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 一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1 农牧业的发展 1 的改进 耕作技术的提高 2 重视兴修水利 荒地得到更多的开垦 粮食产量提高 3 适应城市生活需要的 的种植发展起来 4 畜牧业的发展 农业生产工具 经济作物 2 手工业的成就 1 发展达到魏晋以来的最高水平 2 制瓷业的发展对 北方瓷器的繁盛有直接影响 3 商业的活跃 1 大市场的繁荣 2 重新铸造铜钱 货币交易代替实物交易 3 有长足发展 丝织业 唐宋时期 洛阳 对外贸易 合作探究 1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 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1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尤其是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2 孝文帝改革的经济措施 如农业中推行的均田制 三长制和租调制 手工业中的扶植政策等 3 民族大融合的影响 二 政权封建化的加速1 措施 1 兴办学校 2 恢复汉族 3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2 影响 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 进程 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尊儒崇经 礼乐制度 封建化 合作探究 2 什么是礼乐制度 提示 礼乐制度是周代最早对 礼 祭祀 朝食等仪式 和 乐 伴随 礼 进行的乐舞 作出规定的制度 是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强调和固定 礼乐制度盛行于商周时期 后来长期沿用 其实质是以 礼 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 同时又以 乐 来和同共融 礼 的等级秩序 两者相辅相成 不可偏废 三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1 表现 1 生活习惯的汉化 鲜卑族 的变化 鲜卑族的阶级成分的变化 也发生变化 2 鲜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 鲜卑族畜牧生产经验的融入 服饰与风度的融入 经济生活 风俗习惯 2 影响 1 缓和了阶级矛盾 巩固了 2 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重新走向 奠定了基础 封建统治 国家统一 合作探究 3 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 1 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 那里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鲜卑族用落后的制度统治黄河流域 这就导致了尖锐的民族矛盾 要稳固北魏的统治 就必须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进行社会改革 2 孝文帝改革中实行了一系列汉化的措施 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3 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将北方民族的融合推向高潮 北魏的贵族大都经商的事实 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北魏商业繁荣 商品经济深入人心 鲜卑族逐渐汉化 一 孝文帝改革的特点 成功原因及认识1 特点 1 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 措施全面 一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 2 分前后两个阶段进行 前期改革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 重点是建立各种新制度 后期改革是孝文帝亲自主持的 重点是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 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 2 成功原因 1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 2 内容全面 措施得力 3 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 信心坚定 4 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 3 认识 1 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2 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 顺应民意 3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 4 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名师指津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 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 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 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 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二 孝文帝改革调整生产关系的表现1 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改革土地制度 颁布均田令 将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不得买卖 一定程度上使农民获得土地 生产积极性提高 推动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 调整产品分配形式 即改革赋税制度 实行租调制 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这一制度的建立改变了原先赋税征收上的混乱现象 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 原来受庇于豪强的农民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 这样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增多 国家的租调收入大为增加 3 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表现为实行三长制和迁都洛阳 实行汉化政策 三长制的实行保证了均田制的推行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特别是对人民的控制 迁都洛阳加强了对中原的统治 保证了改革的深入发展 有利于胡汉文化的融合和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名师指津 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 大体可以表述为 1 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3 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 4 旧制度 习俗等因素阻碍社会的发展 5 民族危机严重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2010 浙江文综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说 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 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 今欲断诸北语 一从正音 若仍旧俗 恐数世之后 伊洛之下复成披发之人 魏书 咸阳王禧传 材料二陆法言著 切韵 时俗 皆以法言为吴人而为吴音也 论音韵者二十余家 皆以法言为首出 法言本代北人 世为部落大人 号步陆孤氏 后魏孝文帝改为陆氏 苏氏演义 卷上 提示 陆法言是隋代语言学家 切韵 是一部关于汉字读音的专门书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分析孝文帝如何从两个方面阐述 一从正音 的必要性 2 根据材料二 联系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试分析 陆法言现象 解题分析 第 1 题从材料中归纳信息即可 由 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 若仍旧俗 之人 可知 中原王朝必须说汉话 不说汉话会回到改革前的状况 第 2 题一是从材料中认识陆法言的成就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