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5月阶段练习.doc_第1页
初二语文5月阶段练习.doc_第2页
初二语文5月阶段练习.doc_第3页
初二语文5月阶段练习.doc_第4页
初二语文5月阶段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下面的材料,在两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语句畅通。(3分)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 ,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是在没有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8.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由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首次主办的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征文大赛将于今年5月全面启动。举办全国青少年征文大赛是为了全面提高青少年的语言文字应用。本届大赛的获奖名单将正式于今年8月下旬在相关媒体上公布。9. 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浙江省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为了充分向游客宣传理性维权,并加大“96118”旅游投诉电话的宣传力度,日前,浙江省旅游质监所向社会公开招募普通游客成为旅游义务监督员,从而促进旅游质监力度的新发展。这也是新形势下监管景区、旅行社等的有力抓手。 3月13日,旅游义务监督员首站驶往余杭。大家在游览过程中对景区标识标牌、宣传画册、游览时间安排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还有部分团员意犹未尽,希望能在购物时间上多进行安排,更能满足游客来余杭的需求。10.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要求运用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3分) 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拥有什么,失去什么,都不要忘记启程,忘记赶路。如同险峻的高山挡不住汹涌的波涛,汹涌的波涛也挡不住你前行的孤舟;, 。二(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一)种瓜的父亲刘梅花 父亲卖瓜,自己没有运输工具,是雇了别人的手扶拖拉机去卖。他是个地道的庄稼人,卖瓜对他来说太难了。车停在路边,他坐在车上,和一车西瓜一起晒太阳。汗水顺着他黑黄的脸颊吧嗒吧嗒往下滴。一顶旧草帽根本遮不住多少日头。他坐在西瓜堆里,汗流满面。他是会出汗的西瓜,西瓜里的瓜王。 零星的顾客挑挑拣拣拨拉着车里的西瓜。父亲脸上堆满谦卑的笑,心疼地看那些滚过来滚过去的西瓜。他不停地说,慢些拨拉啊,别碰坏了。 偶然遇上个大主顾,要几百斤西瓜,父亲就慌忙地搬出一个圆溜溜的大西瓜,又慌忙切开,热情地让人家尝尝。尝瓜的人在一牙西瓜上牙齿尖咬上几小口,噗嗤,扔在脚下。鲜红的瓜瓤在阳光里水光盈盈,一地汁水。父亲皱皱眉,心里疼得抽搐一下。 这些西瓜,刚刚坐瓜时只有一粒豌豆大小,是他一颗一颗拨弄着长大的。每个西瓜都打磨掉他手心里的一层皮,每个西瓜都落满他厚厚的一层爱抚的目光。他爱着它们,心疼着它们。现在,他看着脚下糟践的西瓜,心里的疼窜到眉梢,拧成一个疙瘩。他吸一口气,牙疼一般,发出嘶嘶的惋惜声。 父亲不善于卖瓜,就和村庄里的很多庄稼人一样,跑到大路上去等车。每当有一辆两辆空着的卡车驶过来,他们簇拥过去,询问是否是拉瓜的车,询问人家收瓜的价格。但往往是狼多肉少,一辆车上围一圈瓜农竞争。他们相互拆台压价,谁出的价钱最低,车主就跟着谁走了。尽管这样,父亲不善于言辞,还是拦不下一辆车。后来,他就跑到公路的上游,跑到离家几十里的土门,永丰堡去拦车。偶然的拦来一辆收瓜的车,让他高兴不已。拦来的车停在路边,车主坐在瓜棚里。父亲又递烟又切瓜,依然是一脸谦卑的笑。车主把咬了几口的西瓜扔在脚下,瓜瓤汁水淌着。父亲毫不掩饰地拧紧眉头,心里疼得抽搐。 一车瓜拉走了,父亲捏着手里薄薄一沓纸币,拾起衣襟擦擦脸上的汗,像甩去一个大包袱那样舒一口气。他嘿嘿地笑着说,这下总算卖掉了,不然几场雨就沤在地里了,一个钱也进不来哩。他小小的高兴一下,随即又阴下脸弯腰捡起车主们啃过的西瓜皮,骂骂咧咧丢进猪食篮子里,看着残余的瓜瓤叹息一声。 我的父亲很真诚的巴望每个吃瓜的人都能啃净红瓜瓤,啃到露出瓜翠为止。他可惜着那些红红的瓤儿。我和父亲常常坐在地埂上吃西瓜。我们不切开西瓜,只在瓜顶上剜一个洞,拿一把长柄的勺子掏出瓜瓤儿吃,一口一口。父亲和我都鼓起腮帮子,一边吃瓜一边说话。我小时候话多得很,琐琐碎碎的话题父亲总是耐心听完,从不半途打断。我们吃完的西瓜壳皮儿薄的几乎透亮,没有一丁点儿的红瓜瓤,像两滴翠绿的水珠一样。 我常常把西瓜壳儿放到路边,装作一个完整西瓜的样子哄骗过路的人。看到有人上当翻动空空的瓜壳,就得意的咕咕直笑。父亲摘下一个西瓜,招呼路人过来尝瓜,并歉意地嗔怪一句:我这个黄毛丫头总是捣鬼的很。他和路人闲聊,满意的看着别人啃完的瓜皮,不收一分钱。实际上那时候,过路的人吃个西瓜,也没有付钱的习惯。地里种着呢,谁也不是很较真。 父亲去世的时候,我还不满十八岁。我也和父亲一样不善周旋,但我实在没有一身好力气去种庄稼,种西瓜。我成了一个地道的商人,在一个破旧的镇子上打拼着,养活我自己。父亲肯定没有料到我会是个买卖人,他一直希望我是个读书人,有一身书香的好气质。但生活总是这样有些小小的不如意。 镇子上很冷,年年夏季都不怎么吃西瓜。我也渐渐淡忘了种瓜的日子。今年的某一天,我去一个深山的寺里松散一下心情。一片幽静的树林里,有石桌和石凳。有人在石桌上切开一只很大的西瓜,香客们围起来吃西瓜。一会儿石桌上摆满了西瓜皮。我啃过的瓜皮掺在一堆瓜皮里,很突兀。我的瓜皮啃得没有一点红瓜瓤,只剩下真正的瓜皮了。我突然发现这些年我都是这么吃西瓜的,都是把瓜皮啃成一张纸。这是父亲留给我的一个习惯,不经意保持了很多年。 那些被我啃得轻飘飘的西瓜皮,坦然地躺在石桌上。瓜皮上留着我牙齿的痕迹,像一个人走过的路。我小心翼翼拾起瓜皮,像拾起我和父亲的那段日子。 那一刻,我非常想念我的父亲,想念他像西瓜皮一样被我啃得只剩下轻飘飘一页纸一样薄的日子。11.文中反复讲到父亲对瓜的心疼,具体表现在哪几次?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1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6分)现在,他看着脚下糟践的西瓜,心里的疼窜到眉梢,拧成一个疙瘩。我们吃完的西瓜壳皮儿薄的几乎透亮,没有一丁点儿的红瓜瓤,像两滴翠绿的水珠一样。13. “他是会出汗的西瓜,西瓜里的瓜王。”联系上下文,怎样理解这句话?(3分)14. “那一刻,我非常想念我的父亲,想念他像西瓜皮一样被我啃得只剩下轻飘飘一页纸一样薄的日子。”“我”想念的这位父亲是位怎样的父亲?请加以赏析。(4分)(二)面粉增白剂有害无益吗 最近,卫生部终于让步,拟从明年12月起禁用面粉增白剂。这个决定也召到了众多质疑,网上的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人赞成禁用面粉增白剂。食品添加剂长久以来已被妖魔化,人们对之本就疑虑重重,巴不得什么食品都是“纯天然”的,如果换一种食品添加剂做调查,结果估计也差不多。但是监管部门在决定批准或禁用某种食品添加剂时,不能听从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公众的直觉,而应该有合理的科学依据。如果有科学证据表明面粉增白剂真的是有害无益,当然应该禁用,不用等到一年后。但是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国内有关面粉增白剂的争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说是争议,其实在媒体上听到的几乎是一面倒地认为面粉增白剂有害无益应该被禁用的专家意见。据报道,商务部、国家发改委、质检总局、工商总局都早就同意取消面粉增白剂,只有卫生部反对。直到最近,卫生部终于让步,对是否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公开征求意见,公告称将设1年的过渡期限,拟从明年12月起禁用面粉增白剂。这个决定也召到了众多质疑,网上的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人赞成禁用面粉增白剂。 食品添加剂长久以来已被妖魔化,人们对之本就疑虑重重,巴不得什么食品都是“纯天然”的,如果换一种食品添加剂做调查,结果估计也差不多。但是监管部门在决定批准或禁用某种食品添加剂时,不能听从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公众的直觉,而应该有合理的科学依据。如果有科学证据表明面粉增白剂真的是有害无益,当然应该禁用,不用等到一年后。但是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刚磨出的面粉颜色发黄、粘性大、弹性差,用它做面点不仅不好看,还不好吃。因此传统上在供食用之前都要先把面粉储存几周到几个月让它自然“后熟”。面粉发黄是由于其中含有微量的类胡萝卜素(主要是叶黄素),在储存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将类胡萝卜素氧化,面粉就逐渐变白了。同时氧气也促进了面筋的形成,让面点口感更好。但是长期储存不仅占地方,而且面粉容易发霉和滋生害虫、老鼠,并不卫生。使用增白剂和后熟剂能让面粉的后熟过程缩短为23天。 面粉增白剂用得最多、成为众矢之的的是过氧化苯甲酰。国内为使用过氧化苯甲酰辩护的人声称它还具有促进面粉后熟、改善口感的作用,但是英文的专业资料并不支持这种观点。过氧化苯甲酰的作用就只是给面粉增白,需要同时用别的后熟剂才能促进面粉后熟。增白只是让面粉显得好看,使用它的意义似乎不大。但是问题是面粉的白净已成为面粉高质量的标志,影响到人们对面粉的选择,而让面粉自然变白又不现实,那么使用增白剂也不能说毫无用处,前提是这种增白剂必须是对健康无害的。 那么过氧化苯甲酰是否对人体有害呢?我们首先要刚磨出的面粉颜色发黄、粘性大、弹性差,用它做面点不仅不好看,还不好吃。因此传统上在供食用之前都要先把面粉储存几周到几个月让它自然“后熟”。面粉发黄是由于其中含有微量的类胡萝卜素(主要是叶黄素),在储存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将类胡萝卜素氧化,面粉就逐渐变白了。同时氧气也促进了面筋的形成,让面点口感更好。但是长期储存不仅占地方,而且面粉容易发霉和滋生害虫、老鼠,并不卫生。使用增白剂和后熟剂能让面粉的后熟过程缩短为23天。 面粉增白剂用得最多、成为众矢之的的是过氧化苯甲酰。那么过氧化苯甲酰是否对人体有害呢?我们首先要看它是否有急性毒性。毒理学衡量物质的急性毒性的常用指标是半致死量,也就是能导致一半的实验动物死亡的用量。半致死量越高,毒性就越低,口服过氧化苯甲酰的毒性极低,对大鼠的半致死量是每千克体重5克,毒性比食盐还低(食盐的半致死量是每千克体重3.6克)。动物实验未发现过氧化苯甲酰对生殖、发育会有不良影响,也没有证据能表明它是致癌物,所以国际上没有将它列为致癌物。国内有专家称长期服用过氧化苯甲酰“会造成苯慢性中毒”,并没有科学文献能支持这种说法。 过氧化苯甲酰加到面粉之后,几乎全部(91%以上)变成了苯甲酸。苯甲酸的毒性要高一些,半致死量是每千克体重1.7克。苯甲酸天然存在于某些食品(水果、奶制品、肉类)中,本身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作为防腐剂大量地用在食品中,使用量比过氧化苯甲酰高得多。碳酸饮料中含有苯甲酸200毫克/千克,喝一瓶500毫升的碳酸饮料摄入的苯甲酸的量相当于几斤使用过过氧化苯甲酰增白的面粉中苯甲酸的量。所以有专家从生成苯甲酸的角度反对使用过氧化苯甲酰,是没法令人信服的。 还有专家从过氧化苯甲酰会破坏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E等维生素的角度反对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甚至说:“面粉是贫困地区人摄取微营养素的主要来源,而现在局面是孕妇一边吃着加有增白剂的馒头,一边还要服用叶酸。”其实面粉中这些能被氧化破坏掉的维生素的含量极低或难以被人体利用,本来就不具有营养价值。即使维生素保存最好的全麦面粉,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K的含量分别只有每100克面粉含5微克、44微克、0.7毫克,而人们每天需要的这些维生素的量分别为(大约)2000微克、400微克、15毫克,都可以忽略不计(其中面粉中叶酸的量似乎不少,但天然叶酸不稳定,在储存、烹饪过程中会损失一半以上,剩下的又只有大约50%能被人体吸收)。 因此过氧化苯甲酰在国际上被普遍作为食品增白剂使用,除了用于面粉,还用于奶酪的增白等。1997年开始欧盟禁用了面粉增白剂,但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建立)的最新标准仍把过氧化苯甲酰列为面粉增白剂,最高限量为75ppm。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将它列为合法的面粉增白剂,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不做限量。加拿大的限量则高达150ppm。中国的国家标准反而比较保守,限量为60ppm,实际上普遍超标使用,用量大约是100ppm,但也没超过加拿大的标准。现在则干脆要禁用,比以面包为主食的美国、加拿大还严格。(选自中国青年报)15.本文反对专家认为面粉增白剂“有害无益”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述理由。(3分)1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短语所指的具体内容。(4分)而人们每天需要的这些维生素的量分别为(大约)2000微克、400微克、15毫克,都可以忽略不计。使用增白剂和后熟剂能让面粉的后熟过程缩短为23天。17.文章最后一段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说明作用?(3分)18.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过氧化苯甲酰加到面粉之后,全部(91%以上)变成了苯甲酸。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将它列为合法的面粉增白剂,不做限量。三(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一)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王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二)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耶?”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纵其父而还自系焉(放) B.伏诛而死(伏地)C.子其治事矣(管理) D.不奉王法(遵守)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 乃其父也 其喜洋洋者矣 B. 追而不及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C. 非子之罪也 辍耕之垄上 D. 公以臣能听微决疑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王法,非忠臣也。(2)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22.你觉得石奢和李离的死是否有价值?为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赋得自君之出矣 唐张九龄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1)“不复理残机”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气氛?(2分)(2)诗的三、四两句描写很有特点,请加以赏析。(3分)四(4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生活尽管会充满烦恼,但只要你有一颗享受的心,却照样能享受到其中的美好。 有人享受成功,有人享受挫折;有人享受幸福,有人享受孤独;有人享受春雨,有人享受落叶请以“享受”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意思相近即可)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 的看法是必要的。(意思相近即可)(答出一句给2分,答出两句3分)8删去“首次”或“第一届” 在“应用”后加“能力” 或“水平” 删去“正式”,或把“正式” 放到“公布” 前(每处1分。有其他合理改法也可)9省旅游质监所招募游客监督旅游市场。(3分)10如同广阔的晴空挡不住突来的风暴,突来的风暴也挡不住你远行的背影。(3分)二(30分)11.(3分)零星顾客挑拣拨拉西瓜时,使西瓜滚过来滚过去。大主顾尝瓜时用牙齿尖咬上几口便扔在地上,瓜瓤水光盈盈,一地汁水。收瓜的车主把咬了几口的西瓜扔在脚下,瓜瓤汁水仍淌着12.(6分)(1)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看到西瓜被糟践时内心深深的心疼,表现了西瓜背后父亲所付出的辛劳及对西瓜的深厚感情。(2)运用比喻的修辞,把两只啃净瓜瓤后皮薄透亮的西瓜比作两滴绿水珠,生动形象地说明我们啃得相当干净,啃到露出瓜翠为止,体现了我们对瓜瓤的“可惜”,对父亲劳动成果的珍惜,也为下文“这些年我都是这么吃西瓜的,都是把瓜皮啃成一张纸。这是父亲留给我的一个习惯”作铺垫。13、(3分)善良本分的父亲坐在西瓜堆里,显得渺小无助,如同众多西瓜中的普通的一只,又加上汗流满面,所以是只“出汗的西瓜”。 这些西瓜,曾经只有一粒粒豌豆大小,是父亲一颗一颗拨弄着长大的。每个西瓜都打磨掉他手心里的一层皮,每个西瓜都落满他厚厚的一层爱抚的目光。他是西瓜之父,西瓜之王。14.(4分)本分老实,不善周旋:拉瓜的车过来时,总是弄不过别人,一辆都拦不下。痛恨浪费,珍惜劳动成果:对主顾们浪费西瓜的行为心疼不已。热情淳朴:免费送别人吃瓜,看到别人吃瓜啃完瓜皮,心里就很满意。疼爱子女:总是耐心听完女儿琐琐碎碎的话题。渴望摆脱命运,改变现状:希望女儿做个读书人,有一身书香的好气质。(答出四点即得满分)15.(3分)过氧化苯甲酰没有急性毒性苯甲酸天然存在于某些食品中,本身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面粉中这些能被氧化破坏掉的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E等维生素的含量极低或难以被人体利用,本来就不具有营养价值。16.(4分)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K等维生素。把面粉储存几周到几个月,在储存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将类胡萝卜素氧化,面粉就逐渐变白了,同时促进面筋的形成,让面点口感更好(各2分)17.(3分)列数字,作比较。说明我国的面粉增白剂的最高限量比以面包为主食的美国、加拿大还严格。18.(4分)是几乎全部(91%以上)变成了苯甲酸,而不是全部。是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不做限量,而不是一点都不作限量。三(20分)19.B(3分) 20.BD(4分,各2分)21.不偏袒自己父亲,不是孝子;不遵守王法,不是忠臣。如今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却要把罪责推诿给下级,这种道理我没有听过(4分,各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22.有价值。为我们后世的人作出了一个榜样.使人在做事时能有所借鉴, 不至于重蹈覆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他们就像醒钟一样,时刻警醒着我们。“没价值”也可,言之成理即可。(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有欠缺酌扣)23、(1)织机残破,说明丈夫离家已久,君去机残,描绘了一种落寞冷清的氛围。(2)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思妇的思念比作那团团圆月,这圆月在逐渐减弱其清辉,逐渐变成了缺月,从而使思妇的这份思念之情表达得含蓄婉转,真挚动人,也使本诗显得清新可爱。(5分。上题2分,下题3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删去“首次”或“第一届” 在“应用”后加“能力” 或“水平” 删去“正式”,或把“正式” 放到“公布” 前(每处1分。有其他合理改法也可)9省旅游质监所招募游客监督旅游市场。(3分)10如同广阔的晴空挡不住突来的风暴,突来的风暴也挡不住你远行的背影。(3分)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最近在4号机组西侧一块约200平方米的地面喷洒一种特殊树脂。这种黏稠的树脂加水稀释后,用喷雾器喷洒到地面,半天左右就会使土壤颗粒粘结在一起,即使下雨和刮风也不会失效。据了解,这一行为是“东电”为应对日本核泄漏采取的尝试性措施。该公司人员介绍,这种树脂并不能屏蔽放射线,但是它能阻止因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粉尘随风扩散。为了标明作业范围以验证树脂的效果,喷洒前树脂中特别加入了绿色添加剂。如果经过这一试喷,树脂被证明有效,“东电”准备在未来两周再喷洒6万升树脂。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们穿过库尔勒,沿着沙漠公路,走进塔里木胡杨林。路边,在高高低低的沙丘上,耸立着远远近近的胡杨。 。进入树林深处,人便激动地无法控制,心在颤栗:惊骇,苍凉,绝望,恐惧,极具赤裸感的犀利,足以击碎任何一个人的虚伪,乃至自尊。树的内里无年轮,树的外表呈无规则纵裂沟纹,裂痕深如壑,看上一眼,血就热起来。据说,沙丘最能体现胡杨的风范,也最能反映胡杨与沙漠的共存关系。胡杨用每一片金黄的叶子,展示着人间秋色,守望着大漠黄沙。为了抗干旱,挡风沙,耐盐碱,胡杨的根系异常发达,可深入地下二十米,方圆一百米以上。A. B. C. D.一、(30分)1、C 2、A 3、B 4、B 5、D 6、略7、而是以心对心去包容,去化解;我们起码可以做到如一只青蛙去宽容蝌蚪一样。(关联词要正确,中“而是”意义与前面相反;中关联词“也”亦可;语意符合即可)8、把“永久”和“将”对调第二个“成立”改“设立”“讲座等”后加“活动”9、“小小讲解员”讲解跨湖桥文化。10、现在,像流水一样转瞬即逝,但荡漾着生命的奇迹;未来,像航船一样迎面驶来,它满载着未知的期盼。初二语文(下)阶段练习一基础知识(3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任选三个做)(3分)哂笑( ) 牟取( ) 缄默( ) 干涸( )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沧茫 苍海桑田 铺路 相辅相成 B凋凌 鸡零狗碎 忠诚 莫衷一是C质问 不容置疑 葵花 众目睽睽 D笨拙 相形见绌 伦理 精巧绝纶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你要在生活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完全消除需要得到 的心理。简单和快乐使人的灵魂得以 ,使人的精力得以恢复,使美德更加芬芳。从繁华、喧嚣的市中心来到这山清水秀的避暑胜地,我们感到 。A赞许 寂静 心安理得 B赞许 宁静 心旷神怡 C默许 寂静 心旷神怡 D默许 宁静 心安理得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心灵的泉水教导我: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见真实。B. 自然的永恒,总是映衬出人生的短暂;自然的代谢,总是让我们感叹自己的人生。C我们要以平淡的心情去承受生命过程中的欢乐与胜利、痛苦与悲哀、平静与清醒的种种变化。D.“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苦难和幸福是一对孪生兄弟。5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秋天漫得很远,江波借着昏沌,渡来雾纱。抹去岸际,江面无边地宽,细碎的江澜终于可以在暗里扩展, , , , ,一条突兀在浪上的沙洲,一个边缘不明的江心岛。那里有一片芦苇丛将一级级浪梯搭到浩渺的去处 但那漂浮物总被搁浅在江的中流或隐隐约约地漂送着什么。A B C D6文学常识填空(3分)(1)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 。 (3)大雁归来一文节选自利奥波德的 。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3分)(1)最是一年春好处,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相见时难别亦难, , ( 李商隐无题)(3) ,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4)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小石潭记)8、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连贯;可删去或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3分)四川汶川大地震震毁了我们的家园。四川汶川大地震震不毁我们抗击灾难的顽强意志。中国人是打不倒,压不垮,摧不毁的。9、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清明向来是人们踏青赏花、祭奠亡者。而今年的清明小长假正适合一次短途自驾游是最好的休闲方式。缙云仙都的皇帝祠字是中国南方黄帝文化的辐射中心,清明祭祖寻访黄帝祠字,既可以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又可以领悟浙南的大好山川。10、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人类的文明从大自然展开。我们观河川涓涓细流,领悟生命的智慧; , 。自然,它一直在我们身边。你瞧,白桦树她不畏干旱,困境中愈显勃勃生机; , 。看来,大自然真是一本精深的书,人类永远可以从中得到滋养。二(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一)感谢生命 李丹那是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我漫步在北京朝阳门外大街上,忽然发现天空中浑然不觉地飘着许许多多纤维状的白色物,一大片一大片,像下雪似的,但又比雪花更绵薄更柔软,纷纷扬扬,连天扯地。街上的人们,穿行在这种漫天漫地的乳白色雾中,任它轻轻地飘在身上,缓缓地从身上擦过,静静地落在脚边的地上,漫不经心地挂在林荫道的树枝上。一时间,大街上像披了一层薄如蝉翼的白纱 后来,有人告诉我,这是杨絮。依靠风力在传播种子。 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植物自己播种生命的方式,我完全被震撼了。 我的心里简直承受不住这份欣喜和景仰之情。我伸出一只手,只一瞬,便有一片悄悄地落入我的手心,像一朵小的白云,载着希冀的梦幻。我不忍惊扰它美好的梦境,松开手,让它随风飘去。我看见它在纷飞旋舞,一忽儿上,一忽儿下,一忽儿左,一忽儿右,像在向我招手,又像在微笑。很快地,它与天空中无数羽毛交融在一起,带着一粒种子的希望,飘向它梦幻的草地与湖畔,去撒一地可见的生命。 谁见了这种场面也不会无动于衷,谁都不能不被这种生命不计成本、不惜一切代价的付出和投资所感动。在它辛劳的飘散中,仿佛听到一种声音在殷切地呼唤,那是它在呼唤每一粒种子落入黑乎乎的泥土,绽出一枚嫩绿的新芽,在春天里疯长,散发着生命的芬芳。这是它的心愿。但是这些成千上万飘飞着的杨絮,也许只有一颗种子能够遇到一片沃土,助它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浓阴蔽日的参天大树。而其余的种子,因为土地的贫瘠,尽管艰难地生长,终究无法蔚然成阴,而早早地夭折在胚胎中。但它依然如故,在这个季节从不失约地如期而至,自始至终不间断地潜心这项浩大的生命工程的创造与劳动,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我在想,杨絮日日夜夜不知倦怠地飘送,是因为它生命的本能使然,还是一种强烈生命意识的觉醒,想在创造中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伸葆有一份永恒?是它深谙生命的无常,才将自己所有的精髓毫无保留地撒向人间,最大限度地展示一种生命过程,还是它将生命的价值,隐选在这令人感泣的茫茫无际的生命绝唱和制造里? 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人类的生命史。对于人类生命的起源,不是人类学家的我们,是用不着在这件事上刨根问底、纠缠不休的。真正值得我们深思的命题在于:在大自然生命的启悟下,我们应该懂得怎样感谢生命,珍惜生命,把握生命。 由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对生命投之以虔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畏。毕竟,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即使在人生的道路上,事业、前途、爱情、家庭都如泡沫一样破灭了,也不必悲观,不要绝望,要知道,生存本身就是一种资本,一种幸运,一种对不公命运勇敢的挑战和蔑视啊。11第段中说“我完全被震憾了”,“我被震撼的原因有哪些?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12第段中写柳絮飘飞壮观,美好的景象,其作用是什么?(3分 )13第段中柳絮“像一朵小的白云,载着希冀的梦幻”,“希冀的梦幻”的梦幻具体指什么?(3分 ) 14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3分)(二)人类自古就利用水流的冲击力,制成水车、水磨等水力机械。如果水流从高压水枪中喷出,其冲击力就更大。前苏联用于采煤工业,名曰水力采煤。高速喷出的水流受阻于煤层,速度骤然下降,顷刻间会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力,使煤层出现脆性断裂,完成采煤作业。受此启发,前苏联科学家开发出高压水喷流切割技术,而美国公司取得了此项技术的专利权,使之商品化。水从口径0.5毫米以下的高压喷嘴急速喷出,出口水压可达50兆帕以上。这种超音速高压水喷流用于切割木材、布料、橡塑等软的材料,也切削如泥。倘若水喷流中掺以精细磨料,就是加工坚硬岩石、硬质合金钢,也无坚不摧。其效果堪与金属刀具媲美,称之为“水刀”。“水刀”不是刀,却又胜似刀。它的加工精度高,切割宽度只有0.10.8毫米,可以加工型面复杂的零部件。加工后的零部件切口光滑整齐,无须修整。尤其对易热变形材料的加工,“水刀”更具独特优越性。“水刀”名曰刀,却又异于刀,它不像刀具那样存在磨损问题,掺入水喷流中的磨料和废水可回收使用,设备又较为简单,加工成本低廉。加工过程中引起的振动和噪声都很小,切屑量仅是机械加工的15%20%,并且碎屑随水流走,不会飞扬伤及操作者。“水刀”,正因为它不是刀,才开拓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对复合材料的切割是加工中的棘手问题。如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会出现分层和撕扯现象,而“水刀”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理想工具。用“水刀”来清除部件的陶瓶涂层,效果优于机械方法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