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泥塑概述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起源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发现。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6千至7千年前左右;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7千年前。可以确认是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 历史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考古工作者从两汉墓葬中发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汉代先民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这在客观上为泥塑的发展和演变起了推动作用。 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动,社会上的道观、佛寺、庙堂兴起,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到了唐代,泥塑艺术达到了顶峰。被誉为雕塑圣手的杨惠之就是唐代杰出的代表。他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道子学成,惠之不甘落后,毅然焚毁笔砚,奋发专攻塑,终成名家。为当世人称赞:“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 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有许多人专门从事泥人制作,作为商品出售。北宋时东京著名的泥玩具“磨喝乐”在七月七日前后出售,不仅平民百姓买回去“乞巧”,达官贵人也要在七夕期间买回去供奉玩耍。 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其中著名的产地有无锡惠山、天津“泥人张”、陕西凤翔、河北白沟、山东高密、河南浚县、淮阳以及北京。 制作工艺泥塑的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蜂蜜等。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四步: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制子儿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块和好的泥,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有些地方还要用火烧一下,加强强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见有单片模和双片模,也有多片模。脱胎就是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状,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再安一个“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严,在胎体上留一个孔,使胎体内外空气流通,以免胎内空气压力变化破坏泥胎。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天津“泥人张”彩塑是清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自张明山先生首创,流传至今已有180年历史。泥人张彩塑具有鲜明的现实主 义艺术特色,能真实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体态;追求解剖结构,夸张合理,取舍得当;用色敷彩,典雅秀丽。泥人张彩塑适于室内陈设,一般尺寸不大,约40厘米,可放在案头或架上。它所用的材料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以棉絮反复砸揉而成的“熟泥”。经艺术家手工捏制成型,自然风干,再施以彩绘。凤翔彩绘泥塑为陕西省凤翔县的一种民间美术,当地人称“泥货”。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境内出土的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见其泥塑工艺历史之久。近年来凤翔彩绘泥塑主要分布在城关镇六营村及周边地区,相传明代曾在此驻扎六营军队,后军士转为地方居民,其中部分人重操入伍前的陶瓷制作手艺,利用当地粘性很强的板板土,和泥捏塑泥人,制模做偶彩绘,然后到各大庙会出售。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六营村的脱胎彩绘泥偶由此出名,并代代相传,成为我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精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中国木偶木偶的历史列子汤问载:周穆王(前947前928)西巡狩,越昆仑,下至弇山,反还,未及中国(指中原),道有献工,人名偃师,穆王荐之,问曰:“若有何能?”偃师曰:“臣唯命所试,然臣已有所造,愿王先观之。”穆王曰:“日与俱来,吾与若俱观之。”越日偃师谒见王。王荐之,曰:“若与偕来者何人邪?”对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惊视之,趋步俯仰,俗人也,巧大颔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唯意所适。王以为实人也,与盛姬并观之。技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欲诛偃师。偃师大慑,立剖解倡者以示王,皆草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为,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则筋骨、肢节、皮毛齿发,皆假物也,而无不毕兴者,合会复如初见。足见周穆王时代木偶之流传状况,及偃师表演技巧之高超。西汉时,木偶除广泛用于“丧家之乐”和“宾婚嘉会”外,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述,木偶还曾用于战争:汉高祖刘邦与匈奴交战,“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祖用陈平奇计在城楼装配许多貌若仙女的木偶人,使心怀妒意的匈奴单于冒顿之妻阏氏恐其夫破城后贪恋女色,唆使丈夫解除对平城的包围,使高祖得以脱险,“后乐家翻为戏”。汉桓宽著盐铁论载:“今民间雕琢不中之物,刻画玩好无用之器。玄黄杂青,五色绣衣,戏弄蒲人杂妇,百兽马戏斗虎,唐锑追人;奇出胡妲。”唐锑追人,指用木、泥、纸做成小人,进行爬高竿的游戏。奇出胡妲,指鱼龙变化与旦角演戏之类。汉班昭在续汉书五行志中云:“时京师宾婚宴会皆傀儡。”魏明帝(227239)时,扶风人马钧,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设为女乐舞像,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出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絙倒立,出入自在。百官,行署,春磨,斗鸡,变巧百端。此为水傀儡。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影戏史略及其现状中说:“宋岳珂桯史云:秦始皇(前246前210)作曼延、鱼龙、水戏。”唐代杜宝撰大业拾遗载:隋炀帝以三月上巳会群臣于曲水,以观水饰。扮神龟负八卦出河援伏羲、吕望钓磻溪、刘备乘马过檀溪、周处斩蛟、秋胡妻赴水、巨灵开山等,总七十二势,皆刻木为之。或乘山,或乘平洲,或乘磐石,或乘宫殿。木人长二尺许,衣以绮罗,装以金碧,凡作杂禽鱼鸟,皆能运动如生,随曲水而行。又间以技航,航长一尺,阔六尺。木人奏音声,击磬、撞钟、弹筝、鼓瑟,皆得成曲。及为百戏跳剑、舞蹈、升竿、掷绳,皆如生无异。雕装奇妙,周旋曲江。同以水机使之。唐以后,国都东移,陕西水傀儡史载甚少。明代水傀儡戏相当发达,刘若愚酌中志卷十六载:“其制用轻木雕成,海内四夷蛮王及仙圣将军士卒之像,男女不一。约高二尺余,止有臀以上,无腿足,五色油漆,彩画如生。每人之下平底,安一榫卯,用三尺长竹板承之。用长丈余,宽一丈,深二尺余方木池一个,锡镶不漏,添水七分满,下用凳支起。又用沙围屏隔之。经手动机之人皆在围屏之内自屏下游移动转。水内用活鱼、虾、蟹、螺、蛙、鳅、鳝、萍藻之类浮水上。圣驾升座向南,则钟鼓司官在围屏之南,将节次人物各以竹片托浮水上,游斗玩耍。另有一人执锣在旁宣白题目,替傀儡登答赞导喝彩,或 孔明七擒七纵,或三宝太监下西洋,八仙过海,孙行者大闹龙宫之类。唯暑天白昼作之。其人物器具,御用监也。水池鱼虾,内官监也。围屏帐幔,司设监也。大锣大鼓,兵仗监也。乍观之似可喜,如频作之亦觉繁费无味。”详尽说明了水傀儡表演设施及完整过程,读之有如亲临其境。木偶艺术木偶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的木偶可能与奴隶社会的丧葬俑有关。1978年山东莱西县汉墓的发掘发现;使我们看到汉代制作的可坐、可立、可跪、可灵活操纵的木偶实物,这也证实了列子汤问记载的“偃师造神奇木偶”和乐府杂录记载的“陈平用木偶美人解冒顿围困刘邦”故事的可能性。据唐杜佑通典记载:“窟儡子,亦曰魁儡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之于嘉会”。这说明到了汉末,已有了丧葬、嘉会并用,且具表演功能的木偶。到了隋代,木偶的制作高度发达,已从演百戏(古代杂技的总称)、歌舞发展到表演故事片断,形成了木偶戏的雏形(详见大业拾遗记)。唐代,木偶艺术日渐成熟、高超。据明皇杂录载:唐玄宗被李辅国迫迁西内时,曾作过一首咏吟傀儡的诗:“刻木牵线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一说此诗为梁锃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当时木偶戏的逼真及观赏者的感受。封演撰封氏见闻记载:唐“大历中,太原节度使辛云京葬日,诸道节度使人修祭。范阳祭盘最为高大,刻木为尉迟鄂公突厥斗将之戏,机关动作,不异于生,又设项羽与汉高祖会鸿门之像,良久乃毕”。由此可见,唐代木偶不但成为表演完整故事,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形式(尽管它还不时的为丧葬服务),而且已发展到“闾市盛行焉”(见杜佑通典)。宋元时期是木偶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据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汴京开封瓦舍(宋代城市里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作者注)很多,其中最大的有“大小勾栏(百戏杂剧演出场所。作者注)50余座”,“可容数千人”。 木偶戏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中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至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能用木偶演出歌舞戏。宋代是中国木偶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木偶的制作工艺和操纵技艺进一步成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木偶戏已流行全国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煤粉锅炉技术创新探讨
- 河北省清河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危废运输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处理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合同
- 2025版委托挂靠合同范本:城市综合体项目合作
- 2025年度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服务合同
- 2025版新兴产业项目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景区灯光秀工程安装施工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办公设备租赁与维护服务协议书
- 2025年度离婚协议中子女医疗费用承担补充协议样本
- 中级职称评审述职报告
- 2025年9月-2026年1月安全工作安排表
- 在接受诫勉谈话时的检讨及整改情况报告
- 2025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难治性痛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解读 4
- 小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自评检查表
- 2025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第一批)4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教育测量与评价 课件全套 朱德全 第1-15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概述- 教育测评结果的统计处理
- 2025年中海油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书法练习指导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苏少版)
- 施工现场用水量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