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与噪声.doc_第1页
声现象与噪声.doc_第2页
声现象与噪声.doc_第3页
声现象与噪声.doc_第4页
声现象与噪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级初三学科物理内容标题声现象与噪声编稿老师刘清一、学习目标:1. 知道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2. 知道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3. 知道乐音的三个基本特征。4. 知道噪声的危害与控制。5. 知道声的利用。二、重点、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乐音、噪声、声的利用难点:声音的产生、传播、乐音三、考点分析:本讲内容在中考中一般占4%左右的分值。常考知识点及出题方式如下:内容考点细目出题方式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产生的条件填空、选择、简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填空、选择、计算与探究题声音的传播速度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填空、选择、简答题骨传导双耳效应乐音的三个基本特征音调及其决定因素填空、选择、实验与探究题响度及其决定因素音色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噪声的意义填空、选择、简答题防控噪声的方法声的利用利用声来传递信息填空、选择题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知识点一:声的产生和传播例1. 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相比较来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该声音是由于_的振动而产生的。思路分析:声源。解答过程:声音是由于什么振动产生的?是谁在发声?声源是谁,是柳笛?吹柳笛内的空气使柳笛发出声音,即声音是柳笛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所以正确答案:空气柱。解题后的思考:吹的是空气柱,打击的是物体本身,找声源应通过关键词语进行判断。对于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等我们应有所了解,弦乐器一般为弦振动发声,管乐器一般为空气柱振动发声,打击乐器一般为物体本身振动发声。例2. 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C.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D.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能穿透玻璃思路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解答过程: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空气减少,介质稀薄,电铃虽然还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电铃声音越来越小,但仍可清晰的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可在真空中传播。所以错误说法是C。解题后的思考:掌握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理想推理法。当罩内空气越来越少时,铃声也越来越小,当罩内空气抽完了,铃声也就消失了,即声音传不出来了。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样的例子还有牛顿第一定律的推出。例3. 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A. 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B.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C. 传播声音的介质 D.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思路分析:声音的传播速度。解答过程:声速一般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液体中传播得较快,在气体中传播得最慢。所以正确答案:C。解题后的思考: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当声音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其传播速度会发生改变。如果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会听到2次响声,其中听到的第一次响声是从铁管中传来的,听到的第二次响声是从空气中传来的。例4. 在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听到起点的枪声是通过 传播过来的。记录运动员的成绩时,终点计时员是以看到的烟雾为准开始计时,这是由于 ,若终点计时员是以听到起点的枪声为准开始计时,他记录运动员的成绩为14.31s,则运动员的真实成绩应该是 s。思路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速。解答过程:传播起点枪声的介质是空气,终点计时员以看到的烟雾为准开始计时,是因为光速比声速快得多。如果以听到的枪声为准开始计时,则计时员记录的时间偏短,比真实时间少了声音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t=s/v=100m/340m/s=0.29s,运动员的真实成绩t=14.31s+0.29s=14.60s。所以正确答案:空气;光速比声速快得多;14.60。解题后的思考: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其实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先看到闪电的原因也是因为光速比声速快得多。例5. (1)某汽车停在离山崖510m远的地方鸣笛,问它鸣笛后多长时间能听到回声?(2)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驶向山崖,在距山崖360m远时鸣笛,则汽车鸣笛后经过多长时间能听到回声?思路分析:利用声速进行计算。解答过程:(1)t=s/v=3s;(2)2360m340m/st+20m/st,得t=2s。所以正确答案:3s;2s。解题后的思考:注意回声的计算,声音传出后返回。知识点二:声音的特性例1. 要使二胡发出的声音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A. 把弦拉得紧些 B. 把弦放松些C. 增加发声部分的长度 D. 用更大的力拉琴思路分析:影响物体发声频率的因素。解答过程:一般来说,对于发声的物体,长度越长,频率越低;面积越细,频率越高;越紧频率也越大。所以正确答案:A。解题后的思考:弦乐器里,长弦音调低,短弦音调高,粗弦音调低,细弦音调高,弦紧音调高,弦松音调低。人的声带也如此。管乐器中的空气柱振动也如此。例2. 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频率不同思路分析:音色表示声音的品质或特色。解答过程:通过声音来判断是谁在演唱,是通过音色来判断的。所以正确答案:C。解题后的思考:判断熟悉的物体或人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你熟悉它或他声音的品质或特色,是通过音色来判断的。例3. 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思路分析: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或强弱。解答过程:调节音量按钮,可以使声音的大小改变,即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所以正确答案:A。解题后的思考: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声音的大小发生改变实质就是响度发生了改变。例4.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B. 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C.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要大D. 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思路分析:超声波与次声波。解答过程:蝙蝠的发声频率大于10000Hz,所以A错;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发声频率范围是851100Hz,所以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大于发声频率范围,C正确;人不能听到蝙蝠发出的高于20000Hz的超声波,也听不到低于20Hz的次声波,所以BD都错误。所以正确答案:C。解题后的思考: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发声频率范围大,所以人发出的声音人耳都能听到。例5. 如图所示,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时,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不相同的,这一实验表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 有关。思路分析: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解答过程:转速相同,齿数不同,所以纸片的振动快慢不同,频率不同,说明音调的高低跟频率有关。所以正确答案:频率。解题后的思考:用物理术语填空,虽然填振动的快慢也不是错误,与题意也不是不吻合,但在填空时应尽量使用物理术语。例6. 如图是课本上的演示实验,请按要求回答:该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还能探究声音的 和 的关系.思路分析:发声体的发声与振动的关系。解答过程:该实验装置能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响度越大,球弹得越远,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系;发声的音叉能把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具有能量。所以正确答案:响度;振幅。解题后的思考:开放性试题的解答面广,关键是对知识点的熟练。例7. 下列与声音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1)“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 ;(2)“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 。思路分析:声音的特性。解答过程:悦耳动听,表示声音的品质好,即音色好;脆如银铃,表示声音较尖,表示声音的高低,即音调高。所以正确答案:音色好;音调高。解题后的思考:语文学科与物理学科的渗透,在语文中,有很多形容物理学原理的成语和词语,我们只有在了解成语或词语的意思的基础上才能知晓其中渗透的物理学知识点。知识点三: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例1.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 减弱噪声污染 B. 缓解“热岛效应”C. 绿化居住环境 D. 减少大气污染思路分析:噪声的控制。解答过程:禁止鸣笛,装隔音板等都是为了防控噪声的危害。所以正确答案:A。解题后的思考:STS,科学技术社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例2. 下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A. 防止噪声产生B. 阻断噪声的传播C.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 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思路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解答过程:安装隔音屏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所以正确答案:B。解题后的思考:阻断噪声传播的方法: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注意判断是在声源处,还是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噪声。例3. 减小噪声主要在消音、吸音和隔音三个方面采取措施生活中常见:在录音室的墙面上贴泡沫材料;给汽车的排气管加装消音管;在道路两旁加装玻璃墙上述例子对应减少噪声的措施分别是: ; ; 思路分析:减弱噪声的措施。解答过程:录音室的墙面上贴泡沫材料,是利用泡沫材料松软,能够有效吸收杂音的特点;排气管加装消音管,是对排气管进行消音处理;道路两旁加装玻璃墙是在噪声传播过程中进行隔音处理。所以正确答案:吸音;消音;隔音。解题后的思考:吸音、消音、隔音是对噪声进行防控的三个主要措施。知识点四:声的利用例1. 下列各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思路分析:声的利用。解答过程:探测海的深度是获得海的深度的信息;敲瓶底火焰摇动,说明声波有能量;回声定位和超声波探查都能获得信息。所以正确答案:B。解题后的思考:声的利用有两个:利用声来传递信息,利用声来传递能量。例2. 如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A.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D. 空气能够传声思路分析:声的产生与利用。解答过程:塑料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同时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空气可以传声,但不能说明声能传递信息。所以正确答案:C。解题后的思考:分析现象,从现象得出结论是学习物理的最基本的方法。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跟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知识,是历届中考的必考知识点,注意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和传播时所用到的研究方法:转换放大法和科学推理法。中考关于声现象的取材主要来源于生活,将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等可能综合在一起用小实验的形式考查,有时考查较细,如研究声音的特性跟什么因素有关、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等。噪声的控制是有关环保的热门话题,也是近几年来中考考查的热点,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生活中有关环保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模拟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1. 江西景德镇制作的瓷器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美称.如图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江西馆里,演奏员正用瓷乐器演奏乐曲.瓷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瓷编钟_ _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瓷二胡还是瓷笛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 _不同.2. 如图,将一块正在发声的小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这时听到注射器中音乐芯片的声音会变 ;其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3.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遥控下成功撞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无声的撞击,原因是 。4. 如图所示,平行地竖放两张纸,向它们中间吹气,两张纸将向中间靠拢,这是因为流速大的地方 小。吹不同的纸会发出不同的声响,区别不同纸张发出的声音主要通过 。人们以 为单位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5. 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6. 电磁波分为长波、中波和短波。和长波比较,短波的频率 。在月球上,两个即使面对面站着的宇航员也必须借助电磁波通话,因为声波与电磁波不同,声音的传播需要 。7. 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迅速展开。4月2日下午,事故矿井下发现有生命迹象,原来是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杆,发出“当当”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 传声效果比气体好。8. 许多电视台经常播出模仿秀节目,其中声音模仿秀模仿的是声音的 ;表演者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中的。9. 声音在15oC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m/s;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_减弱噪声的。10. 世博会开幕式上,演员们在放声歌唱,有多种乐器同时为他们伴奏,观众依据听到伴奏声的 能判断出是哪种乐器在演奏演员们的声音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 _效应11.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12. 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请你将声音和光进行比较,写出它们的一种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 不同点: 13. 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的工作状况,这是利用了声能够传播 的道理;心脏的跳动声是心脏 而发出的手机不宜挂在胸前,是因为手机发射出的 会对人的心脏造成不良影响14. 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 15. 六月的潜山森林公园,到处都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1)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中传播;我们还能分辨出黄鹂的歌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声音的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2)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这是花粉分子的_现象二、选择题1. 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交警部门在校园和校园附近安放了下图所示的四个标志,其中表示“限速5公里”的是( )2.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曹操十万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 )A. 音调高 B. 频率高 C. 音量大 D. 音色差3. 恩施民歌“龙船调”享誉世界。当歌唱家宋祖英和本土歌星杨娟在演绎这首歌曲时,我们不用看,只需听,就可以分辨出是哪一位在演唱。这是根据声音的 来区分的: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振幅4. 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 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B.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5.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真空也能传声B.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D. 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6. 关于超声波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均能在真空中传播 B. 均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均不能穿透人体 D. 只有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7.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D. 减小噪声的惟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8. 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发声的( )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C. 音色不同 D. 强弱不同9.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均无关10. 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旗手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因为军徽是光源B. 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的折射来判断的C. 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D. 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耳内的1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 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2. 优雅的梁祝曲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都很美妙,你能听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演奏,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节奏13.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14. 吉他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 振幅 B. 响度 C. 音调 D. 音色15.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不能发声 B.声音是一种波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16. 关于下列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B. 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 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 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17. 在2010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小虎队20年后重新聚首,演唱了他们的经典歌曲在演唱时,观众能分辨出三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歌声的什么不同?(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18. 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频率19. 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后,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抗震救灾,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向外( )A. 传热 B. 传声 C. 通风 D. 导电20.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B. 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 减小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三、简答与探究题1. (1)发电机是利用什么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