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课堂案例讨论(30%).doc_第1页
《税务筹划》课堂案例讨论(30%).doc_第2页
《税务筹划》课堂案例讨论(30%).doc_第3页
《税务筹划》课堂案例讨论(30%).doc_第4页
《税务筹划》课堂案例讨论(30%).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税务筹划课程案例作业班级:MBA1101姓名:成绩: 2012年6月资料:武汉中商广场管理有限公司隶属大型商业上市公司武汉中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所集购物、休闲、娱乐、健身、餐饮为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座落于武汉市城区内环线中心,武汉市金融、商业一条街的武昌中南路9号黄金地段,左邻中南商业大楼,定位中高档,营业面积约3万平方米,经营品种过10万种,年营业额过4亿。自1997年9月28日开业以来,中商广场秉承“社会造就中商,中商服务社会”的企业理念,始终以品牌经营为特色,坚持“以文兴商”的文化理念,走“品牌化”发展之路,以与时俱进的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商场根据商品品类、品牌档次的不同,结合消费者的行为习惯、消费需求等因素进行布局分布和商品组合,七大卖场集合了国际国内知名护肤品牌,钟表珠宝,男女经典、时尚、休闲、运动类服饰,家居用品,美食广场、健身美容馆,全方位满足消费者购物休闲娱乐的需求,被消费者誉为“江南第一品牌店”。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2012年七夕节很快就要到了,公司的销售部准备在节日期间开展一次促销活动,以提升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对于这个活动,公司的决策层很重视,他们给出了活动的价格区间。经测算,如果将商品打7折让利销售,达到一定的销售量,企业可以维持在计划利润的水平上。因此,公司决定本次促销活动的目标销售额是5 000万元。为实现这一销售目标,有三种操作方案可供选择,具体如下:方案一,让利(折扣)30%销售商品,即公司将10 000元的货物以7 000元的价格销售,或者公司的销售价格仍为10 000元,但是,在同一张发票上反映折扣额为3 000元。方案二,赠送30%的购物券,即公司在销售10 000元货物的同时,另外再赠送3 000元的购物券,持券人还可以凭购物券购买商品。方案三,返还30%的现金,即企业销售10 000元货物的同时,向购货人赠送3 000元现金。在促销活动的酝酿阶段,由于企业的有关部门对销售活动的涉税问题了解不深,公司主管、市场部、财务部在具体促销方案上存在如下分歧:(1)公司总经理认为,目前人们越来越讲实惠,如果采用打折让利或返还现金的方式进行促销,一定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2)市场部经理则认为,采用赠送优惠券的方式可以增加商品销售的吸引力,不仅可销售更多的商品,而且可以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利润。(3)财务部主管则认为,以现金返还的形式,企业不仅没有利润,还会出现较大的亏损;赠送优惠券的方式不仅会增加资金运用量,而且会增加税收负担。如果采用让利销售的方式,则可以使企业少缴税。由于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而且讲得都有道理,彼此互不相让,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于是,董事长觉得这是一项专业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业务,因此,决定向税务专家进行咨询。问题:这三种方案是目前企业通常采用的促销方法,假如你是税务专家,你认为从税收的角度讲,每种促销方法的税收待遇如何?哪一种方法对企业更有利呢?提示:(1)对于一个促销活动而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税收成本的支出是活动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公司应该充分考虑一项活动的涉税问题。但是,一项筹划活动是否成功,其衡量的标准应当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2)为了帮助该公司了解销售环节的涉税问题,并就促销活动的具体方法作出决策,以销售10 000元(含税价)的商品为基数,参与该次活动的商品购进成本为含税价4 000元。经测算,公司每销售10 000元商品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工资和其他费用为600元。(3)为了分析简便,在这里仅分析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两个主要税种。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营销策划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广为采用,促销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促销活动的企业几乎无法长久生存,而不能切实有效促销的企业更难以谋求长远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在选择和设计具体的促销方案时,往往容易忽略税收这一因素。为“促进销售”而促销,就可能只赚到人气,赚不到利润。如果在营销策划的同时进行一下税收筹划,从整体上科学地进行谋划,会使营销方案更有实效。现就案例中商场零售业现行的3种典型促销方式进行税务筹划综合分析:方案一“让利(折扣)30%销售商品”应缴增值税额=7000/(117%)4000/(117%)17%435.90(元) 利润额=6000/(117%)3000/(117%)600=1964.10(元) 应缴企业所得税额=1964.1025%491.03(元) 税后净利润=1964.10491.03=1473.07(元) 方案二“赠送30%的购物券” 所销售商品:应缴增值税额=10000/(117%)4000/(117%)17%871.79(元) 赠送商品视同销售:应缴增值税额=3000/(117%)(300040%)/(117%)17%261.54(元)合计应缴增值税额=871.79261.54=1133.33(元) 利润额=10000/(117%)(10000 40%300040%) /(117%)600=3502.57 (元) 应缴企业所得税额=3502.5725%875.64(元) 税后净利润=3502.57875.64=2626.93(元) 方案三“返还30%的现金”应缴增值税额=10000/(117%)4000/(117%)17%871.79(元) 利润额=10000/(117%)(1000040%)/(117%)600=4528.20(元) 应缴企业所得税额=4528.2025%1132.05(元) 税后净利润=4528.2030001132.05=396.15(元)商场同样是出售10000元的商品,让利给顾客30%元的促销活动, 但由于销售策略不同, 不仅税收负担截然不同, 而且对商家的利润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仅从以上分析来看,赠送30%的购物券的方案最好,商家税后利润最大;返还30%的现金方案税后利润最小。目前,很多企业在探讨纳税筹划时,很容易只是税款方面的筹划,即把纳税筹划简单地看成是税款的多与少的选择,认为纳税筹划的目标就是最低纳税额,根本不考虑税款之外的其他事情。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不全面的纳税筹划观,出现这种认识误区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对纳税筹划的目标缺乏正确的认识。从长远来看,纳税筹划是以企业的经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在企业的经营策略既定的情况下,纳税筹划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全局来看,企业的经营策略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所以,纳税筹划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必须结合企业的发展策略,有其特有的策略目标:降低税收负担,降低涉税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