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红的研究.doc_第1页
釉里红的研究.doc_第2页
釉里红的研究.doc_第3页
釉里红的研究.doc_第4页
釉里红的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釉里红的研究中国陶瓷工业2011年8月第18卷第4期CHINACERAMlCINDUSTRYAug.2011Vo1.18.No.4文章编号:10062874(2011)04002003釉里红的研究王有金付江盛石棋(景德镇陶瓷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0)摘要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本实验通过改变釉里红釉的色料,盖釉和底釉的配方及组合方式,探讨了影响釉里红呈色及流动状态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CuO含量不仅影响釉里红釉的呈色,还对釉料的高温流动性有明显的影响.底釉,盖釉配料中的熔剂对釉里红呈色的影响十分明显.关键词釉里红;呈色;熔剂中图分类号:TQ174.4*3文献标识码:A0前言釉里红是传统名贵釉种,唐代长沙窑的釉下彩铜红釉是宋代钧红釉,元代釉里红的先导【1.釉里红与青釉,白釉或青花配合使用,恰当地利用了釉里红呈色特点,相关陶瓷产品已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人们珍爱釉里红,不仅因为红色釉面色调偏紫,明快中不失沉稳,更难得的是,釉里红釉在高温时流动性较大,局部使用时易形成凹凸不平,釉面显得粗犷而厚重删.基于前期研究成果41,本试验探索了影响釉里红高温流动性及呈色的因素,从配方角度控制釉里红色面效果,研究结果有较好的实用价值.1实验1.1实验用原料,基础配方及工艺流程本实验基础配方采用前期成熟的配方,色料配方为:氧化铜10%,石灰石65%,玻璃粉25%,外加氧化锡1.2%,硼酸钙25%.底釉,盖釉配方为:釉果68.18%,釉灰22.73%,石英4.55%,高岭454%.该配方的高温流动性较强.各原料的化学矿物组成参阅文献【4J釉里红配方与工艺条件研究,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不变.1.2烧成制度在梭式窑中烧成,起始还原温度为940,至l160转弱还原气氛,再逐步转为氧化气氛.具体参阅文献【4】釉里红配方与工艺条件研究.1.3釉料高温流动性及呈色情况调整实验主要内容有:改变色料配方,对釉里红的呈色及流动状态进行调整;改变底釉,盖釉的配方,观察釉里红呈色情况;改变底釉,盖釉的组合方式,观察釉里红呈色l青况.2实验结果与讨论收稿日期:20110414通信联系人:王有金,Email:9861151002.1色料配方调整实验分析2.1.1氧化铜的含量对釉里红发色的影响铜是釉里红呈色的主体,色料中氧化铜的量与釉面效果关系如表1所示.表2显示:色料中氧化铜含量在6%以下,红色偏淡.含量在6%以上才有较好的紫红色效果.同时,随氧化铜用量的增加,釉面会出现两个明显变化,其一是釉面渐次变暗,出现越来越多的绿色,至12%以上时,绿色明显增加.其二是釉面流动性逐渐增强,表现为流釉.分析认为,氧化铜除了发色作用外,还能与硅,铁等形成低共熔化合物,如Si02+CuO-+CuSiO.反应温度约1000,反应产物将氧化铜包裹,影响氧化铜的进一步还原,从而出现绿色.桃花片釉料配方可以在其中选取.2.1.2玻璃粉对釉里红釉面的影响对色料配方中的玻璃粉用氧化硅逐步取代,釉料流动性越来越小,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玻璃粉和氧化铜都易在低温下形成熔体,强化_底釉干盖釉的流动.玻璃粉对釉里红釉的流动性影响比氧化铜更明显.2.1.3氧化铁对釉面呈色的影响色料中引入氧化铁,改变了釉面呈色,实验结果如表3所表1不同氧化铜含量的釉里红釉面效果Tab.1Thefinisheffectofunderglazeredwithdifferentcopperoxidecontent2011年第4期中国陶瓷工业21表2色料配方与釉面流动情况Tab.2Thefluidityofunderglazeredwithdifferentformula氧化铜石灰石玻璃粉二氧化硅釉面状态lO65250外加氧化锡严重流釉lO6515lO1.2%,硼酸流釉较严重1O6552O钙2.5%稍流釉1O65025稍流釉表4长石釉配方组成(%)Tab.4Theformulaoffeldspathicglaz(%)表5不同里釉和面釉的釉面效果Tab.5Thefinisheffectofunderglazeredwithdifferentgroundglazeandsurfaceglaze示.表3显示:色料中引入氧化铁对釉里红呈色有较明显的影响,随氧化铁用量增加,釉面呈现出不同的红色.分析认为:氧化铁与氧化铜可化合成铁酸铜,反应如下IS:3Fe2Oa+2CuO-*2CuEe304+3/202(700800)当烧还原气氛时,釉料中的CuFe30,被还原为cu+和Fe.同样,由于还原过程需要气体渗入铁酸铜固体粒子中,还原程度受到还原气传质速度等的影响,故还原产物十分复杂.釉面最终表现出的颜色可以认为是:三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二价铜,一价铜,铜单质或它们的化合物的颜色的综合.而各种呈色物的量与氧化铁和氧化铜的用量密切相关.当氧化铁与氧化铜用量相当时,釉面以黄色调为主.采用分析纯的氧化硅,氧化铜和碳酸钙配制色料,不引入氧化铁,发现釉面呈深红紫色,偏暗色调,证明氧化铁对釉里红呈色有直接影响.2.2底釉,盖釉对釉里红釉釉面的影响分析2.2.1改变底釉,盖釉的种类对釉里红釉呈色的影响本实验用底釉和盖釉组成相同,采用长石釉取代钙釉,长石釉配方如表4所示,釉面效果如表5所示.表5显示,釉灰含量高的钙釉易出现发朦,灰暗等现象.这是由于釉灰中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含量高时,导致釉的始熔温度提前,反应如下6/:CaC0广aO+CO2CaO+SiO-CaSiO3(7001200)(>900)表3氧化铁对釉面呈色的影响Tab.3Effectofironoxideonundelazeredcolor氧化铜石灰石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呈色lO65252-5外加氧化紫红色鲜艳lO65255.O锡1.2%.硼紫红偏深色lO65257.5酸钙2.5%红中泛黄lO652519黄中泛红CaO+A1203?2Si0CaO?d2032SiO2(>900)本实验是在940C开始还原,接近或超过CaO?A1203*2SiO.的形成温度.还原气氛烧制前就有大量低温相形成,将妨碍色料中的cu的还原,c还原不充分时,还原气氛即被中止.结果是一价二价铜共存,即红绿色共存,釉面发朦,灰暗.而长石釉中钙含量少,以钾长石为主熔剂,钾长石始熔点在1000t2以上,故釉中氧化铜的还原会更充分,二价铜少或没有,致釉面颜色明亮.2.2.2底釉,盖釉的不同组合对釉里红釉呈色的影响实验对底釉,盖釉的组合做了两组试验,第一组试验是施不同的底釉,再施色料,不鼬温釉,类f于l钧红釉工艺;另组试验是不施底釉,坯体上直接施色料再覆盖釉,类似于青花釉工艺.(1)无面釉时釉的呈色分析烧后发现,无论是长石釉还是石灰釉做底釉,在不施盖釉的情况下,样品均以绿色为主,少有红色.显然,无盖釉时,表层色料中的CuO被较充分地还原成cu2(),但这些一价铜表面没有覆盖层或液相包裹层,当温度升至高温氧化气氛后,一价铜重新被氧化为二价铜,釉面呈绿色.(2)无底釉时釉里红釉面呈色分析试验显示,无底釉时,釉里红色暗淡不鲜艳,干涩欠饱满.分析认为:无底釉时,色料与坯体直接接触,当温度处于还原阶段,二价铜得到充分还原,形成一价铜并被面釉熔体从表面包覆.温度升高至还原最高温度后,坯体尚处于烧结初,中期,尚无大量液相出现,存在连通气孔,氧化气氛将从坯体中透过对色料中的一价铜进行局部氧化,造成红色一价铜底层有二价绿色铜,衬底层呈绿色,红色釉面发暗.3结论(1)色料中CuO含量在6%到10%范围内,釉里红釉面均呈良好的红色,6%以下呈色淡.随CuO含量增大,釉面流动性逐渐增大.(2)氧化铁对釉里红的色调有较明显的影响.(3)底釉,色料,盖釉三层组合形式,是获得良好釉里红釉的前提条件.(4)底釉,盖釉的熔剂成份对釉里红的呈色有明显影响.参考文献中国陶瓷工业2011年第4期l于长征.釉里红的烧成及变化_陶瓷研究,2003,22胡海泉,吴大选,鄢春根编着.铜红釉工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9943张玉南主编.陶瓷艺术釉工艺学.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4付江盛,石棋.釉里红配方与工艺条件的研究.中国陶瓷工业,2007,14(5):15-75李世普主编.特种陶瓷工艺学.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6石棋,李月明主编.建筑陶瓷工艺学.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StudyonUnderglazeRedWANGYoujinFUJiangshengSHIQi(JingdezhenCeramicInstitute,Jingdezhen,Jiangxi333001)AbstractBasedonpreviousstudies,thisexperimentexploredthefactorsinfluencingthefluidityandcoloroftheunderglazeredbychangingtheformulasofthegroundglaze,thesurfaceglazeandthepigmentandtheircombinedmodes.Experimentalresultsshowedthat,CuOcontentnotonlyaffectsunderglazeredcolor,butalsohasobviouseffectonthefl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