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1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1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1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1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1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认识岩石圈 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相互转化过程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能画出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互动探究 达标检测 专项提能3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 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我们无法看见地球的内部 那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的情况呢 地震波 横波 s 纵波 p 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 液体和气体传播 0 6371 地壳 固态 地幔 熔融状态 外核 液态 内核 固态 内核 深度 km 外核 地核 地幔 下地幔 地壳 岩石圈 软流层 上地幔 1 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厚度相同 2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 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答案 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组成 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生成如花岗岩 侵入岩 和玄武岩 喷出岩 侵入岩坚硬致密 喷出岩有气泡 沉积岩外力作用生成 如石灰岩有明显层理 可能含有化石 变质岩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生成如大理岩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浆岩 岩浆 变质岩 沉积岩 重熔再生 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重熔再生 冷却凝固 答案 1 花岗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吗 2 变质岩中含有化石 知识归纳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球内部圈层 变质岩 沉积岩 岩浆岩 软流层以上的地幔 地壳 岩石圈的组成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浆 岩石圈的结构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互动探究 探究点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材料一科拉超深钻孔是前苏联于1970年在科拉半岛邻近挪威国界的地区所进行的一项科学钻探工作 到1983年 该井的钻探深度已经达到了近12000米 之后的10年共计进度262米 钻探工作终止于1994年 官方理由因 经费不足 停止钻进 至今保持世界最深钻井纪录 科拉超深钻孔发现地下有高含量黄金 钻石等地层 并发现大量氢沉积物 这些氢沉积物的量非常大 以至于从该洞挖出的泥浆都与氢沉积物一起 沸腾 起来 这个深度似乎很深 但与地心在我们脚下6371千米相比 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到目前为止 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 仍主要来自于对地震波的研究 材料二下图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探究点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1 地震波分为哪几类 其传播速度有何特点 答案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其中 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可通过固体 液体和气体传播 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答案 2 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两个界面的深度分别约是多少千米 在各界面附近 地震波的波速有何变化 答案如下表 答案 材料二下图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探究点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3 地球内部可分为哪几个圈层 它们分别是哪种物质形态 答案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 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幔也可再细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地核又分成外核和内核 地壳 地幔 内核为固体 外核因为横波不能通过 所以可能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答案 材料二下图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探究点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4 地壳和岩石圈有何区别 答案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 是组成地球内部圈层最外面的一个圈层 岩石圈则包括上地幔的顶部 软流层以上的地幔 和地壳的全部 答案 材料二下图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探究点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地球内部圈层的特征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 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 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如下表所示 答案 2017年8月8日 四川九寨沟发生7 0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据此回答1 2题 1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 地核b 上地幔c 下地幔d 地壳 解析 解析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 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3千米 高山区最厚 可达60 70千米 海洋地壳最薄 平均厚度约6千米 九寨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震源深度20千米未超过当地地壳的厚度 因此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 故选d 2 地震发生时 当地居民的感觉是a 左右摇晃b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 上下颠簸d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答案 解析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的传播速度 故选d 解析 2017年12月29日 中美古生物学者宣称他们在西藏首次发现了鸟类足迹化石 这是首个能证明在白垩纪 距今1 45亿年 6500万年 晚期 大量水鸟曾活动在淡水湖泊周遭的证据 据了解 这块化石是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的大一学生在西藏进行社会实践时偶然发现的 过去几年中 古生物学家陆续进入西藏考察 但所获不多 白垩纪西藏的脊椎动物化石记录几近为零 探究点二岩石的分类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 你能推断形成鸟类足迹的岩层属于哪类岩石吗 答案沉积岩 2 该类岩石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 逐渐崩解为砾石 沙子和泥土 这些碎屑物质被外力搬运后沉积下来 在沉积过程中 一些动植物遗体被掩埋在下面 经过固结成岩作用 形成沉积岩 答案 3 这类岩石有什么共同特征 答案 答案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 一般含有化石 2017年12月29日 中美古生物学者宣称他们在西藏首次发现了鸟类足迹化石 这是首个能证明在白垩纪 距今1 45亿年 6500万年 晚期 大量水鸟曾活动在淡水湖泊周遭的证据 据了解 这块化石是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的大一学生在西藏进行社会实践时偶然发现的 过去几年中 古生物学家陆续进入西藏考察 但所获不多 白垩纪西藏的脊椎动物化石记录几近为零 探究点二岩石的分类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4 补充完成常见的岩石圈物质循环变式图 答案 答案 2017年12月29日 中美古生物学者宣称他们在西藏首次发现了鸟类足迹化石 这是首个能证明在白垩纪 距今1 45亿年 6500万年 晚期 大量水鸟曾活动在淡水湖泊周遭的证据 据了解 这块化石是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的大一学生在西藏进行社会实践时偶然发现的 过去几年中 古生物学家陆续进入西藏考察 但所获不多 白垩纪西藏的脊椎动物化石记录几近为零 探究点二岩石的分类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 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及特点 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 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对比分析三大类岩石 1 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及特点 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 图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是可以转化的 这种转化称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也称为地壳物质循环 可用下图表示 2 表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依据地壳物质循环模式图可总结基本规律如下表 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技巧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技巧 读右图 图中序号表示地质作用 回答3 4题 答案 3 图示各种地质作用中 相同的是a b c d 解析 解析 为由各类岩石指向沉积物的箭头 其含义为外力作用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表示固结成岩作用 表示变质作用 表示重熔再生作用 表示冷却凝固作用 4 从地质大循环的完整性看 图中缺失的过程包括a 沉积物到变质岩的过程b 变质岩到火成岩的过程c 沉积岩到岩浆的过程d 火成岩到沉积岩的过程 答案 解析根据选项和图可知 图中缺失的过程为沉积岩到岩浆的过程 解析 专项提能3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 又到新岩浆的形成 周而复始 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图表特征 典型例题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具有怎样的转化关系 2 判断图中箭头的含义 析题过程 1 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具有怎样的转化关系 2 判断图中箭头的含义 析题过程 岩浆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物质来源 找准岩浆是判断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 找准图中箭头的指向 根据箭头指向来分析转化关系和箭头的含义 1 沉积岩 岩浆岩均可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2 变质岩和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 3 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形成 4 三类岩石都可重熔再生形成岩浆 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岩浆 三进一出 岩浆岩 一进三出 变质岩和沉积岩 二进二出 1 各类岩石都可以形成沉积岩和变质岩 但都不能直接形成岩浆岩 三类岩石都可以直接形成岩浆 2 指向岩浆岩的箭头 冷却凝固 是内力作用 指向沉积岩的箭头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固结成岩 是外力作用 指向变质岩的箭头 变质作用 是内力作用 指向岩浆的箭头 重熔再生 是内力作用 析题过程 受地质作用影响 湖南省张家界石英砂岩岩峰林立 安徽省黄山多球状 怪石 图甲 图乙分别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张家界和黄山风光图片 图丙是 三大类岩石及岩浆之间相互关系示意图 图中a b c表示三大类岩石 读图完成 1 3 题 1 根据图片判断 图甲 图乙山体岩石类型分别是图丙中的a cbb abc bad ac 解析 答案 读图训练 解析石英砂岩为沉积岩 球状 怪石 是花岗岩受风化作用形成的 花岗岩属于岩浆岩 图丙中b为岩浆岩 a为沉积岩 c为变质岩 所以正确选项为b 读图训练 2 根据图片判断 形成图乙山体岩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 风化侵蚀 重熔再生b 岩浆活动 冷却凝固c 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d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解析 答案 读图训练 解析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 图乙山体岩石为花岗岩 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 由于温度和压力的降低 冷却凝固形成的 所以b项正确 读图训练 3 形成张家界的峰林 黄山的 怪石 景观的最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解析 答案 a 流水侵蚀风化作用b 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 风力堆积流水侵蚀d 风化作用流水堆积 读图训练 解析张家界的峰林是岩石经流水长期侵蚀切割而形成的 黄山的 怪石 是岩浆侵入地壳形成花岗岩 后又经地壳抬升 花岗岩出露地表后棱角受风化磨蚀形成的球状 怪石 读图训练 达标检测 读 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完成1 2题 1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 正确的是a a b c d为地球外部圈层 c为生物圈b 地球内部圈层由e f g三部分组成c a b c d 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 地震波在f g交界面上 传播速度减为0 解析 答案 解析读图可知 a为大气圈 b为生物圈 c为水圈 d为地壳 e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f为地幔 g为地核 d e合为岩石圈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四大圈层相互作用 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选项中应是横波的传播速度减为0 1 2 3 4 5 6 2 有关岩石圈的叙述 正确的是 包括地壳和地幔 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位于软流层以上 厚度不一 大陆部分厚 大洋部分薄 甚至缺失a b c d 解析 答案 解析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 它包括整个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厚度不一 是一个连续的圈层 1 2 3 4 5 6 3 该岛岩石形成的原因是a 海水常年的侵蚀作用b 河流携带的泥沙固结变质c 岩浆侵入地壳缓慢冷却d 岩浆喷出海底快速冷却 下面左图示意由柱状节理及其发育的墨绿色玄武岩构成的岛屿 远远望去 犹如镶嵌在蓝天碧海之中的一块墨玉 右图为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完成3 4题 答案 解析 解析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 是由岩浆喷出海底快速冷却形成的 1 2 3 4 5 6 4 该玄武岩石柱林的主要形成过程与图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a b c d 答案 解析 解析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的 对应图中 1 2 3 4 5 6 5 翠玉白菜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 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翡翠是在低温 极高压力条件下 岩层强烈挤压 重新结晶形成的 下图中这块翡翠属于a 喷出岩b 侵入岩c 沉积岩d 变质岩 答案 解析 解析在低温 高压的情况下 原先的岩石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 1 2 3 4 5 6 6 下图是 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 2 3 4 5 1 图中a b表示地震波 其中a表示 波 b表示 波 其判断依据是 解析图中a b表示地震波 其中a波传播速度慢 且在2900千米附近消失 表示横波 b波传播速度快 可以穿过地球内部三个圈层 表示纵波 横 纵 a波传播速度慢 在2900千米附近消失 b波传播速度快 解析 6 答案 2 图中c 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 d表示 界面 其判断依据是 该面以上c代表 该面以下e代表 解析图中c 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 d表示莫霍界面 其判断依据是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 该面以上c代表地壳 该面以下e代表地幔 解析 莫霍 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 地壳 加快 地幔 1 2 3 4 5 6 答案 3 图中f处 地震波a完全 地震波b速度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 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