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第二课时)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第二课时)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第二课时)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第二课时)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第二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难忘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的内容。二、设计思路:(一) 指导思想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和心灵交汇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充满好奇和激动中产生阅读的激情;使学生在质疑解读中流露真情;帮助学生在想、述、议中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二)设计理念:怎么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所设的教学目标呢?下面我来谈谈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观察相关图片,感受热烈的气氛与场景,产生对傣族泼水节的向往与兴趣。从而有助于主动进入文本,从而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感。 2.以读为本: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好文章要三读:初读读通细读读懂品读读美。文本是连接读者和作者的桥梁,只有让学生朗读课文,触摸文本,发挥自己独特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3.本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我将围绕“难忘”二字,整体朗读课文,思考、体会: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难忘?从四面八方看到了傣族人民都赶来迎接周总理,从欢呼来体会兴奋。从第3自然段欢迎的场面描写中,感悟兴奋和欢悦的心情。从结尾的3个自然段4个感叹句,体会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这样抓住词语和重点句子,带着孩子们在文本中体会和感悟,揣摩内心情感,用不同方式的朗读重新诠释泼水节的“难忘”。(三)教材分析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四)学情分析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容易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对课文的理解大打折扣。我揣思着:对小学生而言,“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说教。所以,我打算以“情”为契机,利用情绪的感染性特征,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并以此加以实践。三、教学目标:1、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体会周总理关心少数民族,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4、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准备:ppt课件、课前收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教学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教学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 课件出示,认读词语:敬爱 龙船 欢呼 幸福 难忘 象脚鼓 柏树枝 水红色 对襟白褂 咖啡色长裤 四面八方 笑容满面 健康长寿 一年一度 二、看图发现,激情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的西双版纳时,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难忘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时那热闹欢快的场面吧!(课件展示图片)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是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请你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自由汇报。3、小结:是呀,同学们,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幸福的泼水节呀!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和傣族人民一起去感受这幸福又难忘的日子吧。三、细心品读,悟情, 学习、小节:(一)、默读课文、小节,体会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1自由朗读第3节,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1)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敲起、赶来、撒满、欢呼。) (2)“赶来”改成“走来”意思一样吗?(不一样。“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 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人们都愿意到最热闹的地方来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他们听说敬爱的周总理要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周总理,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幸福啊!大家唯恐来晚了赶不上和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大早,急急赶来。) (3)人们把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指名答) (4)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齐读,说说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指名答)(5)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出有关句子。(指名答:龙船、花炮)(6)“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指名答)(江面上有很多的龙船驶过,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热闹非凡。)(7)“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读这一句时应用什么语气?(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压抑不住的喜悦通过欢呼声表达出来。读这一句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8)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个人、集体)(9)你认为“难忘”表现在哪里?“欢快”表现在哪里?用“”划出自己体会最深刻的句子。(10)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体会。(11)学生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12)“难忘”人们欢迎总理的情景,从人们的行动中体会人民的欢快:课件出示句 子: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象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周总理来了!”(13)学生谈谈体会。师:真是一片欢乐的气氛,你认为怎样读,才能把傣族人民的欢快心情表达出来呢?指读评价齐读。2、“难忘”总理参加泼水节的情景(第4节)(1)(课件出示句子:周总理身穿对襟百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结合插图想一想,从总理的穿着、表情、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为什么总理要这样打扮,这样做呢?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好这段话?(指名答,师总结:总理心情很愉快,和傣族人民心连心,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2)画出这段话中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说说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指名答:接过、敲着、踩着、跳舞,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3)教师引导:看到这样亲切、随和的总理,还和他们一起跳舞,大家的心中充满了什么?(快乐、幸福),请同学们怀着快乐与幸福一起朗读第4节。3、引读(第五节):开始泼水了。周总理,傣族人民。(1)(再次出示课文插图)指名读,其余同学边听边看课文插图,想象当时的情景。周总理可能会说什么?傣族人民会说什么?遇到老人和小朋友,还有叔叔、阿姨会说什么?(指名回答)(2)练习句式“一手一手”,“一边一边”。(3)交际互动。教师演总理,学生当人们,互相祝福,互动。(4)课件演示泼水的场面。、教师引导认识:泼水代表着泼去祝愿。在这个泼水节里,总理祝福人民,人民祝福总理。这样的祝福表达了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周总理来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对傣族人民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是双喜临门。傣族人民欢欣鼓舞,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5、教师引导朗读:这样的时刻,该读出什么样的心情?(幸福、快乐)6、 齐读第五节。7、小结:1961年的泼水节,你从哪里感受到难忘呢?(从人们欢迎总理的情景,从人们的行动中体会人们的欢快,难忘的是总理参加泼水节的情景,让我感受到总理不管走到哪里都和人民心连心)8、有感情地朗读、小节,边读边想象,重温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二)、学习、小节: 1、课件出示: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多么幸福哇,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年的泼水节! 2、 师生轮读。(反复轮读课件中的文字)师:在年的泼水节上,你们看:生接读: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师:这是一个幸福的日子,你们看:生: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多么幸福哇,年的泼水节!师: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你们再看:生: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多么令人难忘啊,年的泼水节!师:是呀,这一天,我们敬爱的总理来到傣族人民中间,和他们一起欢庆节日。傣族人民激动地说生(接读):多么幸福哇,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四、总结延伸,升情过渡: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傣族人民是多么激动,多么幸福,多么快乐啊! 、如果当时你就在场与总理一起参加泼水节,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用一、二句话把你的感受写下来。(结合感悟,表达自己的看法,流露真实情感,再次激发学生对总理的爱戴,感受傣族人民的幸福)2、是呀,我们为有这样一位平易近人、爱人民的总理而骄傲,而感动。让我们再次以朗读来表达内心对总理的敬爱吧!(齐读全文)3、请教老一辈,汇集周恩来同志的感人事迹,在读书笔记中写写自己的感受。板书设计:11、难忘的泼水节泼水祝福周总理-傣族人民幸福难忘,亲如一家课后反思:1、课文有一幅占有一个整页的插图,我们在教学时不应该忽视。本课教学图文结合,用好插图,引导阅读,再以阅读来加深对插图的理解。2、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了解周总理的生平,这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喜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孩子们体会傣族人民为欢迎总理所做的准备,通过朗读感受到人们对总理无限的崇敬。然后从总理的穿着可以看到总理和人民挨得那么近,从而感受总理伟大而平易近人。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在教学中,尤其是最后三个自然段的朗读,孩子们的感情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喷薄而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