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 下 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 目标导航1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评价其历史作用 重点 2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及教训 难点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史料实证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 反馈训练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一 历史背景1 三冗 问题 1 原因 加强措施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出来 形成了 的 三冗 问题 2 表现 冗官 北宋增设大量 用以分化各级官员的权力 结果造成官员数量的大大增加 形成 冗官 的局面 冗兵 为了防范军阀割据 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 宋代不断扩充军队的数量 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 造成 冗兵 问题 冗费 养兵 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 加上对和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 形成 冗费 中央集权 冗官 冗兵 冗费 西夏 辽 农民起义 官僚机构 2 积贫积弱 局面 1 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国库空虚 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导致局面的形成 2 北宋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 将领无权调动军队 导致指挥效率和军队战斗力降低 形成局面 3 庆历新政 1043年 大臣等人提出了以为中心的改革主张 但是新政遭到官僚贵族们的激烈反对而宣告夭折 积贫 积弱 范仲淹 整顿吏治 4 个人因素 王安石为人刚正 意志坚强 以 天变不足畏 人言不足恤 祖宗之法不足守 的 三不足 精神推行新法 思维点拨 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的原因及其影响 1 原因 新政触犯了大地主 大官僚的利益 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和诽谤 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最高统治者对改革者的怀疑 废止新法 改革措施太猛 规模太大 有些脱离实际 改革没有做必要的充分的思想动员 配套措施不到位 改革没有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2 影响 揭开了北宋变法改革的序幕 并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借鉴 二 主要内容1 富国之法 理财措施 1 方针 理财为方今先急 而 理财以为先 2 措施 青苗法 由政府拿出一定数量的钱或粮食作本 在夏秋两收前以低息贷借给农民 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到夏秋两季收成之后 农民再按20 到30 的利息率归还钱粮 根据每家每户的程度 贷款有不同的最高限额 农事 贫富 募役法 免役法 由州县政府出钱雇人服役 政府事先根据需要预算所需费用 然后根据每家每户的富裕程度摊派 越是大户人家 出的钱越多 其理财新法还包括农田水利法 均输法 方田均税法 等 3 成效 王安石的理财新法在抑制兼并 保障农业生产 增加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强兵之法 整顿军队 1 措施 精减军队 裁汰老弱士兵 归并军营 缩减编制 2 强兵措施 保甲法 将兵法 3 作用 节省了 改变了宋军原有的编制 使宋军的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免役钱 市易法 政府收入 省兵 保马法 军费开支 3 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制和选官制 经义策论 恩荫 思维点拨 1 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 维护地方治安 实现与募兵制的有机结合 提高军队战斗力并节省军费开支 2 王安石十分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 给他们发挥才干的机会 这对今天干部的任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 培养和选拔人才一定注重实用性 2 注意教育的内容要适应改革形势的需要 三 变法结局1 失败 1 原因 大官僚 大地主和富商的反对 2 失败 1085年 宋哲宗继位 等废除了新法 史称 2 变质 时 宰相蔡京借恢复新法之名 行聚敛之实 司马光 元祐 宋徽宗 更化 易混易错 史论要旨 王安石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 为解除封建地主阶级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 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一方面是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另外也有着与大官僚大地主争夺政治 经济权益 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深刻目的 知识图示 史料实证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 史料一民所以多僻 以散故也 故曰 上失其道 民散久矣 保甲立 则亦所以使民不散 不散 则 奸宄固宜少 今所以为保甲 足以除盗 然非特除盗也 固可渐习其为兵 既人人能射 然后使与募兵相参 则可以消募兵骄志 省养兵财费 史料二以 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 而无学校养成之法 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 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史料三苟不可以为 天下国家之用 则不教也 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 则无在于学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主题一王安石变法的特点 史料解读 指违法作乱的事情 指选拔人才的标准和方法 体现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 提示 问题思考 1 据史料一 结合所学 指出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维护地方治安 逐步实现与募兵制的有机结合 促进军队纪律的改进和战斗力的提高 并节省军费开支 2 据史料二 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提示弊端 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 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提示 3 史料三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提示教育思想 注重实用 措施 改革科举考试内容 废除诗赋取士 注重经义策论 应从 破除旧制 和 采用新法 两个角度回答 言之有理即可 史论总结王安石变法的特点 1 理财措施的特点 实现 民 老百姓 不加赋而国用饶 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有产者阶层 如官僚地主 高利贷者和大商人 取消官僚地主的部分特权 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的长远发展 2 整军措施的特点 用类似 民兵 的管理方法 整顿社会秩序 重在防范农民起义 改革军事而不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 对更戍法进行适当调整 3 改革科举的特点 关注人才培养 注重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 史料一 王安石 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 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 及其得志 专以此为事 设青苗法 以夺富民之利 民无贫富 两税之外 皆重出息十二 吏缘为奸 至倍息 公私皆病矣 苏辙 栾城三集 史料二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 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 但 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 因而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的 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 又有施政才能 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邓广铭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主题二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史料解读 表明苏辙是站在大地主 大官僚立场上评论王安石变法的 表明邓广铭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评价王安石变法 提示 问题思考 1 据史料一分析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提示损害了大官僚 大地主的利益 引起他们的反对 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 2 史料二从哪一角度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评析 提示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和对历史的贡献的角度进行评析 史论总结对王安石变法的全面评价 1 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 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2 进步意义 变法措施的推行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增强了军事力量 使北宋的国力得到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值得肯定 3 局限性 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 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 农民的处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负担仍然沉重 反馈训练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 1 从下列北宋三朝收支情况对比表中 得出的信息是 1 2 3 4 答案 解析 a 北宋时财政入不敷出 导致积贫b 三冗 两积 引起社会危机c 养兵 养官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d 对辽和西夏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因素之一 1 2 3 4 解析解题关键在于准确地提炼材料直接体现的信息 上表中只能反映出北宋入不敷出 出现财政危机 1 2 3 4 2 按右图漫画寓意所指的事件应该是a 商鞅变法b 孝文帝改革c 王安石变法d 梭伦改革 答案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信息的理解能力 根据题干中 全部作废 按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办事 分析说明在这次变法后 改革内容被全部废除 符合这一特点的是王安石变法 其余改革成果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留 1 2 3 4 3 对王安石变法的结局 某班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下观点 最接近客观事实的应是a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具有很大的偶然性b 宋神宗去世是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c 王安石性格的偏执与变法失败有联系d 变法结局说明其改革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答案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c项最接近客观事实 例如王安石变法存在用人不当的问题 其它选项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 所以选c 4 2016 盐城高二检测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本 法也 故善治者 塞民以法 而名地作矣 国之乱也 非其法乱也 非法不用也 国皆有法 而无使法必行之法 故善治者 刑不善而不赏善 故不刑而民善 不刑而民善 刑重也 刑重者 民不敢犯 故无刑也 而民莫敢为非 是一国皆善也 故不赏善而民善 商君书 画策 1 2 3 4 材料二盖君子之为政 立善法于天下 则天下治 立善法于一国 则一国治 如其不能立法 而欲人人悦之 则日亦不足矣 使周公知为政 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 不知立学校而徒能劳身以待天下之士 则不唯力有所不足 而势亦有所不得也 王安石 周公 1 2 3 4 答案方略 厉行法治 严刑峻法 影响 维护了社会秩序 巩固了政权 但严刑酷法也激化了社会矛盾 1 2 3 4 解析 方略 根据材料 民本 法也 不刑而民善 故无刑也 可知商鞅主张运用法治立国 推行严刑峻法约束百姓 影响 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作答 答案 解析 1 材料一中商鞅认为 善治者 的治国方略是什么 这对商鞅变法的结果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方略 立善法 措施 改革科举制度 以经义策论取士 整顿太学 以 三经新义 为教材 培养变法人才 1 2 3 4 解析 方略 根据 盖君子之为政 立善法于天下 则天下治 分析作答 措施 结合 周公知为政 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 和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答案 解析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签定朝鲜停战协议书模板
- 测绘业务分包协议书范本
- 燃气安全合同协议书模板
- 深圳农民房交易协议合同
- 活动承包合同协议书范本
- 汽柴油沥青销售合同范本
- 村委秸秆清运协议书范本
- 稠州银行资金托管协议书
- 第三方委托装修协议合同
- 江苏商标申请代理协议书
- 上海2022年浦发银行人力资源部社会招聘(0111)考试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2023年立项项目
- YS/T 320-2014锌精矿
- 09S304 卫生设备安装图集
- 酸雾抑制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完整版)
- 解三角形专题 - (解析版)
-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提纲整理
- 桩基施工安全检查表
- 2022年公司管理制度发布流程
- XXX医院管道护理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