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 4.记金华的双龙洞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并理解课文生字词。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3.理解过渡句在课文中的作用,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4.学习一、二段,了解一路上的美妙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教学难点: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教学资源【教材开发】1.课文按游览的顺序,依次写了路上、洞口、外洞、空隙、内洞、出洞的所见所闻,条理十分清晰,是学生学习列提纲的好材料。2.“系”的读音:读作“j”时有“打结”或“扣”的意思,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往往就是所要系的事物本身。如:系腰(腰带);系鞋带;把晾衣服绳系在树上;把衣服扣系上等等。而读作x时,同样有“绑”或“拴”的意思,表示将甲事物联结到乙事物上面其宾语表示的往往是所要联结到乙事物上的甲事物。如:柳树上系了一头牛;服饰店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服装,上面都系着一个小小的标牌;古木阴中系短蓬。在本文中“系”应当读作x【作者简介】:见“语文教学参考用书”P44【浙江金华的双龙洞】双龙洞现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以林海莽原、奇洞异景、道教名山著称于世。双龙洞位于双龙景区的中心,是整个景区的核心与象征。双龙洞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它海拔520米,由外洞、内洞及耳洞组成。外洞宽敞,面积达1200平方米。常年洞温为15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内外洞有巨大的石屏相隔,仅通水路,水路长十余米、宽三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要从外洞进内洞,须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有惊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内洞略大于外洞,如果说外洞是“龙厅”的话,那么内洞就是“龙宫”。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颜色各异,有“黄龙吐水”“倒挂蝙蝠”“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寿星与仙桃”“青蛙盗仙草”等四十余种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 双龙洞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文化遗产博大丰厚。东晋以来就为世人所钟情,唐宋明清几度辉煌,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李白、王安石、孟浩然、苏轼、李清照等历史名人都曾有佳作。旅行家徐霞客写下了4000多字的游记。现代文学家郁达夫、叶圣陶、郭沫若、艾青等都为双龙洞写过脍炙人口的名作。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彭德怀、陶铸、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在此留下了足迹。洞内留有多处古今名人的墨宝。学生经验:学生几乎都没有去过岩洞,有条件的可播放录像带。预习设计1.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完成填词作业。d jun( )本是鸟名,文中是指一种植物名,又称“映山红”。yu tn( )正在开花,这儿一簇,那儿一丛,很不少。过kn x( )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要将后脑、肩背、tn b ( )、脚跟紧紧贴着船底。内洞y tun q hi( ),里面有sh zhn r( )和sh sn( )。从lu din( )入山,一路上作者心情愉快,不是chn din din( )的。2. 读通课文,想想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用“”标出作者游览的景点,各景点的特点用一个或几个词语归纳。3.查词典,理解词语:杜鹃、映山红、石钟乳、石笋、臀部。4.找出文章中的过渡句,体会它们的作用。5. 完成习字册。6.阅读一课一练中的“资料卡”。学 程 单导 学 案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进课文(6分钟)2. 记是“记载”的意思,本文记的是浏览胜地,因而是一篇游记。并告诉学生,这篇游记是叶圣陶先生1957年游览金华双龙洞后写的。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8分钟)预习作业1、32理解词语预设:盘曲而上盘绕着,弯弯曲曲地上去。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突兀森郁山高耸着,山上树木繁密。蜿蜒原指蛇看爬行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洞顶的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变化多端端,项目。变化多种多样。颜色各异异,不同。颜色各不相同。预习作业2预设:全文按游览的顺序分为六段: 第一段(1)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及地点。第二段(2、3)介绍沿途所见景物。 第三段(4)介绍外洞洞口及外洞。 第四段(5)介绍孔隙。第五段(6)介绍内洞。 第六段(7)游览完毕出洞。2.预设: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3. 概括主要内容预设: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第三版块:学习第一、二段(11分钟)1.浏览时间人物、景点。学程单:(1)默读第二自然段,从课文中标画出沿途看到的景物,及这些景物的特点,再体会一下作者看到这些景物后有什么感受。(2)自学时间:3分钟3预设:景物映山红 油桐 砂土 新绿 ;特点各色 白色 粉红色 或浓或淡 ;感受一片明艳4.预设:沿途景色已如此美丽,双龙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一游;沿途美景成了双成洞奇特景象的衬托;作者游兴很高,心情舒畅,借途中所见抒发对祖国河山的喜爱之情。第五版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5分钟)第一板块: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一起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 2.解题:“记”是什么意思?3.过渡:去双龙洞途中和洞内的景致非常美丽奇特,吸引了中外游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游览好吗?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预习作业1、31指导书写“鹃”和“臀”。2.相机辨析形近字:漆、膝;鹃、娟、捐。3理解词语。预习作业2默读课文,思考:按游览顺序,全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2.结合分好的段落,要求学生按顺序说说作者浏览了几个景点。3. 指导概括主要内容。采用段意合并法来概括主要内容。第三版块:学习第一三段1.指名读第一段、问:这段向我们交代了什么?练习用编句法概括段意。 2.过渡:作者在去双龙洞途中,沿途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赏。 3.交流: 4.课题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笔墨去描述沿途景色呢? 5.默读第三段,从文中的三个“时而”中你读懂了什么?6.再读第二段,表现作者愉悦的心情。7.总结第二段段意:从金华过罗旬入山,一路上景色明艳随溪流到洞口。8.埋下伏笔:那么沿途景物中的溪流作者为什么花大力描述呢?下节课继续研究。第五板块: 布置作业1完成补充习题第一、二题。作业设计完成一课一练第一、三题。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时而时而时而”写一句排比句。“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 4.记金华的双龙洞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物的能力。3感受金华双龙洞的神奇美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教学难点:感受孔隙的低矮、窄小。教学资源【教材开发】课文按游览的顺序,依次写了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所见所闻,条理清晰,是指导学生学习编列提纲的好材料。【叶圣陶的相关材料】见一课一练资料卡预习设计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力争有感情。 2完成补充练习第三题。学 程 单导 学 案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回忆课文(分钟)第二板块:精读感悟(30分钟)(一)了解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8分钟)预设:洞口可用“宽”字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2.预设:高山之上,树木繁密,感到很有气势,也不禁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4预设:它是作者在洞中游览的一条线索。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二)了解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洞的“险”。(12分钟)2学程单(1)小组讨论:船小;行船方式;乘船姿势 乘船感觉(2)时间:5分钟。3.作者只能仰卧在船上,身子紧贴船底,由管理处的工人把船拉进拉出。4.随着小船慢慢移动,光线越来越暗,作者的视线也越来越模糊,心情也紧张起来5.朗读、背诵第五自然段。(三)了解内洞特点,(10分钟)1画出写洞中双龙的句子。2预设:内洞有很多石钟乳和石笋,它们形状变化多端,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龙,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动物给人的感觉是神奇而有趣。内洞比外洞还要大得多。3预设:因为这是“双龙洞”名称的由来)4朗读描写双龙的句子。双龙有形有态,更妙的是一黄一青,双龙盘绕在洞顶,为洞中平添了几分气势。洞中有千姿百姿的石钟乳和石笋,侧耳倾听,耳边响起轻缓的声音,寻声找去,只见5有感情地齐读课文。6学习反思:(1)这篇文章段落分明,条理清晰。一是按游览顺序划分段落;二是另有一条水线在串连着全文,因而有两条线:游线和水线同时贯穿全文。(2)课文中描绘景色的句子,运用了对比、比喻、夸张的手法。如“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要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作者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双龙洞的内洞入口处低矮狭窄的奇异景象非常生动地反映出来。第六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8分钟)第一板块:导入课文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的前三段向我们介绍了作者游览的时间、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见闻,那盘曲而上的盘山公路,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艳的山路景色,那时时变换调子的溪流声是多么迷人啊!那么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又各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第二板块:精读感悟(一)了解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1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用哪两个字来概括。2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读一读,说一说。3.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4.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从全篇来看,它起什么作用?(二)了解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洞的“险”。1默读第五自然段,你想到了用那些词语来形容“孔隙”?2小组讨论:船小;行船方式;乘船姿势 乘船感觉3默读第五段,想一想:作者乘船洞中游与我们平日乘船水上游,游法上有什么不一样?4不仅游法上不一样,心情也是大不相同呀!读一读作者当时的感觉,体会体会他当时的心情。5朗读第五自然段,练习背诵。(三)了解内洞特点,体会内洞的“黑”。1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六段,学生边听边画出写洞中双龙的句子。2讨论学习: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3洞中有名称的石钟乳和石笋多达四十多个,而工人首先指点给作者看的是洞顶双龙,为什么?4请一名学生朗读描写双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骨专家签合同范本
- 收购股分合同范本
- 私人飞机转让合同范本
- 锚索锚杆合同范本
- 新农村劳务合同范本
- 广告维修制作合同范本
- 商品网签合同范本
- 酒店房间租房合同范本
- 手写的转租合同范本
- 电缆报废回收合同范本
- 2025年云南省建筑行业安全员A证理论考试练习题(100题)含答案
- 社会福利 课件全套 高和荣 第1-11章 绪论-社会福利的挑战
- 合同延期协议模板
- 2025年广州市城市更新计划
- 体检营销话术与技巧培训
- 呼吸衰竭完整课件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变配电运维职业技能(中级)等级培训题库
- 矿山隐蔽致灾普查治理报告
- 实心球课件教学课件
- 齐河经济开发区马寨小区安置楼工程临时用电组织设计(5月10日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