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_第1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_第2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_第3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_第4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化与液化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知道汽化现象及汽化的两种方式。认识蒸发现象,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知道蒸发吸热及利用蒸发降温。认识液华现象,了解液体的方法,知道液体放热。2、过程与方法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教学重点】知道沸腾现象,理解沸点的物理意义蒸发现象,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 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教学方法】演示法 探究 交流【教学用具】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小烧杯,塑料盖,温度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由水可以变为水蒸气,水蒸气也可以变为水,引入新课2、 探究新知(一)汽化与液化 1.定义: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热风干手器使湿手变干(汽化) 露水的形成(液化)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 和 沸腾 (二) 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猜想假设各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猜想。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玻璃板、温度计、水、秒表 设计实验:按实验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组装顺序由下至上。 讨论:实验中怎样就能够“既节约能源又节省时间?加盖子,可以防止热量散失。选择初温适当高一些的水来加热。水量适中播放水沸腾视频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分析与评估水上升到一定温度时沸腾且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水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水沸腾时产生气泡,上升、变大,到达水面破裂开来说明水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撤掉酒精灯水不沸腾,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实验结论:1.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水在沸腾时,烧杯底部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3.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4.受热停止,沸腾停止。讨论: 为什么高压锅煮饭比一般的锅快呢? 高压锅密封性能好,水沸腾时锅内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所以高压锅煮饭比一般锅快。 一些物质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 信息窗物质的沸点在不同的条件下也会发生变化。例如,水中放盐或糖,沸点会升高,若加入酒精,沸点会降低;海拔高的地方,水的沸点会降低通常,地势每升高1000米,水的沸点降低3在8848.43m的珠穆朗玛峰上,烧开的水只有73.5。这样的温度连鸡蛋都煮不熟,高压锅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三)蒸发 在液体表面进行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讨论:1、根据生活常识,如何使洗好的湿衣服干得快一些? (1)、晒在阳光下;(2)、展开;(3)、晾在通风处。2、吹风机、干手器吹热风比吹冷风哪种干得快?吹热风干得快。 结论: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蒸发得越快。3、晒粮食的时候,摊开的粮食比堆在一起的哪个干得快?摊开的粮食干得快。晒衣服时候,展开的衣服比团着的哪个干得快?展开的衣服干得快。 结论: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4、洗好的湿衣服挂在通风处和不通风处哪个干得快?通风处的湿衣服干得快。 结论: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液体蒸发得越快。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高低,温度越高,蒸发越快;(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表面空气流速越大,蒸发越快。用棉球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观察酒精的变化,手背上有什么感觉?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些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何变化? 得出结论:蒸发吸热致冷。 用酒精擦拭体表为高烧病人降温,是利用酒精蒸发吸热带走热量。想一想:夏天,用电风扇对人吹风,空气的温度下降了吗?为什么会有凉爽的感觉? 空气的温度没有下降。电风扇吹风时,皮肤上汗液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了,加快了汗液的蒸发速度,汗液温度下降,从身体中吸热而感到凉爽。拓展一步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大量分子会挣脱周围分子的引力而飞出,若要使沸腾过程继续,必须对液体继续加热,以便更多的分子飞出。在沸腾过程中来自外界的热量为分子挣脱引力提供了能量,但无多余能量使液体温度升高。在任何温度下,总会有一些分子可以得到足够的能量而挣脱周围液体分子的吸引,从而脱离液面飞向空中。巩固练习1、水在零摄氏度时会不会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2 、酒精擦在手上,手为什么会感觉到冷?酒精蒸发,需要吸收热量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不同点方式 蒸发 沸腾发生部位只在液体表面同时在液体表面和内部温度条件任何温度达到某一特定温度(沸点)剧烈程度缓慢剧烈液温变化自身和周围温度降低沸腾时温度不变相同之处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四)液化1、日常生活中的液化现象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室外的人不断地呼出“白气”,这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的雾状小水滴。烧水时,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的雾状小水滴。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这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镜片液化成小水珠依附到镜片上。雾的形成: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依附在浮尘上,就形成了雾。2、液化的方法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这是液化的一种方式: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如家中用的液化气,就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装在钢罐里的。 使气体液化有两种途径: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液体汽化时是吸热,而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液化时是吸热还是放热呢?液化过程要放热例如,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开水烫伤更严重,就是100的水蒸气液化时放热,这样烫伤更严重。汽化与液化的异同点:不同点物态变化 汽化 液化状态变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由气态变为液态方式蒸发、沸腾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吸、放热 吸热 放热相同点都是物态变化的过程,都伴随着热量变化 三、课堂小结1、基本概念:(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2)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3)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4)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5)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6)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2、基本规律:(1)液体沸腾时,温度要到达沸点,并且要继续吸收热量。(2)蒸发可以致冷。(3)液化放热。4、 课堂练习:1、小昌同学在26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高于26 B先下降,后上升到26C低于26 D等于26 2、(2016桂林)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汽化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清晨树叶上的露珠C灯丝用久了变细D路面上的水被太阳晒干 3、(2016烟台)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C) 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4、(2016福建)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成为首位获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创造性地选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这是利用乙醚具有(D)A较小的密度B较小的比热容C较低的熔点D较低的沸点 5、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作业2、完成本节对应练习板书设计12.3 汽化与液化一什么是沸腾 1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从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二沸腾的条件 (1)温度达到沸点 (2)要继续吸热3、 蒸发: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因素(1)液体的温度。温度高,蒸发快(2)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空气流动快蒸发快。(3)液体的表面积。表面积大,蒸发快。四液化 1什么是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 2液化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液化放热。 【教学反思】如何引导学生从复杂的物理现象中发现并找出产生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保持并不断提高他们参与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与热情,使学生爱上物理课,是我始终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本节课以通过湿衣服变干、洒到地上的水变干,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现象,把生活中的东西搬到课堂里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