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组织模拟试卷6套.doc_第1页
行车组织模拟试卷6套.doc_第2页
行车组织模拟试卷6套.doc_第3页
行车组织模拟试卷6套.doc_第4页
行车组织模拟试卷6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拟试卷一课程名称: 铁路行车组织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学 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从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一般设置在大城市、工矿地区和港口等有大量货物装卸,专门办理货物运输的车站,称为( )。A 货运站 B 客运站 C 客货运站 D 技术站2空车管内装卸率等于( )。A B C D 3在车流分析时,“无调比”这一指标指的是无调中转车数与( )车数之比。A有调中转 B车站货物作业 C接入总 D发出总4若某列车在技术站A换挂车组后继续运行,则该列车对A站来说属于( )列车。A到达解体 B自编出发 C无改编中转 D部分改编中转5双重货物作业车指的是在车站( )的货车。A只装不卸 B只卸不装 C装后又卸 D卸后又装6将货车由卸车地点调到装车地点的作业称为( )。A送车 B取车 C调移 D转线7考虑线路施工的需要,在列车运行图上,为区间或车站正线规定不放行列车的一段时间称为( )。A施工空隙 B施工间隔 C列车空隙 D列车间隔8将大车组留在到发线直接编组称为( )。A活用线路 B坐编 C横动 D集结9根据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站所查定的区间运行时分称为( )。A纯运行时分 B纯通过时分 C起车附加时分 D停车附加时分10在三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之间的间隔通常需要相隔( )个闭塞分区。A一 B二 C三 D四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11用时间相关法计算货车周转时间,其主要因素有( )。A中时 B中距 C管内装卸率 D旅速 E停时12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的优越性体现在( )几方面。A运量大 B运送速度较高 C成本较低 D受气候影响小 E受地理条件限制小13列车编组计划的要素包括( )A计划车流 B车流径路 C列车编成辆数 D车辆集结参数 E车辆无改编通过技术站的节省时间14下列指标中,( )属于运行图质量指标A客、货列车走行公里 B客、货列车行车量C客、货列车平均技术速度 D货物列车平均旅行速度E机车周转时间和机车日车公里15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各省省会所在站不一定都是特等站。 B车站班计划应当由站长或主管运输的副站长编制。 C摘挂列车和小运转列车都必须满轴开行。 D编制班计划时,应优先将编挂机会较少的车流编入列车。 E无调中转车一定随无改编中转列车到达车站。三、名词解释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6技术直达列车17通过能力18货车集结时间19技术站20列车进路四、判断分析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判断正误,将“”或“”写在该题后的括号里,并简述理由。)21一个列车到达站一昼夜货车集结车小时消耗决定于货车集结参数,车列编成辆数和参加集结的车流量。 ( )22如果某一支远程车流对其中一个较短的直达列车到达站,满足了充分条件,那么该支车流应单独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 ( )23区间愈均等,运行图铺满程度越高,摘挂列车扣除系数越小。 ( )24在平行运行图上,任一区间的列车运行线总是以相同的方式一组一组地反复排列着。我们把一组列车占用区段的时间称为运行图周期。 ( )五、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25接发列车中办理闭塞的目的是什么?26影响车流径路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7组织装车地直达运输应具备哪些条件?28简述确定调车场线路固定使用方案的原则。29编制车站阶段计划时,主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六、综合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30题8分,第31题8分,第32题9分,第33题8分,共33分)30确定车站性质、编组内容和列车性质。各主要技术站的相互邻接关系如下图ABADFEC列车编组计划(部分)始发站到站编组内容列车种类AFF及其以远技术直达ABB及其以远区段AB(1)A-B车流(2)B及其以远摘挂BF直通BD区段BD摘挂要求:(1)确定A、B、D、F四个技术站的性质;(2)确定列车编组计划中其余三个去向的编组内容;(3)确定列车编组计划中相对于技术站B各个列车和对应车流的性质。31编组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调机在右端作业,编成后车列顺序为1234,待编车列停在10道,编成后转往到发线5道,分两次牵出调车,调车作业使用线路数量和编号不限。待编车列资料如下: 84 31 92 65 41 72 63 21 13 51 4132如果单线区段通过能力受a-b和b-c区间的限制,双方向列车均在b站停车进行技术作业,作业时间t站10min。相关资料如下:区间运行时间:a-b区间上行16min,下行17min;b-c区间上行22min,下行21min。车站间隔时间:a、b、c站会1min;b站不允许双方向同时接车,不4min。起停车附加时分:t起2min;t停1min。试确定两区间会车方案,并计算区段最大通过能力。33用表格计算法确定A4-A0方向单组列车编组计划最优方案,并绘制列车到达站图。资料如下(各站改编能力不受限制): A4 A3 A2 A1 A0 T集 560 560 560 t节 3.5 2.6 3.1N改 200 300 2005809020200130300模拟试卷二课程名称: 铁路行车组织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学 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从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中转作业后,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称为( )。A 有调中转车 B 无调中转车 C 货物作业车 D 非运用车2为了合理分布空车和保证装车需要进行的车流调整,称为( )调整。A 重车 B 空车 C 备用车 D 方向别装车3若某辆货车随列车到达技术站A,在到发线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随原列车继续运行,则该辆货车对A站来说属于( )车。A有调中转 B无调中转 C一次货物作业 D双重货物作业4车站出入车数之和称为车站的( )。A改编车数 B办理车数 C有调车数 D无调车数5在车流分析时,“无调比”这一指标指的是无调中转车数与( )车数之比。A有调中转 B车站货物作业 C接入总 D发出总6按调车场的货车集结过程与按车流的货车集结过程在( )上是不同的。A集结开始时间 B集结结束时间 C集结中断时间 D车组间隔时间7将车流合理地组织成列车流,这是( )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A货运组织 B车流组织 C列流组织 D运输方案8在列车运行图上,列车通过车站的时刻,填写在( )。A进站一侧的锐角内 B出站一侧的锐角内C进站一侧的钝角内 D出站一侧的钝角内9在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之间的间隔至少需要相隔( )闭塞分区。A一 B三 C五 D七10空车管内装卸率等于(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11铁路局、分局工作量可表示为( )A. U使+U接重 B.U自装自卸+U自装交出+U接入自卸+U接运通过 C. U使+ U接入自卸+ U接运通过 D. U卸空+U交重E. U自装自卸+U自装交出+ U接重12我国铁路机车交路分为( )A肩回交路 B半循环交路 C循环交路 D半环形交路 E环形交路13下列情况中,( )属于满轴。A列车重量达到牵引定数的要求B列车长度达到列车换长标准的要求C列车重量未达到牵引定数,同时列车长度未达到列车换长标准的要求D列车重量未达到牵引定数的要求,但列车长度达到列车换长标准的要求E列车重量达到牵引定数的要求,但列车长度未到列车换长标准的要求14铁路分界点包括( )。A车站 B线路所 C旅客乘降所 D客车整备所 E自动闭塞区段的通过信号机15列车运行图规定了( )A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顺序 B列车在车站到、发、通过时刻C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 D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E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三、名词解释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6铁路枢纽17调车18机车日车公里19输送能力20扣除系数四、判断分析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判断正误,将“”或“”写在该题后的括号里,并简述理由。)21双线自闭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与限制区间无关。 ( )22在单线或双线区段,从列车到达或通过前方邻接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向该区间再发出另一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连发间隔时间。 ( )23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的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等于该区段内困难区间的通过能力。( )24下落列数为时,需要有K次对口,而下落列数小于时,其需要的对口次数也应该小于K次。 ( )五、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25铁路货物运输生产计划包括哪些内容?26简述编组站各子系统相互协调的条件和原理。27为什么要进行车流调整?根据调整对象,车流调整方法有哪几种?28铁路运输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较具有哪些特点?29技术站办理的的货物列车和货车有哪些种类?并简述有调中转车的技术作业过程。六、综合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30题8分,第31题8分,第32题9分,第33题8分,共33分)30确定车站性质、编组内容和列车性质。各主要技术站的相互邻接关系如下图EDACFBGA列车编组计划(部分)始发站到站编组内容列车种类AEE及其以远技术直达ACC及其以远直通AC(1)B-C车流(2)C及其以远摘挂CE直通CD区段CD摘挂要求:(1)确定A、B、D、F四个技术站的性质;(2)确定列车编组计划中其余三个去向的编组内容;(3)确定列车编组计划中相对于技术站B各个列车和对应车流的性质。31编组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调机在右端作业,编成后车列顺序为1234,待编车列停在10道,编成后转往到发线5道,分两次牵出调车,调车作业使用线路数量和编号不限。待编车列资料如下: 74 51 81 72 23 44 610 81 32 13 43 2132单线半自动区段A-B,各站t起2min、t停1min;不4min,会2min;各区间列车运行时分为:A-aa-bb-cc-dd-ee-ff-B上行12151621191814下行14171920171813(1)若拟在c-d区间修建会让站,试确定该区段通过能力提高多少?(2)如果需要通过能力为35对,试问要在那些区间修建会让站?33用表格计算法确定A4-A0方向单组列车编组计划最优方案,并绘制列车到达站图。资料如下(各站改编能力不受限制): A4 A3 A2 A1 A0 T集 560 560 560 t节 3.1 2.6 3.5N改 100 200 10017010020360150200模拟试卷三课程名称: 铁路行车组织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学 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从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铁路局和分局的工作量等于( )。A使用车数 B卸空车数 C接入空车数 D使用车数与接入重车数之和2空车管内装卸率等于( )A B C D 3( )统称为技术站。 A区段站和中间站 B编组站和中间站 C区段站和编组站 D区段站、编组站和中间站4技术站编组系统基本协调条件是:一昼夜编组系统能力( )车站集结的自编出发列车数。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不小于5在编制车站班计划时,每一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都必须满足( )的要求。A货车集结时间 B货车停留时间 C车辆接续时间 D车辆等待时间6编制车站班计划的核心工作是( )。A确定到达列车编组内容 B确定出发列车编组内容和车流来源 C确定装、卸、排计划 D计算班工作指标7分组列车中,到达沿途技术站的近程车组称为( )。A基本车组 B补轴车组 C换挂车组 D可调车组8在列车运行图上,( )的交点即为列车到、发、通过车站的时刻。A横线与竖线 B横线与斜线 C竖线与斜线 D斜线与斜线9连发间隔时间有两种类型,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A第一列车是否在前方站通过 B第二列车是否在前方站通过C第一列车是否在后方站通过 D第二列车是否在后方站通过10技术计划是为完成月度货物运输计划而制定的( )A车流调整流计划 B机车车辆运用计划 C列车运行计划 D列车编组计划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11在日常运输工作中,车流调整的重车调整方法有( )。A方向别装车调整 B限制装车或停止装车 C密集装车 D增加接重 E变更车流运行径路12驼峰作业方案分为( )A单推单溜 B单推双溜 C双推单溜 D双推双溜 E多推多溜13影响车流径路的主要因素有( )A运输距离 B运输时间 C运输费用 D各技术站的能力及其利用程度 E各区段的能力及其利用程度14铺画货物列车详图时,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A保证行车安全 B保证旅客乘降安全C有效地利用区间通过能力 D提高货物列车运行速度E提高货物列车旅行速度15下列简称中,正确的是( )A“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为“技规”。B“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简称为“站细”。 C铁路局“行车组织规则”简称为“行规”。 D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简称为“中时”。 E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简称为“停时”。三、名词解释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6有调中转车17车流径路18平行运行图19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20工作量四、判断分析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判断正误,将“”或“”写在该题后的括号里,并简述理由。)21空车周转时间是依据货车周转时间中的空车部分,也就是空车工作量来计算的周转时间。 ( )22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的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等于该区段内困难区间的通过能力。( )23铁路线以车站划分为区间。 ( )24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等于一对旅客列车占用限制区间的时间与一对货物列车占用限制区间的时间之比。 ( )五、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25按车流集结过程与按调车场集结有何不同?26叙述运用车保有量、工作量、货车周转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27简述货车周转时间按时间相关法计算时各项组成因素的含义及主客观因素。28简述调车工作的基本要求。29铁路区段通过能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相关?最终通过能力如何取值?六、综合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30题8分,第31题8分,第32题8分,第33题9分,共33分)30单向驼峰编组站A有两条推送线和两条溜放线,驼峰机车由峰顶去到达场挂车需4分钟,推送车列到峰顶需4分钟,溜放车组需8分钟,平均每解体3列有一台机车去编组场整理车辆,需时16分钟(包括干扰而等待的时间),整理后由编组场至峰顶走行需1分钟,峰顶作业间隔(转换道岔及信号)1分钟。试画制两台机车双推单溜的作业方案图,并计算每列车平均占用驼峰的时间t占。31编组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调机在右端作业,编成后车列顺序为1234,待编车列停在10道,编成后转往到发线5道,分两次牵出;32根据给定的单线半自动闭塞区间a-b的相关资料,画出各种类型的成对运行图周期示意图,并计算相应的区间通过能力。区间运行时间:上行20min,下行18min。起停车附加时分:t起2min;t停1min。车站间隔时间:不5min,会3min,连5min(后方站通过),连2min(后方站停车)。33某铁路局管辖甲、乙两个分局。由下表资料计算甲、乙两分局及铁路局的九个指标:,往自甲乙分界口总计AE甲4204502001801250乙6003302301601320分界口A210250350810E240150300690总计147011807306904070模拟试卷四课程名称: 铁路行车组织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学 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从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在技术站需要变更列车重量、列车运行方向和换挂车组的列车,称为( )A到达解体列车B自编始发列车C无改编中转列车D部分改编中转列车2在单线或双线区段,从列车到达通过前方邻接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向该区间再发出另一同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 )A会车间隔时间B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C连发间隔时间D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3铁路区段的现有固定设备,现行的行车组织方法和现行的运输组织水平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能力称为( )A设计通过能力B需要通过能力C最终通过能力D现有通过能力4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又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称为( )A有调中转车B无调中转车C本站作业车D非运用车5为了合理分布空车和保证装车需要进行的车流调整称为( )A重车调整B空车调整C备用车调整D方向别装车调整6就全路而言,工作量即为全路的( )A装车数B卸车数C使用车数D运用车数7任何单支远程车流在沿途任一技术站的无改编通过车小时节省都大于或等于该车流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的集结车小时消耗,则该单支车流满足了单独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的( )A必要条件B充分条件C绝对条件D充要条件8铁路区段固定设备在预计新线修建以后或现有铁路技术改造以后所能达到的能力称为( )A设计通过能力B现有通过能力C需要通过能力D最终通过能力9在列车运行图上铺画有各种不同速度和不同种类的列车,该图称为( )A非平行运行图B成对运行图C平行运行图D连发运行图10通常设置在大量车流集中或消失的地点,或几条铁路的交叉点,它的主要工作是改编车流,即大量解体和编组各种列车的车站称为( )A中间站B会让站C区段站D编组站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11可以在编组站编组的列车有( )A始发直达列车B技术直达列车C直通列车D区段列车E摘挂列车12技术站办理的列车中,属于改编列车的范畴有( )A到达解体列车B自编出发列车C部分改编中转列车D无改编中转列车E技术直达列车13调车工作按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 )A解体调车B编组调车C摘挂调车D取送调车E车列或车组转场调车14车站的生产活动包括客运作业、货运作业和行车作业,其中货运作业是指( )A货物的承运、装车、卸车、保管与交付B行李、包裹的承运、装卸、中转、保管与交付C零担货物的中转D货运票据的编制与处理E车辆的取送15用时间相关法计算货车周转时间时,属于主观因素的有( )A重周距B中时C停时D管内装卸率E旅速三、名词解释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6调车程17货车集结过程18机车交路19车站间隔时间20运行图周期四、判断分析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判断正误,将“”或“”写在该题后的括号里,并简述理由。)21每辆货车无改编通过技术站的节省为t节=t有-t无+车 ( )22某一支远程车流在沿途技术站无改编通过所获得的车小时节省,大于或等于始发站的集结车小时消耗,则该支车流应单独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 ( )23全路的工作量等于全路各铁路局工作量之和。 ( )24欠轴是指列车重量未达到牵引定数的要求,但列车长度达到列车换长标准的要求。 ( )五、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25简述列车运行图的意义及其在铁路运输工作中的作用。26简述加强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措施和途径。27简述驼峰作业方案及其适用条件。28简述编制客车方案应主要解决的问题。29影响货车集结时间的因素是什么?六、综合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30题8分,第31题7分,第32题9分,第33题9分,共33分)30某站若按编组规定应编五个到达站的列车(m=50,c=10),全天该站往各方向编组列车的总车流是1000车。求:(1) 该站一昼夜总的集结车小时;(2) 所编每个到达站每一昼夜的集结车小时;(3) 全站平均每一辆车的集结时间;31编组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调机在右端作业,编成后车列顺序为1234,待编车列停在10道,编成后转往到发线5道,一次牵出分解,调车作业使用线路数量和编号不限。待编车列资料如下: 6 5 9 1 4 2 4 8 1 7 3 632单线半自动区段A-B, 限制区间长度为15km, 运转时分下行21min、 上行28min; t起2min、t停1min;不5min、会2min;牵引总重Q总2800吨、载重系数f0.65、月间货运量波动系数K波1.15、能力储备系数g备0.2。若该区段改为电力牵引,则牵引总重Q总3600吨,限制区间运行速度可以提高到上行50km/h、下行62km/h。该区段全年货流量(不包括摘挂列车运送的货流量)G需、旅客列车行车量及摘挂列车行车量,分别如下表所示,且旅客列车扣除系数e客1.3,摘挂列车扣除系数e摘2.0。试确定现有设备最晚需要加强的期限,以及改为电力牵引后通过能力可能适应的期限。现有5年后10年后15年后G需(百万吨)57911n客(对)3579n摘(对)1222 33根据下列车流表资料,确定技术站间下行车流,并用绝对计算法确定A-D方向单组列车编组计划最优方案,并绘制列车到达站图。资料如下(各站改编能力不受限制):自 至AA-BBB-CCC-DDA366304020140A-B261014302020B546244024140B-C22614102226C522850302634C-D61010141020D1351266184436 A B C DT集 600 600 500 t节 2.5 3.0模拟试卷五课程名称: 铁路行车组织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学 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从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在单线区段,来自相对方向的两列车在车站交会时,从某一方向的列车在达车站时起至相对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该站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 )A会车间隔时间B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C连发间隔时间D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2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又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称为( )A有调中转车B无调中转车C本站作业车D非运用车3单支或多支合并的远程车流,对较短直达列车到达站的( ),是其在超行区段获得的无改编通过技术站的车小时节省大于或等于在始发站集结的车小时消耗。A必要条件B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绝对条件4铁路局和分局的工作量等于( )A使用车数B卸空车数C接入重车数D使用车数与接入重车数之和5困难区间是指区段内( )的区间At运最大BT周最大C坡度最大D距离最大6就全路而言,工作量即为全路为的( )A装车数B卸车数C使用车数D运用车数7一般设置在大城市、工矿地区和港口等有大量货物装卸、专门办理货物运输的车站称为( )A客运站B客货运站C货运站D技术站8在技术站需要变更列车重量、变列运行方向和换挂车组的列车,称为( )A到达解体列车B自编始发列车C无改编中转列车D部分改编中转列车9为列车补轴、减轴、换挂车组的调车作业称为( )A解体调车B其他调车C摘挂调车D取送调车10铁路区段的现有固定设备,现行的行车组织方法和现行的运输组织水平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能力称为( )A设计通过能力B需要通过能力C最终通过能力D现有通过能力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11在日常调整工作中,根据调整对象,车流调整的方法有( )调整。A重车 B空车 C非运用车 D备用车 E守车12技术站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主要因素有( )A技术站间计划车流B技术站间平均距离C集结参数D列车编成辆数E货车无改编通过技术站的节省时间13车站作业计划包括( )A日计划B班计划C阶段计划D调车作业计划E检修车计划14车站的生产活动包括客运作用,货运作业和行车技术作业,其中行车技术作业是指( )A办理列车接发作业B列车的到达作业和出发作业C列车的解体和编组作业D货物的装车和卸车作业E车辆的摘挂和取送作业15在编制列车运行图的货物列车运行方案图时,应注意解决的问题有( )A列车运行图与列车编组计划的配合B列车运行图与车站技术作业过程的配合C列车运行图与机车周转图的配合D列车运行图与技术计划的配合E列车运行图与车站作业计划的配合三、名词解释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6车辆接续时间17车列集结过程18货车日产量19旅行速度20推送调车法四、判断分析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判断正误,将“”或“”写在该题后的括号里,并简述理由。)21铁路局的工作量等于其所辖各分局工作量之和。 ( )22由于一个列车到达站货车集结时间T集的大小与该列到达站参加集结的车流量N无关,所以,一个技术站所消耗的总的货车集结时间也与其开行的直达列车到达站数无关。( )23铁路局运用车保有量等于所属各分局保有量之和。 ( )24平图通过能力越大的区段,其年度输送能力也越大。 ( )五、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25简述站细包括的主要内容哪些。26列车运行图的基本组成要素有哪些?27组织装车地直达运输有哪些意义?28简述技术站日常运输生产中,压缩货车集结车小时的主要措施。29调车作业按其目的可分为哪几类?六、综合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30题8分,第31题7分,第32题9分,第33题9分,共33分)30确定直达列车多点装卸时的最佳取送顺序。作业地点编号车数取送时间货物作业时间A1123090B21520120C3231015031编组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调机在右端作业,编成后车列顺序为1234,待编车列停在10道,编成后转往到发线5道,一次牵出分解,调车作业使用线路数量和编号不限。待编车列资料如下: 7 3 6 5 2 6 4 1 3 5 4 732如果某单线区段通过能力受a-b和b-c区间的限制,双方向列车均在b站停车进行技术作业,作业时间分钟。试确定两区间的会车方案,使区段通过能力达到最大。已知条件为:a-b区间运行时分上行为16分钟、下行17分钟;b-c区间运行时分上行22分、下行21分;分、分;分、分,所有车站均不能同时接车。 33用绝对计算法确定A3-A0方向单组列车编组计划最优方案,并绘制列车到达站图。资料如下(各站改编能力不受限制): A3 A2 A1 A0 T集 500 600 t节 4 312010080模拟试卷六课程名称: 铁路行车组织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学 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从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在铁路局(分局)管内卸车的重车称为( )A管内工作车B移交车C空车D运用车2在技术站需要变更列车重量、列车运行方向和换挂车组的列车,称为( )A到达解体列车B自编始发列车C无改编中转列车D部分改编中转列车3在一定时期内,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铁路区段所具备的能力,称为( )A设计通过能力B现有通过能力C需要通过能力D最终通过能力4在技术站编组,至少通过一个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称为( )A始发直达列车B技术直达列车C直通列车D区段列车5为列车补轴、减轴、换挂车组的调车作业称为( )A解体调车B其他调车C摘挂调车D取送调车6铁路局和分局的工作量等于( )A使用车数B卸空车数C接入重车数D使用车数与接入重车数之和7单支远程车流或多支合并远程车流在沿途技术站无改编通过所获得的车小时节省大于或等于该车流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在始发站的集结车小时消耗,则满足了( )A必要条件B充要条件C充分条件D绝对条件8限制区间是指区段内( )的区间At运最大BT周最大C坡度最大D距离最大9车站办理客票发售、旅客乘降、旅客的文化和生活服务、行李和包裹的承运、装卸、中转、交付称为( )A客运作业B货运作业C行车技术作业D中转作业10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称为( )A解体调车B编组调车C摘挂调车D取送调车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11铁路局(分局)使用车数等于( )A. U装+DU使B. U装+U卸空C. U自装自卸+U自装交出D. U自装自卸+U接入自卸E. U自装自卸+U接运通过12铁路局(分局)每日18点对全日铁路生产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统计,主要内容有( )A分界站货车出入统计B现在车统计C货车停留时间统计D货车运用成绩统计E货物列车正点统计13铁路分局日计划的内容包括( )A货运工作计划B列车工作计划C机车工作计划D车辆检修工作计划E日计划指标14重车调整的方法有( )A方向别装车调整B限制装车C停止装车D密集装车E变更车流运行径路15车站工作的统计主要有( )A装卸车统计B现在车统计及车流统计C货车停留时间统计D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统计E货物列车运行正点统计三、名词解释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6无调中转车17货车周转时间18空车调整19追踪列车间隔时间20机车全周转时间四、判断分析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判断正误,将“”或“”写在该题后的括号里,并简述理由。)21铁路局(分局)的工作量等于其管内工作车工作量、移交车工作量及空车工作量之和。( )22列车的技术速度越高,其旅行速度也越高。 ( )23双线半自动闭塞区段的区间通过能力与区间大小(指区间运行时分长短)无关。( )24平图通过能力越大的区段,其年度输送能力也越大。 ( )五、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25解体和编组调车的目的是什么?26制定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要素有哪些?27技术站汇聚的车流包括哪些?车流化为单独编组到达站的基本条件是什么?28简述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意义和任务。29试画图并简述铁路运输生产的全过程。六、综合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30题7分,第31题7分,第32题9分,第33题10分,共33分)30确定直达列车多点装卸时的最佳取送车顺序作业地点编号车数取送时间货物作业时间A11030100B21520130C3201015031编组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调机在右端作业,编成后车列顺序为1234,待编车列停在10道,编成后转往到发线5道,一次牵出分解,调车作业使用线路数量和编号不限。待编车列资料如下: 8 3 5 2 7 1 4 3 5 7 6 432单线半自动区段A-B,各站t起2min、t停1min;不4min,会2min;该区段开行旅客列车12对,e客1.1;开行摘挂列车2对,e摘1.5;各区间列车运行时分如下表。若该区段改为调度集中,在各车站延长站线成复线插入段,使9个区间均等,组织不停车会车,区段两端站A、B会车间隔时间会1min;e客2.0、e摘2.5。试确定该区段非平行运行图货物列车通过能力提高的数量。A-aa-bb-cc-dd-ee-ff-gg-hh-B上行131517231817161714下行1518182216120161833由下表资料计算路局的工作量,全周距,中距,管内装卸率,货车周时,货车日车公里,运用车保有量N。使用车数6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