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本质属性(原稿).doc_第1页
语文本质属性(原稿).doc_第2页
语文本质属性(原稿).doc_第3页
语文本质属性(原稿).doc_第4页
语文本质属性(原稿).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悲情的语文啊,你究竟是谁?关于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思考 浙江省龙泉市第一中学 高级语文教师 叶建华 邮编323700 一、“乱”性: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你是谁?这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深深追问!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什么?这是一个至今仍然没有定性的问题。由于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所以关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向来就有各自不同的解答。有人从语文运用的重要性来看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于是就有了“基础性”、“应用性”等说法;有人从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看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于是就有了“思想性”、“工具性”、“人文性”、“文学性”、“知识性”等说法;有人从语文教学手段角度看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于是就有了“科学性”、“艺术性”等说法;有人从综合的角度来看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于是就有了“实用性”、“移情性”等说法;有人从学生学习训练的角度看来看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于是就又有了“实践性”、“社会性”、“共生性”等说法;还有的人从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来看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认为语文是思想感情的表达,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于是语文还有了“生活性” 和“多元性”的说法。语文那么多“性”,究竟什么是语文学科的“本性”?还是无人能够定“性”!关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最有权威的说法也许似乎也应该还是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许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最有权威性说法的由来,它至今还一直影响着语文学科的教学。但是,“工具性”是对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的揭示吗?“工具”只是一个比喻的说法,从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来说,定义是不能够用比喻的方法来揭示的。而且,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通篇之中也没有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阐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似乎有对语文学科“课程性质”的专题论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依旧,语文似乎又多了“人文性”一说。然而仔细一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吗?试想一下,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各门学科之中,哪一门学科又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哪一门学科又不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语文的“基本特点”,又为什么没有语文的“本质特点”呢?况且从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来说,“工具性”概念的对应概念应该是“目的性”,“人文性” 概念的对应概念应该是“科学性”,而“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两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关系概念,而交叉关系的概念怎么能并列使用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仍然没有揭示出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歧路茫茫,莫衷一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悲情的语文至今依然还不知自己的“本性”是什么。忘了自己“本性”是什么,于是便有了“误尽沧桑是语文”指责!二、“迷”性: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语文学科概念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是由于长期以来语文一直缺乏其独立性造成的。我国的中原文明是农耕文化的黄土文明,这是和古希腊古罗马诸学科泾渭分明的海洋文明迥然不同的,于是我们的语文一直就是“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先秦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诸子散文和叙事散文融哲学、史学、文学等于一炉,语文是“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曹丕的典论.论文强调的是语文“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重要性,韩愈“文以载道”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而在延续了上千年的八股科举考试中,语文也就仅仅是“代圣人立言”的传声筒。新中国建国十七年,语文基本上服务于政治。文革十年更是登峰造极,语文就是“语录”和“老三篇”。粉碎“四人帮”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于是语文的“工具性”应运而生。然而矫枉过正,因为只讲了语文“科学性”的“工具性”,却使得语文的“人文性”缺位。于是,浙江师范大学的王尚文教授振臂高呼语文的“人文性”,一时间应者云集,渐成气候。但是,语文的“科学性”在哪?“工具性”还要吗?在这种情景下,新课程标准新鲜出炉,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长路漫漫,上下求索,当我们的语文教师站在现代与传统的十字路口时,依然还是要忍不住要发问:悲情的语文啊,你究竟是谁?三、“寻”性: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么,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究竟是什么?什么是本质属性?本质属性就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的最核心最关键的属性。比如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其定义就是:“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高级动物”。从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上来说,定义等于种差加属。我们要对语文学科这个概念下定义,就是要揭示语文学科的最本质的属性。这就要明晰语文区别于其他所有的学科并且能够显示其内涵的的“种差”,明晰语文学科外延的类“属”。语文学科的“种差”和“属”是什么?语文的概念定义该怎么下?这就直逼语文教学中必须回答的语文学科“你是谁”的严峻论题!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究竟什么?语文就是一门能够运用语言文字或抽象或形象地领会和表达思想感情的学科!语文是一门“学科”,这是语文的“属”,“ 能够运用语言文字或抽象或形象地领会和表达思想感情”,就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一切学科的“种差”。“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就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能够“领会和表达”,提高语文的听读(领会)和说写(表达)能力,就是语文学科的“目的性”。“思想感情”就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能够“或抽象或形象”地领会和表达,就是语文的“科学性”。积累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口语和书面语),培养语感,就是语文学科的“基础性”;语文和数理化等其他学科一样,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的“一门学科”,这就是语文学科的“应用性”。因此,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就是基础性和应用性、人文性和科学性、工具性和目的性的统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语文”就在灯火阑珊处!四、“还”性: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长期以来,语文学科承载着太多殷切的期待,也背负了太多额外的责任,这沉重的负载就几乎掩埋了语文的天生丽质,使语文变得凄凄惨惨戚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时显得迷惘和无序。反躬自问,这难道就没有我们未能厘清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自身原因吗?浙江省嘉兴市元济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徐桦君在一次报告会上曾说,语文学科是高考中的弱势学科,语文教师是教师中的弱势群体。此言不无悲酸之处,可这是为什么呢?2014年语文教学与研究的第二期刊载了周玥语文教师的专业尊严感一文,读后感慨系之。为何我们的语文教师颇有专业尊严感缺失的感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