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到底要有怎样的味道佐藤学教授在学校的挑战中指出,21世纪的学校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提供学生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有专家说,语文课堂教学最终成为真、善、美、乐相统一的创造美的过程,从而让语文教学过程在实现语文味的教学宗旨的同时,成为语文教师展现文化眼光、释放人生情感、体验职业美感与挥洒生命创造性的文化场所的一种“有温度”的语文教学方法。这样看来,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就是老师发挥自己才情的一个舞台了。有些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课堂上老师的话,有的时候比学生的还 要多,那么我想问问,到底谁是课堂的主人?学生自然是课堂上的主人,既然是主人,那他就应该有主动权,可是按照程老师的观点,就是“语文味教学法,要求语文教师要像艺术家打造艺术作品一样,把课堂教学打造成自己的教学艺术作品。”课堂是一件艺术作品,这话说起来,表面上看很正确,可怎么样才能成为艺术作品呢?难道说是老师的表演,老师的语言,老师的即兴发挥,老师的一眉一蹙,成为学生在学习中的享受吗?1、 课堂的主人应该是学生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要学生学到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成为新时代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就应该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课堂的主人学生。让他们去说,让他们去讲,甚至是让他们去演。老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当个裁判。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才情,不过我觉得这时候,你只能是作为一位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发挥,要是你一味的让学生看着你,一节课下来,学生的脑子里,满是你的精彩表演,你的精彩的朗读,你的精彩的背诵,你的精彩的手势,学生佩服你佩服的五体投地,我觉得,你这节课却是失败的,是一节没有实际意义的课,因为你不是演员,可是你硬是把自己当成一名演员,你不是演讲家,可你硬把自己当成了演讲家。或许在学生的一生中,他记住了你,可是我要说,你却不是一位好老师。你能节节课都这样表演下来吗?你是不是通过表演让学生也学会你的表演?你的表演能让学生学到语文最精髓的东西吗?可以肯定的说,教师不是演讲家,也不是演员,更不是艺术家。教师只能是教师。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完全成为语文老师展现文化眼光、释放人生情感、体验职业美感与挥洒生命创造的一个主阵地。当然,我们的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享受到教学给自己带来的美感,教学给自己带来的生命创造性的享受,可是教师却万万不能跟学生抢课堂。2、 语文课到底是什么味我不反对语文课是有味道的,可语文课到底是什么味道呢,有专家说,语文味应该是包括文章文艺文学等。文章好懂,就是一篇篇的课文罢,可是什么是文学呢,文学它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的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戏剧、诗歌、散文、小说等都是文学。文化的范围就更广了,它是我们人类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别是指精神财富。服装、美食、音乐、美术等是不是都是文化?要是这样来说,那语文课堂上,学习的范围太大了,我不知道这个语文课堂怎么教了,甚至觉得这语文是不是把整个世界都包括进去了?不过我想,语文课应该成为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程,语文味的语文课,是能让语文教学过程在学生的心中产生美感,并能真正的成为学生实现能力培养的过程。这也是我提出的“玩语文”的一种观点。语文课堂上要尽量的让学生“玩”的开心。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玩”,让语文课中的重点难点在学生“玩”的过程中融化,以至学生能熟练的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达到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素养的能力。怎么“玩”,其实也是一种艺术。怎么把语文课“玩”好,这才是老师要关心的事情,把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基础,别的课程上学到的知识,通过学生的综合运用,然后发挥到语文课堂上来,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掌握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并得到尊重,得到享受。这才是最重要的。3、 如何“玩”转语文(1)用兴趣发声,玩转语文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陶行知在新教育中提到:“学生有了趣味,就肯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所以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要紧的。”在语文老师的导入中,是不是先以学生的兴趣入手呢?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克的一句名言是:“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看来,这种紧密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的“大语文教育”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并正在实践中催出越来越多的硕果。所以语文教学其实很多时候可以从社会生活入手,比如说现在的学生不是喜欢手机吗?那就从手机入手,讲到故都的秋你是不是可以把课文中的几幅描写故都秋的画面拍摄下来,给大家看看。你是不是可以在手机上搜搜,别人是怎么鉴赏评点课文的,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是不是愿意学课文了?古典诗词,是古人的歌曲,可是我们很多学生不是很喜欢现在的流行歌曲吗?比如柳永的词,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也就是说,柳永的词在当时就是流行歌曲,而我们的学生现在不是也很喜欢流行歌曲吗?那就先让我们的学生填词吧。把词填好了,你说这首词学生还能不懂吗?再比如说古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话,写的最好: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能把古文读到这样的程度,我看大抵是到了一种最高的境界。(2) 让学生发声,玩转语文要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这样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少讲,更多的时候把时间给到学生,第一个层次就是让学生说,只要能说,就表面学生在学,在思考问题,不管说的怎么样,能站的直,声音大,观点鲜明就是最好的了。其次是用学生语文之外的本领来理解认识课本,比如说,学戏剧雷雨,就让学生把课本中的台词化为剧本,并且上台表演。学了再别康桥不妨来个朗读比赛。学了故都的秋是不是把那几幅画给画一画?再高的层次,就是拿起笔来,对文章来点赏识性质的文字,或者说让学生提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或者说把课本作为阅读文章,提出几个高考阅读题目。(3) 让知识发声,玩转语文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要运用知识,我们现在的课堂上,很多时候所学到的知识,学生看不到它们有什么作用,所以说学的再多,跟没有学一样,学的再好,跟没有学一样,学的再熟,跟没有学一样,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有用?让我们把语文课文上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比如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文实验教材八年级第七单元世俗风情选编了作家陈丹燕的文章上海的弄堂(原标题为弄堂的春光,选自上海的风花雪夜)。同学们在走访过程中注意搜集上海弄堂的名称并考证其文化内涵,搜集上海弄堂的游戏名称并记录其规则,并用相机随时记录里弄居住区的不同状态(包括保持原来面貌的、正在动迁的以及正在改建或拆除的)。给政府提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同时不少学生写出了优秀的文章。沪上媒体东方早报、新闻晨报、新闻午报及上海星期三等对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均给予了热切关注和追踪报道。(走进“上海的弄堂”深处教学实践与探索作者:杨宏伟)这不就是让知识发声的最好的证明吗?只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挖掘环境问题,剖析一些社会现象,紧跟时代潮流,让知识有用。比如有的地方有征文比赛,可以让学生参加。有的地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文旅产业商业合作总协议
- 2025年文化旅游产业财务策划服务协议
- 诺如病毒培训知识小结课件
- 纪念白求恩课件
- 语音课件教学课件
- 语音干货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购销合同争议管辖权异议申请书范文
- 语言文字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财务、审计岗位劳动合同模板(或范文)
- 2025智能监控系统维护保养合同
- 楼盘销售技巧培训课件
- 总装工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血透室透析液污染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标准解析
- 风机噪声控制材料研究及使用方法
- 吴伯萧名篇阅读理解与教学设计
- 各阶段样件管理办法
- 2025年服务行业技能考试-电教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100道单选题合辑)
- 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办法
- 公务摄影培训课件下载
- 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一)(危险化学品无机产品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