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数学专题教学研习本资源由专人彭剑平整理,未经允许不得复制影印,资源仅供教师研习,欢迎批评指正说明:Level A为基本(要求熟悉掌握),Level B为高考(常考规律总结),Level C为竞赛(拓展的课外知识)注: 本资源仅提供pdf版本 交流: 博客:/ansontop 邮箱:anson_专题:基本不等式(最值定理)& 基本知识点(Level A)【1】常用不等式和重要的不等式(1),(当且仅当时取“”)(2),则(当且仅当时取“”)(3)若,则(糖水的浓度问题)【2】均值定理(基本不等式)的概念均值定理: 若,则(当且仅当时取“”)即:,(当且仅当时取“”)称为正数、的算术平均数,称为正数、的几何平均数S 注意:17字方针:“一正二定三相等,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变形:(当且仅当时取“”)_ 经典案例 有疑问随时mail例:(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的最小值是; 的最大值是; 的最小值是; 的最小值是答案:(2)若,则的最小值是 答案:(3)正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答案:【3】最值定理(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最值定理:设,由得:(1)如积(定值),则当且仅当时有最小值;(2)如和(定值),则当且仅当时有最大值即: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注:运用最值定理求最值的三要素:一正二定三相等& 拓展知识点(Level B)【1】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八种变形技巧”(1)凑系数(乘、除变量系数)(2)凑项(加、减常数项)(3)调整分子(4)变用公式基本不等式有几个常用变形:, ,前两个变形很直接,后两个变形则不易想到,应重视(5)连用公式(6)对数变换(7)三角变换(8)常数代换(逆用条件) 已知,若,则有: ,若则有:_ 经典案例 有疑问随时mail例:(1)(凑系数)当 时,求函的数最大值答案:暂无(2)(凑项)已知 ,求函数的最大值答案:暂无(3)(调整分子)求函数的值域答案:暂无(4)(变用公式)求函数的最大值答案:暂无(5)(连用公式)已知,求的最小值答案:暂无(6)(对数变换)已知,且,求的最大值答案:暂无(7)(三角变换)已知,且,求的最大值答案:暂无(8)(常数代换)已知,且,求的最小值答案:暂无(9)如果正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2】最值定理推广已知,则有(1)若积是定值,则当最大时,最大;当最小时,最小(2)若和是定值,则当最大时,最小;当最小时,最大【3】“单调性”补了“基本不等式”的漏洞:(1)平方和为定值若(为定值,),可设,其中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令,其中由,得,从而在上是减函数(2)和为定值若(为定值,),则 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当时,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当时,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3)积为定值若(为定值,),则当时,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当时,在,上是增函数当时,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当时,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4)倒数和为定值若(为定值,),则成等差数列且均不为零,可设公差为,其中,则,得,当时,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当时,在,上是增函数,在,上减函数当时,在,上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当时,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令,其中且,从而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4】比较大小常用方法(不等式的证明方法)(1)作差:作差后通过分解因式、配方等手段判断差的符号得出结果Step 1: 作差:对要比较大小的两个数(或式)作差Step 2: 变形:对差进行因式分解或配方成几个数(或式)的完全平方和Step 3: 判断差的符号:结合变形的结果及题设条件判断差的符号S 技巧:若两个正数作差比较有困难,可以通过它们的平方差来比较大小(2)作商(常用于分数指数幂的代数式):要证,且,只要证(3)综合分析法:由因导果,执果索因;要证,只需证,只需证(4)图像法其中比较法(作差、作商)是最基本的方法(5)平方法(6)分子(或分母)有理化(7)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本质仍然是放缩法,与换元法、最值法紧密联系)常用的放缩技巧(数列单元有专讲)有:(8)利用基本不等式(其余的如柯西不等式)利用基本不等式法即利用最值法:如:,则恒成立,则恒成立(9)反证法:对于“至多”“至少”问题、存在性问题、否定形式的命题等,总之“正难则反”(10)构造法:通过构造函数、方程、数列、向量或不等式来证明不等式;具体运用:是构造斜率、点到直线距离、两点间距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辅助圆等(11)数学归纳法(12)寻找中间量与“”比,与“”比或放缩法(13)换元法:换元的目的就是减少不等式中变量,以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常用的换元有三角换元和代数换元如:已知,可设,;已知,可设, ;已知,可设,;已知,可设,_ 经典案例 有疑问随时mail例:(1)(放缩法)证明:答案:证明:(2)设,比较的大小答案:当时,(时取等号);当时,(时取等号)(3)设,试比较的大小答案:(4)比较1+与的大小答案:当或时,1+;当时,1+;当时,1+(5)已知,求证: 答案:暂无(6)已知,求证:答案:暂无(7)已知,且,求证:答案:暂无(8)若、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答案:暂无(9)已知,求证:答案:暂无(10)若,求证:答案:暂无(11)已知,求证:答案:暂无【6】重要不等式(1)(1)和积不等式(当且仅当时取到“”)变形:(当时,)注意:,(当且仅当时取“”号)(2)均值不等式补充两个正数、的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均方根之间的关系,即“调和平均几何平均算术平均平方平均”(当且仅当时取“”)(根据目标不等式左右的运算结构选用)、,(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双倍延拓)S 记忆技巧:“调几算幂”(3)常见三角不等式若,则若,则& 深化知识点(Level C)【1】常用的近似计算公式(当充分小时)(1); (2);(3);(4)(为弧度);(为弧度);(为弧度)【2】重要不等式(2)续重要不等式(1)(4)均值不等式拓展:幂平均不等式:(,当且仅当时取“”)“几何平均算术平均(为正数)”:(,当且仅当时取“”)(5)含立方的几个重要不等式(、为正数):推证:(等式即可成立,或时取“”)(6)放缩不等式:,则S 记忆技巧:(,糖水的浓度问题) S 拓展:,则:,若,则,【3】放缩法(1)定义:指若直接证明不等式较困难,而借助一个或多个中间变量通过适当的放大或缩小,而达到证明不等式成立的一种方法即证明,可构造出函数式,使,且,其中数学式,常通过将放大,或将缩小而构成(2)放缩法证明不等式的依据:不等式的传递性;等量加不等量为不等量;同分子异分母(或同分母异分子)的两个分式大小的比较等(3)放缩法的实质是非等价转化,放缩没有确定的准则和程序,放缩目的性很强,需按题意适当放缩即通过放缩将复杂的一边化简,凑出另一边的形式(4)放缩法的一些操作技巧: 添加或舍去一些项,如:; 将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缩小),; 基本不等式,如:; 利用常用结论:iii(程度大);(程度小);iii,则特例:,等可推知:(5)放缩法的常见题型: 一边为无限项的和或积,另一边为定值; 在证明涉及求和的不等式时,通过逐项放缩的手段,一方面放缩,另一方面使放缩之后便于求和,以达到求和目的; 恰当引入辅助函数,通过函数单调性达到放缩目的; 对涉及正整数的不等式,可以先考虑用数学归纳法进行整体放缩; 运用公式性质,函数单调性; 运用绝对值不等式; 运用二项式定理,利用三角有界性放缩,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放缩; 舍弃或添加一些项进行放缩将部分项放缩,或每项放缩; 裂项利用一些熟悉的关系式放缩;(6)放缩尺度:放缩法证明不等式,需要根据不等式两端的特点及已知特点,谨慎的采取措施,进行适当的放缩,任何不适宜都会导致推证的失败,也就是运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要把握放缩的尺度;放缩法是一种证题技巧,要想用好证题,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目标可以从要证明的结论中考查,即要认真的分析结论特点,由结论的特点探究解题规律;放缩尺度:放缩到可裂项,放缩到可用公式,【4】重要不等式(3)续重要不等式(2)(7)绝对值不等式,(时,取“”)S 拓展:双向不等式:(左边当时取得等号,右边当时取得等号)(8)含绝对值不等式 复数集内的三角形不等式:其中左边在复数、对应的向量共线且反向(同向)时取等号,右边在复数、对应的向量共线且同向(反向)时取等号 向量不等式:S 注意:、同向或有、反向或有;、不共线(这些和实数集中类似) 代数不等式:、同号或有;、异号或有(9)柯西不等式(代数形式)设、均为实数,则:,其中等号当且仅当时成立(向量形式)设,为平面上的两个向量,则,其中等号当且仅当两个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即两个向量共线)时成立(三角形式)设,为任意实数,则:S 思考:三角形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什么?(推广形式)设,则:等号成立当且仅当时成立(约定时,)推广形式变式1:若,则,等号成立条件为推广形式变式2:设,同号且不为,则,等号成立当且仅当(10)琴生不等式若函数的是上的凸函数,则对内的任意数,都有: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S 拓展:琴生不等式(特例)与凸函数、凹函数若定义在某区间上的函数,对于定义域中任意两点有:或,则称为凸(或凹)函数(11)排序不定式一般地设有两组实数 (1) (2)满足 (3) (4)另设 (5)是实数组(2)的一个排列,记逆序积和,乱序积和,似序积和,那么 ,且等式成立当且仅当,或者(12)切比雪夫不等式:若,则证明:由题设和排序不等式,有,将上述n个不等式叠加后,两边同除,即得欲证的不等式& 高阶阅读【高阶阅读1】排序不定式的证明预备知识:引理1:(Abel变换)设(1)(2)为任意两组有序的实数组,令,那么: ,事实上: 引理2:设实数组(2)满足(4)式,实数组(5)是实数组(2)的任意一个排列,那么显然有 引理3:设实数组(2)满足(4),那么若存在使等号成立当且仅当证明:首先:,不妨设,那么由引理2,有,则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生物备考资料
- 甲状腺功能低下课件
- 江苏南京2022-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31篇
-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 辽宁省辽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一中中考数学适应性试卷(4月份)(含答案)
- 新解读《GB-T 36136-2018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芯片检测基本要求》
- 新解读《GB-T 15054.2-2018小螺纹 第2部分:公差和极限尺寸》
- 生物实验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细节理解 提升查找与识别细节能力试卷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高频词汇1500
- 白细胞减少护理及饮食原则
- 水果店员工规章制度范文
- 《国防教育》课件
- 数学教育技术与信息化的融合
- 如何提升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
- 城市更新示范区规划设计建议报告
- JGT161-2016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 236种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
- 初中物理2022版新课程标准测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