任何衬托也没有任何枝蔓,甚至连扎根的泥土都没有,它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突然出现,瘦得锐利,让人窒息和迷乱。我醒来,站到窗前,于是看到了对面地下室的灯光。凌晨3点的清冷夜色里,那抹灯光像一灼小小火焰,在城市的角落里暗自燃烧。我看到了它,可很快就淡忘了。后来有一天,母亲告诉我说,你知道吗,对面楼房的地下室总是早晨四五点才熄灯。我开始格外留意那里,晚上读书写作累了,总会伏在窗前吸烟,与对面地下室的灯光久久对视。我觉得那灼小小的火焰里,大约藏着一个秘密。我对那个秘密充满好奇。一个又一个午夜,我在五楼窗前俯视那里,地下的灯光与天上的月光遥相呼应,因为过度专注,我渐渐地居然有了仰望的幻觉,觉得大地变成夜晚的天空,从地下室窗口流泻出来的,宛若如水的月光。它们漫过我的心头,让我同时体味到一种真切的温暖与寒意。一个黄昏,我陪着女儿在楼下玩耍,遇到一位年轻母亲与孩子。两个稚童在一起很快就相熟了。我问这位母亲也住在这个小区吗,她用手指着楼前的方向说,暂时住在那个地下室,我们是邻居。这位年轻的母亲,素朴,淡定,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悲戚。我长时间无言以对。她的孩子,一个很阳光的小男孩,正在她的身边开心地玩耍。继续闲聊,我知道了她来自遥远的农村,租住在对面的地下室,丈夫白天在这个城市蹬三轮车,晚上孩子入睡以后,夫妻两人一起针织羊毛衫,赚点加工费补贴生计。看着她和她的孩子,我的心中充满敬意。他们在城市的角落里生活和劳作,以拥抱月光的方式,迎接黎明的到来。他们把城里的月光,在地下室转化和提炼成一灼小小的阳光,永远地种植在孩子的心里。(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4月14日,有改动)(1)刚在城里扎下根的“我”,与来自农村、租住在地下室的年轻母亲,两人之间最大的异同之处是什么?(2)文中“我”的情感态度变化大致有三个阶段,见到地下室灯光之前,“我”_;感觉地下室灯光“宛若如水的月光”之时,“我”内心_;了解地下室灯光主人的经历之后,“我”变得_。(3)第三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体会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他们在城市的角落里生活和劳作,以拥抱月光的方式,迎接黎明的到来。(5)如果把文章题目改为“城里的月光”,行不行?为什么?(6)刚在城里扎下根的“我”,与来自农村、租住在地下室的年轻母亲,两人之间最大的异同之处是什么?(7)文中“我”的情感态度变化大致有三个阶段,见到地下室灯光之前,“我”_;感觉地下室灯光“宛若如水的月光”之时,“我”内心_;了解地下室灯光主人的经历之后,“我”变得_。(8)第三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9)体会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他们在城市的角落里生活和劳作,以拥抱月光的方式,迎接黎明的到来。(10)如果把文章题目改为“城里的月光”,行不行?为什么?7.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上观专访:余光中谈乡愁【人物档案】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随父母迁居香港,次年迁入台湾。曾先后任教于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等。在其众多作品中,为人们孰知的是诗歌乡愁。【关于乡愁】上观新闻:说到乡愁,相信每一个访问您的人都绕不开这首诗。您写这首诗时,是怎样一种心境?余光中:我第一次回乡,是在离开大陆46年之后。回乡之前,类似乡愁这样主题的诗歌,我至少写过三四十首。不过乡愁流传到了一定程度,以至于我太太都不喜欢别人来朗诵它。有很多人对我说,我是读你的诗长大的。结果他除了乡愁之外,都没有读过我第二首诗。上观新闻:看到资料说您二十多分钟就把乡愁写出来了?余光中:可是这种感觉,在我心里面已经有二十年了。我离开大陆二十多年后才写出乡愁。上观新闻:这二十多年间,您到很多地方工作、生活过,其中包括两度赴美。余光中:到了许多地方总有乡愁,尤其到了美国之后乡愁特别高涨,因为美国社会跟中国实在太不一样了,我的英文在美国足以应付各种生活问题,可是比起来还是中文亲切得多。【关于诗歌】上观新闻:大陆诗人汪国真病逝之后,媒体曾广泛讨论过诗歌的处境。许多年轻人不太喜欢读诗,更不愿意写诗。您怎么看这一现象?余光中:这个可以分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大陆改革开放之初,诗歌还是很受欢迎的。后来,西化的潮流进来了,很多小众化的现象就出现了。可是我们这样看,早在战国的时候就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故事。阳春白雪是非常高明的,下里巴人是比较流俗的。对于喜欢流行歌的人来说,那些歌词就是他们的诗。仅从这点看,诗歌是绝对不会被冷落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诗人自己写得不好,不要怪别人。所以诗人要反省一下,为什么没有人要看你的诗?诗人把诗写好了,写得雅俗共赏,自然还是有读者的。像我自己有的诗集也可以卖好几万册。上观新闻:您的作品在大陆销量还是非常高的。余光中:我并非畅销作家。我的书不滞销,也不畅销,美其名曰“长销”。上观新闻:作为华语诗坛前辈,您对青年诗人有什么样的期许?余光中:千万不要以为唐诗、宋词过时了,它里面的新手法不亚于现代诗,就看你怎么读。你认真读了,仍然可以从屈原、李杜等人身上学到东西,这些东西并没有完全过时。我现在对于中国古诗还是非常喜欢。【关于传统文化】上观新闻:现在大陆很多中小学很重视古典和经典作品学习,社会上也兴起“国学热”。在台湾,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还是非常好,但是也有人认为台湾年轻人不是特别重视语文学习,您怎么看?余光中:大陆近年来很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和启蒙,像讲得浅一点的百家讲坛,也是一种启蒙。我一直觉得,一个中国作家一定要了解两种传统,一个是诗经、楚辞以来的大传统,一个是五四以来的小传统。如果你要从事中文写作,你多少都要熟悉一下。当然还有外国文学,不过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上观新闻:前段时间大陆有一位学者忧虑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我们培养出来许多高学历的“野蛮人”。您怎么看待高学历的“野蛮人”?余光中:本来大家都有一个笼统的名称就是知识分子,可是知识并不一定能够培养你的判断力,学了那么多知识,要能够判断是非,分别高下。头脑的开发,如果没有感性、感情来滋润、来补充,那就偏了。当然我们说理工科的人是这样,学文科的人不懂理工的也比比皆是。不过真正的科学家也往往是喜爱文学艺术的,像爱因斯坦喜欢音乐,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这些人都很喜爱传统文化。【关于爱好】上观新闻:听说您很喜欢摇滚乐,我觉得有点意外。在许多人印象中,您是一个非常儒雅冷静的人。余光中:很多人对此也觉得不解。其实我对音乐爱好很广泛,一开始是喜欢古典音乐,像莫扎特、巴赫的曲子。后来喜欢上了爵士乐,然后再扩展到美国的民谣,以及美国白人的蓝调、黑人的灵歌这些。我是在四十多岁时开始喜欢上摇滚乐的,在台北还做过几次摇滚乐歌词的演讲。上观新闻:在诗歌创作中,您是不是也从摇滚乐或者其他音乐形式中吸取了养分?余光中:音乐的节奏感、韵律感,都会影响我的诗句跟文句。比如说乡愁,_。(1)“乡愁”是中国诗歌的永恒主题,请写出表现“乡愁”的一个完整诗句。 (2)余光中曾说,乡愁这首诗像是他的名片,一方面介绍了他,但另一方面也遮住了他,因为不少读者只见名片而不见其人。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他这样说的原因。 (3)从余光中与记者的问答中,你是否觉得余光中是一个“儒雅冷静”的人?请结合【关于传统文化】【关于诗歌】部分内容说明理由。(小贴士:可从余光中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表述时的措辞等角度入手分析) (4)余光中认为,音乐的节奏感、韵律感,都会影响我的诗句跟文句。请以乡愁为例作简要分析。 三、 古诗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8. (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A)_。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B)_。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C)_,(D)_;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默写出文中空缺的句子。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云归而岩穴暝 暝:_临溪而渔 渔:_杂然而前陈者 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