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考题--小石潭记.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考题--小石潭记.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考题--小石潭记.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考题--小石潭记.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考题--小石潭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集锦 班级_姓名_一、【陕西2013年中考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4分)【甲】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注释】渴(h)地名,指袁家渴。箭:小竹。麻(xi),树荫。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民桥其上( ) (2)逾石而往有石泓( )(2)北堕小谭( ) (4)卷石底以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有泉幽幽然 B.其侧皆诡石怪木然胡不已乎 安陵君其许寡人C.然卒入于渴 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长可十许步。 _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_ 4.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甲文:_乙文:_二、【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12分)阅读小石潭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4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 B 全石以为底 遂许先帝以驱驰 自以为不如 C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C 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貌若甚戚者2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 )(2分) A日光下彻 B腰白玉之环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尉果笞广3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4分)_4在节选的语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语句作.(4分)_三、中考链接(63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1分)从小丘西行:( )心乐之:( )伐竹取道:( )水尤清冽:( );( )潭中鱼可百许头:( )日光下澈:通“彻”,( )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斗折蛇行:斗( );蛇,( )其岸势犬牙差互:( )四面竹树环合:( )悄(qio)怆(chung)幽邃:( )以其境过清:( );(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 )2、翻译下列句子。(14分)青树翠蔓,蒙铭摇缀,参差披拂。_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_日光下澈,影布石上。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_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凄神寒骨,悄怆幽邃。_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_3、简要分析选文第二段景物描写的特点。(3分)答:第二段写景采用了_、_、_等写作手法。4、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5、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得出小石潭“其境过清”的结论。(3分)_6、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4分)_7、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5分)“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呼应,又为下文的“_,_”埋下伏笔。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8、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4分)_9、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5分)_10选文第一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在画面中给我们展示的是什么?(2分) _小石潭记中考试题集锦参考答案一、【陕西2013年中考题】参考答案:1、(1)搭桥,架桥;(2)越过,经过;(3)落入;(4)弯曲,翻卷。2、C。3、(1)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 (2)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2分)4、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二、【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参考答案1D;2C;3表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4写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说明水清澈见底;写鱼在水中的情景,如“皆若空游无所依”等让人感觉不到水的存在,说明了水的清澈透明。三、中考链接1、从小丘西行:向西。心乐之:感到快乐。伐竹取道:砍伐。水尤清冽:格外,非常;寒冷。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示估计数目。日光下澈:通“彻”,穿过,透过。影布石上:倒映。佁然不动:愣住的样子。俶尔远逝:忽然。往来翕忽:轻快敏捷。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爬行一样。其岸势犬牙差互:互相交错。四面竹树环合:环绕合抱。悄(qio)怆(chung)幽邃:寂静得让人感到忧伤。以其境过清:因为;凄清。不可久居:停留。乃记之而去:于是;离开。2、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晃、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太阳光直照水底,(鱼儿的)影子倒映在石头上。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互相逗乐。(溪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文看不见。(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小石潭的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够长时间停留。3、侧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衬托等4、意在表现作者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5、位置偏僻竹树藤多,少有人来游玩作者对环境的感受6、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谪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7、(1)隔篁竹;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2)坛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8、 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 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