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语言教学论文.doc_第1页
中西语言教学论文.doc_第2页
中西语言教学论文.doc_第3页
中西语言教学论文.doc_第4页
中西语言教学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语言教学论文 导语:通过对逻辑的不同表征方式中西方语言文字分别对各自的哲学话语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促成中国与西方哲学话语的形态差异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中西语言哲学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近百年来中国教育界居然没有教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难道如此泱泱大国就没有一个人才西化是百年语文教学低效的根源近几十年的语文教育是“误尽苍生”对此我们不能不深深地反思反思再反思下面就谈谈我对中西语言教学的几点拙见 一、语言本身的差异 中外语文研究的传统差异很大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欧洲语文学重点研究语法和语言因为希腊语和罗马语的屈折变化使得阅读典籍的困难主要集中在语法的形态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读音变化中国语文不存在这一问题作为孤立语的汉语很少有形态变化阅读典籍的困难主要集中在语义方面也即字义比如出于阅读先秦典籍的需要学者们专注汉字形体、古代语音和意义的分析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的传统语文学所以中国的语文学不但发源于训诂学而且始终将其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由于中外语文在传统研究对象上的差异以及现代中外语言学发展的不平衡中国的汉语教学呈现形而上的“语文性”而西方的母语教学则更符合语言存在(本体)的“语言性” 二、教育理念的差异 语言是民族精神的一面镜子语言教学对此必然会有所反射作为18世纪启蒙主义的一种延伸新人文主义在教学上采取了“形式训练”的立场而形式训练说是由笛卡儿等哲学家的唯理论特别是康德批判主义的认识论与论理学所构成的(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使十七至十八世纪的唯理语法复活了”)这些唯理主义与批判主义将素材与思维感觉与悟性、感性与理性二元化地区别对立起来提出了思维和理性的“形式”用以区别认识与行为的“实质”形式训练的本质表现于以语言为中介实现概念的大量扩充规则的精确思考、客观逻辑的快速作用总之形式训练就是以语言形式训练为依托的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的形式训练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出现何处与之反动的学说西文这种传统语言哲学思想的内核一直绵延不断地反映在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学之中并通过语言提高了民族的认识水平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国语言教学的语文学或经学传统及倾向有利于学生国学基础的建立这与西方近代民族主义语言观上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要求也有相通之处然而中国语文教学容易忽视形式语言符号的使用和认识并对中国学生的科学思维造成相当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生将来创立“发现模式”形式语言符号使用和认识的缺陷甚至使得中国学术界很多人读不懂学术论文更谈不上听觉接受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以及语言相对论说明了这一点中西认识科学以及认识语言学不平衡的发展水平表明中国语言学界普遍欠缺的逻辑语言的掌握和使用能力已经影响和制约了中国在自然语言的计算机理解和识别方面的研究 中国的哲学思想则“以令人吃惊的固执态度拒绝诉诸语言与文字”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重感悟重人生与人文精神对形式语言符号没有任何要求因为“内圣外王”之道乃“道可道非常道”之道而诉诸高度符号化逻辑化和严密形式论证的西方哲学转向语言分析则是一种必然现象中西哲学家思想的不同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自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通俗一点说中国影视界的“大刀长矛”取向和西方影视界的“坚船利炮”取向其实是令人十分震撼的对照可我们中间又有几人能够真正理性地意识到这一点呢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物竞天择”没有“呀片战争”我们又有什么需要改革呢 当西方的教育理念日臻完善教育的车轮进行着良性循环的时候中国的教育界就如“盲人摸象”一百年来我们缺乏的正是对语文教学规律的研究认认真真的踏踏实实的严肃细致的研究!一百年来我们缺乏的正是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当别国教育思想涌入我国的时候我们是不加选择的全盘接受好象忘了我国也曾经拥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从来没有个理论家结合中国国情创立自己的完整的教育学说好像在外国殖民的铁蹄下连文化都失去了自己的声音古时候孔子创立了那么先进的教育思想到了近代却成了束缚中国教育发展的“罪论”被很多“有志之士”所鄙弃到底是老祖宗的文化不好还是做子孙的僵化怠惰我看后人要负绝大部分责任历史本来就应该向前推进为什么我们要老掏老祖宗的兜呢用几千年前的教育思想来教育几千年后的人用几千年前的思想来治理几千年后的国家那能不落后从来没人想过打破传统创立自己的新学说担负起语文教育继往开来的使命即使有人发表自己的主张也都是些皮毛肤浅的东西没有带来语文教学的深刻变革虽有那么几次改革的实践因为没有切准病脉改革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见中国教育理念的断层是中国语文教学落后的一个因素 三、盲目学习西方成了“邯郸学步” 近百年来在外国的坚船利炮下国门大开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教育的落后是中国落后的根源遂提倡办西学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的先进教育这在当时确实是一大进步并且培养了大批学贯中西的学者成了中国各界的精英为当时的中国教育界吹进了一股新风但后来的学习西方教育未免不加选择成了“邯郸学步”吸收了一些不适合中国语文发展的教学内容抛弃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主要出现了下面些问题 (1)偏了语言学忽视了文学教育 有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自建国以来语言学界和语言学家对语文教育的干预远远超过文学界和文学家的干预中小学语文教育基本是语言学理论一统天下或者更直接地说现代中国中小学语文教育基本理论是奠定在语言学理论的根基上的而这个理论又是19世纪的静态的语言学理论! 重视字、词、句、段的理解、分析重视语法知识的讲解忽视了文学教育的熏陶其实文学之于语文教育的作用功莫大焉可以说一切语言(言语)教学离了“文学化”的教学方法简直寸步难行高超的语文教育的艺术完全是借助于文学的;基本的语文教育艺术同样是离不开文学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最能体现语言价值和语言真谛的是文学;最能负载语言价值和语言真谛的还是文学一句“苍黄的天底下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是语言学的还是文学的谁也未必划得清 (2)偏了白话轻视文言 鲁迅、郭沫若一代人曾大反文言叶圣陶先生似乎也不大赞成学文言毛泽东也反对或者干脆说自五四后一直到本世纪80年代学文言一直受到整个社会主潮的阻扼少学或不学文言是现代中国社会的主流声音因此尤其建国后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或极少或干脆没有文言是有落后于时代的一面但我们把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当作垃圾一样全盘抛弃是否让中国语文教学失去了它的根基 文言中有糟粕但更有精华这无需多说;文言与白话是母子关系根叶关系这也无需多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自建国以来大陆的整体语言表达水平有日益下降的趋势传媒及文化人的语言表达失去典雅与古风变得“浅白化”“粗俗化”这实际就是整个社会轻视文言、文言教育的血脉被切断的恶果! 殊不知鲁迅、毛泽东等人的文学才华大多来自古文化鲁迅自小熟读古典名著及野史毛泽东模仿“韩愈体”学写文章毛泽东的诗词写得好也是对古文化的继承为什么我们这代人不能象鲁迅、毛泽东等人知识渊博、才思敏捷关键在于缺少了古文化这个深厚的底蕴!就拿台湾作家琼瑶来说她的创作灵感、语言文字功底大多来自古文化的积淀如她的在水一方等歌词直接取自诗经我们大陆作家虽然也才思敏捷但文言底子未免肤浅所以解放后再也没有出现象鲁迅、郭沫若这样多才多艺的文学大家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语文教育的失败! (3)偏了析理忽视了吟诵 “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叶圣陶)背诵对语汇材料的积累对整体文句的感性的积累所起的作用比抽象的“理”解所起的作用更大背诵是化别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血肉那文句那意境萦绕心头如发于心如出于之口愈积累愈丰富愈丰富愈自然贯通逐渐就积淀成一种语感了 “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研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得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功夫太少多数学生只是看看而已这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叶老先生这段话是针对40年代的情况说的40年代之后的情况样呢熟悉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现状的人知道这种重分析重理解轻吟悟轻背诵的状况愈演愈烈至今仍无大的改观甚至有专家急呼:“很多老师都把语文讲肿了”当然我并不反对“理法”的分析不主张从一个极端到另一方极端我是说吟悟这种中国传统的颇为有效的语文教育方法与来自西方的所谓理法的分析相比在成效上绝不比它差甚至有时远超过它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民族教育的优良的东西不能轻易抛弃但对现在完全抛弃语法知识教学我认为又是矫枉过正语文教学纯感悟没有理论的指导没有规律的探寻未必太飘忽太主观不好把握不好传授如:作文教学修改病句总不能光从语感来判断还是要从语法角度分析才有根据学生才好接受 (4)求同太多存异太少 由于中国长期的闭关锁国封建保守的教育压制了人的个性使中国人越来越胆小怕势思维也是因循守旧这与西方教育的张扬个性发展智力形成鲜明对比这也不能不说是我国教育落后的一个根源主要表现在: a、重写实轻写虚 所谓写实指说明、描写、叙述;写虚指抒情、议论、想象(刘锡庆)写实是指向交际实用的写虚是指向精神创造的 我们的语文教育一直只重视学生写实的能力而轻视写虚能力的培养其实在一定年龄阶段写虚的能力要重于写实的能力写虚实际是一个人创造能力、想象才华抒发独到见解能力的集中展现写实体现的只是摹仿记录、复述能力写实是按部就班丁是丁卯是卯不敢越雷池一步写虚则是充分舒张自我的意志和自我胆魄用神奇、大胆的想象构筑一个奇特瑰丽的精神世界一个只会写实的人是较为平庸的而一个写虚能力超众的人才是一个杰出的人而我们的语文教育包括大的语文教育环境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阻止他们写虚能力的发展按照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心态写虚似乎与怪诞、呓语、胡说八道、胡思乱想、胡编乱造划等号;而写实才是实事求是规规矩矩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因而我们的孩子在他们写虚的能力还没有充分展开的时候就被大人们扼杀了所以我们的学生不敢张扬个性总是有从众心理而少创见 众所周知欧美各国是强调个性教育的例如英国的作文教学从表达自己思想发展到文艺批评与欣赏都强调把怎样才能掌握自我表达、培养个性作为主要目的即使是东方的日本个性发展在国语教学中也毫不放松 b、求统一轻多元 我们中国语文教育中有太多的统一 教学大纲统一全国一纲统天下;教材统一全国教材统编 选文眼光统一文章的阐释也是全国统一不允许个教师和学生对课文作出独立的自由见解我们有大体统一的孔乙己观批判科举制度大体统一的雷雨观揭露资本家的残酷、反动、虚伪大体统一的项链观批判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如此等等从选文到衡文使得我们语文教材的“精神空间”极为窘仄偏狭缺乏应有的雍容大度自由的“精神气度” 考试模式和试题统一试题路子如出一辙 甚至学生写出的文章也象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千人一面老生常谈缺乏外国孩子的率性、幻想、奇思、天真、浪漫孩子们过早地成熟、老成过早地包裹起了自由的“自我”和“个性”这也是我们的语文教育从教材到教法从形式到内容都过于严整一律“精神气度”逼仄和窘迫所导致 今天本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是一个展示个性的时代是一个允许大胆创新和探索的时代是一个自由、民主、多元的时代对西方多元教学多元考试制度我们应学习再搞统一指挥不是落后于时代了我们祖宗的“百家争鸣”的精神不是应该重现风采这才是教育开放、民主、多元的教学这才是适合天才成长的土壤! 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有人把中国语文教育的失败完全归根于“西化”我不很赞同西方语文教育虽然与我国语文教育的文化背景不同发展程度不同但人类语言的教育还是有共同规律的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以前主要是该学的没学不该作为我们母语教学重点的被加以了无限演绎脱离国情如:语法教学 (1)向西方学口语交际功能训练 拿外语教学和语文课作比较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语文课中的语言教育的实质不在语言要素即语言知识的教学上而在语言功能即语言交际的教学上” 中国语言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向来是薄弱环节其后果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而给我们刺激最大的就是电视主持人的话语能力那些被评选或认可的国家级的“最佳”和“铁嘴”电视主持人脱稿进行现场直播时甚至与西方和俄罗斯业余的电视主持人相比在语速、语流连贯性、信息量、表现力上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除外部的因素外语言问题是症结所在 现在中国的中学语文教材增加了“口语交际”的内容这是进步但还很单薄缺乏系统的训练和有效的理论指导虽然语文大纲强调“听、说、读、写”的能力但往常教学中只重视了“听与写”的教学而忽视了“说和读”长期以来形成的语文教学弊端导致中国教出来的学生大都是口拙型的书生所以现在的新教材新大纲学习西方教学中的经验强调“口语交际”训练并尝试在中学搞听、说考试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飞跃这也是培养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 (2)向西方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 中国自古语文教育搞的是“接受性学习”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盛行的“填鸭式教学”就是接受性学习的一种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就是:老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并且极大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方法并被运用到新教材、新大纲中的灵魂思想这无疑是中国教育思想的一大创举因为这才真正地把学生当作了学习的主人给了他们民主、自由探寻知识的空间激发他们想像、创造的热情虽然这只是一个教学方法的改变却是治病治标治本教学方式的陈旧僵化、考试题目的繁、难、偏、旧脱离生活才是语文低效的根源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活学用的能力加强学生想像能力的培养再把握好我们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