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浣溪沙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 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 号 东坡居士 世人称其为 苏东坡 汉族 四川眉州人苏轼一生仕途坎坷 曾因一封信入狱 但他学识渊博 天资极高 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 明白畅达 与欧阳修并称 欧苏 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 诗清新豪健 与黄庭坚并称 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 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擅长行书 楷书 能自创新意 开创 尚意 书风 与黄庭坚 米芾 蔡襄并称 宋四家 他是历代文学家中多种才能的集大成者 在文学艺术史上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 作者简介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 1082 春 当时苏轼因 乌台诗案 被贬任黄州 今湖北黄冈 任团练副使 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 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那么 处于人生逆境中的苏轼 对待困难是怎样一种人生态度呢 请同学们从本词中细细体会 背景 诗词赏学的方法 一 反复朗读 初步体会诗词大意 体会诗词的情感基调 要在充分的诵读的基础上饱含情感 爱上这首诗 二 了解诗词创作背景 了解作者生平三 从诗词所描写内容中品味作者情感我们应善于找诗词中所描写的景象 善于从诗词的字里行间去体会诗人在其中包含的感情 四 善于从诗词的结构来梳理情感 诗歌 首颔颈尾 词 上阕和下阕 触景生情的诗 往往先景后情 借景抒情的诗 一般是先情后景 了解了诗歌的结构 能让我们更快更好地理解它的内容 五 结合是人感情升华自己的情感 读出情 读出 新 在充分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作者主要情感的基础上 我们应在尊重和欣赏的基础上有自己的体会 自己的理解 正所谓 读名家诗词 品百样人生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并翻译诗歌 结合作品背景 理解诗歌内容2 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苏轼乐观豁达的胸襟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自学指导 1 反复读诗歌 结合给出注释翻译诗词2 本次分上阕和下阕 思考 1 哪阙写景 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构成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以 这首词描写了 等景物 构成了一幅 的画面 渲染了一种 的气氛 的形式作答 2 哪阙是抒情 苏轼在此种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从哪些语句可以读出来 请同学们根据以下注释翻译本文 兰芽 刚刚发芽的兰花浸 浸在少 少年时代白发 老年黄鸡 因黄鸡报晓 故指代时光流逝 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 寺临兰溪 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 上片以恬淡的笔墨写景 景色自然明丽 雅淡忧美 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 又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 启人心智 令人振奋 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 政治上失意后积极 乐观的人生态度 催人奋进 激动人心 总结 这首诗是不服老的宣言 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 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它指引我们积极乐观 奋发向上 对人生充满信心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困哪吗 学习 浣溪沙 后 你打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旗袍造型考试题库及答案
- 拜城工地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幕墙基础知识培训课件考题
- 常用法律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常州车灯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江西省赣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帝国主义课件
- 2025年金融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妇女节餐饮活动策划方案
- 国庆节学校活动方案
- 水电站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 2025年采购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造林更新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理论知识考试测试题含答案(F卷)
- 派出所户籍人口管理课件
- 省政府顾问管理办法
- 医院投诉处理课件
- 2025年华住储备干部考试题库
- 防暑降温安全知识培训
- 美容院店长培训
- 肩袖损伤诊断与治疗
- GB/T 45817-2025消费品质量分级陶瓷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