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 (27).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 (27).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 (27).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天的怀念第二课时(1)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本篇文章课后读读写写的内容,并且对本篇文章的结构进行了疏理,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篇文章。现在请同学们把本篇文章课后读读写写的内容再朗读一遍。(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整体感知。 让学生全体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课文。2、疏通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2):写双腿瘫痪后的“我”的表现以及母亲对“我”的忍耐。第二部分、(3-6):写“我”答应母亲到北海去看菊花,但母亲却离开了“我”和妹妹。第三部分、(7)写“我”和妹妹去看菊花,懂得了母亲让“我们”“好好儿活”的含义。(三)、研读赏析,感知真情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讨论:双腿瘫痪后的“我”的表现有哪些?母亲对“我”的表现是怎样忍耐的?“我”的表现:砸玻璃、摔东西、捶打腿。(暴怒无常)母亲对“我”的忍耐的表现:悄悄地躲、偷偷地听、悄悄地进、扑过来抓。2、在第一自然段中1)、找一找这一自然段是用什么描写手法描写母亲的,请在文中做好标志。2)、说一说我看有些同学已经划好了,谁来说一说?1)、教师示范: 人物描写的四种方法:肖像(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本段文字通过描写母亲的神态、动作、语言,把母亲对儿子的关爱表现得淋漓尽致。2)、学生讨论明确:如: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神态描写)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动作描写、语言描写)3、速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讨论:(1)、这一自然段是怎样描写母亲的,请找出有关语句给予说明。A、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2)、第二部分主要写什么?明确:写“我”答应母亲到北海去看菊花,但母亲却离开了“我”和妹妹。4、 赏析研读第三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写什么内容?明确:写“我”和妹妹去北海看菊花,懂得了母亲让“我们”“好好儿活”的含义。5、 “好好儿活”在文中出现了多少次,有什么作用?明确:两次,运用反复的手法写“好好儿活”,结构上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内容上表现了“我”懂得了母亲感人至深的母爱。6、 本文多次写到了“看菊花”,请同学们在文中找找看,“看菊花”在文中出现了多少次?有何用意?明确:线索看菊花,3次1)、第一次:母亲要带我去,我不答应2)、第二次:母亲要带我去,我答应了,母亲不能同去3)、第三次:和妹妹一起去用意:母亲想带“我”去看菊花,是对生命的热爱;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菊花的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7、感悟主旨本文通过写“我”在瘫痪后与母亲之间的几件小事情,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同情和关爱,说明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表达了人世间的母子亲情,也对生命和生存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4) 、作业1、文章通篇都是写人,可文章以“秋天的怀念”为题,有什么好处?明确:以“秋天的怀念”为题,不仅表现出对母亲的深切缅怀,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其中也包含着一种人生的精神和意义。2、 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