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ANQ型发动机机械部分的维修第一节 发动机整车的维修 一、发动机及其技术参数 发动机号包括发动机标识代码及生产流水号,打印在气缸体前端面链条罩盖右侧位置的气缸体上,如图4-1所示。图4-1 发动机编号位置 发机标识代码打印在发动机吊耳的左前方,同时还在整车数据铭牌上标出。此外,在发动机正时带护罩上的不干胶标签上也印有发动机标识代码及生产流水号。发动机的有关参数如表4-1所示。发动机的螺栓或螺母的扭紧力矩如表4-2所示。 表4-1 发动机的性能参数表项目参数项目参数排量1.78L爆震控制装置有功率/转速93kw/5800rpm自诊断装置有扭矩/转速162Nm/3500rpm调节有缸径81mm三元催化转换器有冲程86.4mm增压器无压缩比(10.310.5):1废气再循环系统有燃油标号(RON)95号或93号无铅油底壳材料铝燃油喷油及点火系统Motronic M3.8.3进气管切换有凸轮轴正时调节有 表4-2 发动机部分主要零部件的扭紧力矩部件扭紧力矩(Nm)部件扭紧力矩(Nm)发动机支座与副车架25凸轮轴皮带轮与凸轮轴65发动机悬置与发动机支座25油底壳与变速器45扭矩反应器支座挡块与支座的支架25发动机悬置与副车架25发动机悬置与发动机支架25驱动盘与变矩器M10185扭矩反应器支架隔套与发动机上的支座25空调压缩机与支架25动力转向泵与支架25扭矩反应器支架的支座与发动机25进气歧管与气缸盖10进气歧管支架与进气歧管 与支座2020纵向支撑与扭矩反应器支座25纵向支撑与发动机支架20燃油歧管与进气歧管10轴承盖与冷却液泵壳体10冷却液管与法兰10冷却液泵壳体与正时带护罩10冷却液管与进气歧管10发电机、叶片泵及粘液型风扇与缸体25气缸盖罩与气缸盖10点火线圈与气缸盖罩10缸体(左侧)支柱/发电机、叶片泵及粘液型风扇的支座 与缸体 与支座2520火花塞与缸盖30轴承盖与气缸盖10传动链张紧装置与气缸盖10扭矩反应器支柱/发电机、叶片泵及粘液型风扇的支座 与扭矩反应器支架 与支座2520霍尔传感器壳与缸盖25霍尔传感器壳体与缸盖10多楔带张紧装置与支座25油底壳与缸体M5 M101045发电机与支座 M8 M103040二、发动机的拆卸和安装1、发动机的拆卸 拆卸发动机时要断开或切断的拉线和电线,安装发动机时必须安装在原位;将发动机与变速器分离,从前端抬下;拆下前保险杠;排空冷却液,收集在一个干净容器内,以便再次使用或处理。 (1)查取车载收音机代码;关闭点火开关,断开蓄电池接地线;拆下发动机舱盖。 (2)拆下油底壳护板,如图4-2所示。 图4-2 油底壳护板 (3)拧下散热器下端的动力转向液压油冷却蛇形管路让它自由活动,注意不要打开液压油的回路,如图4-3所示。 图4-3 拧下动力液压油冷却管(4)取下散热器上的堵头,将发动机冷却液放掉,如图4-4所示。 (5)拔下前照灯线束插头和散热器风扇区域温度传感器线束插接头,如图4-5所示。 (6)拔掉ABS控制单元前的防盗报警装置、空调压缩机电磁离合器和喇叭的线束插接头,如图4-6所示。 (7)拔下空气流量计和油箱通风电磁阀线束插接头,如图4-7所示。取下空气滤清器与节气门体之间的空气导管、空气滤清器壳体和冷却液储液罐。 图4-4 散热器堵头的位置 图4-5 拔下前照灯及风扇温度传感器的线束插头 图4-6 拔下防盗报警器、空调压缩机电磁离合器和喇叭的线束插头 图4-7 拔下空气流量计和油箱通电磁阀线束插接头 (8)拆下发动机控制单元(ECU),拔掉ECU的线束插头,如图4-8所示。 (9)拆下接地搭铁线和支架,如图4-9所示。 图4-8 拔掉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线束插头 图4-9 拆下接地搭铁线 (10)取下节气门拉索滑轮和支座处的节气门拉索,如图4-10所示。 图4-10 拆下油门拉索 (11)用专用工具3204松开动力转向泵、粘液型风扇和发动机的多楔带,如图4-11所示。 图4-11 拆卸动力转向泵、粘液型风扇和发动机的多楔带 (12)拧下制冷剂管道的固定夹,拆下空调压缩机。拧下空调压缩机多楔带张紧器的固定螺栓,拆下空调压缩机多楔带。如图4-12所示。 图4-12 拆卸空调压缩机的多楔带 (13)拆下粘液型风扇带轮,如图4-13所示。 图4-13 拆卸粘液型风扇带轮 (14)拆下水泵带轮,取下水泵多楔带,如图4-14所示。随后取下动力转向泵带轮,把动力转向泵从支架拆下,但不拆与动力转向泵相连的管路。拆下空调压缩机但不拆卸与其相连的管路。然后拆下排气歧管与前排气歧管之间的连接螺栓,取下前排气管。拆下起动机,松开发动机悬置固定螺栓。 图4-14 拆卸水泵多楔带(15)对于带自动变速器的汽车,从驱动盘上拆下3个固定螺母,取下液力变矩器,如图4-15所示。拆卸发动机时要注意液力变矩器不要掉下来。 图4-15 拆卸液力变矩器 (16)用装配吊架V.A.G1202A将发动机和变速器顶起,拧下发动机和变速器下部连接螺栓,如图4-16所示.。 (17)用支撑架10-222固定在挡泥板边缘上,把变速器挂钩3147挂在变速器壳体的螺栓孔内,如图4-17所示。 图4-16 松开发动机和变速器的连接 图4-17 挂钩变速器壳体 (17)用发动机吊架2024A吊住发动机,再用车间装配吊架1202A小心提升发动机,如图4-18所示。注意吊钩和吊架杆必须用锁止销固定,驱动皮带轮侧带孔吊架臂上位置1(发动机吊架臂上14标记指向皮带轮侧)对准吊钩第4个孔(吊钩上的孔从下向上数起)并插入销钉;飞轮侧带孔吊架臂上位置8对准吊钩第3个孔插入销钉。 图4-18 用吊架提升发动机2、发动机的安装按与拆卸的相反顺序安装发动机,安装时要注意下列问题:(1)应更换密封件、衬垫、自锁螺母及有规定拧紧力矩的螺栓。(2)检查发动机与变速器对中定位套筒是否在发动机气缸体内。如果在,将中间板压到定位套筒上。 (3)装配自动变速器的车型,曲轴内不得安装滚针轴承。对于带手动变速箱的汽车,要检查离合器分离轴承的磨损情况,磨损严重时要更换。装配时离合器和输入轴的在键的部分涂少许G000 100润滑脂(分离轴承的导向套不必润滑)。 (4)必须用规定的螺母紧固变矩器和驱动盘。安装发动机前,旋转变矩器和驱动盘,使一个孔及一个螺栓与起动机上的小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然后,检查ATF(自动变速器油)油位。 若已正确安装变矩器,则变矩器螺柱底部的接合面与变矩器钟形壳体上的接合面之间的距离约为23mm(装配01N型自动变速器),如图4-19所示。若变矩器未完全插入,则该距离约为11mm,一旦将变速器连接到发动机上,将严重损坏变矩器、驱动盘或ATF泵。 图4-19 测量变矩器接合面与变矩器接合面距离 (5)安装原气缸盖或原气缸体时,才能重复使用放出的冷却液。 (6)连接蓄电池后,输入收音机防盗密码。用电动开关完全关闭前门电动门窗,然后沿关闭方向再次操纵所有电动门窗开关(至少1s),启动单触功能。调整时钟。 (7)检查机油油位,起动发动机。 (8)匹配节气门控制单元,查询故障存储。(9)按规定力矩拧紧螺栓,如表4-3所示。 表4-3 发动机/变速器紧固件(自动变速器)扭紧力矩 发动机/变速器紧固件序号螺栓扭紧力矩(Nm)1、8、9、10M1060452、3、4、11M1267655M12110656M1290657M104545 三、发动机的分解和组装 1、多楔带的拆装 发动机多楔带的布置如图4-20所示。 (1)拆卸:拆卸多楔带前,须用粉笔标出旋转方向。如果皮带沿错误方向旋转,可能导致皮带断裂。安装时,应确保皮带正确座落在皮带轮槽内。 按发动机拆卸的步骤将发动机从汽车上拆卸下来。 松开空调压缩机多楔带张紧轮紧固螺栓,松开皮带并拆下。 图4-20 发动机多楔带1-多楔带张紧轮 2-发电机 3-粘液型风扇 4-水泵 5-动力转向泵 6-水泵皮带 7-发电机多楔带 8-扭转减振器 9-空调多楔带张紧轮 10-空调压缩机多楔带 11-空调压缩机 放松多楔带,转动张紧装置,拆下多楔带,放开张紧装置。 (2)安装:在安装多楔带时,应注意皮带轮的正确的位置。 在皮带轮上套装动力转向泵、发电机和粘液型风扇多楔带。 在皮带轮上套装水泵和动力转向泵皮带。 用25Nm的拧紧力短拧紧皮带轮。 将多楔带套装在粘液型风扇上,并用45Nm的拧紧力矩固定粘液型风扇。 套装空调压缩机多楔带。如图4-21所示,将扭力扳手装在张紧轮紧固螺栓上,以25Nm力矩拧紧。同时,以20Nm的力矩拧紧螺栓A。 图4-21 拧紧张紧轮紧固螺栓2、正时带的拆卸 发动机正时带的布置如图4-22所示。 图4-22 发动机正时带1、2、3、8、23-螺栓(10Nm) 4、16-螺栓(10Nm) 5-正时带上护罩 6-正时带 7、10、25-螺栓(25Nm) 9、11、18-垫圈 12-凸轮轴正时带轮 13-张紧轮 14-定位螺栓(25Nm) 15-正时带手护罩 17-中间轴正时带轮 19-曲轴正时带轮 20-螺栓(90Nm+1/4圈) 21-螺栓 22-正时带张紧装置 24-惰轮 26-正时带下护罩 (l)拆卸 拆卸正时带前,须用粉笔标出旋转方向,如果安装错误,可能导致皮带断裂。 拆下多楔带。 拆下正时带护罩,标记正时带旋转方向。 将发动机旋转到一缸上止点位置,如图4-23所示。 卸下扭转减振器,如图4-24所示。 拆下正时带护罩,如图4-25所示。 用专用工具Torx T45按图4-26箭头方向松开正时带张紧轮,然后向下压正时带张紧轮,取出正时带。 图4-23 发动机一缸上止点记号 图4-24 拆卸扭转减器 图4-25 拆卸正时带护罩 图4-26 拆卸正时带 (2)安装(调整配气正时) 在维修时即使仅脱开凸轮轴正时带轮上的正时带,也应调整配气正时。 无论发动机处于冷态还是暖态,均可进行配气正时调整。旋转凸轮轴时不允许活塞处于上止点位置,否则有可能损坏气门或活塞。 使凸轮轴正时带轮上的标记与缸盖护板或正时带护罩上的标记对齐。 将正时带套装到曲轴正时带轮上(注意旋转方向)。 安装正时带下护罩。 用螺栓拧紧扭转减振器及带轮。旋转曲轴,使发动机处于第一缸上止点位置,如图4-27所示。图4-27 曲轴第一缸上止点位置 用双孔螺母扳手B向右旋转正时带张紧器直到柱塞1完全弹出,张紧器柱塞2提升大约1mm(如图4-28所示),再用扳手将紧固螺栓3拧紧。 将发动机按运转方向转两圈,直到凸轮轴正时带轮再对准上止点标记。检查区域A是否与柱塞2的上边缘一致,如图4-29所示。必要时按如下方式调整;将区域A调合格或D在2529mm之间;区域B为磨损区域;重新调整区域C。用双孔螺母扳手B(见图4-28所示)固定住张紧轮后,用25Nm的拧紧力短将紧固螺栓3拧紧。 图4-28 紧固张紧器螺栓1-柱塞 2-张紧器柱塞 3-螺栓 A-张紧器臂 B-扳手 图4-29 检查柱塞3、发动机机体及附件的分解发动机的分解图如图4-30所示。 图4-30 发动机体分解图1-缸体 2-半圆键 3-支承 4-螺栓(30Nm) 5-O形圈 6-爆震传感器1(G61) 7-螺栓(20Nm) 8-爆震传感器2(G66) 9-驱动齿轮 10-密封盖 11-螺栓(25Nm) 12-压板 13-机滤支架密封垫 14-机油滤清器支架 15-螺栓(25Nm) 16-成型密封圈 17-螺栓(25Nm) 18-曲轴箱通风 19-机油冷却器 20-螺母(25Nm) 21-机油滤清器 22-螺栓(10Nm) 23-发动机转速传感器 24-螺栓(25Nm) 25-发动机左支架 26-螺栓(25Nm) 27-支柱 28-螺栓(30Nm) 29-组合支架 30-T形头螺钉 31-水泵 32-油底壳 33-螺栓(20Nm) 34-油封 35-冷却液软管 36-右发动机支架 37-螺栓(30Nm)第二节 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 一、密封法兰及飞轮/传动盘的维修 密封法兰及飞轮/传动盘的结构如图4-31所示。 图4-31 密封法兰及飞轮/传动盘1-曲轴油封 2-半圆键 3-螺栓(25Nm) 4-密封法兰 5-衬垫 6-气缸垫 7-飞轮/传动盘紧固螺栓(60Nm+1/4圈) 8-飞轮/传动盘 9-中间板 10-螺栓(10Nm) 11-密封法兰及油封 12-油封 13-中间轴 14-形环 15-密封法兰(中间轴) 1、曲轴油封的更换 (1)拆卸:用专用工具3099反向定位皮带轮,如图4-32所示,拆卸多楔带及张紧装置、正时带及曲轴正时带轮。将专用工具3083的螺栓尽可能拧入曲轴,为油封拆卸器导向,如图4-33所示。 图4-32 拆卸正时带及带轮图4-33 拆卸油封 将油封拆卸器2085的内螺纹件拧出2圈(约3mm),用滚花螺钉锁住润滑油封拆卸器的螺纹头,然后装到油封上,用力尽可能拧入油封。松开滚花螺钉,拧动内螺纹件,顶住曲轴,直至拉出油封(如图4-34所示)。 (2)安装:在油封密封唇轻涂机油,将导向套筒3083装到曲轴主轴颈上(如图4-35所示),将油封滑到导向套筒上,用3083的压入套筒将油封压到头,如图4-36所示。图4-34 拉出油封图4-35 装上导向套筒图4-36 压入油封 用定位器3099锁定,安装曲轴正时带轮。安装正时带、多楔带及张紧装置。正时带轮与曲轴的拧紧力为90Nm+1/4圈(90)。 2、飞轮和传动盘的拆装 (1)飞轮的传动盘的拆卸。用定位器10-201反向定住飞轮/传动盘(如图4-37所示),标出飞轮盘传动盘相对发动机的位置。 图4-37 固定飞轮/传动盘 (2)飞轮和传动盘的安装。用垫片2及衬板1安装飞轮/传动盘,凸缘(箭头所示)必须面对变矩器(如图4-38所示)。至少插入3个旧紧固螺栓,以30Nm 的力矩拧紧。 在三点测量距离a(如图4-39所示)然后算出平均值,01N型自动变速器该距离应为2628mm。若该距离太大:拆下传动盘,去掉垫片2重新装上传动盘,以30Nm扭矩拧紧,再次测量该距离。若符合规定值,装上新螺栓,拧紧力矩为60Nm+1/4圈(90)。 图4-38 安装飞轮/传动盘 1、2-垫片 图4-39 测量距离 二、曲轴的检修曲轴的结构如图4-40所示。特别提醒:分解和装配发动机时,必须将发动机紧固在工作台的支架VW540上。曲轴的修理尺寸和相关间隙值分别如表4-4和表4-5所示。 图4-40 曲轴零件图1-主轴瓦(1、2、4、5道) 2-螺栓(65Nm+1/4圈) 3-主轴承盖 4-主轴瓦(3道) 5-止推垫片 6-发动机转速传感器(G28)盘 7-螺栓(10Nm+1/4圈) 8-滚针轴承(自动变速器车型没有此轴承) 9-曲轴 表4-4 曲轴修理尺寸 (mm)珩磨尺寸主轴颈直径连杆轴颈直径基本尺寸54.0-0.022 0.04247.80 0.022 -0.042第一次减小尺寸53.75 0.022 0.042 47.55 0.022 -0.042第二次减小尺寸53.50-0.022 0.04247.30 0.022 -0.042第三次减小尺寸53.25-0.022 0.04247.05 0.022 -0.042 表4-5 曲轴间隙 (mm)新轴磨损极限轴向间隙0.070.230.30径向间隙(用塑料厚薄规测量)0.020.060.151、曲轴后端滚针轴承的拆卸和安装(1)曲轴后端滚针轴承的拆卸 用拉出器A例如Kukko 21/2 和Kukko 22/1 或者10-202拉出,如图4-41所示。(2)曲轴后端滚针轴承的安装用芯棒207c或者自定心芯棒3176压入,如图4-42所示。安装时滚针轴承有字样的一侧应朝外可以看到。滚针轴承的安装深度为1.5mm,如图4-43所示a。 图4-41 折卸曲轴后端轴承 图4-42 安装曲轴后端轴承 图4-43 滚针轴承的安装尺寸 三、活塞与连杆的检修 活塞连杆的结构如图4-44所示。图4-44 活塞与连杆零件图 1-活塞环 2-活塞) 3-连杆 4-连杆盖 5-螺母(30Nm+1/4圈) 7-机油喷油嘴 6-泄压阀(27Nm,开启压力为250320kPa 8-连杆轴瓦 9-缸体 10-连杆螺栓 11-活塞销卡簧 12-活塞销 13-螺钉 1、活塞环的拆装 活塞环拆装及检查的注意事项如下: (1)相邻两活塞环的开口必须错位120。 (2)用活塞环钳拆装活塞环。 (3)活塞环上“TOP”(向上)标记必须朝向活塞顶部。 (4)检查开口间隙,如图4-45所示。将活塞环沿气缸垂直向下推至离气缸顶约15mm处,测量开口间隙值,开口间隙如表4-6所示。 表4-6 活塞环开口间隙(mm)新环磨损极限第一道压缩环0.200.400.80第二道压缩环0.200.400.80两件组合式油环0.200.400.80三件组合式油环0.250.500.80. (5)检查边间隙,如图4-46所示。检查活塞环边间隙前,要清洗活塞环槽,边间隙如表4-7所示。 表4-7 活塞环边间隙 (mm)新环磨损极限第一道压缩环0.020.070.12第二道压缩环0.0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苗班培训总结
- 老年智能机培训
- 防疫歌曲教学课件
- 暖通施工技术试题及答案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试题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东营市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吉林地区
- 邮储银行2025宣城市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家具制造应用
- 邮储银行2025南通市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2025江西吉安庐陵新区招聘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招聘2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蜀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6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芯片研发流程管理办法
- 2025-2026学年广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电子工程师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手电筒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设备使用与保养培训课件
- 浙江省中考科学说理题训练及答题技巧
- 兵团连队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假如我变成了班主任课件
- 首尔之春影视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