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洼路小学教学设计第 33 页 共 33 页科 学 教 案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张云岭教学设计安排教学内容设计者备 注第一单元张云岭第二单元张云岭第三单元张云岭第四单元张云岭全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大胆地独立思考,提出别人未提出的的问题,想出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用自己观点解释问题或假设,不重复别人观点,敢于向学生、老师,书本中观点质疑。教学目标:1、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听过程和乐趣,增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和研讨做出个性化的分析和总结,自己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 3、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完整学习任务,师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教学活动。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通过直接经验的探气和间接经验未探究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学会与人合作,善于表达自己观点。难点:创造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措施。课时安排:教学总课时: 二十课时教学进度表周 次日 期教 学 进 度1一、电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点亮小灯泡 3、电路出出故障了4导体和绝缘体 4、做个小开关 5、不一样的电路二、新的生命 1、油菜开花了2、各种各样的花3、花、果实和种子 4、把种子撒播在远方5、种子的萌发 6动物的卵 7、动物的繁殖活动三、食物 1、一天的食物 2、食物中的营养3、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4、面包发霉了5、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6、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四、岩石和矿物 1、各种各样的岩石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3、岩石的组合4观察、描述岩石(一)(二)6、面对几种不知名的矿物 7、岩石矿物和我们奇妙的光 光的来源和传播22月23日-26日2、点亮小灯泡 3、电路出出故障了33月1日-5日4导体和绝缘体 4、做个小开关 5、不一样的电路48日-12日二、新的生命 1、油菜开花了2、各种各样的花巧用绳515日-19日3、花、果实和种子 4、把种子撒播 622日-26日5、种子的萌发 6动物的卵 7、动物的繁殖活动729-4月2日 三、食物 1、一天的食物 2、食物中的营养85日-9日3、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4、面包发霉了912日-16日 5、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6、食物包装上的信息1019日-23日四、岩石和矿物 1、各种各样的岩石1126日-30日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3、岩石的组合125月3日-7日4观察、描述岩石(一)(二) 1310日-14日 6、面对几种不知名的矿物 7、岩石矿物和我们1417日-21日1524日-28日1631日-6月4日177日-11日1814日-18日1921日-25日2028日-7月2日215日-9日设计思路次数单元课题页数11光的来源和传播7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内容:1光的来源和传播 1 了解光的来源 2 给光源分类3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阳光打靶游戏 2 光的反射探究规律 3利用光的反射规律解决问题4观察光的折射现象3凸透镜成像 1感受凸透镜成像作用按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3了解凸透镜的其实应用4光与颜色 1制造彩虹 2 分离和混合色光教学目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与教科书不同,但须具有综合性,同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创设综合性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提出与声光电有关的各种问题,引起思考,导出后续单元的学习内容。教学重难点:利用综合性问题情景,引出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相关知识的动机。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完成一项综合性任务,通过制作过程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通过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课时安排:18课时课题:光的来源和传播课型:新授课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路:首先,利用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声光电知识的探究兴趣,引出相关内容的学习;然后,基于对问题的简单归类,引导学生利用探究的方式分别学习声光电等领域的科学知识;最后,组织学生通过完成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活动,达到巩固本学期所学科学知识和技能的目的。教学内容: 光源(课标未作要求) 光的直线传播方式(课标要求:了解)教学目标: 能举例说出生活中的常见光源,区分物体的发光现象和反光现象,知道光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能用简单的观察或实验方法,证明光在空气中是以直线方式传播的。教学重点:区分物体的发光现象和反光现象 教学难点: 光在空气中是以直线方式传播的。教学准备:教师:投影片 VCD片 图片 铃铛 闹钟 口琴等可以发声的物体学生:水果糖 醋 各种质的玩具 口袋 蒙眼布 定时器铃档 表香蕉 书 本 小球 香皂 茶叶板书设计: 光的来源和传播光源光的直线传播方式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活动:1了解光的来源2初步感受光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3给光源分类4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向.5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认识一些常见的发光物体,讨论交流生:强调对光源的多样性和各种人造光源的认识,注意区分物体的发光现象和反光现象.师:巩固分类知识和技能. 进一步认识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提出更多更好有意义的价值分类标准.分类标准体现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对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形成深刻印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试验的方法检验猜想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猜想,设计实验,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课后反思: 课题: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 光的平面反射现象(课标要求:了解) 光的折射现象(课标要求:了解) 教学目标: 能用实验的方法,定性证明光的反射规律。 具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知道平面镜、放大镜和水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但是改变的方式有所不同(平面镜 反射;放大镜和水 折射)。教学重点: 重点: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难点:难点:平面镜、放大镜和水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教学准备:凸透镜 纸屏 支架 蜡烛 火柴板书设计: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光的平面反射现象 光的折射现象 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阳光打靶游戏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利用光的反射规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对光的平面反射现象的注意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平面反射规律导入光的平面反射现象 带领学生做游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生活中了解放大镜和水对光的折射作用课后反思: 课题:凸透镜成像课型:新授课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课标未作要求)教学目标: 能结合实验结果,定性地描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能举例说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教学重点: 描述凸透镜的成像 教学难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学准备:凸透镜 纸屏 支架 蜡烛 火柴板书设计:凸透镜成像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感受凸透镜的成像作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应用设计实验学生通过对比实验感受凸透镜的成像作用定性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生结合实验结果, 材料照相机和人眼的结构和作用课后反思: 课题:光与颜色课型:新授课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日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课标要求:知道)教学目标:能通过制造彩虹的活动,说出日光的组成和彩虹的形成条件。教学重点:重点:制造彩虹的活动教学难点:难点:彩虹的形成条件教学准备:水 喷雾器 三棱镜 水盆 平面镜 白纸 陀螺板书设计:光与颜色 日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1制造彩虹2.分离和混合色光做中学引导学生在活动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游戏。利用不同方法制造彩虹,从中体会日光的组成和彩虹的形成条件。1 巩固有关日光的组成和分解的知识。通过分离、混合色光的过程,初步感受光与物体的颜色之间的关系。利用三色陀螺、七色陀螺开展活动学生利用日光组成知识,尝试解释观察到的现象。课后反思: 课题:二 各种各样的声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课标要求:知道)教学目标: 能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说出声音产生的根本原因。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教学重点:重点:声音产生的根本原因 教学难点:难点:解决简单问题教学准备:教室准备:分组实验材料:皮筋等;演示实验材料 音叉等板书设计: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利用发声知识让物体停止发声。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导入新课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学习新课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讨论指导学生观察振动发声现象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关于声音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认识声音产生的原因。学生观察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相似的现象发生,由此提出自己对声音产生原因的猜测,并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猜想是否正确。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能用于评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情况。1、 指导学生观察振动发声现象实验:拨动皮筋,皮筋有什么变化?鼓面放几粒豆子,用鼓槌敲鼓面时,鼓面有什么变化?用锣槌敲锣面时锣面有什么变化?2、 指导学生归纳振动发声的规律各种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声音的产生可能于什么有关系?小结:声音可能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3、 指导学生验证振动发声的规律演示实验音叉发声时的振动 讲解演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气体发声时的振动 讲解演示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巩固应用声音使怎样产生的?课后反思: 课题:声音的传播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声音的传播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教学难点认识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传播的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 水槽 水 石块 分组实验材料 大鼓等 投影片 水波与声波板书设计:声音的传播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传播的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导入新课学习新课指导学生认识声音传播的途径导学生认识 我们来做个试验讨论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发生的高低与什么有关系?声音使怎样传播的,传播的方向是怎样的?1、 指导学生认识声音传播的途径认识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相指四面八方的认识声音能在固体种传播有什么能证明声音能在固体种传播?为什么?认识声音能在液体种传播有什么证据?综合认识声音的传播讲解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传播2、 指导学生认识 我们来做个试验演示实验 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讲解 声音的波浪叫做声波巩固应用声音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声音传播的方式?方向?课后反思: 课题:耳朵的科学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耳朵的科学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指导耳的构造,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向学生进行耳的卫生保健教育,使学生知道保护耳的基本要求教学重点:认识耳的各部分的功能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难点:向学生进行耳的卫生保健教育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 模拟耳膜振动实验的器材 投影片 耳的构造板书设计:耳朵的科学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导入新课学习新课知道学生认识耳的构造生认识耳各部的功能观察汇报讨论分组实验汇报结果讨论讨论人是靠什么器官收听声音的?1、 知道学生认识耳的构造讲述 耳又能收听声音的构造耳的构造图耳的构造可以分为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讲解2、 指导学生认识耳各部分的功能耳廓有什么作用?讲解 耳廓用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有什么作用?讲解外耳道是声波进入中耳的通道鼓膜有什么作用?讲述实验步骤讲解鼓膜作用3、 指导学生认识耳听到声音的过程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讲解4、 向学生进行耳的卫生保健教育哪些是容易伤害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耳巩固应用耳的构造?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哺乳动物耳的构造与人耳的构造基本相同,很大很长?哪些动物的耳廓会转?这对动物用什么作用?课后反思: 课题:三 有用的电 电和我们的生活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 电在现代人类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 能调查电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意识到电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电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电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电池 开关 大头针 手电筒 废电池板书设计: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导入新课学习新课指导学生认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导学生认识电的种类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1、 讨论填空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讨论讨论 演示实验:摩擦起电 你怎样解释实验中的现象?各种物体带的电都一样吗? 演示实验:摩擦起电 你怎样解释实验中的现象?各种物体带的电都一样吗?一、指导学生认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 讲述实验步骤(1) 用丝绸摩擦使两根玻璃棒带电,互相接近,观察会发现沉么现象?(2)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接近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3)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3、 讲述两根同样的玻璃棒,都用丝绸摩擦,它们带的电荷应该是相同的。两根同样的橡胶,都同毛皮摩擦,它们带的电也应该是相同的。(1) 实验现象说明什么?(2) 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的电一样吗?你是怎样想的?(3) 两个带电的物体相互接近时会出现什么现象?4、教师小结带同中带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钟电的物体相互吸引。二、指导学生认识电的种类1、 毛皮摩擦过的所料尺,分别接近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2、 讲述:所有物体带的电,或者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相同,或者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相同。3、 以上事实说明什么?教师小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正电用(+)号表示,负电用()号表示。同种电相互排斥,异种电相互吸引。巩固提高1、 电有几种?什么是正电?什么是负电?2、 带电体互相接近时会有什么现象?怎么能知道带电体带的是什么电?课后反思: 课题:电筒的秘密课型:新授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简单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池、用电器、导线和开关)和连接方式。 教学目标: 能说出简单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能用给定的材料正确连接简单电路。教学重点: 重点:简单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难点:正确连接简单电路。教学准备:电池 开关 大头针 改锥板书设计:电筒的秘密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导入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连接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灯泡的两个连接和电池的两极,体会它们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初步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连接方式活动形式:观察实验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连接方式了解电池和灯泡的内部构造看图分析重点:认识灯泡的两个接点和电池的两极。通过实验,深入认识电路的连接方式。活动形式: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尝试、体会电路连通的基本条件,自主学习。判断电路连接方法的对错巩固电路知识,考察学生对电路知识的掌握情况,活动形式:出示几种简单电路图,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检验、分析探究灯泡不亮的原因了解导致电路不通的多种原因。(拓展内容)活动形式:探究式实验课后反思: 课题:串联与并联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串联与并联教学目标:感受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不同。教学重点: 重点: 两个灯泡的串联教学难点:难点: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不同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电池 开关 大头针 改锥板书设计:串联与并联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导入串联与并联电路的学习内容。探究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活动方式:实验活动方式:学生自由尝试各种连接方式。比较串联和并联电路的不同通过实验,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 的不同。活动方式:实验探究每个开关分别控制一个灯泡的办法了解并联电路的优越性。活动方式:实验课课后反思: 课题:安全用电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 材料的导电性能不同(课标要求:知道) 安全用电常识(课标要求:了解) 教学目标: 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了解安全用电常识,能正确判断一些做法的对错。教学重点:重点: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教学难点:难点:安全用电常识 教学准备: 漆包线 电池 开关 大头针 改锥 钳子板书设计:安全用电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导入:了解常见电工用品的安全设计引起思考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一些电器的安全设计,从而意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应用。从安全用电的角度引出对物体导电性能的探究活动,既自然又能起到前后呼应的作用。活动方式:实验。使学生通过实验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了解常见电工用品的安全设计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一些电器的安全设计,从而意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应用。在对实物进行测试的基础上进行解释会更有说服力。了解安全用电常识1 安全用电教育。结合物体导电性能的知识,分析一些错误做法,可以起到巩固所学知识和后测作用。活动方式:建议借助相关录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错误做法的危害所在。课后反思: 课题:四 神奇的电磁铁 电磁铁的性质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电磁铁的基本性质,包括: 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磁力大小可变; 同一端的磁极性质可变; 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教学目标: 能用探究的方式发现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能提出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问题。教学重点:发现电磁铁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电磁铁的极性教学准备:制作的电磁铁(铁钉子 漆包线 电池) 开关 大头针 分组实验材料大铁钉、带绝缘外皮的细导线、小铁钉、电池、指南针。板书设计:电磁铁的性质电磁铁的性质: 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没有磁性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导入新课学习新课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性质 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两极是可以变化的及其原因思考问题 自由发言观看教师的演示实验 自由发言 讨论:这个装置有时有磁性,有时没有磁性。这与什么有关系? 汇报讨论结果分组制作电磁铁 实验电磁铁 汇报制作、实验结果汇报实验结果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汇报讨论结果 提问:(1)磁铁有什么性质?怎样知道某个物体是不是磁铁?(2)磁铁有哪两极?当把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时,会有什么现象?(4) 怎样弄清一个没有标明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时,会有什么现象?演示实验:(1)出示电磁铁,不接电源,用它接近小铁钉。提问:它是磁铁吗?为什么?(2)将电磁铁连接电源,再用它接近小铁钉。提问:你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3)将电磁铁电源切断,再用它接近小铁钉。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 谈话:关于这个装置,你有什么问题? 讲解:在通电条件下具有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板书课题) 教师讲解制作电磁铁的方法 教师小结: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才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2 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也有两极教师巡视 讲解:我们可以利用曾经学过的检验未标明磁极的磁铁哪端是北极、哪端是南极的方法,检验电磁铁两端是否有南、北极之分。教师巡视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电磁铁也有南、北极之分。 谈话:通过刚才各组的汇报,关于电磁铁的南北极问题,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讲解: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我们制作的电磁铁,同是钉帽或钉尖一端,为什么有的是北极,有的是南极,这与什么有关系?3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电磁铁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导线两端连接电池的正、负极改变了,或者线圈缠绕的方向改变了,电磁铁的两极都会随着改变。巩固应用 课后反思: 课题:电磁铁的磁力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 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包括: 串接电池的多少 线圈的匝数 芯的材料 教学目标: 能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认识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教学重点:重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难点:探究电磁铁的性质教学准备:制作的电磁铁(铁钉子 漆包线 电池) 开关 大头针板书设计:电磁铁的磁力串接电池的多少 线圈的匝数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导入新课学习新课自由发言 观察:磁力大小不同的电磁铁有什么不同? 汇报观察结果自由发言分组制作、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你制作的电磁铁能吸起几个铁钉?分组制作、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你制作的电磁铁能吸起几个铁钉? 谈话:你在家里是否做了关于电磁铁的实验?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 讲述: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关于电磁铁的问题。(板书课题) 1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磁力大小不同 讲述:下面,各组再制作一次电磁铁。比一比,各个电磁铁吸起铁钉的数量相同吗? 教师小结:以上实验说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 2指导学生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谈话:对于以上实验结果,你有什么问题?讲解:如果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其他因素是否有关系,也应该这样做。实验时,最好能对比三次,并做好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一栏填写验证的内容,即想验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在第二栏填写相同的条件,并具体填写怎么相同,例如线圈都是20匝,或电池都是2节;在第三栏填写不同条件,并具体写出三次实验的条件怎么不同,分别用了几节电池或多少匝数;在最后一栏填写第次实验电磁铁吸起钉子的数量。教师小结:实验证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数量和线圈匝数有关系,串联电池多、线圈匝数多,可以加大电磁铁的磁力。 3指导学生应用以上知识解决问题 讲述:如果我们要制作一个磁力很大的电磁铁,使它能吸起很多铁钉,应该怎么做?你们试一试。如果需要,可以二三个组联合起来做。比一比,谁做的电磁铁磁力最大?课后反思: 课题:电磁铁的极性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影响电磁铁极性的因素,包括: 电池的方向 线圈的绕向教学目标: 能利用探究的模式,发现影响电磁铁极性的因素。教学重点:重点: 磁铁的极性与什么有关教学难点:难点:发现影响电磁铁极性的因素教学准备:制作的电磁铁(铁钉子 漆包线 电池) 开关 大头针指南针板书设计:电磁铁的极性验证内容相同条件不同条件吸铁钉数量磁力大小是否与电池多少有关系线圈匝数(20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你们制作的电磁铁吸起多少铁钉? 你们是怎样做的?用了多少节电池?线圈匝数是多少? 讨论:这个实验再次证明了什么? 汇报讨论结果 讨论:根据电磁铁的性质,你认为应用它可以做什么? 汇报讨论结果 观察挂图匝)电池数量1节52节83节12磁力大小是否与线圈匝数有关系电池数量(2节)线圈匝数10匝620匝830匝13 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探究电磁铁的极性与什么有关你制作的电磁铁能吸起几个铁钉怎样证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连接的电池多少引导学生利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认识影响电磁铁极性的因素汇报实验结果:观察挂图 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给学生自主研究的空间,使学生有机会模仿前一课的探究模式,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和研究方案并进行实验,交流,你制作的电磁铁能吸起几个铁钉? 讨论:有的电磁铁吸起的铁钉较多,有的电磁铁吸起的铁钉较少。这说明什么? 汇报讨论结果 自由发言 观察:磁力大小不同的电磁铁有什么不同? 汇报观察结果 讨论: 根据以上观察、比较,你认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在什么情况下磁力比较大?在什么情况下磁力比较小? 怎样证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连接的电池多少是否有关系?实验时必须保证什么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为什么? 怎样证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导线绕的圈数多少是否有关系?实验时必须保证什么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为什么? 汇报讨论结果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你们制作的电磁铁吸起多少铁钉? 你们是怎样做的?用了多少节电池?线圈匝数是多少? 讨论:这个实验再次证明了什么? 汇报讨论结果 讨论:根据电磁铁的性质,你认为应用它可以做什么? 汇报讨论结果 讨论: 实验证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在什么条件下,电磁铁的磁力比较大? 汇报讨论结果课后反思: 课题:电磁铁的应用课型: 新授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电磁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能举例说出电磁铁在生产或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能应用电磁铁制作简单玩具教学重点: 重点:电磁铁在生产或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难点:难点:应用电磁铁制作简单玩具。教学准备:电铃 电磁秋千玩具 相关的活动材料(学具)板书设计:电磁铁的应用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用途制成继电器生活中的应用出示电话听筒和扬声器图 讲述:电磁铁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出示电磁起重机图 讲解:利用电磁铁可以制作电磁起重机。电磁起重机主要由一大块铁心和缠绕在铁心周围的线圈构成。通电后,可以吸起很多铁块、铁管、铁板等;断电后,可以自动将这些铁制的物体放下。电磁起重机多用在炼铁厂和搬运铁器的地方。 出示电铃图 人们还利用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的特性制成了电铃。在电铃这个装置中,有一个弹簧片,能使导线中的电流时通时断;这样,电磁铁就时而有磁性时而无磁性,于是就一下一下地吸引连着铃槌的铁片,使它带动铃槌不断敲打铃。由于敲打的速度很快,就发出连续的铃声。 电话的听筒和收音机的扬声器里都有电磁铁。随着电流的不断变化,电磁铁的磁力不断发生变化,引起电磁铁吸住的铁片振动,发出声音。 此外,利用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的特性,还可以制成继电器。继电器能自动控制机器的开关,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动机器中。巩固应用 提问: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怎样加大电磁铁的磁力?布置作业 利用电磁铁制作一个小玩具。课后反思: 课型:复习课(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 复习前三个单元的知识点: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第一、二、三单元:1、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 220 V的电。2、由电池、电线、灯泡等组成的电流环路叫 电路 。3、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 导体 ,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 绝缘体 。4、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 开关 控制的。5、具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花是 完全 花。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是不完全 花。6、食品的保质期越长越是好食品。( ) 7、动物产的卵都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 8、为了使自己能均衡获得各种营养,我们要不偏食,不挑食。( ) 9、花岗石主要由石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镀工程承包方案(3篇)
- 安全教育宣传培训制度课件
- 安全教育培训需求通知课件
- 丽江招聘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逻辑课件
- 兰州铁路面试题库及答案
- 跨境采购面试题库及答案
- 康泰医学面试题库及答案
- 铁路货场改扩建项目2025年社会经济影响及风险评估报告
-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示范课件
- Photoshop CC 图形图像处理实战案例教程 课件 第1、2章 PhotoshopCC入门必备、绘制图像很简单
- 中石化某装置设备、管道保温及保冷施工方案
- 耳鼻喉科眼科门诊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2版
- 党章党纪党规知识竞赛案例分析30题(含答案)
- 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DLT783-2023年
- 艾滋病梅毒丙肝检测与解释
- GB/T 22076-2008气动圆柱形快换接头插头连接尺寸、技术要求、应用指南和试验
- GB/T 12325-200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 CJJ28-201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新《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库450题(含各题型)
-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注释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