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碱和盐的复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教学设计一、课题内容 课题:碱和盐的复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课型:复习课;课时:1 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包括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性质及其应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是初中化学 中非常重要的两种物质,一种是常见碱的代表,一种是常见盐的代表,它们是不同类别的物 质, 但它们又是具有共性和特殊联系的两种物质。 利用两种物质为学生创设动脑思考的空间、 动手探究的机会。 教学中注意用已有知识间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撞击产生矛盾,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 将问题的解决放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中; 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化学式、俗称。 (2)知道氢氧化钠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3)知道碳酸钠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 (1)能从类别上区分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2)能用实验方法区分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能运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运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如何审题、答题。 (2) 通过上述问题的解决理解特殊到一般, 一般之中又蕴含着特殊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四、教学过程(一) : 知识点 回顾强 化 多媒体展示 物质名称 氢氧化钠 碳酸钠,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各有哪些?(二)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两种物质如何区别?( 三 ):解决实际问题 提问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钠能反应。 思路一: 正确思路: 通过对生成物的检验来确认发 生了化学反应, 思考、 加稀盐酸;加澄清石灰水;加氯化钙溶液 设 计 实验 、 思路二: 不完整思路: 利用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碳 讲 解 自己 的 的减少(或消失) ,致压强减小,导致气球或液柱的变 实验方案。 化, 但干扰是二氧化碳溶于水, 压强的减小是二氧化碳 溶于水还是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就无从得知了, 所以应 进行对比实验。 (取两个同样大的矿泉水瓶充满 CO2 后, 注入同体积的水和 NaOH 溶液盖上瓶盖振荡,比较两矿 泉水瓶变瘪的程度等; 同类问题(设计对比实验) :证 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思路三: 错误思路: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 酚酞试剂变红, 碳酸钠是盐溶液是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 试剂变色, 用无色酚酞试剂, 这种错误思路出现后不要 急于纠正,应该让学生讨论纠正,加深对“碱溶液呈碱 性,而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的”的理解,并记住呈 碱性的盐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钾溶液。引导 学生初步 体会氢氧 化钠和碳 酸钠间的 关系,异 同点。 引导 学生总结 证明反应 是否发生 的思路: 证明反应 物 减 少 ( 或 消 失) 证明 ; 有新物质 生成。 引导 学生关注 实验设计 中排除干 扰因素, 控制好变 量。 提问 氢氧化钠固体和溶液应如何保存?为什 么? 提问如何证明一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提问氢氧化钠变质后组成有几种可能?如何证 明? 提问氢氧化钠若部分变质,应如何提纯?提问氢氧化钠变质前后, 其质量有没有变化?(四)解决提问 一定质量氢氧化钠未变质、部分变质和全 氧化钠 部变质, 分别逐滴加入盐酸至溶液恰好为中性时, 溶液 变质及 中的溶质质量有什么关系。 并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你的结 相关问 论。 题 提问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 证明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对实验准确性是否有影 响? (如果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证明质量 守恒定律,发现天平不平衡,原因是什么?) 提问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做验证氢氧化钠溶 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时候, 发 现所取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是放在敞口容器中, 于是他们 提出了一个疑问: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与 硫酸铜溶液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请你帮助他 们得出结论,并说明理由。 思考、 回答。 通过 问题串唤 起学生的 好奇心, 激发学生 新的学习 热情,同 时使学生 感受综合 运用知识 的方法, 提高综合 运用知识 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 信心 (五) :。1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俗称和化学式 2酸碱指示剂遇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变 小结 色情况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化学性 质 系,(六) : 练习反 馈 (略) 发小卷、讲解 思考、笔答 巩固提高 (七) : 布置作 业 (略) 发小卷、讲要求 思考、笔答 巩固提高 板书设计 专题复习:碱和盐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酸碱指示剂 NaOH Na2CO3 NaCl 五、教学反思 总复习中强化基础知识和提高能力是可以同时做到的, 并且它们之间可以互相促进。 关 键是课题的选择。而初三化学时间比较紧,往往下学期的复习和新授很近,课题选择不好, 容易把基础知识的复习课上成新授课的再现,使学生和老师都索然无趣,课堂效率低:要不 就是上成难题课,学生基础不过关,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跑,却无任何收获,最终学生畏 惧化学,认为学习化学无方法、无门路。 课题选择的目的是使教师做到复习过程中心中有数、 紧而不乱 (因为化学学科的特殊性, 化学教师的压力要大于其它学科、身心疲惫程度也大于其它学科,中考复习冲刺阶段,教师 很容易情绪不稳定,产生焦躁情绪而自乱阵脚) ,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能不断感受到自己的进 步,增强自信心、坚定跟着老师的信念。 如何选择课题呢? 1选择课题要新颖,才能激发教师的创造欲,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选择课题要依据课程标准,脱离课程标准的选题很容易超标。 3选择课题要从学生熟悉且容易失分的点出发,才能和学生产生共鸣,才容易引发学 生的兴趣。 4选择课题要使所选课题形成课题系列,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知识体系,形成复习 思路和规律,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爱学习。 课题选定后,习题编排要精选不要偏离主题,教师讲解要精讲突出审题能力、答题能力 的培养,同时,不要忽略基础知识的强化练习和过关检测。 练习与作业 1同学们通过学习知道,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针对一瓶在实验 室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对其成份提出了三种假设: 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碳酸钠,并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验证。 方案一:取少量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证明假设正确。 方案二:取少量溶液, 滴入过量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有碳酸钠; 过滤后, 向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证明有氢氧化钠,证明假设正确。 方案三:取少量溶液,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假设正确。 请回答: 你认为方案 正确 你认为不正确方案的理由是什么? 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一瓶盛装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口与白色粉末,他推测该白色粉末 可能是残留在瓶口的氢氧化钠变质形成的新物质。 为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下列实验:取少量白色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宠物疾病监测AI专家bi备笔试题
- 2025年安全管理技能考试题库解析
- 2025年汽车电子工程师职业技能评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煤矿安全监察员技能水平测验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篮球裁判员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员安全文明施工培训规范细则细则细则题及答案
- 2025年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员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设备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水管员选拔面试高频问题与答案
- 2025年机械工程师注册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3-2024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一册全部教案
- 建筑内外墙腻子及施工
-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
- 期权开户考试考点及试题
- 公路施工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 GB/T 31227-2014原子力显微镜测量溅射薄膜表面粗糙度的方法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 幼儿园绘本故事:《苏丹的犀角》 课件
- 03第三阶段04印章模型制作
- GB∕T 17766-2020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