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 声现象复习一、考点要求:1、知道声音的发生及传播条件;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2、认识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知道响度、音调的影响因素。3、了解噪声,知道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方法。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4、能设计实验验证响度与振幅、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二、预习:知识梳理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而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_。真空 (能或不能)传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_米/秒。3、声音的三要素是指:_ 、_和_。_跟声源的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快, 越高;_跟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 越大。4、在我们的生活中,噪声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为此,我们要减小噪声对我们的危害。我们控制噪声的三条途径是 、 、 。5、低于 Hz的声音称为次声,高于 Hz的声音能够为超声。超声和次声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异,生活中的应用也各不相同,利用超声波 的特点,我们制成了声呐;医院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 的特点。6、通常我们生活中说的“男高音”和“高歌一曲”中的“高”意义不同,“男高音”的高是指 ,“高歌一曲”里的高是指 。7、“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说,听声音就知道这个人是谁,这是因为每个人说话的 不同。三、知识点释疑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不表示声音就消失。因为当振动停止时,原来的声音还会继续传播下去。 (2)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也都能传播声音,但真空不能传声,物理学里把能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固、液、气体既是声源,又是传声介质)(3)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液体其次,气体中最慢。2、声音的特征(声音的三要素)(1)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如:响鼓还需重锤敲)同时要注意,响度还与声源的距离有关系。(2)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如:用硬纸片划梳子)(音乐舞台上,乐手们对弦乐器的定弦,实际就是在调节音调)(3)音色:声音的品质。由声源的材料、结构决定。3、噪声: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为噪声。(如:上课时,外面有人大声的听音乐,这时的音乐就是噪声)控制噪声的三条途径:(1)控制噪声源。(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的振动)(2)阻断噪声传播。(主要是隔声、吸声和消声)(3)在人耳处减弱。(戴护耳器等)4、超声波与次声波(1)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主要的特征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呐);能成像(B超)等。(2)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预测海啸、台风)四:中考链接:知识应用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2、地震波的传播形式有横渡和纵波地震时从震源同时传出横波和纵波,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分别约为37103ms和91103ms某地发生地震,一地震观测站距震源455104m,则先传到观测站的地震波形式是 (选填“横波”或“纵波”),此波从震源传播到观测站的时间约为 s3、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我们能“听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可以有效减弱噪声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B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C人歌唱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D禁止鸣喇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6、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7、在中考考场里,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1)监考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 产生的,是通过 传入考生的耳中,传播速度约为 m/s,考生能分辨出两位监考老师的声音 不同,主要是因为他们各人的 不同。(2)考试期间,考点周围禁止鸣笛、禁止施工,这些措施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8、我们听到的锣鼓声是通过_传入耳中,我们主要是根据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来辨别锣声和鼓声的9、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10、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传 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 (人射角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 (强弱)于玻璃板11、小兰在观察小提琴、吉他、二胡等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可能还与弦的粗细、长短以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编号弦的材料弦的长度/cm弦的截面积/cm2A钢200.3B钢200.7C尼龙丝300.5D铜400.5E尼龙丝400.5(1)如果小兰想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的 琴弦。(只填序号)(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海生物安全培训课件
- 民法总则普法课件
- 初中历史课标考试及答案
- 财管9号考试题及答案
- 安全生产要求指南讲解
- 户外素质拓展活动策划方案
- 农业与新质生产力的融合创新
- 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分析
- 新质生产力与智能技术融合
- 材料力学引言
- DB44T 1643-2015 广东省LED 路灯、隧道灯产品评价标杆体系管理规范
- 静脉血栓疑难病例讨论
- 肾性骨病的护理
- 【课件】角的平分线+课时1+角平分线的性质+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课件】轴对称及其性质+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2025年贵州省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护理人员同理心
- 2025-2030水务工程行业并购重组机会及投融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2025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象棋入门教学课件
- 风雨操场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