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卷.doc_第1页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卷.doc_第2页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卷.doc_第3页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卷.doc_第4页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知识累积 (共8题;共64分)1. (4分)看图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A.(上_) B.(哭_) C.(大_) D.(黑_)2. (8分)根据拼音写出词语它们的样子那么o u_,姿态那么yu y_,丑小鸭又惊奇又羡慕。jin jn_救活了一只ch bn_受了伤的鸟儿。每当听到妈妈的zho hun_,都会让我感到wn nun_。回想起以前老师对我们严格的un sh_,也未尝不是一种xn f_。3. (16分)换偏旁组字,再组词恳 _ _ _ _塞 _ _ _ _避 _ _ _ _蜗 _ _ _ _4. (4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病重_ 火速_ 催请_ 突然_5. (7分)积累拓展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_月_日。邓小平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_家、_家、_家。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所倡导的_及“_”方针,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6. (14分)按要求做一做。 (1)我来选一选。(填序号) 毛茸茸 圆溜溜 呆头呆脑 健壮 笨拙我最喜欢的玩具是维尼熊。维尼熊有着_的耳朵,长着一对_的眼睛。别看他_显得有点_,可是他的身体可_了。(2)我来选一选,猜一猜,填一填。 A接着 B最后 C先美术课上,杨老师教我们做手工。我拿了一张广告纸,_从边上折起,一正一反地折一厘米宽,直到折完为止,_把它对折,_用胶水把中间粘住。一件漂亮的手工作品就呈现在我的眼前。打开它像孔雀开屏,好看极了。扇一扇,凉爽极了。我猜到了,它是_。(打一物品)(3)你一定也有自己喜欢的玩具,试着写写吧!注意:写出它是什么,长得怎样,颜色是什么,你喜欢它的原因是什么。要有一定的顺序。 7. (1分)读诗文菊花填空秋丛绕舍似陶家,_。8. (10分)按要求写句子 (1)北京的春节很热闹。(改为感叹句) (2)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居里夫人在提炼镭的过程中遇到了数不清的艰难困苦。居里夫人仍坚持不懈地进行提炼镭的工作。二、 阅读理解 (共1题;共22分)9. (2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村井村中有一口井,在一棵高大的苦栎树下,圆圆的井身是磨石条拼砌的(长、印、盖)着青苔,古色古香。从我记事起,村里人就喝着她的乳汁。清晨,来打水的人络绎不绝。大桶、小盆、陶罐、扁担在黎明的光影里合奏成一支古老的、湿漉漉的曲子。井沿总是湿漉漉的,从井沿向各家的小路也是湿漉漉的。夕阳西下,村里的媳妇小姑们,_了竹篮,_了铝盆,_了铁桶,_了衣槌三三两两地缀着井沿。不一会儿,_的取水声、_的搓衣声、_的捣衣声,一圈圈地漾了开去。月亮升起来,(旋即、随即、当即)又垂落在井底。井朦胧,树朦胧,月朦胧,鸟朦胧。村里地姑娘仍不愿回家,嬉闹声,泼水声,追赶声,银铃般的笑声井全都听见了,井便非常的快乐。村中有诗云:“井潭落月影,村女失衣声。”无论多大的暴雨,井总是清澈见底,水草依附,如少女的明眸。无论多么干旱的季节,井总是汪汪的,盈盈的,如十五的月亮。一线清流,不紧不慢地从井中溢去,绕乡村旁的田间一晃便十多年了,那盈盈的、快乐的村井总在我乡梦的清波里依徊。前些日子,回家过暑假。夜晚,吃了几片西瓜仍不解渴,我便提议:“去打井水吧。”父亲低头不语。母亲说:“只怕不好打了,你要去,当心蛇。”妻子提出要同我去看看井。月牙儿淡淡的,夜虫清唱。荒草萋萋,苔痕满地。那高大的苦栎树也被砍了,干枯的根系像垂暮老人的手掌,紧紧地抓住井沿的泥土。我问母亲:“这井怎么了?这么浅了。”母亲说:“这井废了,你不见村里人如今家家都用上自来水了。”我仍然迷惑不解。正在上理工大学的妹妹用物理的知识解释说,井没人打,那渗水层便日渐枯萎、堵塞。照理论计算,不出十年便要成为一口枯井。我一惊,仿佛看到了一只盲人的眼睛,空洞、干枯、死寂,就如那没有生命的井。妻子若有所思地说:“井不用则浅,用则盈。人也如井呀。” (1)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动词(不能重复)夕阳西下,村里的媳妇小姑们,_了竹篮,_了铝盆,_了铁桶,_了衣槌三三两两地缀着井沿。(2)在括号处选择合适的词语(长、印、盖)_着青苔 (旋即、随即、当即)_又垂落在井底(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象声词。不一会儿,_的取水声、_的搓衣声、_的捣衣声,一圈圈地漾了开去。(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络绎不绝:_。迷惑不解:_。(5)文中具体描写村井是盈盈的,快乐的是第_至第_自然段,在这几个语段中作者运用了_、_和_的修辞手法。 (6)当“我”看到自己在童年时留下美好印象的井完全变了,会想些什么? (7)妻子若有所思地说:“井不用则浅,用则盈。人也如井呀。”这句话的意思是:_。 三、 写作 (共1题;共5分)10. (5分)习作芳草地。以“我的同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抓住人物特点描写,条理清楚,故事完整。字数400左右。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知识累积 (共8题;共64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