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 录 二七目 录附录一公司设备润滑管理制度1023附录二轴承判废标准1027附录三化工厂电气设备技术管理规程1030附录四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1081附录五. 国外金属材料有关资料1083 附录一设备润滑管理制度1 目的1.1润滑是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为减少设备磨损,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特制订本制度。1.2公司设备工程处须加强对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配备专人负责日常业务工作。依靠群众,切实做好润滑油品的定额、贮存、保管、检验、发放、使用、废油回收及润滑用具的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组织交流,推广先进润滑技术、润滑管理经验和操作人员学习润滑知识。定期组织群众性检查,做到合理用油、节约用油,不断提高设备润管理水平。1.3车间主任对全车间的设备润滑负全面责任。负责提出本车间年、季、月润滑油(脂)的使用计划。工段(班、组)长具体组织操作工人严格执行设备的润滑制度,认真做到下列几项:1.3.1按设备润滑规定做到“五定”(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和“三级过滤”(油桶、油壶、加油点),所用滤网要符合下列规定:透平油、冷冻机油、压缩机油、机械油、车间机油所用滤网,一级过滤为60目,二级过滤为80目,三级过滤为100目;汽缸油、齿轮油所用滤网,一级过滤为40目,二级过滤为60目,三级过滤为80目。如有特殊油品按特殊规定处理。1.3.2自动注油的润滑点,要经常检查油位、油压、油温及油泵注油量,若发现不正常,应及时处理。1.3.3经常检查润滑部位的温度情况。轴承温度应保持在规定指标内。1.3.4常用阀门丝杆和螺母之间,要定期注油润滑。不常用的阀门丝杆螺母处,要用油封死。1.3.5保管好润滑油(脂)的工器具,要经常检查,定期清洗或更换。1.4各车间必须配备润滑油品的专管人员(或兼职)。对润滑油品的检验分析要有专人负责。1.5新购入的油品,必须有合格证,库存三个月以上者,需要逐桶分析,合格者方可使用。1.6关键设备在用的润滑油, 必须定期取样分析。分析结果, 记入档案。一般设备每三个月取样分析一次。若不合格, 应及时更换。1.7设备润滑装置、润滑工艺条件及选用的润滑油(脂)(见附表“化工机器设备润滑油(脂)表”)必须符合规定,不得任意滥用和混用。如需季节换油, 必须清洗后方可加入。若要变更油品,应经主管领导批准。1.8加强油品的贮存和管理。不同种类及牌号的润滑油要分别存放,写上标记,发放油品要严格。要坚持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各车间必须把废油分类回收,以便再生。再生后的油要经质量分析,不合格的不准使用。2润滑表 公司种类设备手忙脚乱润滑油如下表(供参考)。本表供选用润滑油(脂)时参考,若本表与制造厂提供的技术文件不符时,应以制造厂提供的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润滑油(脂)为准。 设备类型典型设备操作条件润滑部位规定油品代用油品 1煤气发生炉集中自动强制润滑灰盘支承轨道平面二硫化钼复合钙基润滑脂手工加油(油壶)齿轮减速机N68机械油N46机械油手工加油链轮、蜗轮蜗杆2#钙基脂3#钙基脂活塞式压缩机4M20231/0.178水煤气压缩机集中自动强制润滑曲轴箱N150机械油集中自动润滑气缸、填料(备用)LDAB150压缩机油螺杆压缩机LGD25/8X自动润滑转子“锡压”螺杆压缩机专用油(粘度等级 ISOVG32)螺杆冷冻机LSLG16F自动润滑转子LDRA/A冷冻机油LDRA/B冷冻机油罗茨风机ARMG400HG自动润滑齿轮箱N68防锈汽轮机油3646自动润滑齿轮箱及轴承机械油 N46机械油 N68手工加油驱动端轴承钙钠基润滑脂EGN-2钙钠基润滑脂EGN-3离心风机AI7001.163空气鼓风机集中自动强制润滑轴承机械油 N46汽轮机油HU-30HQ91911.2D离心风机手工加油n1500rpm轴承机械油 N46汽轮机油HU-30手工加油n1500rpm机械油 N46机械油 N68手工加油轴承钙钠基润滑脂EGN-2钙钠基润滑脂EGN-3设备类型典型设备操作条件润滑部位规定油品代用油品 1凉水塔轴流风机L47, LF92R手工加油减速机箱N68机械油液环压缩机2BK4 3899B手工加油轴承Aral Degol BG220N220(GB44384)液环真空泵2BV6 110OHEO手工加油轴承ESSO UNIREX N3DIN5 1825 K3N2BE1252手工加油轴承ESSO/Beacon 3往复真空泵WL600自动润滑曲轴箱N68机械油(夏季)N46机械油(冬季)离心泵(包括多级泵、磁力泵、管道泵等)自动润滑n1500rpm轴承机械油 N32机械油 N46自动润 n1500rpm机械油 N46机械油 N68自动润滑钙基脂ZG2钙基脂ZG3反应釜搅拌器R13001反应釜中间轴承钙钠基润滑脂EGN2钠基润滑脂N3填料箱机械油 N46机械油 N68隔膜计量泵NDS31DNT供料泵自动润滑曲轴箱Aral Degol BG100Mobil oil 6N100(GB44384)N10 (GB44384)热油泵NKLS 80/200自动润滑轴承ESSO ESSTIC 68N68机械油LIST自动润滑齿轮箱Mobil Glygoyle HE460自动润滑液态联轴器Mobilfluid 125手工加油AP机尾部轴承Mobiltemp SHC 460 Spec手工加油轴填料箱Mobiltemp SHC 460 Spec增稠器ZEF21/14自动润滑轴承齿轮(蜗轮)减速机自动润滑齿轮、轴承机械油 N46机械油 N68蜗轮蜗杆轴承车用机油HQ10车用机油HQ15脂润滑滚珠轴承钠基润滑脂ZN2锂基润滑脂ZL2设备类型润滑部位规定油品代用油品 1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机械油 N46机械油 N32桥式起重机、电动(防爆)葫芦卷扬齿轮箱, 运行齿轮箱, 钢丝绳及卷筒钙基润滑脂吊钩推力轴承, 吊钩滑动轴承,轴承,花键套钙基润滑脂ZG2钙基脂ZG3设备类型润滑部位规定油品代用油品 1桥式起重机、电动(防爆)葫芦钢丝绳石墨钙基脂ZGS齿轮箱HL30齿轮油(夏季)齿轮联轴器,滚动轴承ZG1(夏季)ZG3(冬季)钙基脂滑动轴承、卷筒内齿轮盘ZL1(夏季)锂基脂3恒位油杯的补油3.1目前在离心泵(包括磁力泵)上广泛采用恒位油杯(如下图),它能自动保持一定高度的油位。3.2补油时通过轴承箱上的加油孔填充润滑油,直到恒位油杯的支管开始充上油为止。之后用同种润滑油填充恒位油杯(如A图),再扣上油杯。 重复进行上述填充恒位油杯和扣上油杯,直到润滑油充满恒位油杯2/3为止(如图B)。在使用中要经常检查油杯供油情况,发现油位下降要立即补充润滑油。若恒位油杯本身密封失效漏油,即要更换恒位油杯。3.3如果轴承箱内体中的油位降低,即要通过供油箱及时加油,直到达到上述油位。 附录二轴承判废标准1 滑动轴承滑动轴承判废标准如下表。轴承名称判 废 标 准轴套轴套内径超过规定尺寸的最大值,即轴径加上轴承的最大允许间隙;轴套外径小于规定尺寸的最小值,并采用滚花的方法不能保证质量要求;轴套发生烧损或抱轴时。对开式轴承轴承合金层严重磨损,其厚度减薄1/2以上时;轴承合金层脱落、龟裂严重,大面积达1/3以上时;轴承合金层严重烧损时;轴承合金层与轴的接触角大于120,无法再用铲刮瓦口平面的方法来调整接触角或侧间隙过法调整时。四开式轴承轴承合金严重磨损,其厚度减薄1/2以上时;轴承合金层大面积脱壳,龟裂13以上时;瓦胎发生严重变形,不具备修复尺寸时。薄壁瓦轴承合金烧熔时;轴承合金层磨损严重,磨损起线也比较严重,发生咬伤,无法用加垫法收紧时;轴承合金脱壳或龟裂时;轴承合金层磨损不太严重,但不能保证检修间隔期时;轴承合金层磨损,需采用加垫法收紧轴承,但垫片厚度超过0.5毫米时。高速轻载轴承一般高速轻载轴承由于结构上和机器本身对轴承精度的要求,在其磨损后间隙大于规定间隙的最大值或轴承合金层有脱壳、龟裂、烧熔等现象时,应全套更换。止推轴承推力瓦块严重磨损,其厚度减薄1/2以上时;推力瓦块烧熔时;推力瓦块脱壳、龟裂。2滚动轴承2.1滚动轴承故障特征及原因如下表。故障特征原 因 分 析防止措施轴承变蓝或黑色1.使用中因温度过高而被烧损过2.采用热装法时,加温过高而使轴承退火,降低了硬度1.注意安装质量2.用热装法安装轴承时应按规定控制加热温度轴承温升过高1.安装或运转过程中,有杂质或污物侵入2.使用不适当的润滑剂或润滑油(脂)不够3.密封装置、垫圈、衬套之间发生摩擦或配合松晃而引起摩擦4.安装不正确, 如外圈偏斜, 安装座孔不同心, 滚道变形及间隙调整不当5.选型错误, 由于选择不适用的轴承代用时会使负荷或转速过高而发热1.注意安装质量2.加强维护保养3.代用轴承应根据有关资料选用故障特征原 因 分 析防止措施运转时有异常声响1.滚动体或滚道剥落重皮, 表面不平2.轴承零件安装不当,轴承附件有松动和摩擦3.缺乏润滑剂4.轴承内有铁屑或污物1.注意安装质量2.按规定时间添加润滑油滚动体严重磨损1.轴承承受了不当的轴向载荷2.滚动体安装歪斜3.润滑剂太稠4.滚动体不滚动,产生滑动摩擦,以致磨伤5.轴承温升过高导致滚动体损伤6.机械损伤或轴承安装不当使滚动体挤碎7.轴承制造精度不高,热处理不当,硬度低使滚动体被磨成多棱体1.按要求保证安装质量2.按规定使用润滑剂或定期更换润滑剂3.注意使用维护滚道出现坑疤1.金属剥落、锈蚀2.缺少润滑剂3.使用材料不当4.轴承受冲击载荷5.电流通过轴承, 产生局部高温, 使金属熔化1.按轴承的工作性能正确地运用轴承2.按规定定时添加润滑剂3.严禁电气设备漏电,机器要有接地装置轴承内外圈裂纹1.轴颈或轴承座孔配合面接触不良, 滚道受力部位出现空隙,轴承受力大而不均匀,产生疲劳裂纹2.拆装不当,安装时受到敲打3.轴承间隙磨大,造成冲击振动4.轴承的制造质量不良,内部有裂纹1.按要求保证安装质量2.及时更换磨损的轴承3.严格检查轴承制造质量轴承金属剥落1.轴承受冲击力和交变载荷及滚动表面接触应力反复变化2.内、外圈安装歪斜,轴向配合台阶面不垂直,轴弯曲,轴孔不同心3.轴承间隙调过紧4.轴承配合面之间落入铁屑或硬质脏物5.轴颈或轴承座孔呈椭圆形,导致滚道局部负担过重6.所选代用或换用的轴承型号不符合规定1.按要求保证安装质量2.正确使用轴承3.注意不要将铁屑和其它污物落入轴承内4.正确选用轴承滚动体被压碎,多出现于推力轴承1.安装间隙过小,挤压力过大2.使用中受到剧烈冲击3.润滑剂中混入坚硬的铁屑等污物4.滚动体原来就有裂纹或轴承使用时间过长1.合理调整间隙2.注意润滑剂的洁净3.按规定时间更换或者检修轴承安装后手转不动1.轴承清洗不干净,滚动体与滚道间有砂粒或铁屑2.保持架变形,滚动体和轴承圈碰撞3.轴承和轴(或壳孔)的配合过紧(过盈量过大,轴承游隙减小)4.轴承原始游隙太小。1.注意清洗质量2.注意安装质量3.刮研轴颈(或壳孔径), 使其配合过盈适当减小4.轴承原始游隙太小无法修理必须更新轴承滚道产生刮痕1.轴承上下圈不平行2.回转速度过大3.滚动体在滚道上滑转润滑剂不干净。1.按要求保证安装质量2.按使用要求正确选轴承3.加强润滑管理2.2判废标准如下表。轴承类型判 废 标 准向心球轴承1.内外圈滚道剥落,严重磨损;内外圈有裂纹2.滚球失圆或表面剥落,有裂纹3.保持架磨损严重4.转动时有杂音和振动,停止时有制动现象或倒退反转5.轴承的配合间隙超过规定的游隙最大值圆锥滚子轴1.内外圈滚道剥落,严重磨损;内外圈有裂纹2.滚子长度中心前移量超过1.5mm, 锥形滚子前端离外圆边缘大于23mm3.保持架磨损,不能将滚子收拢在内圈上,破裂,变形,无法修复向心球面滚子轴承和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1.内外圈滚道和滚子有破碎、麻点和较深的磨痕2.保持架变形,不能将滚子收拢在内圈上3.内外圆滚道和滚子的配合间隙大于0.06mm推力球轴承1.两滚道垫圈剥伤和严重磨损2.滚珠破碎和有麻点3.保持架变形严重,不能收拢滚珠附录三电气设备技术管理制度 目 录1总则10312 变压器10342.1 变压器的一般要求10342.2 变压器的运行维护10352.3 变压器的检修10372.4 变压器的交接与试验标准10402.5 变压器的安好标准10433 电动机1043 3.1 电动机的一般要求10433.2 电动机的运行维护10453.3 电动机的检修10483.4 电动机的交接与试验标准10533.5 电动机的完好标准10554电气净气装置10564.1 电气净气装置的一般要求10564.2 电气净气装置的完好标准10585直流设备10595.1 直流设备的一般要求10595.2 直流设备的运行和维护10605.3 蓄电池的故障处理10625.4 蓄电池的技术保护10635.5 蓄电池的完好标准10645.6 充电设备的运行和维护10646电焊机10656.1 电焊机的一般要求10656.2 电弧电焊机的运行10666.3 电弧电焊机的检修10666.4 接触(电阻)电焊机的运行10676.5 电焊机的完好标准10687电气防爆10687.1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装置的一般要求10687.2 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10717.3 防爆设备的检修10718照明装置和室内配线10738.1 照明装置10738.2 室内配线10749电气安全技术10771总则1.1为加强电气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搞好电气设备的安全与经济运行,不断提高设备完好率,特制订本规程。1.2为加强电气设备的技术管理,各化工企业必须具有下列现场规程、制度和资料:1.2.1操作系统模拟图,设备状况指示图,二次结线原理图。1.2.2运行操作票,检修工作票,临时用电票。1.2.3岗位专责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维护保养制,岗位练兵制,安全生产制,班组经济核算制,质量负责制。1.2.4运行规程,检修规程,试验规程,事故处理规程,安全工作规程。1.2.5运行记录,检修记录,试验记录,事故记录,设备缺陷记录。1.2.6设备档案。内容应包括以下各项:1.2.6.1原始资料(如制造厂、安装等)。1.2.6.2图纸(如结构、备件等)。1.2.6.3记录(如运行、检修、试验、缺陷等)。1.3各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应对电气设备的技术管理负责,达到下列要求:1.3.1电气装置安全、可靠运行,不间断地工作。1.3.2电气设备应在保证生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节约电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用电的负荷率和功率因素。1.3.3定期组织电气设备安全大检查(包括防爆、防雷、防静电),对人身和设备有威胁的缺陷,应迅速采取措施消除。1.3.4对新建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验收及试运行。1.3.5加强对电气设备备品配件及材料的定额管理,不断降低消耗。1.3.6不断开展电气设备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1.3.7制订电气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计划,不断提高业务和技术水平,以适应生产发展和现代化的要求。1.3.8组织实现电气安全技术措施,组织事故调查、分析及反事故演习。1.4各企业应在电气车间领导下,设立电气试验班(组),并做好以下工作:1.4.1绝缘预防性试验(其中包括防防雷、防静电及接地装置)。1.4.2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鉴定和校验。1.4.3测量仪表的校验和检修。1.4.4电气设备的交接验收。2变压器2.1变压器的一般要求2.1.1本规程适用于油浸式变压器(包括电力、配电、自耦、整流变压器等)的运行维护和试验。2.1.2变压器应按照水电部“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规程”、“过电压保护规程”、“电气设备接地规程”的要求,装设保护装置。2.1.3室内变压器容量在320仟伏安及以上者,应装设电流表,以监视变压器的负荷。电流表的表盘刻度应能满足监视过负荷运行的需要,在表盘上相当于额定电流处应划上红线。其他仪表(如电力表、力率表和电压表等)则按需要装设。2.1.4变压器应设有测量上层油温的温度计(1000仟伏安及以上的变压器均应有信号式温度计),温度误差不大于2。强迫油循环的变压器应设有测量水温、油温、水压、油压等仪表及故障信号装置。2.1.5变压器室应有适当的通风,使其在任何季节内均能保证额定负荷运行。如自然通风不足,可采用机械通风。变压器室通风系统不应与其它通风系统相连接。2.1.6变压器室(间隔)应有蓄油设施,其容量要求如下表规定:变压器装设处所蓄油设施容积占室内设备总油量的百分数总油量少于60Kg总油量为60600Kg总油量多于600Kg第一层有门外开不用不用20%第一层无门外开或其他各层地下室不用100%100%2.1.6.1室外变压器每台油量在600Kg以上者,应在变压器下面铺设厚度为250毫米以上的碎石层,碎石层面积应超过变压器外廓尺寸1米。2.1.6.2变压器室(间隔)应设置适量的消防设施。2.1.7800仟伏安以上的变压器应安装吸湿器。2.1.8变压器外壳上应有铭牌,并按现场规定编号。2.1.9容量在1000仟伏安及以上的变压器,应装设瓦斯继电器保护。轻瓦斯动作于信号,重瓦斯可根据需要动作于信号或跳闸。重瓦斯动作的油流速,一般整定为0.61米/秒。在强迫油循环的变压器中,重瓦斯动作的油流速应整定为1.2米/秒以上。2.1.10只有当熔断器的性能满足极限熔断电流、灵敏度及选择性要求时,变压器可以用熔断器保护。2.1.11在安装变压器时,应注意其顶盖沿瓦斯继电器方向有1.5%的升高坡度。由变压器至油枕的油管应与变压器顶盖的最高点连接,应有24%的升高坡度。2.1.12变压器应悬挂警告牌,外壳应接地。在变压器引出线上应按相涂色。室外变压器应设围栏。2.1.13变压器油位指示器上,应划有三条监视线,分别表示使用地点最高、平均和最低周围温度时应有的油面,并注明温度。2.1.14变压器的安装应考虑在运行中检查油枕中的油位,测量油温,检查瓦斯继电器以及采取油样等。必要时应装设固定梯子。2.1.15每台变压器均应有技术档案。其内容如下:2.1.15.1履历卡片。2.1.15.2制造厂试验记录副本、技术说明书等(国外设备要有译文)。2.1.15.3安装及交接试验记录和图纸。2.1.15.4过负荷运行记录。2.1.15.5大、小修记录。2.1.15.6绝缘油及预防性试验记录。2.1.15.7滤油和加油记录。2.1.15.8测量仪表、继电保护和瓦斯继电器的试验记录。2.2运行维护2.2.1变压器可以在正常过负荷下运行,其允许值根据变压器的负荷曲线、冷却介质的温度以及过负荷前变压器所带的负荷来确定。2.2.2变压器允许在事故过负荷的情况下运行。例如在运行中若干台变压器中,有一台损坏,又无备用变压器,则其余变压器允许按事故过负荷运行。事故过负荷允许值应遵守制造厂的规定。无制造厂规定时,对于自然冷却和吹风冷却的变压器可参照下表规定:事故过负荷对额定负荷之比1.31.51.752.02.43.0过负荷允许的持续时间(分)12030157.53.51.52.2.3变压器实际运行的冷却条件与原制造厂规定不同时,则应根据制造厂的规定并经过试验后,更改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并可按更改后的额定容量过负荷。2.2.4变压器经过事故过负荷以后,应将事故过负荷的大小和持续时间记入技术档案内。2.2.5变压器在运行中的允许温度,应按上层油温来检查,上层油温的允许值应遵守制造厂的规定。如无规定时,上层油温最高不得超过95,一般不宜超过85。如果所测为变压器上部外壳温度,则允许值比上述规定少10。2.2.6变压器的外加一次电压一般不得超过相应分接头额定值的105%,其二次侧可带额定电流。2.2.7线圈按Y/Y012连接的变压器,其中线电流不得超过线圈额定电流的25%。制造厂另有规定者,应遵守制造厂的规定。2.2.8变压器定期检查项目如下:2.2.8.1变压器的运行电压、电流。2.2.8.2本体的清洁和渗漏情况。2.2.8.3油位和油色情况。2.2.8.4套管情况。2.2.8.5声音情况。2.2.8.6冷却装置运行情况。2.2.8.7母线、电缆、连接点情况。2.2.8.8油温情况。2.2.8.9防爆筒隔膜情况。2.2.8.10瓦斯继电器的油面和连接门情况。2.2.8.11外壳接地情况。2.2.8.12油的再生装置和过滤器的工作情况。2.2.8.13击穿式保险器的情况。2.2.8.14油枕的集油器内情况。2.2.8.15干燥剂的情况。2.2.8.16油门和其他各处铅封的情况。2.2.8.17变压器室房屋、门窗、照明、通风等情况。2.2.9变压器定期检查的周期:有人值班的,每班至少一次;无人值班的,每周至少一次。2.2.10变压器的合闸和拉闸,其操作程序应在现场规程中加以规定,并须遵守下列各项:2.2.10.1变压器应在装有保护装置的电源侧合闸投入运行。2.2.10.2装有油开关(或空气开关)时,必须使用油开关(或空气开关)合闸或拉闸。2.2.10.3没有装油开关(或空气开关)时,可以由隔离开关拉合变压器,但空载电流必须在2安培以下。2.2.11瓦斯继电器的运行,应遵守下列规定:2.2.11.1正常运行的变压器,应将瓦斯继电器接于动作跳闸或信号;备用的变压器,应将瓦斯继电器接于动作信号。2.2.11.2运行中的变压器在滤油或加油时,应将瓦斯保护改接到信号,待变压器停止排出空气气泡后,方可将其完全投入运行。2.2.11.3当油位计上指示的油面有异常升高现象时,应将瓦斯继电保护联接片取下,然后打开各种放倔或放油的塞子,清理呼吸器的孔眼或进行其他工作。2.2.12变压器并列运行的条件为:2.2.12.1线圈结线组别相同。2.2.12.2电压比相等。2.2.12.3短路电压相等。2.2.12.4额定容量比小于3比1。电压比和短路电压不完全相同的变压器,在一台都不会过负荷的情况下可以并列运行。2.2.13变压器的短路电流不得超过额定电流的25倍。短路电流通过的时间不应超过根据下式计算所得的数值:式中:K为稳定短路电流对额定电流的倍数。2.3变压器的检修检修类别大修小修检修周期(年)51012.3.1检修周期:注:安装在污秽和腐蚀处所的变压器,小修周期按具体情况在现场零售额中规定。2.3.2大修项目:2.3.2.1检修前的准备工作。2.3.2.2放油,打开顶盖,取出芯子检查。2.3.2.3检修芯子(铁芯、线圈、分接开关、引出线)。2.3.2.4检修顶盖、油枕、防爆筒、散热器、油门、吸湿器和套管等。2.3.2.5检修冷却装置和再生装置。2.3.2.6清扫壳体,必要时重新油漆。2.3.2.7检查控制测量仪表、信号和保护装置。2.3.2.8滤油或换油。2.3.2.9必要时干燥绝缘。2.3.2.10装配变压器。2.3.2.11进行规定的测量和试验。2.3.2.12将变压器投入运行。2.3.3小修项目:2.3.3.1检修前的准备工作。2.3.3.2检查并消除已经发现而又能就地消除的缺陷。2.3.3.3检查并拧紧引出线接头。2.3.3.4擦净外壳和套管。2.3.3.5放出油枕中的油污,必要时加油;流表的面计。2.3.3.6检查放油阀门和密封衬垫,消除渗漏缺陷。2.3.3.7检查和清扫冷却装置。2.3.3.8检查和校验瓦斯继电保护装置。2.3.3.9检查防爆筒膜的完整性。2.3.3.10进行规定的测量和试验。2.3.3.11将变压器投入运行。2.3.4新装的变压器应进行下列检查和试验:2.3.4.1变压器和充油套管内的绝缘油的简化试验(大管内油不多的,可只作耐压试验)。2.3.4.2测量线圈的绝缘电阻(吊芯检查的变压器,应同时测量轭铁梁和穿心螺栓的电阻)。2.3.4.3测量线圈的直流电阻(各电压分接头均要测量)。2.3.4.4确定线圈受潮程度。2.3.4.5测量套管(纯瓷质的套管除外)的介质损失角正切值。2.3.4.6对35仟伏安以下变压器的主绝缘(连同套管)作工频交流耐压试验。2.3.4.7测量空载电流和空载损失。2.3.4.8检查接线组别(或极性)和变压比(各电压分接头均测)。2.3.4.9检查冷却系统。2.3.4.10检查油位。2.3.4.11在额定电压下合闸五次。2.3.4.12在运行后,在热状态下检查渗漏油情况。2.3.4.13检查运行中油再生装置。对于容量560仟伏安及以下的变压器除2.3.4.5、2.3.4.9、2.3.4.13各项外,均应进行。2.3.5变压器不带油干燥时,线圈温度不得超过100;热油循环干燥时,油温不得超过85。干燥时应有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2.3.6变压器检修后,应达到下列标准:2.3.6.1线圈和铁芯无油垢,铁芯接地良好。2.3.6.2铁芯夹紧,螺栓绝缘良好,用1000伏摇表测量,绝缘电阻不小于2兆欧。2.3.6.3油循环通路无油垢,不堵塞。2.3.6.4线圈绝缘良好,不松动,无损伤。2.3.6.5高低压线圈无移动变位。2.3.6.6各部连接良好,螺栓拧紧,并定位。2.3.6.7各绝缘物体牢固,并排列整齐。2.3.6.8温度计的接线良好,用500伏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应在1兆欧以上。2.3.6.9调比装置内清洁干净。接点接触良好,弹力充足,用0.05毫米塞尺检查,应塞不进去。2.3.6.10调比装置的转动灵活,封油口完好紧密,转动接点的转动须正确牢靠。2.3.6.11套管表面清洁无垢,无破损,无裂纹。2.3.6.12套管螺栓、垫片、法兰、填料等完好紧密,无渗漏现象。2.3.6.13油箱、油枕和散热器内部清洁干净,无锈蚀渣滓。2.3.6.14本体各部的法兰、接头和人孔盖等须紧固,各油门开关灵活,各部位无渗漏。2.3.6.15防爆筒隔膜完整密封。2.3.6.16油面计和油标清洁透明,指示准确。2.3.6.17各零附件齐全无缺损。2.4变压器的交接与试验标准2.4.1变压器的试验按下表进行:序号试验项目试验周期1测量变压器线圈的直流电阻1.交接时;2.大修时;3.变更分接头位置时; 4.预防性试验时。2测量所有分接头的电压1.交接时;2.更换线圈时。3检查三相变压器的接线组别或单相变压器引出线极性1.交接时;2.更换线圈时。4测量线圈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1.交接时;2.大修时;3.预防性试验时。5电压在20千伏以上或容量在1800千伏安以上的变压器,具有相应的仪表时,测量2和50周/秒时的线圈电容比(C2/C50)1.交接时;2.大修时;3.预防性试验时。6测量热状态和冷状态的电容比(C热/C冷)当C2/C50或tg数值偏高,或由于缺乏仪表不能C2/C50进行测量,而具备测量C热/C冷条件时。7测量电压在20千伏及以上,或容量在1800千伏安及以上变压器线圈的介质损失角正切值(tg)1.交接时;2.大修时;3.预防性试验时。8电压在60千伏及以下的变压器连同套管一起进行主绝缘交流耐压试验1.交接时;2.大修时。9电压在35千伏及以上的变压器连同套管一起进行泄漏电流试验1.交接时;2.大修时;3.预防性试验时。10测量穿芯螺栓(可接触到的)和轭铁梁的绝缘电阻,并对穿芯螺栓进行耐压(交流或直流)试验吊芯时。11测量套管的介质损失角正切值(纯瓷套管除外)吊芯时。12测量额定电压下的空载电流和空载损失1.交接时;2.更换线圈时。13测定短路电压和铜损更换线圈时。序号试验项目试验周期14对散热器和油箱作密封油压试验1.交接时;2.大修时。15检验带负荷切换的分接开关动作情况并绘制图1.交接时;2.大修时。16机械冷却装置的检查和试验1.交接时;2.大修时;3.小修时。17额定电压的冲击合闸试验1.交接时;2.更换线圈时18检查相位1.交接时;2.更换线圈时3.线改接时。19油箱和套管中的油的化学分析和试验1.交接时;2.大修时。2.4.2测量直流电阻相互差别及与制造厂或最初测得数值的差别,均不2超过%;测量变压比与制造厂铭牌数据之差值,不应2大于%。当差值较大时,变压器仍可投入运行,担应查明原因,并尽可能改进。2.4.3三相变压器的接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必须与变压器的标志相符。2.4.4测定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吸收比、电容比和介质损失角正切值,以判断变压器绝缘的潮湿程度,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干燥。绝缘电阻值应参考制造厂原始记录或历年的试验记录,作规定。吸收比值在综合审查测量结果时予以考虑。电容比值(C2/C50)不应大于下表:变压器电压温 度 1020304050607035千伏及以下1.21.31.41.51.61.71.860千伏及以上1.11.21.31.41.51.61.7介质损失角正切值不应大于下表:变压器电压温 度 1020304050607035千伏及以下2.53.55.5811152060千伏及以上22.54681118运行中的变压器的介质损失角正切值可按上述标准增加30%;电容比值,可按上述标准增加10%来判断。吸收比值,在1030温度下,一般不应低于1.3。大修干燥后C热/C冷(C70/C20)的值,不得大于1.3。若变压器只允许加热到6065时,则C热/C冷值不应大于大于1.11.2;运行中和检修时未经干燥的变压器的C热/C冷,不得大于初次测得值的110%。2.4.5变压器的交流耐压试验标准见下表:额定电压(KV)36101520354460110制造厂出厂试验电压(KV)182535455565105140220(230)交接试验电压(KV)15213038477290120170(195)注:1.中心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采用括弧内数值; 2.预防性试验电压,由各厂自订,但不得低于出厂试验电压不明的变压器试验标准。出厂试验电压产明的变压器的耐压试验标准见下表:额定电压(KV)236101520354460110220试验电压(KV)71016222941647594173345电压为500伏以下的变压器,试验电压均为2000伏。交流耐压时间均为1分钟。2.4.6测量穿芯螺栓和轭铁梁的绝缘电阻时,应使用1000伏以上的摇表,其值不得低于最初测量值的50%。穿芯螺栓耐压试验电压,应为交流1000伏或直流2500伏。2.4.7变压器套管的介质损失角正切值,应不超过下表规定:套管型式 电压电压 (KV)215204460110新装、大修后和备用的充油式32电木式432充胶式322电木充胶式42.52运行中的充油式65电木式853充胶式1043电木充胶式8642.4.8变压器进行耐压试验时,变压器内必须充满质量合格的油,一般大容量变压器应静置20小时,310仟伏变压器应静置56小时。2.4.9变压器泄漏电流试验标准见下表:额定电压(千伏)直流试验电压(千伏)在下列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值(微安)1020304050607020442065100160250400650100060110406510016025040065010002.4.10变压器散热器和油箱的密封油压试验按下表进行:散热器型式试验油压时间(分)管状和平面油箱0.6米油柱压力15波状油箱0.3米油柱压力152.4.11变压器在额定电压下冲击合闸试验,交接时为五次;更换线圈、大修后均为三次。2.4.12变压器的接线,相位与电网相位一致。 2.5变压器的完好标准2.5.1运行正常:2.5.1.1出力达到铭牌要求。2.5.1.2上层油温不超过85,油位在规定监视线内。2.5.1.3声音正常。2.5.1.4一、二盜引出线及其接点符合标准,温度不超过70。2.5.2结构无损,绝缘性能良好:2.5.2.1线圈、瓷套管及分接开关均经预防性试验,各项指标合格。2.5.2.2变压器油要求。2.5.3主体完整清洁,零附件齐全好用;2.5.3.1外壳上应有铭牌。2.5.3.2按规定已装设瓦斯继电器、电枕、温度计、吸湿器、油位计、冷却系统、防爆筒、油再生装置及接地线,并完好适用。2.5.3.3外观整洁,瓷件完整,无渗漏。一、二次附属设备灵活好用,保护装置齐全可靠。2.5.4技术资料齐全准确,应具有完整的技术档案。3电动机3.1电动机的一般要求3.1.1电动机及其附属器械上,应有铭牌,并按现场规程编号。3.1.2应根据不同场所,选择不同型式的电动机。3.1.2.1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应安装防爆电动机;大容量同步电动机和其它型式的电动机,在采取措施(如正压防爆通风、密封发生火花部分等)后, 方可安装在有爆炸性危险的场所内。3.1.2.2在有腐蚀性的蒸气及气体的地方,或潮湿的场所,应采用封闭式电动机或装有吹风装置的封闭式有耐酸绝缘的电动机。3.1.2.3在湿热带地区,应逐步采用湿热带型电动机。3.1.2.4在多尘的场所,应采用封闭式可吹灰的电动机。如尘土不导电、不燃烧,容易吹走,且对绝缘无破坏作用时,可采用开敝式电动机,但冷却空气须经过过滤器引入。3.1.3每台电动机必须有单独的操作机构。用于操作机构的开关设备,应能接通启动电流,切断全部工作电流,而无不正常磨损;7千瓦以下的鼠笼型电动机,可采用刀型开关直接与线路接通;插销开关只允许启动0.5千瓦以下的电动机;插销开关用于0.5千瓦以上电动机时,只允许在无电流时接通与断开。所有不调速的交流电动机,在保证启动条件下,尽量采用全压直接启动。3.1.4电动机应采用无时限的短路保护(自动开关、保险丝或继电保护),其整定值应躲过正常运行中的暂时过电流。3.1.5对生产过程中易发生过负荷的电动机,应装设过负荷保护;保护装置动作于信号、减负荷跳闸。对带负荷情况下不能保证启动,或自启动困难的电动机,过负荷保护应动作于跳闸;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应不大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20。每一种过负荷保护的时限要适当选择,应保证电动机正常启动及自启动时不致断开电动机。对下列电动机一般不需要装设过负荷保护:3.1.5.1短时间内反复开停的电动机;3.1.5.2长时间连续运行的电动机,如额定电流小于4A,并采用相应的熔断器用保护者;3.1.5.3长时间运行的电动机,其过负荷可能性很小者。3.1.6不允许直接启动的电动机,技术操作条件不允许自启动的电动机,在自启动时将对运行人员有危害的电动机,或总电源容量不足时,必须在电动机上装设低电压保护装置。3.1.7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内,高压电动机应设置单相接地保护,动作于跳闸或信号。3.1.8高压和容量在40千瓦以上的电动机,或所带动的机械的生产过程是按电流来调节的电动机,在操作电动机的地方应装设电流表,以监视其启动和运行,电流表极限测量范围应比电动机额定电流大30以上。在额定电流时,电流表的指针应在表盘刻度的1/32/3处,电流表的表盘上应在额定电流处划一道红线。为了监视有无电压,应在电动机分组的配电盘或配电箱上装设电压表或信号灯。3.1.9电动机外壳通风管道及其金属结构应涂油漆;转动部分应装设牢靠的遮拦或护罩。电动机及其启动装置的外壳,应按规定装设地线。3.1.10电动机及其带动的机械上,应有批示旋转方向的箭头。在启动装置上应注明该启动装置所属机械,并有指示启动和运行等位置的字样。3.1.11带有油和液体的启动装置,应有液面指示计。3.1.12电动机的容量应选择适当,力求经常在高负荷率情况下运行。3.2电动机的运行维护3.2.1电动机在额定冷却空气 温度时, 可按制造厂铭牌上所规定的额定数据运行。3.2.2电动机可在额定电压变动510的范围内运行,其额定出力不变。电动机在额定出力下运行时,相间电压不平衡不得超过5。 3.2.3电动机各部温升应按照制造厂规定,缺乏此项资料时可按下表执行。电动机环境温度允许温升 温度计法电阻法滑环3570换向器356565级绝缘356085级绝缘357575级绝缘4065100级绝缘4085100级绝缘40953.2.4电动机运行时,振动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 额定转速 rpm300015001000750及以下振动值(双振幅) mm0.060.100.130.153.2.5滑动轴承的轴向窜动,不得大于表3的数值。电动机容量(KW)轴向允许窜动量 mm向一侧向二侧 100.501.0010300.751.5030701.002.00701251.503.00125以上2.004.00轴径200mm轴径的23.2.6电动机定子与转子铁芯间的气隙能够调节者,最大与最小值之差应不大于平均值的10。 3.2.7 防爆通风的电动机与通风系统有联锁,运行时必须先进风,依据现场设备情况,规定通风时间,使通过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电动机及其通风系统容积的五倍时才能接通主电源。在运转过程中应经常保持20毫米水柱的正压。当正压低于10毫米时,应动作于信号或跳闸。3.2.8电动机合闸前,应进行外部检查,检查工作由负责电动机启动和运行的人员进行。外部检查的项目如下: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用法律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脑洞英语语法系列之条件状语从句课件
- 2026届重庆市垫江五中学数学九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辽宁省盘锦市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七中学2026届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徐州市重点中学2026届数学八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企业外包服务的市场定位与经营策略探讨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6届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工商银行鞍山市铁东区2025秋招半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答案
- 邮储银行廊坊市香河县2025秋招笔试经济学专练及答案
- GB/T 45845.1-2025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整合运营框架第1部分:全生命周期业务协同管理指南
- 2025至2030中国智能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报告
- 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实践探索
- 儿童超重或肥胖的规范化诊断与评估(2024)解读课件
- GB/T 45333-2025类金刚石薄膜球盘法测试类金刚石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
- 农产品检测技术实习心得范文
- 种植业可研报告范文
- 《复活(节选)》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水墨风格动画》课件
- 销售合同协议书模板集
- 南通市启秀初中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