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校)正余弦定理及解三角形.doc_第1页
(奥校)正余弦定理及解三角形.doc_第2页
(奥校)正余弦定理及解三角形.doc_第3页
(奥校)正余弦定理及解三角形.doc_第4页
(奥校)正余弦定理及解三角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余弦定理和解三角形一、知识要点1、引理 三角形面积公式:2、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并且都等于该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即。3、正弦定理有如下的变形公式:(1);(2);(3)4、余弦定理:在ABC中,有c2 = a2+b22bccosC,b2 = a2+c22accosB,a2 = b2+c22bccosA 变形公式:5、在三角形中,我们把三条边(a,b,c)和三个内角(A,B,C)称为六个基本元素,只要已知其中的三个元素(至少一个是边),便可以求出其余的三个元素(可能有两解、一解、无解),这个过程叫做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的主要作用是解斜三角形。6、三角形中的各种关系设ABC的三边为a、b、c,对应的三个角为A、B、C1角与角关系:A+B+C = ,2边与边关系:a + b c,b + c a,c + a b,ab c,bc b3边与角关系: 1)正弦定理 2)余弦定理及它们的变形形式4三角形内角定理的变形由ABC,知A(BC)可得出:sinAsin(BC),cosAcos(BC)而有:,7、解斜三角形的常规思维方法是:(1)已知两角和一边(如A、B、C),由A+B+C = 求C,由正弦定理求a、b(2)已知两边和夹角(如a、b、c),应用余弦定理求c边;再应用正弦定理先求较短边所对的角,然后利用A+B+C = ,求另一角(3)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如a、b、A),应用正弦定理求B,由A+B+C = 求C,再由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c边,要注意解可能有多种情况(4)已知三边a、b、c,应余弦定理求A、B,再由A+B+C = ,求角C二、典型例题例1、在ABC中,已知,B=45 求A、C及c.变式1、 变式2、 在例2、在中,AB=2,AC=1,AD为BC边上的中线,求BC。变式3、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且AB=1,BC=4,则边AC上的中线BD的长为 。变式4、在ABC中,已知角B45,D是BC边上一点,AD5,AC7,DC3,求AB例3、在ABC中已知a2bcosC,求证:ABC为等腰三角形变式5、在中,若下列等式成立,分别判断的形状:(1)acosA=bcosB (2)sinC=2cosAsinB (3)例4、在ABC中,AB5,AC3,D为BC中点,且AD4,求BC边长。变式6、已知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边长AB=2,BC=6,CD=DA=4.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例5、如图,平面上有四个点A、B、P、Q,A、B为定点,且AB=,P、Q为动点满足关系AP=PQ=QB=1,又APB和PQB的面积分别为S、T。(1)求S2+T2的取值范围;(2)当S2+T2取得最大值时,判断APB的形状。AQPBST变式7、如图所示,已知半圆的直径AB2,点C在AB的延长线上,BC1,点P为半圆上的一个动点,以DC为边作等边PCD,且点D与圆心O分别在PC的两侧,求四边形OPDC面积的最大值。OP东北例6、 在某海滨城市附近有一台风,据监测,当台风位于城市(如图)的东偏南方向的海面处,并以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台风侵袭范围为圆形区域,当前半径为,并以的速度不断增大,问几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到台风的侵袭?并会持续多长时间?变式8、据气象台预报,距S岛300 的A处有一台风中心形成,并以每小时30的速度向北偏西30的方向移动,在距台风中心270 以内的地区将受到台风的影响。问:S岛是否受其影响?若受到影响,从现在起经过多少小时S岛开始受到台风的影响?持续时间多久?说明理由.例7、化工厂的主控制表盘高1米,表盘底边距地面2米,问值班人员坐在什么位置上表盘看得最清楚?(设值班人员坐在椅子上时,眼睛距地面1.2米).DCBA1.2 m2 m1 m三、巩固练习(A基础夯实)1、中,A、B的对边分别是,且,那么满足条件的 A、 有一个解 B、有两个解 C、无解 D、不能确定 ( )2、已知的面积为,则角C的度数为( )A、1350 B、1200 C、600 D、450 3、在中,若,则必定是( ) A、钝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4、在ABC中,AC=,A=45,C=75,则BC的长为 .5、已知锐角三角形的边长为1、3、a ,则a的取值范围是 .6、在ABC中,已知A=1200,b=3,c=5,则的值为 .7、在中,a,b,c分别是的对边长,已知a,b,c成等比数列,且,求的大小及的值。8、在ABC中,角A、B、C对边分别为a、b、c.证明:.(B能力提高)9、如图,在600的的内部有一点P,P到边AX的距离是PC=2,P到边AY的距离是PB=11,求点P到顶点A的距离。10、在一很大的湖岸边(可视湖岸为直线)停放着一只小船,由于缆绳突然断开,小船被风刮跑,其方向与湖岸成15角,速度为2.5km/h,同时岸边有一人,从同一地点开始追赶小船,已知他在岸上跑的速度为4km/h,在水中游的速度为2km/h.,问此人能否追上小船.若小船速度改变,则小船能被人追上的最大速度是多少?参考答案:例1、解一:由正弦定理得:B=4590 即ba A=60或120当A=60时C=75 当A=120时C=15 解二:设c=x由余弦定理 将已知条件代入,整理: 解之:当时, 从而A=60 ,C=75当时同理可求得:A=120 ,C=15。变式1、解:,变式2、解:例2、解:设E为AB的中点,连接DE,AE=1,DE=,设AD=,则,解出,从而BD=,所以BC=。评述:解三角形时尽量使已知条件转化集中在同一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可利用余弦定理求第三边长。变式3、解:延长BD到E,使DE=BD,可知CE=1,求出BE=,从而BD=。变式4、解:在ADC中,cosC又0C180,sinC在ABC中,AB评述:此题在求解过程中,先用余弦定理求角,再用正弦定理求边,注意正、余弦定理的综合运用例3、证法一:欲证ABC为等腰三角形可证明其中有两角相等,因而在已知条件中化去边元素,使只剩含角的三角函数由正弦定理得, 即2cosCsinBsinAsin(BC)sinBcosCcosBsinCsinBcosCcosBsinC0即sin(BC)0,BC()B、C是三角形的内角,BC,即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证法二:cosC化简后得b2c2bc ABC是等腰三角形证法三:根据射影定理,有abcosCccosB,又a2bcosC2bcosCbcosCccosBbcosCccosB,即又即tanBtanCB、C在ABC中,BCABC为等腰三角形评述:化简或证明三角恒等式,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化角为边或化边为角,为解题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变式5、(1)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3)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例4、分析:此题所给题设条件只有边长,应考虑在假设BC为后,建立关于的方程。而正弦定理涉及到两个角,故不可用。此时应注意余弦定理在建立方程时所发挥的作用。因为D为BC中点,所以BD、DC可表示为,然用利用互补角的余弦互为相反数这一性质建立方程。解:设BC边为,则由D为BC中点,可得BDDC,在ADB中,cosADB在ADC中,cosADC又ADBADC180cosADBcos(180ADC)cosADC解得,2, 所以,BC边长为2。评述:此题要启发学生注意余弦定理建立方程的功能,体会互补角的余弦值互为相反数这一性质的应用,并注意总结这一性质的适用题型。变式6、解:如图,连结BD,则四边形面积SSABDSCBDABADsinABCCDsinCAC180,sinAsinC,S(ABADBCCD)sinA16sinA由余弦定理:在ABD中,BD22242224cosA2016cosA在CDB中,BD25248cosC,2016cosA5248cosC又cosCcosA,cosA,A120,S16sinA8.例5、AQPBST解(1)设,因为PB2=,PB2=,所以。若则无意义,所以。而 =,所以当时,S2+T2有最大值。当时,S2+T2 。所以S2+T2取值范围是。(2)此时,在APB中由余弦定理得PB=,故APB为等腰三角形。变式7、分析:要求四边形OPDC面积的最大值,这首先需要建立一个面积函数,问题是选谁作为自变量,注意到动点P在半圆上运动与POB大小变化之间的联系,自然引入POB作为自变量建立函数关系。四边形OPDC可以分成OPC与等边PDC,OPC可用OPOCsin表示,而等边PDC的面积关键在于边长求解,而边长PC可以在POC中利用余弦定理表示,至于面积最值的获得,则通过三角函数知识解决。解:设POB,四边形面积为,则在POC中,由余弦定理得:PC2OP2OC22OPOCcos54cosOPCPCD(54cos)2sin()当即时,max2评述:本题中余弦定理为表示PCD的面积,从而为表示四边形OPDC面积提供了可能,可见正、余弦定理不仅是解三角形的依据,一般地也是分析几何量之间关系的重要公式,要认识到这两个定理的重要性例7、 解:如图建立坐标系以O为原点,正东方向为x轴正向.OP东北在时刻:(1)台风中心P()的坐标为此时台风侵袭的区域是其中若在t时刻城市O受到台风的侵袭,则有即答:12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到台风的侵袭.变式8、分析:设B为台风中心,则B为AB边上动点,SB也随之变化S岛是否受台风影响可转化为SB27O这一不等式是否有解的判断,则需表示SB,可设台风中心经过小时到达B点,则在ABS中,由余弦定理可求SB。解:设台风中心经过小时到达B点,由题意,SAB9O3O6O在SAB中,SA3OO,AB3O,SAB6O,由余弦定理得:SB2SA2AB22SAABcosSAB 3OO2(3O)223OO3Otcos6O若S岛受到台风影响,则应满足条件SB27O 即SB227O2化简整理得 21O19O解之得 55所以从现在起,经过5小时S岛开始受到影响,(5)小时后影响结束持续时间:(5)(5)2小时答:S岛受到台风影响,从现在起,经过(5)小时,台风开始影响S岛,且持续时间为2小时。DCBA1.2 m2 m1 m例7、解:如图,设,则, , ,当,即时,达到最大值,是锐角,最大时,也最大,所以值班人员看表盘最清楚的位置为米.说明:欲在表盘看得清楚,人眼距表盘水平距离AD应使视角达到最大。合理利用角的关系,建立目标函数,是本题的关键。(A基础夯实)1、C;2、D;3、D;4、;5、;6、7、分析:本小题主要考查解斜三角形等基本知识,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I)成等比数列 又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II)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 。8、证明:由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b2a2c22accosB,a2b2b2a22bccosA2accosB.整理得 .依正弦定理,有 ,评述: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基础知识,考查三角函数简单的变形技能.(B能力提高)9、解:因为,所以A、B、P、C四点在同一个圆O上,此圆的直径就是所求的距离PA=2R,连BC,所以,=147,由正弦定理得,得PA=14。10、解: 不妨画一个图形,将文字语言翻译为图形语言, 进而想法建立数学模型.OABvt2(1k)t4kt15设船速为v,显然时人是不可能追上小船,当km/h时,人不必在岸上跑,而只要立即从同一地点直接下水就可以追上小船,因此只要考虑的情况,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