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C卷.doc_第1页
苏教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C卷.doc_第2页
苏教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C卷.doc_第3页
苏教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C卷.doc_第4页
苏教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横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那些共同走过的日子,是我们友谊的见证,会给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B . 免费幼儿教育通过努力是会实现的,并非可望而不可即。C . 你看那边的花草树木,真是玲珑剔透。D . 湖面波光粼粼,映射出山峰、绿树、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我们要认真地把教室布置得干干净净。B .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C .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D . 老师认真地听了我们的发言,并作了总结。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 (1)子曰:“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2)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_。(白居易观刈麦) (3)与朱元思书中用比喻、对偶写水势急猛地句子是:_,_。 (4)_,_。天下英雄谁敌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把孟浩然的万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_,_。坐观垂钓者,惟有羡鱼情。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n ning(_)。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 ln(_)人间。水藻真绿,把终年zh x(_)的绿色全拿出来了。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 du b rn(_)。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5. (4分)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不管生活给我以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给我以崎岖,我就是一条轻盈活泼的小溪_,_;_,_。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6.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傅说举于版筑之间_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人恒过然后能改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练B . 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而”与“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而“用法一样,都是表示“并列”。C . 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D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 (22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题目。 【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选自捕蛇者说)【乙】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晋书(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又安敢毒耶 则久已病矣 则弛然而卧 执而鞭之(2)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是进亦忧退亦忧B . 陶侃尝出游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 . 若毒之乎 皆若空游无所依D . 殚其地之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行道所见,聊取之耳。(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侃 大 怒 曰 汝 既 不 田 而 戏 贼 人 稻(5)甲乙两文的作者都是地方官,根据两段文字中划线句子,试比较两位父母官的异同。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3分)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涵养几分静气宋威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阕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6日04版)(1)阅读全文,请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涵养静气”。 (2)文章首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第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写出一个“涵养静气”的方法。 9.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父亲到城里住几天于心亮父亲要到城里住几天。儿子逮个机会小心翼翼跟媳妇说了。媳妇说:愿来,来呗。儿子就放了心。放了心,却忍不住叮嘱:爹一辈子在农村,有些地方,你忍让些。媳妇就白了儿子一眼。父亲就来了。把儿子和媳妇欢喜得不行。父亲也欢喜得不行,捧着脚丫子乐乐地和儿子媳妇说了半天,喉咙一痒,要吐痰。儿子和媳妇惊恐地瞅着父亲的嘴,却见父亲一仰脖,吞了。媳妇赶紧躲了,去做饭。剩下儿子热热地伴父亲说话,说老街的某某某啦,说某某某的啥啥啥啦,很多。饭菜很丰盛。父亲让儿子给自己搛了一碗,然后端到门口去吃。儿媳说:爸,坐到桌前来嘛。父亲说:蹲了一辈子,习惯了。儿媳还要劝,儿却赶紧端上一碗,也蹲到门口去,慢悠悠的拣来些话,东一句西一句的聊,很滋润。儿想父亲应该洗个澡,解解乏。父亲说:俺身子干净哩,来之前,塘里浸了半天。儿就没再言语。临近上床,父亲看看儿媳预备下的被褥,沉吟半晌,说:还是洗一洗吧。儿帮父亲搓澡,搓下一点灰。父亲就很羞涩:俺真洗了澡呢,抹了塘沙搓呢。儿说:爹不是讲,人是泥做的么,咋样洗,也有灰。父亲说:那是。于是,澡盆里,父亲安稳了。父亲睡了一宿觉,睡得很好。翌日晨起趴在阳台前看楼下老人拎着鸟笼慢慢走过。父亲就叹气:圈在笼里,没灵性呢。看了半天,父亲又偷偷拉住儿子说:我瞧见日头是从西方升起的,看来我是掉向了。这事,别跟你媳妇说。儿子就很郑重地点头。儿踱到厨房里,说:剩饭要倒,倒到外面去,省得爹看见。吃饭时,父亲还是问了:昨儿的呢?儿媳灵巧地回答:来了要饭的,给他了。爹说噢。低下头扒饭。下班回到家,儿子发现父亲不见了,四下里找,瞧见父亲正蹲在楼下捣鼓泥土,好好的一块草坪,被父亲用炒菜铲子铲掉大半。儿子叫声苦,忙跑下楼去。父亲见儿子跑来,父亲就很高兴:我种了些芸豆,还有青菜,省得到时你要花钱买。儿子这才想起,父亲不管走到哪里,衣兜里总忘不了带着一些种子。儿子就挤出些笑容在脸上牙疼似的咧着嘴。儿子担心父亲把余下的草坪也铲掉。父亲却不了。父亲说:种多了,你们也吃不完,浪费,剩下的地,让旁人开点儿荒吧,咱不能吃独食,是吧?儿就很郑重很郑重地点头。父亲让儿子陪着看了很多地方。父亲惊奇在眼里,脸上却是安安坦坦,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人多的地方,就更少言语,顶多点点头,或是摇摇头。但父亲心里,却在想,回去后,可得在那些老伙计面前好好白话白话了。住了几日,父亲就盘算着要回去了。儿子劝阻一番,父亲只是说不添麻烦了。并且,父亲叮嘱儿:一、要添个娃娃了,没有孩子,哪像个家?二、要节俭着生活,不要成了城市人,就大手大脚的;三、楼下的菜地要注意浇水施肥,小孩子偷菜,莫计较。儿就很郑重很郑重地点头。儿给了父亲一百块钱。儿子偷偷地说:爹,把这钱送给你儿媳吧,就说是你做公公的一点心意。父亲就颤了颤,钞票于是在父亲手上一失足,滑到地面上。父亲就蹲下去捡,儿子也去捡,你捡我也捡,就让父亲捡到了。父亲把钞票抚在手里,拍了拍儿子,又拍了拍儿子。送父亲上了车。回去路上,媳妇很满意地说:你爸不错,临了,给了我一百块钱。儿就点点头,笑一笑。媳妇把父亲用过的东西拿消毒液泡。儿想看会儿书,翻翻,却翻出一百块钱。儿把钱抚抚平,又抚抚平,就把书扣在眼睛上。这一百块钱,儿子始终当做书签夹在书里,没敢花。(1)本文写了城里人和乡下人生活习惯等的种种差异,具体表现在哪里?列举你印象深刻的两处。(2)文中有许多不动声色的动作描写,其潜在内涵非常丰富,请仿照示例找出一处,分析其表达效果。示例:“媳妇就白了儿子一眼。”其中“白”这个动作,写出媳妇对丈夫的不满:你怎么就知道我不会忍让了。但责怪里又满是娇嗔,这种不满和娇嗔,把媳妇俏皮的神情写活了。(3)文章对“父亲”有细致入微的描写,请对这个形象作简要赏析。(4)类似文中微妙的人际关系,你认为他们能和谐相处吗?如果能,谈谈怎样才能做到;如果不能,请阐述理由。10. (3分)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儒林外史名著阅读任务单,请你一起完成相关任务。 阅读书目阅读策略讽刺艺术具体呈现问题与解析儒林外史关注独特的讽刺艺术来源于真实的作品题材(批注1)作者遵循真实性原则,从_、官绅形象、形形色色的假名士三类人来写“自所闻见”的熟悉人物。他将这些人物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用自己的文笔达到“以公心世”之目的,表现出了巨大的讽刺力量。借喜剧性情节,揭示悲剧性内容(批注3)周进,六十多岁了,连个秀才也不是。当他到省城参观贡院时,看见号板,一头撞去,不省人事。众人把他救醒后,周进又是一头撞去,继而放声大哭起来,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见众人借钱给自己,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磕了几个头。再不哭了。这里“借喜剧性情节揭示悲剧性内容”的讽刺艺术的妙处是:_运用夸张的细节描写(批注4)第五回中,有这么一个故事:_,故透过这样的细节描写,运用夸张,把严监生那贪婪吝啬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有人渴望自由,因为自由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有人渴望飞翔,因为可以看清世间万物的奥秘请以“那一刻,我渴望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