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反思抽屉原理单位:中牟县青年路小学姓名:梁 葵 敏时间:2012年3月抽屉原理教学反思抽屉原理这节课是小学六年级第五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本节课着眼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活动,建立数学模型,渗透数学思想。一堂好的数学课,我认为应该是原生态,充满“数学味”的课;应该立足课堂,立足知识点。“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模式。本节课运用这一模式,创设了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产生兴趣,让学生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初步了解了“抽屉原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学会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针对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我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反思:一、 目标的达成 目标一是:会用最简单的“抽屉原理”解释与例1相似的问题。即 “只要物体的数量比抽屉数量多1,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2个物体。”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建立数学模型,我通过让学生借助学具把3根小棒放入2个杯子中,把4根小棒放进3个杯子中,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放进2枝小棒”,以此类推,如果把6根小棒放进5个杯子中,结果又会怎样呢?由此让学生进行猜想,验证等引出了“平均分。”然后通过练习把7根小棒放进进6个杯子里,把10根小棒放进9个杯子里,最后把100 根小棒放进99个杯子里又通过抽取扑克牌来检测目标一的达成。根据学生的举手情况和教师的口头提问目标一基本达成。目标二是:借助学具会用利“平均分”的方法求至少数。我是通过摆放小棒和鸽笼问题来检测目标二的,通过学生的口头回答,和举手情况大约有百分之七十的人达成目标。课后我又对不爱发言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其中有五六个学生用平均分描述的不太完整,但结果还是正确的。所以目标二也基本达成。目标三:结合具体情境,会用“抽屉原理”解决与课本例题相似的问题。为了检测这一目标的达成,我贯穿了鲁滨逊关于“分宝故事”通过这一故事情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课堂氛围,还有老师的巡视,以及前面目标一和目标二的达成情况。由此确定达成了目标三。在这个环节里,我一直有个困惑,就是当我们利用有余数的除法揭示出用商+1求至少数时,接下来的检测题如果学生还是利用平均分的方法进行描述求至少数。而没有直接用几除以谁几等于几余几,然后用商+1来求至少数。作为老师有没有必要再去引导。或者是学生只要说出理由就是正确的。另外就是学生说总有一个抽屉时,也知道是一定会有的意思,可为什么有学生还认为是必须有一个呢?例如把5根小棒放进3个杯子里,剩下2根小棒分别放进两个杯子里。这样出现了两个杯子都放了2根小棒,结果就有学生说这个结果不对,理由是必须是总有一个杯子。所以对于用总有至少来描述问题时,用怎样的语言才会让学生和老师觉得没有歧义。以上是我的两点困惑。最后是对各环节的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做出的反思:第一环节是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在这一环节里,我是通过讲鲁滨逊漂流的故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一点符合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第二个环节是合作探探、建立模型。在这一环节里,我采用的是让学生借助学具,通过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以及小组合作,猜想、验证等教学行为。让学生经历建立模型、到最后得出结论。正好符合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三环节是应用原理,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里我采用的教学行为是:游戏和分宝故事。以上是我对这节课做出的反思,如有不妥之处,还望给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我对分数的意义这节课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反思。首先针对这节课说一说目标的达成情况,目标一,是让学生通过想一想、分一分、说一说的活动,结合具体情境中的分数能正确说出分数的意义。我通过让学生想一想、分一分、说一说、创造分数等活动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师生的问答以及达标练习题的检测等方式达成了目标一。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假分数和分数的性质等知识有了很好的铺垫,可谓一举两得。目标二是,结合具体情境中的分数和具体分数能找出单位“1”和分数单位。我是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单位“1”和教师的口头提问基本上达成了,但是我觉得还不够理想,其实学生都能够说出分数的意义,但结合具体情境时,学生们表达的还不是很准确,我在课堂上巡视的时候,发现有个学生圈的三分之二也对,但我问他这时你把谁看成单位“1”时,他说成把一份的数看成单位“1”说明学生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还不是很清楚。这一点,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目标三是分数是怎样产生的,我是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材料,来了解分数的产生的,其实在讲这节课之前我还在犹豫,分数的产生是在课下预习呢,还是在讲解分数的意义上捎带着讲呢?其实课下我问了几个学生,两个人分一块糖时,每个人分多少?学生说“半块,”我又问用数字怎么表示?学生说:“0.5块。”还可以用哪个数表示?学生说“二分之一”,我又问:为什么不用1、2、3、4等这些数表示呢?学生说每人分的不到一块。其实学生也知道当得不到整数时要用小数或分数表示。所以这节课上,我只让学生阅读了一下,加上学生的前备经验和学生认真倾听的程度,来检测了目标三的达成。当时我也参考了很多的教学设计,有的讲了分数的产生,有的没有讲,有的是讲了但目标中没有出现分数的产生。所以是课下让学生先了解呢?还是和分数的意义一并讲呢?这也是我的一个疑惑。还有一个疑惑就是像在这样的公开课上。能不能引导学生说一说分子和分母与份数之间的关系?如果讲的话,学生找单位“1”时,可能会比较容易。课前我参考到了大学数学教授张奠宙关于分数的意义的一些看法,说的是不要太强调份数,只要让学生通过想一想、动手操作来感知分数的意义就行,也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所以对这两点疑惑,还请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 最后是对各环节的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做出的反思,首先第一环节是联系旧知、启发探索。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的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提问,例如:“结合一个例子谁能说说四分之一的含义是什么?”这一行为即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为后面找四分之一,创造分数从而引出分数的意义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二个环节是探究研讨,认识分数。在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同伴交流、找一找、教师讲解和教师的提问等为主要教学行为进行的。这些教学行为对学生理解一个整体,体会单位“1”最后揭示出分数的意义也就是目标的达成,不管在层次上还是教学内容的难宜方面都起到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作用。第三个环节是及时强化,巩固新知,这一环节主要采用了动手圈、同桌交流,说一说等主要教学行为,让学生能把分数的意义和具体情境中的分数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分数走进生活,使分数体现了现实的意义,深化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检测了目标二和目标三是否达成。最后一环节是全课总结深化认知。这里采用了游戏式的教学行为,说分数拿糖果,这个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然石材订购合同范本
- 成都滴滴司机合同范本
- 永电施工合同范本
- 购买废弃瓷砖合同范本
- 钢材电子购销合同范本
- 社区居委会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文具公司加盟合同范本
- 商铺资源转让合同范本
- 种植土地承租合同范本
- 社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的意义
- 微写作 安慧作文 篇篇精彩(高考作文命题与佳作示范)第三辑
- 附着式升降架设备定期检查、保养记录
- 输电线路工程监理人员质量交底资料
- GB/T 8982-2009医用及航空呼吸用氧
- GB/T 40565.3-2021液压传动连接快换接头第3部分:螺纹连接通用型
- FZ/T 01137-2016纺织品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 分镜头脚本设计-课件
- 2020数学花园探秘决赛三四年级A卷
- (精选word)2019《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 《信念永恒》(朗诵稿)
- 开具生效证明申请书(申请开具生效证明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