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模块考试试题.doc_第1页
2012级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模块考试试题.doc_第2页
2012级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模块考试试题.doc_第3页
2012级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模块考试试题.doc_第4页
2012级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模块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1学段模块考试历史 试 题(必修一)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试卷密封线内或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答案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第卷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案卷的规定区域内,否则不计分。第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一贵族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其中处于大宗地位的应是妻室子嗣妻(正配)A大姐(26岁) C三哥(20岁)妾一(侧室)B二哥(24岁)妾二(侧室)D四哥 (18岁)2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3. 有人认为,唐代“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其和谐在政治制度上的突出表现是A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B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建立了军镇制度D实行三教并行制4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使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A军政 B民政 C行政 D财政5. 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是辽 阳 行 省岭 北 行 省图2 图3图1 图2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6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一察举制一九品中正制一科举制”的历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对应的是 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7 下列示意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地 地 地 地方 方 方 方 年代 年代 年代 年代 A B C D8下列各项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原因的是 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 山多地少封闭式的农耕经济 平民与贵族间的斗争 小国寡民和独立的城邦制度 A B C D9苏格拉底案: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抽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A10岁雅典男童 B雅典贵妇 C40岁雅典男性公民 D来自波斯的商人10根据下图所示,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11右图是为纪念历史上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重要文献是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体开始确立的标志。这部文献是A德意志帝国宪法 B英国的权利法案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美国的1787年宪法12 1832年英国的议会选举改革后,直接利益的获得者是A工业资产阶级 B工业无产阶级C掌权的新贵族 D广大贫民阶层13.1785年左右,美国人用一幅题目为“联合或死亡”的政治漫画提示了美国面临的困局。为解决困局,美国A. 进行独立战争,赢得国家独立B. 制定邦联条例,维护独立成果C. 制定1787年宪法,确定联邦制原则D. 进行工业革命,实现经济腾飞14. 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15具有1819世纪“多种政体的实验场”称号的国家是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中国16英国依据 “片面最惠国待遇”取得的特权有 协定关税 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英国商人到内地游历经商 产品免内地税 A B C D 17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天国兴衰”“历史文献”“学习检测”等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A鸦片战争B李鸿章崭露头角C鉴史启智D天朝田亩制度A黄海激战 B11国逼签条约 C“祝南京陷落”(日语) D圆明园遗址18.以下图片记录了不同战争留下的伤痕记忆,按其所对应战争的先后顺序,排在第三位的是19下列表格是凤凰网对辛亥革命的调查(截止2010年11月23日)。网友选择广州的理由是 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1武汉52%2广州37.4%3南京5.6%4北京2.9%A1905年成立同盟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B1911年黄花岗,打击了清朝统治,鼓舞了人们的革命斗志C1911年首义,各地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D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共和政体20下图为“五四运动”时期一份报纸的一角,它反映了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D响应“五四”运动国内专电21“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22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9211935: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23万里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A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 B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C革命中心地区发生了转移 D中国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24下图中数字标明的地点,都是著名的抗日战役的发生地,其中能为研究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提供实地资料的是ABCD25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下面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抗战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全民族抗战是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敌后抗日根据地始终是抗战的主战场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A B C D26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是指A千里跃进大别山B百万雄师过大江C挺进大西南D挥师大西北27为纪念巴黎公社成立141周年,高一某班同学举办了一个历史座谈会。同学们就巴黎公社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心得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巴黎公社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主流的背景下发生巴黎公社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A B C D28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C马克思主义产生 D中国清王朝被推翻29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30“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造成诗人离愁别绪的主要历史原因是A“一国两制”制度的实行 B台独势力 C国共两党内战遗留问题D“冷战”格局31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代表西方社会发表了香港已死的预言文章。12年后,财富的姊妹杂志时代以25页的专辑否定了财富的预言。这从根本上说明A西方社会反对“一国两制”B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C“一国两制”适合香港发展D西方对华态度发生根本变化32“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这段材料应出自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1992年“九二共识”C1995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 D2005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33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新中国在这一外交方针指导下的外交实践有 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参加万隆会议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 B C D3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并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主要是由于它 A消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和矛盾 B根本上消除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得到了广大亚非国家的认可和赞扬 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35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下列时间的先后顺序是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美双方在上海签中美联合公报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中日关系正常化 ABC D36下列用图示法表示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关系,正确的图示是冷战 杜鲁门主义 对西欧国家经济援助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朝鲜战争37观察右图,眼前的这块柏林墙遗迹恰好放置在两辆坦克之间。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西德与东德之间战争频繁B是当年两大集团虎视眈眈,剑拔弩张的写照C它是冷战的著名标志D是对冷战时期分裂、对抗的反思38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应是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39某博客的一个帖子在分析当今国际格局时绘制了一个示意图(如图)。它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一超多强”趋势,天平的一边如果是美国,那么另一边应是A欧洲联盟、日本、俄罗斯、中国 B法国、德国、英国、日本C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D日本、中国、俄罗斯、印度 40下图为一位同学的历史笔记(部分),记录了某历史概念的部分内容。请你根据其内容,判断下列哪项正确 A历史概念应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动荡的事例有两极格局瓦解、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等C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D世界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已经形成多极化政治格局第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41题12分,第42题16分,第43题12分,第44题10分,第45题10分,共60分。41(12分)法律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依据下表所列法律文献内容摘要,指出法律文献的名称及其颁布的意义。法律文献内容摘要法律文献名称(4分)法律文献颁布意义(8分)第三表执行二、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三、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美国的联邦政府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42(16分)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全球通史(1)怎样理解材料一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分析其进步作用。(4分)(2)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国情差异,代议制民主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试指出英、美两国代议制民主的不同形式,并指出各自的特点。(4分)材料二 俞可平在人民至上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成就说明“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6分)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 选举村级委员会有关法律、法规文本(4)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哪些特点。(2分)43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18401876)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残束了,即悲惨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N佩弗远东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学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尊敬阶段(18世纪);轻视阶段(18401905);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赞赏阶段(19371944);清醒阶段(19441949);敌对阶段(1949)。袁明备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材料四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内发生的变化令人惊奇。中国已经获得尊重,地位日益提高,其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无疑将进一步增强。”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西方人对“中国形象”分别做出了怎样的描述?(2分)(2)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美国对中国形成第和第两个阶段总体看法的主要政治背景。(4分)(3)材料四反映了新时期怎样的“中国形象”?结合新时期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的重大外交活动加以说明。(4分)(4)从 “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4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2分)(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8分)45.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客观的回顾中国1949年后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中发生的社会变迁,可以明确划分出三个相互衔接的时代脉络:一是革命立国时代。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所走过的时光;二是改革建国时代。这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经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确立并实现中国经济繁荣与快速发展的新经济体制的时代;三是和谐富国时代。这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共产党人,励精图治,承先启后,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主旋律,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契机,开启的中国走向全面富裕的时代。 摘自学习时报(1)19531957年是新中国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属于材料中的哪个时代?(1分)结合下列表格列举史实论证材料所归纳的该阶段的时代特征。(6分)序号方面举例1政治制度2经济建设3外交思想材料二 197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陈东升大国崛起的中国模式(2)试例举1979年以来中国发展所占的“天时”因素。(3分)1C 2A 3. B 4A 5. A 6A 7C 8D 9C 10C11B 12A 13.C 14. A 15B 16B 17C 18.B 19B 20B21A 22B 23C 24C 25A 26A 27C 28B 29A 30C31C 32A 33A 34D 35B 36B 37A 38D 39A 40C41 内容摘要名 称颁布意义十二铜表法(1分)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2分)权利法案(1分)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2分)美国1787年宪法(1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或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美国确立)(2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2分)42(1)理解: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2分)进步作用: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发展。(2)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制民主共和制。(2分)特点:英国: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美国:分权与制衡,中央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